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修行之道

時間:2016年11月11日至13日
地點:印度新德里

2016.11.11

11月11日至13日,法王以全程中文,為來自亞洲的請法團,給予《不動佛》法門的三天開示與灌頂,同時也詳細回答包括「如何擺設上師照片」、「在佛學中心服務時,應秉持何種心態?」及「有什麼徵兆,可以顯示修持有進步」等實修問題,同時針對蔣貢仁波切的弟子,法王也對提出對他們的期許。

第一天的第一堂課時,法王先介紹不動佛法門的傳承與「不動佛」成佛內容

■有沒有和不動佛一樣的勇氣?

法王首先介紹到,《不動佛》法門在噶舉派一向甚為盛行,尤其在竹巴噶舉、達隆噶舉都有長遠的修持傳統,法王介紹到,現喜世界曾經有一位佛,如來,他的法號、佛號為:「廣目如來」。他談到關於菩薩道的內容。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眾中站,向廣目如來發問說:「一個菩薩在菩薩道修行時,最重要的修行、最需要注意的方面為何?」廣目如來對這位比丘說:「菩薩道上修行時,不起嗔恨心。能有這樣非常堅強的忍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當下比丘聽到如來教言時,法喜充滿,大受啟發。因此當下發願說:「從今天開始直至成佛,對任何眾生,不生起嗔恨心。」這位比丘發了很多大願,而其中最主要、最關鍵的、讓他成為不動佛的大願,就是第一願:「不起嗔恨」。

法王說,我們應先想一想說,不動佛很有勇氣,很勇敢。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今至成佛為止,不生氣」,就是他的勇氣所在、他的厲害。一般人像是我,就不敢這樣發願說,能從今至成佛,不對任何眾生起嗔心。

■找出說服自己的理由、從每次三小時起,練習不起嗔心

我們可以說,對於來世投胎至何處?都沒有把握,因此不要說來世,對今生也沒有把握。可能我們連「僅僅這一輩子不起嗔恨心」的這樣發願的勇氣,也沒有。雖然很難,但我們是佛陀的追隨者,我應該練習從三小時、三天、三個月開始,練習不生氣。

佛教當中,「嗔心」和一般說的「發脾氣」有點區別。「嗔心」,是比較深入的;「發脾氣」,是一時衝動。嗔心是真的恨到骨頭裡,因此有些深。而比起「發脾氣」,嗔心是真的從骨子裡就覺得有恨心、不滿的心。這有點不一樣。

因此我們應該要向不動佛學習。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但這不是無緣故的想說「能不起嗔心」就可以做到,需要找到很多理由方法,讓這樣概念或嗔心的想法,能被徹底打消。

要找到比「發起嗔恨心」更大的理由,讓他徹底打消這個念頭,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說你要讀死書可以找到的理由,念佛經去找理由,要找到能夠成為一個「自己的理由」、自己心服的滿意的心服口服的理由。

■要對自己下戰書

同時,也要對自己下戰書,發願「我來也!你這麼人就小心點」,但也需要一點技巧,,剛開始挑戰自己時,要像小孩一樣跟自己玩一玩,讓自己不會有太多壓力。

「不嗔不怒」,是成為不動佛、修行不動佛的主要關鍵所在,這是主要內容、重點,當然「不嗔恨」也是屬於一種忍辱的修行,所謂「忍辱」有三種,第一種是「耐怒害忍」,「耐心」的「耐」、「發怒」的「怒」、「傷害」的「害」,第二種忍辱為「安受苦忍」,第三種為「諦察法忍」,有這三種忍辱。

我們今天早上所說的「忍辱」,主要講的是第一種忍辱,也就是「耐怒害忍」,是一種委屈、冤枉、外人對於自己實際的陷害等,我們遇到時,要忍。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遇到這樣毒害或被人傷害時,我們要安忍、忍耐,無煩暴心。

■思維對方的不由自主,就知道不需對他起嗔心

這樣的忍辱,是不會無緣無故就生起的,也就是不是說想要這樣生起就可以生起,因此,為了能夠心緒當中生起這樣忍辱,我們首先要觀察,到底傷害我們的敵人自己是否有自主的能力,是否自願、自主,是否自己能夠主宰自己?

若對方不是具有自主的控制權,而選擇傷害我們,對方基本上是沒有一點自我主宰的能力的,也可以說,他是沒有辦法之下,在眾多煩惱因緣和合之時,才傷害了我們。因此不應對他生氣。

而相對而言,因為如果是本性,若你因此生起報復之心,就顯得愚頓,太笨,就如同火的本性是燒任何東西,不是他的錯,他本來就有這種本性,誰叫你接近火呢?若你知道火是焚燒的本性,就不能怪他。

當然我們都相信人性本善,不會一生下來就想要傷害別人,現在我們有很多恐怖份子,她們不是一生下來就是恐怖份子,我們要更加去瞭解她們,要知道如果身於這樣環境,你也會成為她們這樣。

■讓人生氣的主因:「煩惱」,同樣也是暫時的

同樣的,是暫時的一些情況,讓他生起這樣的煩惱,像是把天上的烏雲蓋住陽光時,你不能怪陽光一樣,因為是烏雲蓋住,我們應該是用更深的瞭解此情況,而不是僅由表面去定奪事情的樣貌。

法王說,會辦這些不動佛超薦、閉關、修行等,主要原因是在我們現代的二十一世紀,因為科技發達、機器發達,在科技和經濟體系幫助之下,人類力量不可同日而語、已經具備了摧毀整個地球的力量。

例如原子彈,可能科學家之前也不知道(原子彈)真正威力,但我們已經有此業力、力量了,非常可怕,而〈不動佛〉法門是清淨業障最為殊勝之法,因此我們應該修行此法門,來清淨業障。

■要真正相信自己可以利益眾生、並付諸實踐

法王也開示說,譬如說「菩提心戒」,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真正菩薩戒就是「行菩提心」,受了「行菩提心戒」才是受菩薩戒,我覺得願菩提心的主要學處,就是「不捨眾生」,要真正去行動,要真正相信自己有能力利益眾生。

而在練習時,要秉持正面心態,雖然世間感覺很黑暗、很負面,但我們不要放棄自己對自己的信心,要堅持、勇敢面對複雜的事情,這樣慢慢可以成就自己想要成就的

■Q&A(編按:由於法王以中文回答,故以中文記錄時,務求傳達真貌及互動感,將「問與答部分」採口語化的原句保留方式,僅修去極少數語氣詞。)

1.「我是第四世蔣貢仁波切的弟子,不知道目前狀況下,是否應繼續用信心來修持?」

法王回答:

我不知道會問出這問題耶,你可能成為第一個問我這問題的人。

其實這事情怎麼說,也不是某些人想像的那麼壞,也不是某些人想像的那麼好。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首先影響比較大的是我,是我自己,但我觀察後,對此事也沒有太多煩惱。

當然我覺得很多人、譬如像我們這樣從小認識仁波切的人,我們看到的只是一部分的仁波切的樣子,性格等等,但說老實話,有時候我覺得,我自己可能跟你們不一樣,因為我對他有同情心,因為我覺得我也是這樣過來的,非常能理解他對於「做為一個人」、「做一個有情的人」來說,我對他有同情。

但另一方面來說,他也是傳承上師:蔣貢仁波切的轉世,這是另外一個角度,但做為一個人,我對他有同情心,我可以理解他。我有時覺得,這樣看起來,我有更多理由去做選擇,他有他的理由,但我覺得有時我的理由還多一些。

但我不認為因為這樣他做出選擇,我們就因此失去信心,沒有必要。我最主要希望他不捨眾生與傳承,這樣的話,一切都會沒事的,這是我主要願望,對於他以何種方式去完成這麼目標,由他自己去選擇。

我們也不能說太在乎自己感受、自己的想法,而一定要這樣、那樣,我也沒有,我覺得你們也不能有,我覺得人都有,尤其佛菩薩也有不同方式去度化眾生,主要是他的這種意願、做為一個菩薩的、利益眾生的願力,這種願力不消失的話,其他都好說,其他都還可以,這就是我對他個人的想法和態度。

但是對傳承而言,損失慘重啊,也不能說慘重,以後如何不知,但暫時來說慘重,尤其仁波切他們的寺院而言,他們也想像不到會有這樣一天,你們大家都知道,上一世蔣貢仁波切那麼年輕時就過世,這一世這麼年輕就離開,當然他們心中會有很大的痛苦,這是我們大家都要理解的。

只能說大家有能力時,要多幫幫他們,這比較重要,我覺得所有工作人員都已經盡力,我可以看得清楚,因此他們沒有辦法做的更好了,因此我覺得,有時候自己會有些自責,覺得沒能好好沒有照顧好仁波切,感覺把責任都推到我身上,就會好一些,就這樣。今天這樣。

2.「佛學中心服務時,應秉持何種理念?」

法王說,佛法的本質或法教,包括為「教、證」兩種範圍之內,「教」法是以「聞思」來守持修持,「證」法是以「實修」來守持,也就是說,佛法只有「教法」和「證法」兩類,沒有不被包括在內的,因此,維護正法時,也以這兩者為主,因此,為能維持教法與證法,我們要聞、思、修。

漢傳內常見關於地藏王菩薩的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而另一本《地藏菩薩十輪經》,是由玄奘大師所翻譯,其中有提到三業輪:「聞思業」、「禪定業」與「事業業」,因此我們現在在寺院幫僧眾管理寺院者,屬於維持事業者、事業業,中心當中我們服務的管理人員也算是這一類。

為了能夠維持、幫助教法興盛,也就是維持法教和證法,而作行政、義工等,就是事業,也是一種修行,因此,最重要者是把這樣的事業,當成修行,視為修行來看待。

一般世間做事業時,可以維持較為正面、善的態度,而如果在佛學中心、寺院中服務,可能是直接護持正法、法教,因此,自己的理念和目標要正確、明白,最重要是僧團和合,這可能是釋迦牟尼佛最終對我們的一個要求、期望,希望僧團和合,大家同心協力。

為何這樣說?因為當時《大部涅槃經》中所記載,當時色界的天魔過來請佛陀入涅槃,天魔說,「你該做的已經做完了,(白話來說)是時候去死了,不然會干擾我的工作,快去吧。」

然後天魔與佛陀有一番對談,總之天魔說,「你圓寂後,法教就會滅亡」,很多問答之後,天魔又說,「你這些方法都沒用,我會假裝成僧團成員,挑撥離間,這樣佛教就會滅亡了」,佛陀因此無話可說,流下淚來。

這代表佛陀也很無奈,過去佛迦葉佛的法教是由於僧團懶惰,而使法教滅亡,這次釋迦佛的法教滅亡原因,就會是僧團不和、有爭吵,因此「僧團和合」是最根本的問題,因此佛學中心或僧團等,需要具備的有三條件:

一、 和合:同心協力、同心同德,大家要非常團結,這樣看起來,好像彼此都要叫「同志」了。
二、 戒律清淨、彼此之間有傳承規矩,有秩序。
三、 聞思修要不斷增益。

3.在家修法或陳設佛堂時,如果家人有顯宗、有密宗等不同信仰,應如何溝通?

法王說,「我一直想和大家說,但沒有機會說,當我們在佛堂中,蠻多人問我怎麼擺設佛堂,如果有人信仰漢傳、有些信仰藏傳時,佛堂擺設時也要注意一下形像,不要因此增加矛盾或爭吵,這樣不好。

我覺得佛堂而言,一般以密宗本尊相而言,現在畫像是隨處可請得到的,但其實按照密教而言,護法、本尊像是非常秘密、不能輕易給人看的,不是像現在一樣把本尊像都當廣告了,大家都可以看到,以密宗而言,有點算是違法了。

除了像是蓮師、不動佛、度母、觀音等等大家熟知的本尊外,其他不是廣為人知的密宗本尊,尤其無上瑜伽的雙身像等,我覺得是不應該廣示於眾的,這樣對密法而言是不對的。你要擺佛堂時,可以擺比較簡單、一看就可認出來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藥師佛等佛像。但如果你自己有修本尊,則可放在例如課誦本中,也不用太多,放在那邊即可。

而對於上師的法相,這也很需講究,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我的照片,我不希望照片被放在佛堂中,不僅是我,一般上師照片也不要和佛菩薩放在一起,如果要放,也稍微也許放旁邊牆壁上,不要放在中央或混在一起,這樣不太好。

「上師」有很多種,有些上師有證悟,有些尚未證悟但仍是具德上師,若對於這些尚未證悟者而言,若相片被和佛菩薩放在一起,對他們也不太好。

當然對我們而言,是具備如佛一樣的恭敬心,但對別人而言,看起來不太好。這裡有一個故事:佛陀有兩大弟子:目建蓮與舍利子,目建蓮有神通,因此到處跑,有一次,他跑到地獄中,看到一位印度教大師投生於地獄中。

這位大師請託目建蓮傳信說,他在人間的弟子們,把他的骨頭等建成一個塔,且很多人去轉繞,因為位於十字入口,因此也很多人、包括佛教徒、佛陀等都去轉,當佛陀經過時去轉時,對他造成很大痛苦。

當目建蓮尊者去傳話時,這位大師的人間弟子怒說,「我們大師是何許人也,你分明是侮辱我們大師」,因此大家把他打的半死不活,後來尊者因此去世。

當然我們想不通,他不是神通第一?怎麼會被打的半死不活呢?當時他被救下來時目建蓮尊者就說,「我連想要神通的想法都沒有」,因為這些聲聞緣絕的阿羅漢要神通時,必須要入定,而入定時觀到,因為往昔他曾有一世打死過人,因此今生果報是被人打死,因此尊者雖然神通第一,但神通仍不敵劫難的業力。

因此,我覺得我們不要在佛堂上隨隨便便擺放上師照片,或裝臟時,有時會放入上師名字或施主名字等等,這樣都不太好,大家要注意一下,當把照片、密宗本尊像放在佛堂時,我們要注意一下。

我看到有些台灣不正宗的、自稱佛教的團體,把所有佛教佛菩薩和道教神明,都放在一起,可以認出很多例如那吒三太子、觀音菩薩、土地公等等,都放在一起,會覺得「你今天怎麼跑到這裡?」,一起請客一樣。

傳承皈依境也不會是隨便亂放,先有上師、佛菩薩,左邊有僧眾、下方有護法等,雖然實際上是眾生平等,但我們表象上,還是需要有一些規矩,這樣會好一些。

當然,擺設佛堂時,每次都要請示上師是有些困難,自己大概有方向,除非上師說一定要放就沒辦法,如果沒有明確指示時,放在旁邊會保險一些。」

4.「如何檢測自己修行是否有進步」

當我們說要「找回自心平和等」,講得很舒服、歡喜,也有時說會成功、會有各種收穫,我認為修行是一種磨練,有點像是軍隊的魔鬼訓練,不一定會感覺很舒服。

有時候會感覺很痛苦,像是換一個人一樣,過程很痛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這樣做,過程很艱難痛苦,比起開刀更換掉身體的某一部分、剝皮、換掉所有骨頭等,都還要更難。

過程很艱難,因此感覺辛苦時,修行算是進入狀態,如果你感覺一天到晚感覺很好,或許不一定修行很好,有時反而越感覺艱難、有些刺激時,或許那時就已經有改變了。

二十一世紀的修行之道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