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課程.〈金剛總持簡短祈請文〉開示.第三天紀錄

法王課程.〈金剛總持祈請文〉開示.第三天(圓滿日)課程紀錄

時間:2012年2月28日(三)上午9:00-11:50
地點:大祈願法會舞台

    慈悲,是禪修的事業    

    8:45,維那師帶領大眾念誦〈三十五佛懺悔文〉、〈普賢行願品偈文〉。

    9:00,法王蒞臨會場,法王禮佛三拜,陞座,大眾對法王就地行三頂禮。

    唱頌梵文〈三皈依〉、《心經》、〈七佛通偈〉、〈金剛經四句偈〉。

    唱頌本次課程主題〈金剛總持祈請文〉:

    金剛總持帝洛那洛巴,馬巴密勒法王岡波巴,
    普明三世遍知噶瑪巴,四大八小傳承授持者,
    止達察派具德竹巴者,於甚深道大印得自在,
    達波噶舉無比眾生怙,於諸口傳上師做祈請,
    持有傳承記述祈加持。

    教云離欲即為修行足,於諸飲食財寶無繫念,
    斷離此世貪網之行者,無著名聞利養祈加持。
    教云虔敬即為修行首,上師開啟教誡寶藏門,
    於諸恆常祈請之行者,加持生起無偽之虔敬。
    教云無逸即是修正行,隨顯即悟體性自如如,
    住於任運無整之行者,遠離修之妄心祈加持。
    教云妄念體性即法身,所顯非真宛然而顯現,
    不滅幻有顯現之行者,證知輪涅不二祈加持。

    世世不離清淨上師尊,受用殊勝吉祥之法教,
    五道十地功德悉圓滿,願速證得金剛持果位。

    接著〈獻曼達〉:
    大地塗香敷妙花,虛彌四洲日月嚴,
    觀為佛國作供獻,有情咸受清淨剎。

    〈請轉法輪〉
    有情思想與心識,隨其差別而有之,
    大乘小乘與共乘,悉皆祈請轉法輪。

    〈供茶文〉

    法王噶瑪巴開示:

    今天是我們這一次講解〈金剛總持簡短祈請文〉是第三天了,也是最後一天,我知道有許多法友遠道而來,在今天課程結束後,有的可能今天或隔天就要回到自己國家去。我們這次很難得,在聖地相聚在一起,這麼多天中,我們聞思、學習正法,同時也學習到了世間正見,在心續當中種下一個很善妙的種子,一個因,這真的是令人歡喜的一件事情,相信大家心中也都充滿歡喜、充滿法喜的,相信大家也能將這樣喜悅,帶回到自己的家中,能夠分享給親人、家人。

    在我們這次課程之前,陸續舉辦了「瑪哈嘎拉除障大法會」,同時也有新年活動,這次瑪哈嘎拉法會真的很難得,也非常特別,像我從藏地來到印度,至今也有12年時間,在12年當中,我自己也一直也沒有真正親自參與這樣盛大的年終「瑪哈嘎拉除障大法會」。

    平時我都是在上密院過年,也會唸誦瑪哈嘎拉的儀軌,但像這次這樣廣大的儀軌《盡焚嗔恚》是沒有機會唸誦的。因此這次的護法修持法會真的非常難得,光是這一次瑪哈嘎拉法會的儀軌,就已經非常難得,因為《盡焚嗔恚》是第六世大寶法王著作、是最廣的一個儀軌,這個儀軌有很多世代都已經不再唸誦,這次我們又將它回復了。

    而且整個儀軌的修持也是很如法的,先是灌頂,之後兩天的時間持誦瑪哈嘎拉咒語圓滿,接著是實修瑪哈嘎拉儀軌,可說很如法的舉辦了法會。連在過去,這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在修法之後還有金剛舞的修持,這次更難得的是,尊貴的蔣貢康楚仁波切、尊貴的國師嘉察仁波切,都親自參與跳金剛舞。

    尤其這次蔣貢康楚仁波切可以說是最後一分鐘才接到消息,知道要請他跳金剛舞,他也只有五、六天時間練習跳金剛舞,這也是他這一生首次跳金剛舞,卻是領眾跳金剛舞的代表,可以說是很難得的一件事情。這樣一個緣起,也代表對於過去密乘持明行者傳統的尊重和重視,實在是一個很好的緣起。

    尊貴的嘉察仁波切,是這次瑪哈嘎拉法會的金剛阿闍黎,為了這個法會,仁波切先閉關兩個多星期,之後也親自參與金剛舞的修持。從兩位法子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非常好的模範、示現:告訴我們修法、金剛舞不只是傳統的一種儀式,也不是模仿,而是密乘的實修法門。

    就新年的活動來說,以都是一系列跟佛法相關的活動,也都圓滿結束了,總之這次因緣難得,我們一起在修法中度過了新年,相信大家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種滿足和喜悅。

    但是在金剛舞的時候,本來我的計畫是在金剛舞之前,會給予大家介紹和解釋,到底金剛舞的利益是什麼,但因為自己實在沒時間練習金剛舞,只好趁法會開始前趕快練,也就沒時間跟大家講解金剛舞的利益。

    現在很多人一提到金剛舞,都會以為是一種表演,像看戲一般,平時一些寺院也會廣發邀請卡,請大家來看金剛舞。我知道日本有些跟宗教有關的傳統舞蹈,在表演前,表演者、舞者甚至要先禪修,同時觀眾也不是開放所有的人,而是有一定限制和標準,我覺得那樣也是很好的。本來我也想這樣做,但時間不允許、沒有做成。

    ■皈依

    有些法友請求要皈依,我在這裡會唸誦簡短皈依文,想皈依的法友可以跟著念。皈依有兩種:一種是一般的皈依,另一種是還要領受皈依戒。一般的皈依是心中覺得佛陀很殊勝,所以想皈依,這樣是可以的;第二種是不僅想要皈依,而且發誓要持守皈依戒,有皈依的誓言,也就是盡形壽,在一生當中都要領受、持守皈依戒。

    皈依戒是所有戒的所依、基礎,因此,我覺得僅僅是一般的皈依,可能無法成為一切戒的基礎;唯有領受皈依戒,才使得皈依成為一切戒的基礎。但無論如何,你可以只是領受一般的皈依,或者領受皈依戒,都可以,你們自己決定。我會唸誦三遍,你可以跟著念,最後我會說「踏迎諾」(意:是方便),如法了,你要回答「壘梭(意:善哉)」,然後想像你得到皈依戒了。

    我從今天起,直至一生當中,我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

    現在就完成皈依了。如果只是一般的皈依,就沒有持守皈依戒和皈依學處的事情;但如果是領受了皈依戒,為了幫助皈依戒更加穩固,要斷除逆緣,具足更多善緣,因此要有皈依學處,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這就是皈依戒。希望大家要有一個觀念,就好像我們生病了,佛陀是醫生,自己是病人,佛法是藥,佛陀是醫王,告訴我們佛法,就好像給我們藥一樣,但重點是:要按照醫師所說的,吃下這個藥才會康復,不吃的話,醫生再好是沒有用的。

    佛法最重要觀念是:一定要實際修持佛陀所說的解脫法門,就好像一定要按時服藥一樣──這就是皈依最主要的目的和意義所在。如果我們沒有這個觀念,僅是說皈依很好啦,現在我是佛教徒啦,而不實際修持佛法,這樣還不如不說自己是佛教徒來得好。如果不實修,去圖一個虛名,反而造成更多問題,別人反而會詆毀佛教,這樣不好。希望大家皈依後要有正確觀念和態度,就是「佛法是要去實修的,就像藥是要去吃的」,這樣才會對你有用。

    我舉個例子:現在有個人皈依了,他也到了佛堂當中,很莊嚴的向佛像三頂禮,看起來不錯嘛,但接著聽聽他發的願是什麼呢?他對三寶說:我很恨某某人,一定要讓他趕快倒楣,最好死了算了……。如果有這樣一個畫面、這樣一種情況,各位可以想一想,這實在是不太好,不是嗎?也就是他雖然皈依了,卻沒有真正如實實踐佛陀教法,這樣的心態是不如法的,真是不太好。

    皈依不是要討好誰、討好佛菩薩,而是去面對你自己生命中所有痛苦、問題,知道透過佛法可以消除它,可以得到利益。皈依後的實踐佛法、面對問題、去實修佛法,是很重要的。

    ■虔敬:只修一法,亦可成就

    接下來,繼續回到〈金剛總持祈請文〉正行:守護自心的部分。
    教云虔敬即為修行首,
    上師開啟教誡寶藏門 ,
    於諸恆常祈請之行者,
    加持生起無偽之虔敬。

    在這裡談到虔誠心、信心,龍欽巴大師和第三世法王讓炯多傑都曾談到「虔誠心、相信」是非常重要的。噶當派、也就是格魯傳統當中,也談到「上師瑜伽」是所有法道的命要。同樣在薩迦派當中,也提到上根器者,將會以上師相應法為道用。可以看到,在藏傳佛教各個教派,都非常重視虔敬。同樣在一切佛經、論典當中也提到,就像人需要頭部一樣,禪修要能穩固,一定需要虔敬,所以在噶舉派也有一個「嘎波季圖」的說法:虔誠,就像是一種能夠治癒百病的藥。有人說這種藥就是人參。

    在這裡講到的「虔敬」,在藏文叫做「每固」,虔敬英文翻譯成devotion,我不知道這個詞是否可以真正表達「虔敬」的意思,但藏文裡面「每固」可以細分成「每」和「固」:「每」的意思是「渴求」、「想要得到」;再來「固」是一種恭敬,這是藏文「虔誠」的意思。「虔敬」包含第一部分的「渴求」,和第二部分的「恭敬」。這樣來看,「虔敬」和「信心」有一些不同,藏文說「信心」音是「迭巴」,信心比較像是心上的、感情上的,但是在這裡所謂的虔敬,就不僅是心上、更重要是會反映在行為上。

    虔敬最好的例子:密勒日巴

    我覺得表達虔敬、恭敬最好的例子,就是密勒日巴尊者了。我們看到他的傳記,知道他用咒術殺了35人,有些文獻說他甚至在這前後還殺了一些人,無論如何,我想在座應該沒有什麼人是殺過人的,要殺人可不容易,是很大罪業,更不用說用咒術殺了35個人。所以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密勒日巴尊者知道自己犯多大罪業、過錯後,生起了多大的後悔心,因此他有很強烈、很強烈的意念,認為我一定要懺悔!對佛法強烈渴求的心就出現了,這就是藏文的「每」,一種渴求,這種渴求不是隨便想想修行就好,而是很強烈的渴求,因為他知道如果今生不求法教、不修持,死後一定落到地獄去!

    他渴求的佛法誰有呢?誰能夠幫助他今生得到解脫呢?就是馬爾巴大譯師,因此他知道唯有渴求跟隨馬爾巴大譯師,如法修持,才能得到解脫。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什麼樣是虔誠,這種虔誠出於很大渴求的心,不是合合掌、念念皈依文,說「我要虔誠、我要皈依」就可以了,我們看到馬爾巴上師要他做什麼,他是死活都會做到的,要有這樣大的虔誠心。

    講到虔誠或渴求的部分,這就不能隨隨便便。我們反省看看,有些時候我們抱著隨便的心態,我修佛法也好,不修也好,學得到也好,學不到也好,可有可無,沒有強烈渴求的心,這樣是不行的。

    有渴求後,自然就會有恭敬心了,這就是「固」的意思,就會自然進入到恭敬心。因為沒有渴求心的話,那就不知道佛法或上師的重要性,甚至覺得「我也是人、他也是人,沒什麼差別。」這樣自然不會對上師有恭敬心。首先有了渴求法教的心,自然會從心中、語言、行為上,體現各種恭敬的行為,甚至到了「你的心中只有上師,遇到任何事情境界,知道都是上師加持」,這就是一種真正的虔誠心。有句話說:其實一個人在順境當中,無法生起真正的渴求和恭敬;而是在逆境當中,遇到一些挫折,才會了知這一點。

    這樣一種虔誠、虔敬心,由於我們每個人的背景、根器和心性程度,會有不同程度的虔敬心,是要次第培養、去開發的。我覺得,虔敬其實可以從周遭人與人的關係中去培養、去練習。

    你可以先試著從看別人的優點、功德開始,一個人不可能完全沒有優點的,就算只有一個優點,我們也應該看到,並且隨喜,這是培養虔誠心的開始,這樣慢慢練習,才有可能生起「視上師如佛」的虔敬心。如果在生活中不練習的話,虔敬心是沒有辦法突然透過迎請,譬如吹奏嗩吶、持香迎請來,是要從生活當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如果你總是不在乎周遭的人,或不尊重人的話,是沒有辦法培養虔敬心的。你可以先從改變自己開始,要試著在乎周遭的人,尊重周遭的人,有了這樣的改變,慢慢的虔敬心才會培養起來。

    如何依止上師?

    講到虔敬心,就會講到師徒關係,我們為何首先要依靠一位老師?是因為這位老師有一些功德、優點,想要學習這些優點,所以想要依止,這就是一個重點。

    因此剛開始我要依靠某位老師時,要觀察他是否值得我依止,看他是否真正具備德行,當你下定決心要依止他後,試著多看功德,因為你必須把他的好處、功德、善的部分體現出來,不要總是看他的過錯,不然有的時候其實是很好的老師,但因為我們自己的煩惱和負面情緒,甚至也會把他看成不好的。

    有一句話說,「上師是弟子的一面鏡子」,他可以反映出我們的情緒,有時候我們心情不好時,覺得每人都看不順眼,都對自己不好,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心反映出這樣的境界。師徒這樣的關係是不容易解釋的,有許多地方需要次第、時間去培養的。

    講到上師,希望大家要知道,上師就是「善知識」,就是「好朋友」;你要先找到一個好朋友、一個值得依靠、可以放心的朋友,其實這就是找尋上師的第一步;接著才可能更進一步的探討「上師」更深一層的意義。

    所以在這裡提到虔敬心,這種虔敬心包括一種渴求,同時也帶著恭敬,就好像你隨時對於上師的身口意功德,是如此想要得到、是這麼的歡喜,當你知道有這樣功德你可以得到時,這種歡喜就是一種恭敬、虔敬的感受,同時你也會盡力得到它。

    這就是為什麼在一些法教中說,僅只是虔敬心這一法就已經足夠了,你甚至不需要修持其他法門。你會時時想到上師的功德,也會殷切地想得到,當一個人心中具備這樣的渴求和歡喜心,自然而然你就會努力修持而得到這樣的功德,所以說虔敬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所以過去故事當中記載,有一次岡波巴大師對大眾說法時,大眾中有許多他的弟子,包括「康巴三士」中的杜松虔巴。大師說:「我為了你們,行持了無量的苦行,所以你們以後修持過程中,不再需要經歷各種苦行,因為我都幫你們受過了,你們要做什麼?只要虔敬的祈請就好。」

    還有一位大成就者戈倉巴,昨天也曾提到他,他也提到自己修持的經驗:「我對於任何所接觸的法教,都不是聽聽、理解而已,我都要試著去實踐它;其中困難、不容易的部分,我都要試著在生活經驗和情況中去實踐。因此每一個法教,我不在只是渴求而已,而是真正有所體會。」他還說到:「我已經為你們受完所有苦行了,因此你們要感到歡喜,後世你們要修持的話,只要虔誠祈請就夠了。」

    可以看到過去祖師已經為我們做了一切,就像是已經幫我們煮好了所有香噴噴的菜餚一樣。祖師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就好像我們修行的「俱生緣」;但光有俱生緣還不夠,自己還要有具備「近取因」,要具備精進和智慧;同樣,如果只有自己的精進和智慧也不夠,也要具備俱生緣,也就是祖師給予的加持和祝福。

    另外,我們從密勒日巴尊者的道歌中也可以看到,尊者曾經說:他透過自己的實修苦行,也將一切苦行都修持了,因此後世所有弟子,在禪修道路上,不用再經驗各種苦行、錯誤和困境了。這也是密勒日巴尊者給予我們的一種祝福和加持。

    所以為什麼虔敬的祈請是這樣的重要?因為透過祈請,它能夠幫助我們真正得到三寶、上師的功德和加持。透過這樣的解釋,我們可以瞭解到,虔敬心,不只是口頭說說而已,真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渴求、感受,並付諸實修去做,這就是「虔敬」的意思。

    ■止觀:專注一心,禪修本質

    接下來談到守護自心的第三個部分,也就是禪修的部分,分為「止」和「觀」。

    止的偈文是:

    教云無逸即是修正行,
    隨顯即悟體性自如如,
    住於任運無整之行者,
    遠離修之妄心祈加持。

    講到禪修時,有分為「安住修」和「觀察修」,也就是止和觀。宗喀巴大師在現觀典籍的解釋中提到:「觀察修」和「觀禪」同義,而「安住修」和「止禪」同義。另外,在密乘的觀修法當中,也提到需要結合現觀的安住修而無別地作修持,因此,密乘法門的觀禪中,也是需要有安住修、止禪的。

    一,止的禪修

    首先講到「止」的禪修。有一句話形容,什麼叫做「止」的禪修?所有世間和出世間、一切法道的基礎,都是專一的止的禪修。所謂的「世間的基礎」,是指要證得初禪、二禪等等,這些功德也是要由於有「止定、專一」的基礎才可以達到的,意思是如果僅僅是很善良、具備正知正見,這還不夠,你必須要具備止的禪修,也就是你要知道如何專注一心,讓心靜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說,這個時代不太可能靜得下來、不太可能這樣修持,因為干擾、誘惑太多了,因此很多人會說,我只要專心念佛,求生淨土,未來到了淨土再修吧。會有這樣的說法,這也無可厚非,的確現在散亂的因實在太多了。

    其實我之前也說過,就像密勒日巴尊者,我覺得他滿幸運的,因為他沒有出生在21世紀。有時候我也在想,如果他是出生在21世紀的現代,看看他在哪邊閉關,我就會去見他,還會帶著iphone、ipod去供養他。尊者一開始可能覺得這些東西沒什麼,放一邊不管,再過一段時間可能就覺得這東西還不錯,開始玩了,更不要說如果我帶一台手提電腦給他,他可能就真的沒什麼時間禪修了。

    傳統上「止」的禪修有兩種:一種就在寂靜處,也就是完全沒有人的深山、靜處當中禪修;第二種,也是過去祖師們所用的一個方法,就是動靜皆是禪──行住坐臥,生活當中,你都安住於每一個當下,也是一種禪修。

    我自己覺得,似乎現在這樣環境,第二種,也就是安住每個當下,比較適合;想依第一種方式,找個寂靜處做「止」的禪修,似乎不太容易了,可能要到喜馬拉雅山上或珠穆朗瑪峰上,才真的沒什麼人。其實現在手機什麼地方都收得到,覺得自己到了沒有人的山上,想要禪修,結果手機就「呤呤呤」響了,現在手機鈴聲也不只是傳統的「呤呤」響,還有狗叫聲,干擾可多了。

    有一句話說,「覺知是禪修的糾察」,這跟這裡所說「無散即是修正行」是一樣的。保持正念、隨時覺知是很重要的。這裡說「保持正念」、「覺知」和「勿散、無逸」,是一樣的意義。這裡談到「勿散」有很多不同解釋,總之不要刻意去做什麼,只要當每個念頭生起時,覺知它,然後安住在這種覺知當中,這就是「勿散」。

    舉個例子,當你一些強烈煩惱,例如貪心、嗔心生起的時候,你不需要專注在找它從哪裡生起來,而是要專注看它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差別在於:一個是「境」,一個是「心」,因此你試著要看的是自心的本質──明覺,並且不忘失自心的明覺,如果你能這樣的話,就是「不散逸」了,如果忘失的話就不是禪修了。能夠不散、能夠不忘失,這就是禪修。

    這裡有個比喻,就像用石頭丟獅子,和用石頭丟狗的差別。向獅子丟石頭的話,獅子不會理石頭,牠會找石頭的來源、就是扔石頭的人,然後過來把他吃掉,也就不會再有後續的故事,因為沒有再有丟石頭的人了;但如果是向狗丟石頭,狗會追著石頭跑,這樣就需要再丟一個石頭、再丟一個石頭,沒完沒了。這就好像我們喜歡跟隨沒完沒了的妄念走,例如好壞、善惡的分別等,這樣只會讓妄念層出不窮,因此,

    任何煩惱生起時,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守護心的本質,不忘失念頭的本質──明覺,這樣就好,不需要多做分別。守護心的本質,覺知而不忘失,這就像是用石頭丟獅子一樣,丟一次,後續的問題也就沒有了。

    這時你會發現,再強的煩惱生起,如果能夠覺知煩惱的本質,這個煩惱的力量就會慢慢消失,不再那麼強大了。

    在這裡談到說要隨時保持一種覺知、不忘失正念,很多人會誤以為說:是不是念頭一生起,就試著去抓住它、去持續這個念頭、去保有住它?但你會發覺:念頭是抓不住的,這會讓人覺得不知所措,因為前面的念頭抓不到、後面的念頭又生起,那該怎麼辦?這是錯誤的理解。

    其實念頭多得是,所謂不忘失覺知,意思是念頭生起時,要做的就是覺知它,你要把握住的是你那種清晰、不用力的覺知,不需要對念頭做任何評估或批判,只是去輕輕的覺知每一個生起的念頭。希望未來各位可以跟隨有禪修經驗、禪修口訣的上師,好好學習。

    二,觀的禪修

    接下來講勝觀的部分:

    教云妄念體性即法身,
    所顯非真宛然而顯現,
    不滅幻有顯現之行者,
    證知輪涅不二祈加持。

    在這裡提到「妄念的體性即法身」,這有幾種解釋,一種是說因為妄念的自性本質是空性的,因此說妄念本性是法身,這是第八世大寶法王在現觀釋論中的說法。第七世大寶法王的解釋,則是將妄念分為「明分」和「煩惱分」這兩部分,就好像嗔恨煩惱的自性,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明分」,第二個是「煩惱分」,可以說煩惱分是指起作用的部份。事實上,明分和煩惱分的本質相同,差別在於明分是直至成佛才會完全證得,而煩惱分則是該斷除的,但本質上而言,兩者沒有所謂證和斷的分別,就好像「水」和「水波」一樣。水的本質是「明分」,起了作用成為水波,所以是「煩惱分」。

    之前提到,我們不忘失自心的明覺本質,並且安住其中,之後慢慢的以妙觀察智去起觀。一般而言,觀禪的時候,可分為觀察修和安住修兩個部分,

    馬爾巴大師曾經對密勒日巴尊者說:對於初學者來說,先要作觀察修,才進入到安住修;但是上根器弟子,剛開始就不需要做這種觀察修,只要修安住修,直接生起虔敬心而證悟,是很容易的。但初學者就不是這樣,因此,初學者要先觀察心性的本質,依靠妙觀察智去分析。

    因此,妄念體性即法身,一種解釋是,妄念的本質、體性就是法身,另一種解釋是,妄念的「明分」部分即是法身。這裡談到「明分」時,和密乘中談到的自性光明,意思是一樣的。

    接著要講到「慈悲和菩提心」是禪修的事業,「慚愧之心」是禪修的鎧甲。

    這次所講的「守護自心」的禪修正行,目的是什麼呢?都是為了要利益眾生,我們身為一個大乘佛法的修行者,這一點非常重要。我以前提到過:有的菩薩,完全是利他;有的菩薩,是自他二利都有;有的菩薩呢,在自他二利當中,是稍微以自利為主。就好像一棟房子火燒時,一家人住在房子裡,其中有一個人看到就趕快跑出來,但正當一腳跨出來時,突然想到,房裡還有其他家人,趕緊跑回去,再救所有人出來,就像這樣一個畫面、一個情況。

    這個人的心,就像菩薩一樣。我們說菩薩的菩提心是包含「智慧」和「慈悲」的兩部分:以智慧緣成佛,是「心想要成佛」;以慈悲緣眾生,是指「心總是關注眾生」。就好像這個人一隻腳是向外、想要逃跑,這是自利的部分;但同時另外一隻腳留在裡面、想要救護家人,這是利他的部分。

    雖然「菩薩」的定義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自利,不要說我們要發菩提心、要行菩薩行,就假裝我們完全沒有自利,也不用這樣,有自利的部分也不代表不可以利益他人,是可以利益他人的,這裡我們要對「菩薩」意思有所瞭解。

    再舉一個例子,就好像你有十顆蘋果,你不用吝嗇地全部都吃,放久也會壞,你可以吃一個,其它分享給其他人,或許那個收到你分享蘋果的人,有一天有了很多橘子,也會還你一個橘子,或者有香蕉的人有一天也會還你香蕉,你也會得到一些自利部分。當然你給蘋果的動機,不是未來想得到橘子和香蕉;但在利他時,同時也得到自利,是可以的。

    所以有時想想我們現在有很多衣服、食物、生活用品,我們需要具備的心態是什麼呢?就是不要忘記眾生,記得多分享,試著讓心胸放開,讓你的心、關懷的心開闊起來,隨時想著其他人需要什麼。因此這裡講到的禪修也好、其他內容也好,要知道這次課程以及我們修持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利益他人,請大家要記住,剛剛提到的那句話,也就是──「慈悲就是禪修的事業」。

    ■結行:受用法教,用以利他

    最後還有一偈偈文;

    世世不離清淨上師尊,受用殊勝吉祥之法教,
    五道十地功德悉圓滿,願速證得金剛持果位。

    這次以我們兩位尊貴的法子為主的所有祖古、仁波切、堪布們,還有閉關老師、喇嘛們、還有所有僧眾以及在座這麼多的具信法友,這次相聚在這個殊勝的壇城當中,我們可以說都已經是金剛師兄弟了,一起在這幾天分享、感受到了正法的喜悅,我也希望未來還有因緣相聚,再次匯聚在正法喜悅的壇城當中。我也發願,不只是今生,也希望未來多生多世,都能夠像偈文所形容的,「受用殊勝吉祥之法教」,還能讓這樣法教利益更多眾生。

    我在這裡會不斷盡力發願祝福,也希望在座各位能這樣發願,這樣會非常好。尤其在時、地、聚會的大眾都殊勝的因緣下,地方是聖地,時間現在是神變日,聚集的人,甚至天人也可能聚集在這裡;我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天人,說謊也不好。無論如何,經典中也曾提到,男女二眾聚合在一起發願是會實現的;四眾弟子聚集一處發願的話,祈願將會更加快速地成就。這次男女二眾有了、四眾弟子也有了、師徒也有了,因此總之一切圓滿聚合時,如果發願的話,願望將會更有力量地成就、更圓滿地成就。所以希望我們一起來發這樣的善願。

    我對這次課程沒有準備得很好,如果有講錯的、說漏的,祈求大家的寬恕和原諒。但如果發現這次課程當中,有哪些內容讓你有一些感受、對你有一些利益的話,我也在這裡祝福你們,希望這些利益可以隨時跟隨你們,並且帶給你們快樂。

    11:35,第三堂課圓滿。

    〈獻曼達〉

    〈迴向〉

    以此功德願證佛自性,
    降伏煩惱怨敵之過患,
    生老病死洶湧之波濤,
    願度眾生解脫輪迴海。

    〈發菩提心文〉

    勝菩提心寶,未生令生起,
    生已毋退轉,願輾轉增長!

    (藏譯中:堪布丹傑/中文報導:馮復華、黃靖雅/攝影:噶瑪善治、噶瑪多傑嘉晨、Filip Wolak)

影片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