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法王課程《修心絮語》.4-3

時間:2016年2月18日上午9:00-11:0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祈願法會會場

 

當下就修持無常,是最好的修持法

授課上師: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課程主題:波多瓦大師《修心絮語》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以下是法王《修心絮語》第三天開示內容:
首先和大家說一聲早安。很多人會全心繫念想著今生現世的利益,為何會如此呢?波多瓦大師說,這都是因為「未能憶念死亡」,換句話說,一個修持者要想的是後世,為什麼無法重視後世呢?就是因為未能憶念死亡。

■ 隨時憶念死亡,自然能遠離貪著

我接著要繼續講解《修心絮語》的內容,波多瓦大師說:
如果死後投生為人那還算好,因為可以繼續修持佛法,但是死後會投生到哪裡,卻沒有人知道。確定會死亡,所以要下定決心修持佛法。何時會死亡不一定,所以要下定決心不再拖延佛法的修持。死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幫助,所以要下定決心不再貪執任何東西。

另外,要像是隨時準備回鄉的旅人一樣。而一切的享樂,就像是臨刑者身上的裝飾,或像是命中要害[即將死亡的人的裝飾]一樣。「此生若須捨,親友亦如是。」 經典中明明說得很清楚,但是這些人大概都沒有聽過,真是讓人難過。這些人如果明天就死亡的話,那該怎麼辦呀?真是可憐。

這段是在告訴我們,當知道人必然會死亡後,就會遠離很多貪執,對於今生的欲樂、享樂,不再有任何貪執,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當一個人真正遠離對此生的貪著時,今生就不再有任何事情足以欺騙或誘惑他,就如同步入刑場、即將受死者,他身上無論穿戴任何珍寶,如珍珠、瑪瑙、天珠等,就算全身掛滿,他也不會再生起任何貪戀。在此生中,能夠交到好朋友、能夠有財富也好,但最終死亡來臨時,這些都是需要捨棄的。

■ 「捨棄今生」太沈重,連老師都不敢教?

文中接著提到:
由於我們是修行人,對於不如法的人,應該提醒他們不要那麼做,要好好修行。對於如法的人,要提醒他們還要提升功德,有所進步,[例如]提醒說:比起布施、持戒更好,比起聽聞、實修更好等等。

講說佛法的時候,應該要講出對方相應的佛法,這是很重要的。但是說出符合對方聽得進的法,和討好對方是完全不同的。說出他人能相應、聽得懂、符合心意的話語,並不代表就是要討好他人,這完全是兩件事情。

的確,對於一般人來說,一聽到或想到「捨棄今生」,都會感到有些沈重,甚至讓人心煩意亂。但是對於一個有心學佛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修持方法、是必需要思維的內容,因此如果對方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就要提醒他如法的學習之法。

但現在有許多老師在教授佛法的時候,不再教導學生要「捨棄今生」,而是強調現在正是廣行佛行事業之行,要去廣結善緣、去化緣等等。這樣的說法,代表這位老師其實對現世仍有很大的貪執,等而下之,甚至會有殺生、偷盜的情況發生。

對聽聞佛法者來說,「學習佛法」的目的,也可能淪為增加自己名聲而已,而不是為了增加正念、消除迷惑,也鮮有人願意一生專注在修持上,而多是以廣度眾生為名而去修行或傳法,以上這些情況,就是這些行者並未斷除今生貪執的明顯徵兆。

■ 所有的佛法,都是當下就要修

(法王接著再口傳:)
由於我們是修行人,對於不如法的人,應該提醒他們不要那麼做,要好好修行。對於如法的人,要提醒他們還要提升功德,有所進步,[例如]提醒說:比起布施,持戒更好,比起聽聞,實修更好等等。

這樣說了之後,有的人會說:「這個時代,佛法當中所說的道理,凡夫已經無法領悟了,因此都只是一種祈願而已。」但是如果現在不領悟,死後投生為狗,或者投生到牛驢等等八種無暇的情況當中,就更不可能領悟了。為什麼呢?例如現在稍微身體有一點不舒服,心就沒法運作了,[那麼投生為牛就更不可能了。]因此我覺得,修行沒有比當下更好的時候了。

尤有甚者,那些人還會說:「現代已不再是過去修行佛法的時刻了,修持根本超過凡夫能力所及,因此只要發願就好,實際的修行是無望可及的。」對於這種說法,首先我們可以先體會到,不用談及後世,光是日常生活中,若生病時,就已精神昏沈、思維紛亂,更不用談投生為動物畜生時,會如何散亂了。因此波多瓦大師認為,修持佛法就靠當下,沒有比「當下就思維無常或死亡」更好的方法了,若總想著未來再開始修,是愚人之見。

噶當派知名的一句話就是:「所有的佛法,都是在當下就要開始修持之法。」這是他們很強調的一句話,要在現在、在當下,在坐在這個墊子上時,就立刻去思維修持佛法,而不是留待明天或等自己老了再修。當下只要學到了一個方法,就要立刻試著去思維和實踐。

■ 發自內心為他人祈願,就是最大的實修

回到《修心絮語》的內容:
[這些人還說:]「這個時代,已經沒有成就者了,想要得到圓滿[佛果]是不可能了。都只是一種願望而已了。」所謂的魔鬼,不是指身形醜陋,顏色烏黑的什麼怪物,而是指障礙善心功德的生起和障礙利益他人提升功德。

有些人認為佛教鼎盛的時代已經過去,不會再有像是密勒日巴、岡波巴大師等成就者出現,因此得到圓滿的佛果只是一種想法、願望而已。這樣的說法真的很不好,波多瓦大師進一步解釋說:「因為這些人不僅自己不修,還讓那些對修行有興趣的人退失了道心,不再對修行生起歡喜之心。他們會這樣說,是因為不瞭解佛法、也不瞭解真實情況為何。」

有人會說:「如果成佛這件事,連實際修持都無法達到了;那只藉由祈願,可以達到嗎?」那樣的說法乍聽有理,但其實是有矛盾的。還有一些人會說:「現在是祈願的時代,已經不是實修的時代了。」這句話本身也是有問題的,因為沒有任何實修會比發自內心地祈願,來得更強大、更有力了。

■ 祈願,是佛十波羅蜜之一

彌勒菩薩曾說:「為利眾生願成佛。」這一念菩提心就是一種祈願。因此沒有比「為利眾生願成佛」的祈願,來得更有力的法門了。

因此如果再聽到任何一個人說:「這個時代已經不再有真正的實修了,只能祈願。」的時候,光以這句話,就足以證明說這句話的人對於「佛法」是無知的。

會說出現在「僅」是祈願時期這一句話時,代表他並不瞭解、且輕視祈願的力量,也顯示出對佛法所知甚少。因為「祈願」是佛十波羅蜜之一,若不想成佛當然另當別論,但若想成佛,當然需要具備祈願這門功課。

■ 不憶念死亡,一切修持都無法入道

有些貪著此生的人會辯解說:「現在已經沒有人可以成就了,因為凡夫無法捨棄此生,而聖者們又都已經捨棄此生。」難道這些人認為沒有人可以捨棄此生、脫離輪迴了?其實,這句話說出了這些人的內心話,就是:「不用捨棄此生,因為不可能捨棄此生。」

註解中還提到:「現今早已沒有實修實證的人了,所謂的修持者也都是裝模作樣的而已,早已不復當年了。」其實我們現在也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有時想想,說這些話的人,他們的心態是什麼?不僅自己不實修,還基於心中對此生的執著、對憶念無常的輕忽,而講出這些話語,這都說明了他們自己並未修行,也並未憶念死亡。因此波多瓦大師認為會說出這種話的人,就如同魔鬼一般。什麼是「魔鬼」?並不是指身形醜陋,顏色烏黑的什麼怪物,而是指障礙善法、善根在心續中生起的人,這種人就是魔鬼。

我覺得,對於一個發自內心想要修持的人來說,沒有比憶念死亡更重要的了。因為如果沒有憶念死亡,無論是聞思修、山中閉關、封門閉關、托缽乞食,[居無定所]的自修、居住一處的修持和一切苦行等等的作為,都只是增進現世福祉、搏取尊敬、贏得名聲的一種炫耀行為,不會成為佛法的修持。就像流水一開始沒有被導入進口,最後終將無法從出口處流出;或者像是沒有箭尾槽的箭矢,就算全力拉弓也無法射出一樣──同樣的,沒有憶念死亡的修持,都將無法入道。

這裡處處都在強調,我們若是真心想要學佛,不藉由「憶念死亡」是無法學成的,若並未真正思維死亡無常,即使外在表現確實看似修持,但其實並未真正入道,也並未真正有修。

■ 只會炫耀修行,一有狀況就破功

因此,如果未能真正憶念死亡,說自己在聞思,或說自己要閉關,或者還強調是「封門閉關」,也就是用土把門封死等等,甚或說要托缽乞討、或要行持以小帳棚到處居無定所的傳統修持,或久居一地好好修持等,甚或炫耀說自己從此閉關不下山、要一生閉關實修或當比丘等等,都只是在炫耀而已,都不是真正的修行。

另外一種炫耀是說:「我可以穿戴著所謂刀槍不入的護身符而去打架」等等,這些華麗的言詞,只是相似的修持,不要說佛法修持,其實根本還未進入佛法之門,甚至連一天的修持都未曾做到。

很多時候,就像是〈遙呼上師祈請文〉說「遇緣即露行者之罪跡」一樣,遇到考驗才會知道是否真有修為。這裡講一個故事,有一個獵人在山中打獵,某天突然看到遠方有個山洞,心想其中必有獵物,因此爬山鑽進了洞中,一探頭,發現裡面有個人影兒。

他就對著那個人影兒問說:「你是誰?在做什麼呢?」那個人說:「我是一個修行者,正在禪修呢!」他又靠近點問說:「你真了不起,能在這樣一個渺無人煙之處靜修,可否告訴我在禪修什麼呢?」修行者答說:「我在修持『忍辱』」。

「你在修忍辱喔?」獵人接著說:「那去吃大便吧!」修行者一聽,火氣大起,就回說:「你才去吃大便呢!」因此,有時候遇到考驗,才知道何謂「真修行人」。很多人一個人清修忍辱時,狀況良好,一遇到考驗時,就破功了。

今天不做禪修了,沒什麼好禪修的。如果只會裝模作樣,那就像那位獵人說的一樣:「去吃大便吧!」(現場法友聞言大笑)

〈菩提道次第祈願文〉

〈冥陽迴向文〉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