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王噶瑪巴紐約「佛子行」課程_系列五之三
- 分類:歷年紀事
- 點擊數:13206
真正的安忍,是無嗔、是放下!
主講上師: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18年5月30日(三)上午10:30-12:30
地點:美國紐約河濱大教堂(The Riverside Church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首先和大家說聲早安!
■二,勝義菩提心
昨天講完「世俗菩提心」部分,接下來要講解「勝義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兩者最主要差別,在於「所緣對象不同」,世俗菩提心所緣對象者是世俗名言法,勝義菩提心所緣者是勝義法性、也就是實相。平常我們常會說,要發起菩提心,主要說的就是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昨天提到過,就是指「了悟空性的智慧」,只是名稱上被稱為菩提心,但其實並不屬於菩提心,主要是指了悟空性的智慧。
在觀修勝義菩提心時,如同觀修世俗菩提心一般,也分為兩部分:
(一)座中(座上):主要觀修「離戲、無執」;
(二)後得(座下):主要觀修於貪瞋對境上斷除實執。
■(一)座上:定中禪修勝義菩提心
22. 座上修離戲:
諸所顯現唯自心,心體本離戲論邊,
知已當於二取相,不作意是佛子行。(22)
此處是指觀修勝義菩提心時,要在定中觀修「離戲、無執」。第22偈談的是觀修勝義菩提心時,在定中時要做的修持。
我們一般人、世俗凡夫,都會覺得我們現在所經驗的、所謂「外境」的這一切,都好像真實存在一樣;而能執著的「我們本身」,也好像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但這個偈文在告訴我們,這一切顯現的萬法,其實都是我們心所造作,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境,都並非真實存在。
這個偈文第一句,就將焦點放於「境」上,一切對境、顯現,都是我們心所造作。第二句談到能安立、造作的「心」,也並非真實存在。
因此這兩句在說,「境」與「心」所攝的一切萬法,都不真實存在。當我們瞭解「萬法為空」的道理時,就瞭解到「所執境」和「能執心」都不真實存在,因此安住在不造作、如同虛空一般的離戲中,這就是一位菩薩、佛子應當觀修勝義菩提心、或說觀修空性的方式。
《佛子行三十七頌》的作者無著賢菩薩,也在其他著作中提到,佛子在修持勝義菩提心時,就要無散地安住於離戲的自性當中。換句話說,不論境或心總攝的萬法,本質都是空性,都是遠離戲論,我們安住於其中而不作意,就是「於定中修持勝義菩提心」。
我們噶舉從梅紀巴大師傳承至今的大手印法門,也被稱為「不作意法門」,梵文是「阿瑪那司嘎惹」,「阿」的意思是空性,「瑪那司嘎」是作意,所以從梵文來看,意思就是「作意於空性」。總之,「不作意法門」是比較常聽到的,但其實和「作意於空性法門」可以說是一樣的意思。
因此蔣巴桑波大師在〈金剛總持祈請文〉中也提到:「教云毋逸即是修正行,隨顯即悟體性自如如,住於任運『無整』之行者,修行遠離妄心祈加持。」「不作意的修持」,意思是對於事物的實際狀況,不要試著去改變或者判斷它是或不是,只是寬坦放鬆地安住於事物本來的實相上即可,這就是勝義菩提心的修持。
「住於任運無整之行者」,「任運無整」就是無整、不造作的意思。
■(二)後得:生活中觀修離貪嗔
接下來,談到勝義菩提心在「後得」時,也就是在生活當中,要如何修持,主要焦點在於面對貪嗔對境時,要斷除以為對境實有的執著。
我們現在所謂的座中或定中,實際上只是一種練習,並不是真正的入定。我們只是在禪堂或佛堂中坐著,把這樣當成所謂的座中。總而言之,「後得」是指從定中出來之後的時段,也就是生活上遇到不同狀況時,要如何修持的方法。
首先說遇到貪著境時,要遠離「這是真實」的執著:
23. 遇樂境時:
設若會遇悅意境,應觀猶如夏時虹,
雖現美麗然無實,離貪著是佛子行。(23)
當我們遇到悅意境界時,例如喜歡的朋友、美妙的音樂、醉心的娛樂等等,當你經驗這一切妙欲時,貪心可能會生起,要記得這一切都如同夏天彩虹一般,經驗上非常美妙明亮,但瞬間即逝,而且並未具備真實性,不如所見般真實存在──這就是菩薩在「後得」時、生活中,所應該做的「勝義菩提心」的修持。
24. 遇苦境時:
諸苦猶如夢子死,妄執實有起憂惱,
故於違緣會遇時,觀為虛幻佛子行。(24)
此處「嗔恨對境」指的是不悅意的情境,例如是不喜歡的人、不悅耳的聲音、醜陋相、諸苦等,當你經驗時,要想那就像你最喜歡的人在夢中死亡一樣,只是一場夢,痛苦只是自找麻煩、徒勞無功。常常因為我們貪著而把這些當真,而錯誤迷惑,自己給自己痛苦。此處教導菩薩遇到種種不順境時,不要把這些逆境敵人當真,要知道一切如夢如幻、不要當真。
總而言之,以上這兩個偈文在說,當你遇到喜歡、不喜歡對境時,重點都是要斷除「以為真實」的執著,不要將這一切迷惑的相當真。
這裡提醒我們應該有的觀念或了悟是:我們生活當中都會顯現各種相,我們也在經驗這些顯相,但這些顯相在顯現同時,本質上並不真實存在,但我們卻常常在經驗時把它當真。
萬法本質就是會有所顯現、被人經驗,但並不真實存在,這就是「無而明現」、「顯而無基」,顯相從未真實生起、中間也未駐留,因此也從未消滅過,無基無根,因緣聚合時就會出現,就像是電視中的各個角色、劇情一樣,人事物並不真實存在於電視當中,但因緣聚合時就會出現,因此重點是在「消除實有貪執」,而不是「斷除一切相」。
平時我們生活當中,對於喜歡的事物會過於當真,而經歷許多多餘痛苦,面對敵人或傷害自己的人事物也無法放下、無法原諒,因而經歷很多痛苦,關鍵在於我們把對境當真了,沒有了悟到對境並未存在,因此跟隨心上所累積的習慣、執著,而將一切當真。
因此「空性修持」就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了悟到一切並不真實存在。「空性」並不是高深名詞,而是當你在貪著、遇到各種喜歡不喜歡的對境時,要能夠瞭解到這一切並未真實存在;當你能斷除實有執著時,你的心就容易坦然、釋然,就不用經歷太多多餘的、不必要的,心所造作的苦。這才是修持空性最主要的部分,否則高談闊論「空性」道理,是無實義的。
■三,菩提心學處
第三大類談到「菩提心學處」,主要有五大類,第一類為六度、六波羅蜜的修持:
25. 布施:
求覺尚需捨自身,何況一切身外物,
故於身財盡捨卻,不望報是佛子行。
26. 持戒:
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豈可能,
故於三有不希求 勤護戒是佛子行。
27. 忍辱:
欲享福善諸佛子,應觀怨家如寶藏,
於諸眾生捨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28. 精進:
唯求自利二乘人,猶見勤如救頭燃,
為利眾生啟德源,發精進佛是子行。
29. 禪定:
甚深禪定生慧觀,能盡除滅諸煩惱,
知已應離四無色,修靜慮是佛子行。
30. 智慧:
無慧善導前五度,正等覺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離三輪 修智慧是佛子行。
■布施:離貪、無執,就是圓滿布施
第25偈提到的是無貪離執,偈文文字上並不特別困難,但難在實踐上。
舉例來說,給人食物、給人衣服、給無家可歸者房屋住,就是布施嗎?布施不是外在形式上的作為,布施精髓在於一念施捨之心,而引導出的言行,因此重點在於施捨之心。
噶當派大師恭巴瓦曾說過:「布施精髓在於無貪無執。」格西夏惹瓦也說過:「我不會對你說布施功德,我要說的是貪執過患。」這都在告訴我們「放下、無執」之心,才是布施的精髓所在。
很多人在做布施時,是想著「布施利益很大」等等,心專注於「自己會得到什麼利益」,這根本不是真實的布施;因為真實布施是離開貪執,能夠放下。如果不是這樣,反而一切布施都是為一己之私、今生來世之利等等,這樣只會越布施、越執著。
因此夏惹瓦大師說:「我不會和你們說布施的利益,而是說執著的過患。」因為講太多利益,讓很多人會執著布施利益而去布施,這樣反而不好。圓滿的布施波羅蜜,是指內心的無執無貪,並不是給予一切就是布施,因為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總而言之,當自己的內心遠離了貪執,就是圓滿了布施。
■持戒:斷捨傷害之心,就是圓滿持戒
接著談到持戒也是如此。持戒的重點在於斷捨害心,也就是斷捨傷害他人之心,根本斷除害心時,就是持戒波羅蜜。就菩薩來講,不僅要斷除傷害他人之心,還要積極具備利益他人之心,最主要的還是要以「斷捨傷害之心」為基礎。
所以當我們說「持戒根本精髓,在於心中斷捨『傷害他人之心』」,若你完全斷除傷害他人之心,那你的持戒就圓滿了,而不是外相示現如何莊嚴圓滿。有人一生服裝儀容看起來都很整齊有紀律,但這不代表持戒圓滿,因為持戒的根本在於不再有傷害任何人之心。
大乘菩薩戒與小乘戒的不同點,是大乘更著重於心上戒律、更著重於積極面,不僅要做到像小乘行者捨棄傷害他人之心,更要積極的有慈悲利益他人之心,僅僅自己做得好是不夠的,還要能積極利益他人。
舉例來說,對於所謂十種不善、「十惡」,小乘和大乘的著重點便不同。以小乘而言,若犯了外相上身體三種、語言四種不善業,違背者就是犯戒,但在心上犯了「意的三種不善業」,並不視為犯別解脫戒。但就大乘菩薩戒角度而言,比起言語和身體上七種不善,違犯心上三種不善更為嚴重。對菩薩而言,一念惡心生起,就違犯菩薩戒,著重點不同。
持戒根本在於「斷捨傷害他人」的心,講到「傷害他人的心念」,是無法透過外相而得知的,因此噶當派口訣說:「如何是持戒清淨?不相信業果的人是不會持戒清淨的。」噶當派會這樣說,也是因為心上的持戒要自己隨時覺知,無法從外相所評斷。總之這段是說,持戒要從內心觀察,要越來越深刻去瞭解到,持戒在於這一念不傷害他人之心。
很多人會特別注意身體和語言等外顯的行為,因為這是別人看得到的,對於內心的起心動念就會輕忽;但我們現在學習菩薩行為,不僅身體行為不放逸,對於內心的起心動念也要時時警惕,這是很重要的。
■忍辱:無嗔、無慢,就是圓滿忍辱
接下來談到「忍辱」,也有許多種分類,大概有三種,各有不同定義、釋義。
對於忍辱的許多不同定義,是出自於《中觀寶鬘論》,其中提到所謂「忍辱」就是「無嗔」。
我們如何能做到安忍?當一個人我慢越大時,嗔心越大,就難以忍辱,因此有一個忍辱口訣就是「隨時保持謙卑」,沒有我慢,自然就不會起嗔心,自然就容易忍辱。
忍辱真的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缺乏忍辱,當他被傷害時就會想要報復、以牙還牙,就不可能想要利益他人,若不想利益他人,就無法進入大乘菩薩行持,因此如果要進入大乘菩薩修持,起步就要從「忍辱」開始,這是必須的修持。
很多人對於「忍辱」有一種誤解,覺得修忍辱就是要壓抑自己,但這是不正確的。忍辱並不是自我壓抑。
舉例來說,我們有時候會被別人說:「你都已經是佛教徒了,因此一定要做個好人。」因此好像在說:「那我怎麼還能生氣呢?」結果自己給自己很大的壓力,也會感到不好意思。其實這種說法、想法都是一種壓抑,這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不可能有人因為說自己是大乘行者,然後就從此再也不生氣,就像簽一個約就想做到不生氣,這是不可能的。
換句話說,忍辱是要慢慢培養的能力,多去思維嗔心的過患,自然而然不需要依靠嗔心,知道沒有嗔心也可活得很好,這是需要觀察、要有勇氣,否則很多時候,我們皈依的是嗔恨之心,因為除了發脾氣,我們沒有其他辦法去回應衝突或不順心的狀況。
我們會容易動怒,就是因為我們一心皈依負面情緒,心中一點善的功德利益都沒有,心中很空虛,遇到這種狀況時,就像是抓住救生筏一樣,抓住了嗔心。因此唯有不斷去觀察、去培養善的功德力,同時去思維嗔心的過患,如此才能做到「安忍」,不思維嗔心過患的忍辱,只會是一種壓抑。
因此我們對「忍辱」要有正確的理解,不是掩蓋、逃避,而是要懂得放下。我覺得有時候把氣發出來也好,首先覺知到自己生氣了,這是一個觀察情緒的好機會,不要掩蓋、逃避,而是去面對,不然總是一味逃避的話,這些累積的負面情緒反而會帶來更不好的結果。
在座有些人前天也去參加了不動佛灌頂,我當時也講到「忍辱」,部分和今天是有關連的。
就像本師釋迦牟尼佛有五百大願,不動佛也發了許多大願,其中一個是說「直到成佛前,不對任何一位眾生起嗔心」,我們也可以嘗試看看,一天當中不生氣,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沒試著去實踐過,或許真的去做時,會發現並不如想像中困難。其實我們都有潛力,但需要透過嘗試和挑戰,才會開發出來。
■精進:具無常觀,斷除俗務,就是殊勝精進
接著談到精進,《寶鬘論》及《入菩薩行論》中都提到,「對於善非常歡喜」就是一種精進。菩薩六度中,精進的所緣就是善法。
過去噶當派大師講到何為最殊勝精進?就是斷除世俗法、斷除此生,因為各種懈怠當中,就有一種是「耽著俗務」的懈怠,因此噶當派認為,最殊勝精進,就是斷除一切俗務、斷除一切對於世俗的貪執。
如果沒有無常觀,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精進的,當心中真正瞭解到無常、生命剎那在變化,瞭解到死亡和自己距離很近、死亡因緣很多等等,自然容易精進,瞭解到無常,就不會花太多時間在世間俗務上,因此精進的必要條件,就是要有無常觀。
■明日將給馬爾巴傳承「金剛薩埵灌頂」
明天下午有灌頂。在座很多人想修四加行,其中就有金剛薩埵的修持。這次會給予的是傳承自馬爾巴大師三特殊本尊之一的金剛薩埵法,出自《噶舉口訣藏》。
在噶舉傳承中,很多仁波切會給予敏林多傑傳承金剛薩埵灌頂,但因為大家修持的是噶舉傳承,我想給予馬爾巴大師的金剛薩埵傳承比較好。
(大眾唱誦〈十方四世諸佛菩薩祈願文〉之後迴向,結束「佛子行」第三堂課)。
年度新聞
- ► 2024 (2)
- ► 2023 (18)
- ► 2022 (19)
- ► 2021 (39)
- ► 2020 (3)
- ► 2019 (2)
- ► 2018 (56)
- ► 2017 (99)
- ► 2016 (119)
- ► 2015 (127)
- ► 2014 (115)
- ► 2013 (53)
- ► 2012 (100)
- ► 2011 (77)
- ► 2010 (84)
- ► 2009 (101)
- ► 2008 (53)
- ► 2007 (46)
- ► 2006 (24)
- ► 2005 (21)
- ► 2004 (16)
- ► 2003 (12)
- ► 2002 (9)
- ► 2001 (8)
- ► 2000 (6)
- ► 1999 (3)
- ► 1997 (1)
- ► 1996 (1)
- ► 1995 (1)
- ► 1994 (1)
- ► 1992 (8)
-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