2021法王噶瑪巴「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第十二日開示
- 分類:歷年紀事
- 點擊數:29027
「我入滅後,當以法為師、以戒為師」
時間:2021年9月10日
佛陀成道
放下無意義的苦行,接受供食
悉達多苦行了整整6年,還是沒有辦法達到出世間的果位。但是,對我們一般人來說,修持苦行,不只身體上的苦,心理上的苦更是極大的挑戰。
悉達多苦行了6年之後,身體非常虛弱,這時他想起了小時候跟隨父親去農地巡視,之後在樹下禪修而達到初禪的經驗。他回想起小時候禪修時,身心都得到了一種樂的感受,覺得那才是能幫助他真正證悟的方法,只是一昧苦行,是沒有意義的,於是便捨棄了沒有意義的苦行,開始進食。
悉達多苦行時,還有5位行者跟著他一起修持,他們看到悉達多開始進食了,心想他畢竟是太子,還是受不了苦,無法放下人間的享受,所以都失望的離開他。
放棄苦行的悉達多,離開了苦行林,來到尼連禪河。首先是洗浴身體,但是因為他實在太虛弱了,便昏了過去。這時候,有一位牧牛女名為蘇迦塔 (Sujātā,意為「善生」),看到他昏倒了,就把牛奶做成乳糜,供養給了悉達多,悉達多才因此恢復了體力。一些記載中提到,牧牛女供養的乳糜中,還有天神的天藥,但是不管怎麼說,乳糜本來就是很有營養的食物,所以才能幫助悉達多恢復體力。
因此,這位牧牛女的重要性,可以說就像密勒日巴尊者在山上修行時,因為缺乏食物而身體十分虛弱時,遇到了獵人供養食物給他,讓密勒日巴尊者能恢復體力,禪修也因此更有進展,尊者也因此唱起了道歌〈緣起心要歌〉:
「崖居修行瑜伽士,會和淨信供養主;
行者施者俱成佛,緣起心要為迴向。」
那麼,關於到底是誰供養乳糜給悉達多的,也有不同的說法,這裡就不多說了。
進入勝觀,了悟無我,究竟證悟
恢復體力的悉達多,來到了附近森林的阿說他樹(aśvattha),也有說是畢波羅樹(pippala)下,鋪好座位後就進入了禪定。悉達多的修行歷程,一開始是依據外道的修持,達到了心的寂靜,而這時在阿說他樹下,他進入勝觀,了悟沒有所謂的「我」,「梵我」不真實存在,也就是他了悟了無我,因而安住在出世間的禪定,最終斬斷了一切的煩惱,在這棵樹下開悟,成為「佛陀」。
我們可以看到,佛陀證悟時,並沒有什麼儀式或大的排場,就是在很一般的場景中,「在一棵樹下,他了悟了。」這棵樹有說是阿說他樹,是無花果樹的一種,後來因為佛陀在這棵樹下證悟的原因,這種樹就稱為了「菩提樹」(Bodhi-tree)。
月圓之夜,佛陀在菩提迦耶成正等覺
佛陀成道,到底悟到了什麼實相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阿含經》(Āgama)中關於這點有種種說明,但是《阿含經》沒有翻譯成藏文。在《阿含經》中說,佛陀當時是以「四諦」說而了悟的,也有說是以「十二因緣」而了悟的,還有說是由於四禪、三明而了悟的。總之,有很多說法,我覺得都說得通,不違背,這次就不多作解釋了。
後來,佛陀開悟的地方,就叫「佛陀迦耶」(Buddhagayā,或作菩提迦耶),這個地方之後也建立了佛塔,成為佛教徒的朝聖地之一。
佛陀成道的日子,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說法一致,就是毗舍佉月(Vaiśākha,Visākhā,),稱為衛塞節,藏文是「saga dawa」,是在四月至五月的滿月之夜。不過,佛陀成道的日子還是有很多其他不同的說法。
佛陀說法
佛陀開悟後,完全處在甚深的寂靜中,有七天的時間,都在菩提樹下入於三昧(samādhi,三摩地),出定後,他又到別的樹下繼續禪修,感受著解脫之樂。
關於解脫的樂(或說禪定的樂),是讓人非常歡喜的,所以他在樹下五個星期都沒有出定。其實,我們一般人對世俗的快樂,包括種種的色聲香味,也都會想沉浸其中,更別說是解脫之樂了。開悟之後,佛陀考慮到自己所了悟的「法」(dhamma)極為甚深,即使跟別人說,一般人也非常難理解,所以就沒有想說法。
自利已圓滿,為利他而說法
但是,因為佛陀終究是已經達成「自利」成佛,已經圓滿了,也安住在解脫之樂中,出定後他的心念,便轉向了還是要去利益眾生的「利他」,而最好的利他,就是把自己的領會告訴別人,也就是要去「說法」,所以就叫做「轉法輪」。
用法輪是比喻輪子啟動後就會不停的輪轉,代表著不停的說法以及利眾的決心。有學者提到,佛陀開悟後本想直接進入涅槃的寂滅之樂,但這種說法不是從大乘的角度去講,我們知道有一種「辟支佛」(pacceka-buddha,pratyeka-buddha,緣覺、獨覺)的修持,可能就是因為佛陀開悟後一直安住在解脫之樂裡的示現,之後有了這種修持,也就出現了「辟支佛乘」。
也有一些學者說辟支佛的緣起,是佛陀時代就有一種孤獨修行的聖仙(ṛṣi),他們的修持才是後來緣覺、獨覺的起源。總之,這裡對於緣覺、獨覺起源的不同說法,和藏傳佛教的說法有所不同,我覺得這也很重要,要多去瞭解現在的學者從經典上作了哪些不同的研究。
鹿野苑初轉法輪,「佛法僧」三寶俱足
總之,佛陀決心說法度眾後,首先考慮的是要向誰說法,要選擇誰聽法?因為如果聽法者聽不懂的話,那去說法也是沒有用的。最後,他決定為苦行時一起修行的5位行者(五比丘)說法,因為他們在一起苦行了很久的時間,彼此都是互相瞭解的,所以他們應該是可以理解自己所證悟的法。
佛陀決定後,就來到了五比丘所在的位於波羅奈(Bārāṇasī)的鹿野苑(Migadāya),當時那裡真的就是有很多鹿的森林,五比丘在那裡苦行,佛陀為他們說法,這就是最初的僧團——五比丘,同時,佛法僧三寶也就在這時具足了,佛——就是佛陀本身,法——就是佛陀說法的內容,僧——就是五比丘。而說法的地點鹿野苑,現在稱為沙爾那特(Sārnāth),就是佛陀初轉法輪的地方。後來阿育王也到了這裡,立了阿育王石柱,上面還有有法輪(Dharma-cakra)的「獅子柱頭」石雕,「獅子柱頭」後來也成為印度的國徽。
佛陀向五比丘說明了「中道」,解釋「四諦」的道理,這五人也因此了悟法,成為了佛陀的弟子,而這時佛教的僧團(saṃgha,僧伽)也就成立了。
傳法予居士,多人證得阿羅漢
根據古老的《佛傳》說,佛陀又於波羅奈城教化了善覺長者(seṭṭhi)的兒子耶舍(Yasa),而耶舍的父母、妻子等等,後來也都成為在家弟子,他們就是佛教最開始的在家居士,也就是優婆塞(upāsaka,在家男眾)、優婆夷(upāsikā,在家女眾)。經典中還記載,耶舍雖然是在家人的樣子,但已經了悟法的真理,外在看起來不是比丘,但已經是一位真實的比丘。
後來,耶舍的4位好友和50位朋友,也成為佛陀的弟子,在波羅奈城,佛陀的弟子也越來越多,後來也都成了阿羅漢。佛陀會對這些弟子說:「你們要弘法!要去救度眾生!」為什麼佛陀會這樣說呢?因為他希望有更多人能了悟真理,因為慈悲心,所以他要弟子能多去說法幫助眾生。
為利他而說法,必須深思熟慮
從佛教建立的開始,從事弘法這件事,也是值得注意的。雖然佛陀成道後先不說法,是因為覺得應該沒有人能聽得懂;但是後來轉念,覺得既然自利都已圓滿,再來去利他是更重要的!利他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說法。
這裡可以看到,佛陀了悟後,不是那麼急著馬上就說法;但是看看現代人,好像懂了什麼就要馬上去跟別人說,表示自己懂很多了,甚至還會到處去宣傳。佛陀不是這樣的!對佛陀來說,「說法」是深思熟慮後的行動,要對誰講?會有什麼幫助?都是經過仔細考慮後才決定的,不是隨便走在路上看到誰就說。佛陀是很用心的帶著利他的心去說法的,不是炫耀,也不是傳統說應該要說法,所以才去說法的。
建立第一個道場:竹林精舍
佛陀初轉法輪之後,佛法僧三寶已然具足,他從波羅奈城再度來到摩揭陀國。當時是十六大國的列國時期,摩揭陀國就是其中之一的大國,在那裡佛陀度化了許多弟子,特別是當時許多的婆羅門,甚至是有名的宗教家優樓頻螺迦葉(Uruvela-Kassapa),也成為佛陀的弟子。優樓頻螺迦葉的兩位弟弟和他自己原來的弟子,也都成為了佛陀的弟子。
就這樣,佛陀在摩揭陀國的名聲,頓時提高,因為連當地最著名的人都成為了他的弟子。之後,佛陀就帶領著這些弟子,進入摩揭陀國的都城王舍城,當時的國王是頻毗娑羅王(Bimbisāra),也皈依了佛陀。頻毗娑羅王成為佛陀的在家弟子,也成為護法者,布施竹園作為僧眾的住處,成為佛陀的第一個道場——竹林精舍(Veṇu-vana Vihara),教團也在那時建立了。王舍城內的民眾爭相來皈依佛教。
也就是在這裡,佛陀的三大弟子皈依了,這三大弟子就是舍利弗、目犍連和摩訶迦葉。這三位大家應該很熟悉了,智慧第一是舍利弗,神通第一是目犍連,付法藏師是摩訶迦葉,摩訶迦葉也是佛經結集中,非常重要的一位。
佛陀說法最久的道場:祇園精舍
離開王舍城,佛陀來到憍薩羅國弘法,主要的在家弟子是給孤獨長者(Sudatta,須達多)。他是在寒林(Sītavana)拜見佛陀,在王舍城皈依的。
給孤獨長者是舍衛城的居民,是一位大商人,因為常布施飲食給孤兒,照顧失怙者,照顧沒有人照顧的人,所以人們稱他為「施予孤獨者飲食的人」(Anāthapiṇḍika,給孤獨長者)。他為了經商來到王舍城時,聽到「佛陀來了」的消息,天還沒亮就起床出城,到寒林去拜訪佛陀,皈依佛陀之後,就邀請佛陀到舍衛城。
王舍城時當時有竹林精舍了,所以他覺得有道場是很重要的,就想向憍薩羅舍衛城的祇陀(Jeta)太子,買下他的祇陀林(Jetavana)。但是太子不肯賣,還說「除非他把整個祇陀林都鋪上黃金」再考慮,結果給孤獨長老真的把祇陀林鋪滿了黃金,太子這才答應下來。給孤獨長老在祇陀林建造了精舍,作為僧眾的住處,並且供養僧眾。精舍大約三個月就蓋好了,也就是後來的祇園精舍,因為三個月就建造完成,所以應該是很簡樸的居所。佛陀帶領著僧眾住在這裡,而這裡也是佛陀說法時間最久的一個道場。
當時舍衛城的波斯匿王(Pasenadi),是比較久以後皈依佛陀的,不過,是因為他的皇后末利夫人(Mallikā)的勸導,他才皈依的。
佛陀與淨飯王父子重逢,釋迦王族紛紛出家
佛陀的這些事跡,傳到父親淨飯王那裡,很久沒見到兒子的淨飯王,就希望能見佛陀一面。佛陀這才終於回到了家鄉——迦毗羅衛城,這是在《父子集合經》中記載的。
後來佛陀的妻子耶輸陀羅也出家成為佛陀的弟子,佛陀自己的兒子羅睺羅,因為還小,所以是以沙彌(sāmaṇera)的身分出家。佛陀回到家鄉後,釋迦族的許多年輕人也都出家了,有的有先秉告父母,有的就先出家了才秉告,佛陀的堂兄弟提婆達多(Devadatta)和阿難(Ānanda),以及佛陀同父異母的弟弟難陀(Nanda),也都跟著出家了。
理髮師優波離,成為「持戒第一」比丘
在迦毗羅衛城還有一個人的出家,很有代表性,他就是釋迦族王室的理髮師優波離(Upāli)。為什麼他的出家有代表性呢?因為優波離是首陀羅的種姓,在當時的時代,是不可以學習法,甚至不能跟他說法的,但是這樣階級種姓的人,也在佛陀座下出家了,後來還獲得了「持戒第一人」的稱號,在結集佛經時,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優波離怎麼出家的呢?是因為當時迦毗羅衛有七個王子要出家,包括跋提、阿難、阿那律等等。出家就要剃髮,所以他們就在城外偷偷找來了優波離。但是,優波離為跋提王子剃髮時,就開始掉下了眼淚,阿那律王子看到就問他:「你看到我們出家,應該要高興才對,為什麼哭了?」
優波離惶恐的回答說:「因為跋提王子一直對我很好,現在他要出家了,以後我就看不到他了!」
阿那律聽完,就安慰優波離說:「你不要難過,我們會幫助你的。」
阿那律就對大家說:「優波離服侍我們很久了,我們一起幫助他,大家把身上的裝飾拿來吧,出家以後我們也用不到了,就把這些東西給優波離吧!」
王子們把身上的珠寶都送給優波離後,就去找佛陀了。留下來的優波離,本來想回迦毗羅衛城的,但忽然想到:「如果我拿著這些王子們的珠寶回去的話,國王和釋迦族的大臣,一定會把王子們出家的事怪罪到我身上,我怎麼敢回去呢?既然回不去了,而且這些尊貴的王子都能出家,我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失去的呢?不如也出家吧!」
優波離這就下定了決心,把這些珠寶衣服都掛在樹上,也要去找佛陀出家了。走著走著,他想起自己的出身,忽然又哭了起來,他想到:「我怎麼會有資格出家呢?我一個奴隸怎麼能像王子他們一樣出家呢?」
他這樣一想,就哭得更傷心了,忽然有人問他: 「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
優波離一看,竟然是舍利弗尊者,他擦了擦眼淚,就跪在舍利弗的面前問道:「您是佛陀的大弟子,您跟佛陀回宮的時侯,我看過您。請問您,像我這種首陀羅,可不可以做佛陀的出家弟子?」
舍利弗問他:「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優波離。」
舍利弗就說:「佛陀的教法,是自由、平等、慈悲的,不論智慧,不分職業,只要能遵守清淨的戒律,都可以做佛陀的弟子,都可以出家,都可以證得無上的正覺。你就跟我來吧,佛陀一定會很高興,允許你做他的弟子出家的。」
結果,反而是優波離先於王子們出家了,戒臘還比這些王子高。後來王子們看到優波離的出家相,猶豫著要不要對他禮拜時,佛陀就對他們說:「你們還猶豫什麼呢?出家,首先就是要降伏傲慢的心,我允許了優波離出家,他比你們都先受戒,所以你們應該要向他頂禮。」
優波離真的沒有辜負佛陀的恩惠,努力精進,在佛經結集時,也是重要的人物之一。從首陀羅種姓的優波離出家來看,代表佛陀真的打破了當時的階級制度,視眾生為平等。而且更進一步,讓王族禮拜賤民,換句話說,也就是敞開佛法的大門,標示著任何人都是可以學習佛法的。
建立比丘尼僧團
佛陀的母親在他出生七天後就過世了,所以佛陀是養母大愛道扶養長大的。養母大愛道看到許多釋迦族的青年出家後,也希望自己能出家,就與釋迦族的女子一起來到佛陀面前請求出家,但是佛陀一直沒有允許。她們再三的請求,加上阿難也幫忙向佛陀請求,終於才獲得佛陀的允許,自此,女性的出家者,亦即比丘尼(bhikkhunī)的教團便成立了。
但是,因為僧團中必須顧慮到比丘與比丘尼的清淨,所以佛陀制定了比丘尼必須持守的「八重法」(Aṭṭha-garudhamme,又稱八敬法)。關於八敬法,我以前也說過很多次了,這裡就不再解釋。總之,佛陀打破了種姓的不平等、打破了性別的不平等,讓女眾也能平等修持,因此培養出很多優秀的比丘尼。
依據南傳的巴利文經典記載,有讖摩(Khemā)與曇摩提那(Dhammadinnā,法樂)比丘尼,她們的智慧過人,甚至可以對男眾說法;蓮華色(Uppalavaṇṇā)比丘尼,她的神通善巧,就像目犍連尊者一樣;還有翅舍憍答彌(Kisāgotamī)是了悟甚深者,還有很多知名的比丘尼,佛陀座下有很多出眾的女弟子。
在家弟子,證阿羅漢者多
而在家弟子中,以質多羅長者(Citta)在法的理解上特別出眾,他是在家眾的智慧第一。毗舍離(Vaiśāli,廣嚴城)的郁伽(Ugga)居士、釋迦族的摩訶男(Mahānāma)則在布施的修持上很有名。
另外,央掘摩羅(Aṅgulimāla,指鬘外道)也受到佛陀教化而成為弟子,他是當時著名的大盜,殺了999人,還有說不只這麼多人。他的殺人手法恐怖,殺了之後還會把人的指頭串起來戴在身上,所以他才叫指鬘。
但是這樣一個充滿罪惡的人,後來也成為了阿羅漢。社會上大家最害怕的人,佛陀都可以教化,甚至還能成為阿羅漢!
另外,十六羅漢中,還有一位現在來說像是少根筋的,什麼都記不住的周利槃陀(Cullapanthaka),像是「諸佛正法聖僧眾」這種基礎簡單的偈頌都背不起來的人,也因為佛陀的教導達到了甚深的覺悟。
佛陀還有很多其他知名的弟子。巴利文的偈頌體經典《經集》(Suttanipāta)中的〈彼岸道品〉(Pārāyanavagga),還記載了有南印度來的弟子。之前介紹過的弟子多是來自中印、北印,從南印德干地區來的跋婆犁(Bāvarin)婆羅門跟弟子十六人,千里迢迢來到中印度聽聞佛陀說法。即便現在,從南印到中印,要坐火車也要花很久的時間,當時交通工具更不便,需要的時間就更不用說了。
這十六位婆羅門青年中,包括了阿逸多(Ajita)與彌勒(Tissa-Metteyya),後來有學者提到他們是大乘佛教中跟彌勒菩薩有關的人物。總之,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佛教在當時受到多大的歡迎,就連南印度都有弟子都來拜見佛陀、皈依佛陀。
也就是在剎帝利王族的保護下,和許多吠舍種姓的皈依中,佛教得以不斷的擴張,就在佛陀八十高齡即將圓寂時,佛教的發展已經非常興盛。不管是沙門、婆羅門,還是天人、梵天,甚至是魔,都已經不能夠阻擋佛教的發展。
提婆達多分裂教團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佛陀晚年還有一個大事件,就是提婆達多想分裂教團。
當時摩揭陀國頻毗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Ajātasattu,Ajātaśatru),把自己的父親關進大牢,奪取了王位。提婆達多去見了阿闍世,阿闍世王就皈依他,提婆達多因此聲名大噪,讓他生起了想要統治佛陀僧團的野心。
他想,反正他和佛陀也是親戚,就希望佛陀把僧團給他,讓他來管,但是這個要求被佛陀拒絕了,提婆達多就很生氣,想除掉佛陀。他趁佛陀托缽時,放出醉象要踩死佛陀,結果醉象反而被佛陀調伏了。不甘心的提婆達多,又從山頂上投下巨石想砸死佛陀,這次真的就傷到了佛的腳指,令佛身出血,就是讓佛的身體流血了。總之,他做了很多壞事。
提婆達多還主張禁慾的「五事」戒規,其中特別說不能吃肉,只要食肉就是傷害眾生,藉此反對佛陀「乞食來的三淨肉可以吃」的說法,所以他的戒律就是要吃素。因為這樣,有些新比丘被騙得一楞一楞的,就動搖了,改投靠提婆達多,最後真的分裂了教團,十分得意的提婆達多還覺得他真的做到了。但是,就在舍利弗、大目犍連的努力下,最後教團便恢復了。
另外,阿闍世(Ajātasattu,Ajātaśatru)就是聽信了提婆達多的讒言,才把父王頻婆沙羅軟禁起來,自己篡位為王。後來因為十分後悔弒父的罪行,就皈依了佛陀。
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的兒子毗盧離(Viḍūḍabha)太子,也把自己的父王驅逐出境,導致他餓死,之後自立為王。因為毗盧離小時候曾被釋迦族汙辱,當時他立誓以後當上王就要報仇,其實長大以後本來他已經忘了這件事,但是有一個臣子卻提醒了他,他就帶兵出征把釋迦族全滅了。這是佛陀晚年比較難過的事。
佛陀圓寂
佛陀最後的遊行之旅,是從王舍城出發,經過恆河,進入毗舍離(廣嚴城),再經過許多村落,到達了波婆城(Pāvā)。他在這裡接受煉鐵工純陀(Cunda)的供養,因而罹患重病。
律典記載跟一般說法不同,記載中說是有一位不好的比丘,在佛陀食物裡放了鐵,佛陀吃下以後才生病的。總之,佛陀是吃了食物以後就出血與下痢,有說這種食物是「sūkaramaddava」,說是軟的豬肉,或者也說是一種菇類(栴檀樹耳)。
有一位日本學者則從巴利文的《涅槃經》中,研究佛陀應該是因為胃病,最後圓寂的。
總之,這是佛陀涅槃的因緣。之後佛陀忍受病苦繼續遊行,到達拘尸那羅城(Kuśinagarī,Kusinārā)。為什麼他要在這裡圓寂呢?因為這裡是很強盛的國家,他圓寂後舍利會分給八王,在這裡就沒有人會敢來搶,就可以把遺骨好好分出去。
佛陀知道自己的圓寂之日將近,仍然因為慈悲心,不斷的對大眾開示,而且還向大家解釋純陀並沒有過錯,還預言純陀後半生應該能夠享受榮華富貴。
最後度化須跋陀
佛陀圓寂那天的夜裡,一位名叫「須跋陀」(Subhadra)的外道,不斷拜託請求,想見佛陀請教一個一直困擾他的難題,阿難雖然拒絕了他的請求,但是佛陀聽到他們的對話,還是接見了須跋陀,並且為他解開了難題。
他的難題是什麼呢?須跋陀說,「您或其他的教主,都說他們的方法是真理,到底誰說的才是真理?請您告訴我!」佛陀便回答他:「修持八正道者,就是真理,說的法就是正法。」
佛陀這樣的說法是有深意的,他並沒有馬上回答說:「我是真理,別人不是」,而是要說「修行很重要!」內在的修為是很重要的,不是看外在是什麼宗教,或者他是什麼身分地位,而是有沒有修持八正道。
須跋陀聽完佛陀的回答就開竅了,他成為了佛陀的最後一位弟子。
「以自為燈、以自為依處,以法為燈、以法為依處」
那天夜裡,佛陀圓寂的時間,就要到了,但是佛陀還是一直諄諄的說法。
根據巴利文中《大般涅槃經》的記載,佛陀在入滅前,留下了種種遺言教誡:
「我不在以後,僧團應該如是修持。」
「你們還有什麼期待的?我已經內外都沒有區別的說法了,能說的都說了,再沒有什麼祕而不宣的教法了。」
「未來比丘是僧團的領導者,不是我,是你們自己!」
佛陀表明了,他並不是僧團的統治者,僧團是共同體,所以大家要同心協力去維持,其中不會有特定的統治者。雖然佛陀入滅後,有相傳的付法藏師,有一代一代主要的傳法者,但他們只是法脈的象徵,是傳承的系譜而已,就像大迦葉、阿難、末田地等等相承傳法,只是教法傳承的系譜,不代表他們是僧團的統治者。
佛陀更囑咐說:「你們要成為自己的明燈,成為自己的皈依處!你們要以法為明燈,以法為皈依處!」
「我入滅後,當以法為師、以戒為師」
佛陀接著又說,他入滅後,出家的弟子不應為他的遺體(śarīra,舍利)勞心,應努力於「最勝善」(sadattha),就是努力於最殊勝的善、最殊勝的修行。「我入滅後,你們不應認為教法已經結束,沒有教主了。我說的教法(dhamma)與戒律(vinaya),以後就是你們的導師。」
就如同噶舉祖師岡波巴大師也說過,「未來有弟子想見到我,不用難過見不到我,如果去讀我寫的《解脫莊嚴寶》、《寶鬘論》,就像見到我一樣,沒有差別。」但是,我們這些弟子有多少人,真的去閱讀這些經典呢?可能我們口中會說,「能見到三祖師,真是太有加持力了」,但是都忘了,不只是要見到,而是要去聽聞法教、去修持。但是,我們卻都沒有這麼做。
所以,佛陀也說要「依止教法」,但是我們全都把教法闔起來了,放在書架上。我常覺得,那些坐牢的人,總有一天會出獄;但是那些關在書櫃裡或藏經閣裡的傳承經典,可能都沒有出來的一天。應該是要把這些經書打開來讀誦,不是把它闔起來放在架子上,我們都沒有做到佛陀要我們做到的,這是我們要反省的。
最後教誡:「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佛陀最後反覆問在旁的弟子們三遍說:「還有沒有什麼疑問?」、「還有沒有什麼疑問?」、「還有沒有什麼疑問?」或許是大家太傷心了,回答的只是一片的沉默。
佛陀最後說:「一切的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會壞滅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不要放逸,要好好修行!」接著就進入甚深禪定,在娑羅樹(Sāla)下涅槃了。
佛陀對弟子是如此的慈悲,即便要入滅了,都還一直不捨的問大家,還有沒有什麼不懂的?還有沒有什麼不懂的?他是這樣的在關心著弟子。
八王分骨建塔供奉,成後世佛塔由來
佛陀於八十歲圓寂。
據說遺體是由拘尸那羅的末羅人(Mallā)入殮,用香花等等來供養後火葬(jhāpita,闍維、荼毗)。殘存的遺骨——舍利,為避免爭執,就分給當時中印度很信仰佛陀的八個部族、八位大王,包括:
(一) 摩揭陀國:阿闍世王;
(二) 毗舍离國:戾車毗族;
(三) 迦毗羅國:釋迦族;
(四) 阿勒伽波:跋离族;
(五) 羅摩伽國:拘利耶族;
(六) 毗塔底波邑:婆羅門;
(七) 波婆國:末羅族;
(八) 拘尸那羅國:末羅族。
這八部族,都建了舍利塔來供養。得到火葬時使用的瓶子的人,為了祭祀這個瓶子,就建造了瓶塔;得到殘灰的人,就建造了灰塔。西元1898年在釋迦族的遺址畢普羅瓦(Piprāhwā)挖掘時,發現了收納遺骨的骨瓶。瓶上有阿育王的碑文,或是用更古老的字體,記載著這是釋迦族所祭祀的佛陀遺骨,所以也證實了確實是佛陀真實的遺骨。
但是諷刺的是,遺骨在尼泊爾出土,後來卻轉讓給泰國的國王,其中一部分也分贈給日本,奉祀於名古屋覺王山的日泰寺,只有剩下空的舍利瓶,保存在加爾各答的博物館。
而《涅槃經》中「八王分骨」的記載,至此也可以視為是真實的歷史。後來,佛教徒都很重視建造佛塔,可能就是當時八王建造塔來放舍利的傳統。
依佛行誼修行,才是聽聞傳記的意義
以上簡略說了佛陀的傳記,未來有機會希望能再講多一些。
藏傳佛教會說,過去祖師的行誼傳記,就是我們應該要去效法實踐的,所以我們應該仿效祖師,或者是依照佛陀的傳記去修行,這才是傳記的用意所在。不然只是聽故事的話,是沒有太太的意義的。
佛陀的智慧、慈悲,是我們要學習的。還有,我們也可以看到佛陀說法的利他發心,這也是現在要傳法的人,應該要具備的動機。否則,現在很多人說法,都沒有很清楚、強烈的動機,只是消極的遵循某種傳統而已。我們可以看到,佛陀的傳法是慈悲、積極的,而且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能有這次的機會,簡短的講了佛陀的傳記,我深感榮幸。然而很慚愧的,我們藏傳佛教其實比較少講說佛陀的傳記,因此,希望各位未來可以多去閱讀、研討和宣講佛陀的傳記。
身為一個佛教徒,如果我們對於佛陀的傳記,說不出一個所以然的話,就真的是丟臉了。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9月14日)
年度新聞
- ▼ 2024 (4)
- ▼ 八月 (2)
- ► 七月 (2)
- ► 2023 (18)
- ► 2022 (19)
- ► 2021 (39)
- ► 2020 (3)
- ► 2019 (2)
- ► 2018 (56)
- ► 2017 (99)
- ► 2016 (119)
- ► 2015 (127)
- ► 2014 (115)
- ► 2013 (53)
- ► 2012 (100)
- ► 2011 (77)
- ► 2010 (84)
- ► 2009 (101)
- ► 2008 (53)
- ► 2007 (46)
- ► 2006 (24)
- ► 2005 (21)
- ► 2004 (16)
- ► 2003 (12)
- ► 2002 (9)
- ► 2001 (8)
- ► 2000 (6)
- ► 1999 (3)
- ► 1997 (1)
- ► 1996 (1)
- ► 1995 (1)
- ► 1994 (1)
- ► 1992 (8)
-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