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屆噶舉大祈願法會.前行活動《四座上師相應法》課程二之一
- 分類:歷年紀事
- 點擊數:12385
時間:2017年2月11日上午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噶舉大祈願會場
虔敬傳承經典之作,讓加持入心的秘密
《金剛總持祈請文》、獻請法曼達後,法王開始為期一天、第一堂的《四座上師相應法》開示。
法王開示:
今天要給與的是《四座上師相應法》教授,在座如果有前天並未接受勝樂金剛灌頂者,你仍可以聽聞,但如果想要修持此法的話,你一定要得到過無上瑜伽部本尊的灌頂,例如勝樂金剛的灌頂後才可以修持。
我們也以貝葉經形式印製出藏文版的《四座上師相應法》,會念藏文的人可以依此念誦。
《四座上師相應法》主要內容是由第八世法王噶瑪巴所寫,但其中也有部分文字出自於第八世法王的弟子。進行《四座上師相應法》講解前,我想先簡略地談一下跟此法相關的一些內容,例如噶瑪巴名號、黑寶冠以及「噶瑪巴千諾」的源由。
■何謂「噶舉傳承的四大八小」?
岡波巴師侄兩人的弟子眾多,其中有四位主要傳承衣缽、執持教法的弟子。這四位持教弟子開啟了噶舉的四大教派。我們現在聽到「噶舉四大八小」名詞,許多人認為是由19世紀的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羅卓泰耶始用。
在此之前,17、18世紀的達隆噶舉教派就曾出現個名詞,著名的《達隆教派源流》的作者,達隆昂望南傑在其所著作的《達隆噶舉禮供文集》中收錄了一篇〈供茶文〉,當中就提到「岡波巴的弟子開創了噶舉四大八小傳承」等等。
同樣蔣貢康楚之前的竹巴噶舉的康楚法王確吉尼瑪,在其自傳中也提到「噶舉四大」這樣的用詞,並說明是如巴絨噶舉、蔡巴噶舉、帕竹噶舉、噶瑪岡倉等。
一般來說「噶舉四大八小」一詞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整體噶舉教派而言,一種是針對噶瑪岡倉本身有「四大八小」之分。第一種上面已經講過了。
至於第二種說法,噶瑪岡倉當中的「四大八小」是什麼意思呢?在噶美堪布仁欽達傑在其所著的〈金剛總持祈請文〉釋論中,針對「四大八小傳承持有者,直達蔡巴具德竹巴等」,引用一位祖師之言解釋道:這裡的四大八小,是指杜松虔巴弟子所開創的「四大八小」教派。
總之我覺得所謂「四大八小」的用詞,並非代表噶舉各傳承有大小、口訣有深淺差別,而是依教派創立的歷史先後而定名的。其實藏族文化中就有這樣的習慣,用大小來形容長幼,例如在藏地著名的《格薩爾王傳》當中,「林格薩爾」的家族就有大中小家族,長兄所傳的稱為大,么弟所傳的稱為小。因此可知,直接由岡波巴和其侄子傳下的弟子就是「四大」,由岡波巴大師嫡系弟子再傳所傳下的就是「八小」。
■何謂「岡倉噶舉」、「噶瑪噶舉」?
總之岡倉噶舉屬於四大之一,是由岡波巴大師的直傳弟子——噶瑪巴杜松虔巴所創,名稱為「岡倉噶舉」,有時也稱為「噶瑪噶舉」,指的是一樣的。但是一般而言,「岡倉噶舉」名詞較早出現,之後才出現「噶瑪噶舉」一詞。
為什麼稱為岡倉呢?岡倉有兩個音節,「岡」與「倉」,「岡」是指岡波乃朗這個地方,這裡是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三大所依中的身所依之處,屬於三個駐錫地的下部駐錫地,也是他實修閉關、證悟大手印之處。「倉」是聚集群居之義,岡波乃朗這個地方,一開始人煙稀少,後來愈來愈多的弟子們跟隨杜松虔巴,如同鳥群在此築巢而居一樣;而噶瑪噶舉的意思是「噶瑪巴的噶舉」,所以稱為噶瑪噶舉。
■「噶瑪巴」名號的意義與來源
接下來講解「噶瑪巴」名號。何時開始有此「噶瑪巴」名號、原因為何?西藏文獻中談到,「噶瑪巴」名號,來自於杜松虔巴興建噶瑪拉定寺而得名,雖然文獻中如是記載,但其實噶瑪拉定寺,這所位於山中的小寺,是由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所建,這段歷史見於讓炯多傑的自傳中。因此西藏文獻的說法並不正確。另一說法,來自於巴沃仁波切所著的藏傳佛教歷史書《賢者喜宴》一書,其中記載「噶瑪巴」名號來自於杜松虔巴16歲出家時,曾得過一個淨觀:諸佛菩薩賜予黑寶冠,並給予他噶瑪巴的稱號,意為「三世一切諸佛事業者」。
其實藏傳佛教上師常常有許多名號,出家前、出家後、大眾的尊稱,還有壇城密名等等。由於杜松虔巴那個時候,大眾並不知道噶瑪巴這個名稱,只知道他叫做杜松虔巴,因此我覺得「噶瑪巴」是杜松虔巴的一個別名的說法,是較為合理的。
同時「噶瑪巴」也是杜松虔巴的一個密名,如同《賢者喜宴》中記載,是他在淨觀中得到的秘密名號,接著成為噶瑪巴希第二世法王噶瑪巴的普遍名號,所以噶瑪巴希被稱為「噶瑪巴」,也就源自於第一世杜松虔巴秘密名號,而「前一世秘密名號,成為下一世普遍名號」也成為噶瑪巴傳承的特殊傳統。
第三世噶瑪巴的名字「讓炯多傑」就是第二世法王的秘密名號,有些人不瞭解這點而有誤會,但在第二世法王有很多部名為「無量大海」的著作,例如《成就無量大海》、《量學無量大海》、《問答無量大海》等,在這幾部著作的最後署名都是「讓炯多傑」,因此很多人誤認這些為第三世法王讓炯多傑所著,但其實這裡的「讓炯多傑」是第二世法王的秘密名號,後來成為了第三世法王的普遍名號。同樣的,第三世法王的秘密名號為若佩多傑,這也成為了第四世法王的普遍名號。
如同第三世法王為讓炯多傑,我們如何得知其秘密名稱為若佩多傑?第三世法王曾在他的著作《甚深內義》一書中提到:「這部分內容可以參照我的另外一部著作《壇城光明》。」《壇城光明》這本著作很珍貴,最近我們才得到這本書,看到最後有一段小字,作者署名為「讓炯若佩多傑」,由此可知,若佩多傑是他的秘密名號,後來就成為第四世噶瑪巴公開的名字。
總之,「噶瑪巴」之名遍為人知,是從第二世開始,第一世時大家都稱他為杜松虔巴,證明之一,就是噶瑪巴希自己曾說:「我就是那普遍稱名(大家都知道)的噶瑪巴。」
第二個證明,是第八世法王噶瑪巴在他的著作《瑜伽續大疏》中提到:「達波噶舉中有兩位通曉顯密的大師,一位是布頓大師,另一位是讓炯多傑。」接著解釋這位讓炯多傑時提到:「讓炯多傑是噶瑪巴第二世、持黑寶冠者第三世。」其他還有許多文獻證明,這裡就不多說了。
■何謂「持黑寶冠者」?
接續談到「持黑寶冠者」為何?
「持黑寶冠者」的源流,就和噶瑪巴名號稍有不同,從第一世法王杜松虔巴就有。因為在噶瑪巴希的自傳當中提到:「杜松虔巴戴上了從未有人戴過的綢緞的黑寶冠。」另外在著名的佛教史著作當中,例如《賢者喜宴》中提到:「杜松虔巴戴黑寶冠的源流,應該是當他在岡波乃朗閉關時,親見頭戴黑寶冠的薩惹哈大師,因此效法而開始頭戴黑寶冠。
」
「黑寶冠」顧名思義,一般會以為是黑色,但其實官方用詞應該是「深藍色」。因此前幾天給予勝樂金剛灌頂的瓶灌時,其中一項稱為寶冠灌頂,這當中給予的是五方佛灌頂,五方佛都有各自顏色的寶冠,其中不動佛的寶冠是深藍色,寶生佛是黃色,大日如來是白色等等。「噶瑪巴」是一切諸佛的心金剛不動佛部的化身,因此寶冠的顏色應當和不動佛的一樣,是深藍色的。同樣歷代噶瑪巴名號當中都有「多傑」,即是代表「心金剛不動佛部」之意。
之後由中國的皇帝,例如明朝永樂皇帝,就曾供養他的上師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一頂鑲滿珍寶的黑寶冠。但最早從杜松虔巴開始,就已有黑寶冠。
再來談到「黑寶冠法會」源起於何時?這並沒有一定的說法,從歷史上來看,有一種說法是從第八世法王米覺多傑開始黑寶冠法會。黑寶冠法會上戴的有兩種寶冠,一頂名為「藏林耶夏」,另一頂名為「通瓦敦殿」(見即具義),前一頂是比較出名的,是明朝一位皇帝供養給第六世噶瑪巴的。至於後面一頂是誰供養的,歷史上並沒有清楚的記載。
■「噶瑪巴千諾」心咒的起源?
關於「噶瑪巴千諾」這個心咒是從何而起?
過去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受永樂皇帝邀請前往南京,使藏傳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當中的密乘教法和漢地結上法緣。之後出版了一本書,名為《諸佛菩薩妙相名號經咒》,其中收錄很多尊佛菩薩、本尊和祖師的畫像、名號、咒語等,是用藏、中、梵文等語言寫成。當時德新謝巴的畫像也收錄其中,畫像下面是他的名字,再下面是他的心咒,寫的是「唵嘛呢叭彌吽」,並不是「噶瑪巴千諾」。
為何噶瑪巴的心咒是六字大明咒?從一般「噶瑪巴是觀音菩薩化身」的角度來講,這似乎理所當然,沒有什麼特別。然而從另一關連性來看,噶瑪巴和六字大明咒是有特殊因緣的,因為相傳藏民拿著瑪尼輪轉經修持的傳統,是由噶瑪巴希所建立,在第七世班禪喇嘛所著的《手轉瑪尼輪利益》書中,就提及此傳統的開創者是噶瑪巴希。
至於「噶瑪巴千諾」是何時開始,在歷史上已不可考,應該是從民間自然流傳開來的。其實「千諾」這種用語在藏族文化中很常見,有祈求保佑、護佑的意思;有點像是英文的「my god」類似,應該是從基督出現之後開始的用語,但也很難說其起源於何時、由誰開始,「噶瑪巴千諾」大約也是如此,大眾向噶瑪巴祈請、請他保佑,覺得得到利益後,漸漸成為「真言」,也就是「真實語」、有力量的語言。
■《四座上師相應法》法源簡介
規劃祈願法會法務的堪布噶旺於法會開始前,曾簡介《四座上師相應法》表示,對金剛乘而言,上師是我們頂戴的加持之源,而弟子得受加持的關鍵是具有虔敬心,因此弟子如果未來想在修持上有所增長,善巧方法是「上師相應法」,四大教派都會祈請上師,噶舉派對上師的祈請尤其深刻和注重,因此噶舉派又稱「虔敬傳承」。
噶瑪岡倉的傳承之主是法王噶瑪巴,透過修持《四座上師相應法》,可以和法王結下深刻因緣。這是一個特別的法,所有的法及「三根本」也都包含於其中了。「三根本」是「上師、本尊、空行護法」,其中「上師」即噶瑪巴,「本尊」即金剛亥母與勝樂金剛,「空行」即七空行(其中的「黑空行」為吉祥天母),「護法」即黑袍護法瑪哈戛拉。
而在噶舉傳承的「上師相應法」中尤為重要的《四座上師相應法》,是來自第八世法王米覺多傑,但這個法本不是一氣呵成做成,是不同場合的開示,由夏瑪巴袞秋衍拉等幾位不同弟子彙整而成,有些會加註解,有些沒有,體例稍有不同。
針對此次課程而出版的《四座上師相應法》論釋,是第十七世法王彙編的,包含五部分:
一, 是第五世夏瑪巴袞秋衍拉著,主要講大手印禪修;
二, 是第九世噶瑪巴旺秋多傑著,講授那洛六法;
三, 是恰美仁波切著,主要是講對上師的禪修;
四, 是蔣貢仁波切的弟子仁千達傑所著,講授如何「持氣」;
五, 是第十五世噶瑪巴卡恰多傑針對「四座上師相應法」的一篇祈請文,(又稱〈有緣即足祈請文〉)。
《四座上師相應法》對噶舉傳承很重要,以往「嘠千大營地」時期,一天會修四次:早上、午飯前、下午、晚上一次,糾察師會四處巡視是否修法,不如法則會懲罰。《四座上師相應法》可以自修,也可以為他修,個人可以此修持積資淨障,也可為別人修,如有人往生時修「彌陀天法」,有時會加入《四座上師相應法》。
編按:《四座上師相應法》第二堂課,只有受過灌頂的人可以聽聞、閱讀,因此內容不會刊登在網站上!
年度新聞
- ► 2024 (2)
- ► 2023 (18)
- ► 2022 (19)
- ► 2021 (39)
- ► 2020 (3)
- ► 2019 (2)
- ► 2018 (56)
- ► 2017 (99)
- ► 2016 (119)
- ► 2015 (127)
- ► 2014 (115)
- ► 2013 (53)
- ► 2012 (100)
- ► 2011 (77)
- ► 2010 (84)
- ► 2009 (101)
- ► 2008 (53)
- ► 2007 (46)
- ► 2006 (24)
- ► 2005 (21)
- ► 2004 (16)
- ► 2003 (12)
- ► 2002 (9)
- ► 2001 (8)
- ► 2000 (6)
- ► 1999 (3)
- ► 1997 (1)
- ► 1996 (1)
- ► 1995 (1)
- ► 1994 (1)
- ► 1992 (8)
-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