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王噶瑪巴「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第五日開示

吠陀文明與密教有遠親關係?

時間:2021年8月30日

20210828

世襲制度逐漸形成

在前幾天課程當中,我們講到吠陀時代的一些內容,其中吠陀前期的內容講過了,今天開始要講解吠陀時代後期,時間大概是西元前11世紀到前6世紀這段期間。

大概到了西元前10-11世紀左右的時候,在旁遮普(Punjab)的原住民,也就是全部的非雅利安人被征服。歸順者成為雅利安人的奴隸,不歸順的非雅利安人就被驅趕到南方。而雅利安人也從之前定居的五河流域,逐漸南下,來到了恆河下游。因為之前,他們沒有見過比印度河更宏大的恆河,所以進入恆河流域之後,如此豐沃的平原,讓他們眼界大開,生活狀態自然也產生變化,文明也跟著顯著的進步。

之前我們提到,吠陀初期的時候,當時國王不是像現在,是很清楚的國度裏面的王,而是部落之主,由部落的人選出來的王。當時國王依照選舉的方式產生;到了吠陀時代後期,國王漸漸變成由世襲而來。另外,還有「武士」也成為世襲,這就是四個種姓當中「刹帝利」(Ksatiya)階級產生的原因。除此之外的人民,則專門從事種田或不同的生產工作,而且是由子孫繼承原來的生產活動,如此也就形成了庶民階級,也就是「吠舍」(Vaisya)階級由此產生。前三個種姓都是屬於雅利安民族,都享有唱誦《吠陀》及祭拜神祇的權利。他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可以依循宗教的生活獲得新的生命,所以稱為「再生族」(dvija)。

另外,第四種種姓階級的首陀羅(Sidra),則是被征服、歸化的原住民(非雅利安人),他們成為奴隸,無法獲得前三種階級所享的權利,無法透過依循宗教獲得新的生命,所以稱為「一生族」(ekaiti)。

種姓與階級制度的確立

到了吠陀晚期,社會制度、世襲的四姓制度,趨於固定:
一,婆羅門(Brāhmana):專司宗教。
二,剎帝利(Ksatiya):指獨占政事、軍事的王族(Rajanya)、武士;藏文將剎帝利翻譯為「王族」,但其實不只有國王,剎帝利還包含武士。
三,吠舍(Vaisya):專營農、工、商。
四,首陀羅(Sidra):專務勞作侍奉。
這四個種族和階級的制度,也慢慢變得不可更動。
總的來說,這段時期的精神文明,完全是以「婆羅門教」為中心而發展的,所以也可稱為「婆羅門文明」。

吠陀後期,文明快速發展

婆羅門文明的這段時期,大概經歷了五、六百年的時間。由於精神文明發展速度比較快速,而且各種文學、哲學文獻不斷問世,所以,為了方便講解,容易記住這五、六百年的時間,也就是吠陀時代後期,分為三大部分來講解。

第一部分:四吠陀
第二部分:婆羅門時代
第三部分:教派學派興起

之前也提到過,印度文學,尤其是吠陀文學的發展,不是一部文學結束之後,再出現另一部文學的。所以,這些文學之間的產生時間都是互相重疊的,因此,分成這三部分,並不是嚴格按照時間來分的。

比方說,並不完全是說四吠陀全部形成之後,才出現的婆羅門時代。它們之間按時間來講,是有重疊和交替的,所以分成這三部分,我們主要是按照文學體裁的角度來進行分類的。這樣比較容易講解。

第一部分:四吠陀

四吠陀集錄背景

關於四吠陀的集錄,在講到上個時代的時候,我們大概有說了一些,也就是吠陀文學可以分為三部分:
一、讚歌(Mantra or Samhit):《吠陀本集》。
二、神傳(Brahmans):梵書(Brahmans)。
三、奧義(Upanishads):《森林書》、《奧義書》。

那麼,讚歌,也就是《吠陀本集》這一部分,又分為「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

在吠陀時代早期所產生的就只有《梨俱吠陀》,沒有其他三部吠陀,但那個時候的《梨俱吠陀》只是口耳相傳,並不是文字記錄下來的,真正收集成冊並以現存的形式保存下來,卻是在吠陀時代晚期才完成的。不僅如此,其餘三種吠陀的集錄,也是在吠陀時代晚期完成的。那麼,在這段時間裡,梵書、森林書、古典《奧義書》,還有兩大史詩,也都是吠陀時代晚期的產物。有關這幾種史料,後面我們會再講解。

就整體而言,基本上可以說,每一部吠陀、梵書或者《奧義書》的成書過程,都是經歷了幾百年,經過很多人的修改、匯總,最後才完成的。所以,它們成書的時間很多都是重疊和交錯的。

四吠陀內容

我們先來講講這四吠陀。之前講到《吠陀本集》,也就是讚歌的部分,主要分為四種:
一、《梨俱吠陀》(Rig-veda):最古老、最重要的部分。
二、《夜柔吠陀》(Yajur-veda):包括白書和黑書。
三、《娑摩吠陀》(Sama-veda)
四、《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最新的部分。

一,《梨俱吠陀》:最早的吠陀經典

《梨俱吠陀》是最早的一部吠陀經典,也就是所有吠陀文學的奠基、根本。而《娑摩吠陀》,其中的大部分內容是《梨俱吠陀》中本來就有的,剩下少部分的內容,也是其他版本的《梨俱吠陀》中的內容。因此,《娑摩吠陀》只不過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將《梨俱吠陀》中的相關內容,摘錄出來而編成的一本書。

除了《梨俱吠陀》,人們編撰的《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的理由還不明瞭,但大多數學者贊成下述觀點。從《梨俱吠陀》的讚歌中可知,祭祀時有四種不同類型的祭官(rtvij)。這個上堂課我們已經講過了。而《夜柔吠陀》就是為第一種祭官——司儀祭司,編寫的關於祭祀儀式的書;《娑摩吠陀》就是為第二種祭官——頌神祭司,編寫的關於歌頌讚歌的書。

總的來說,隨著吠陀宗教的發展,相較於《梨俱吠陀》時代的注重精神層面,在後來發展的趨勢,外在的儀禮反而成為更主要的。因此,可以說「吠陀宗教」是全然以祭祀為主要的宗教。直到後來,祭官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具有相當的意義,再加上相當多的祭詞,可以說已達到繁瑣不堪的程度。所以,後來以此奠基才衍生出其他的吠陀,包括「梵書」。

二,《夜柔吠陀》:婆羅門時期的主要祭祀

《夜柔吠陀》又分為「白書」和「黑書」兩部。「黑夜柔」是將《吠陀本集》以及其中關於神學的梵書統合在一起,不作區分,可能是附錄在《吠陀本集》原本的基礎上,類似加了注釋一樣的說明,然後又再經過聖典化。由於其中原文和注釋之間區分不明,所以稱為「黑」(krishna)的夜柔。因此,「黑夜柔」的本集(samhita)中已經包含了梵書,跟其他的本集不同。

相反的,「白夜柔」的本集和梵書就有明確的區分,所以稱為「白」(Shukla)的夜柔。至於「梵書」是什麼,後面我們會講到。

根據《夜柔吠陀》的記載,我們將主要的一些祭祀名稱羅列如下。這些儀式都是婆羅門時代的產物,其中一些一直,流傳至今。
一、滿月和新月的第一天進行的儀式
二、祖先祭(pindapitri-yajn)
三、聖火祭(agni-hotra)
四、四月祭(chaturmasya)
五、奉獻神酒式(agni-shtom)
六、即位式(raja-suya)
七、馬祭(asvamedha)
八、燃火式(agni-adhana)

以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儀式。而實際上儀式的種類,還比這個要多很多。

即位式:灌頂儀式的來源

下面就對其中的第六種「即位式」(raja-suya,就是灌頂的來源)。婆羅門的著作很多,「梵書」只是一個統稱,譬如說有很多不同的梵書,有一部叫做《愛達羅氏梵書》。

根據《愛達羅氏梵書》(aitareya-aranyaka)中的記載,進行「即位式」指的是為國王灌頂、陞座。步驟如下:首先,要在王座上鋪上虎皮,虎皮的毛皮部分要朝上,虎頭部分要朝東。老虎代表是萬獸之王,如果大王使用虎皮,就能使王權得到鞏固和加強。大王從後方走向王座,面朝東方,盤腿坐下,右膝著地,並用雙手舉起王座,口中唸頌咒文。此時,僧侶就會將聖水從大王的頭頂倒下,口中默唸「這位就是世界之王」,最後再讓大王喝下神酒後,儀式就宣告結束。

為什麼我特別提到「即位式」呢?是因為密乘強調灌頂,而灌頂的原形來自於古印度的傳統,也就是「即位式」,然而當時的儀式,能夠實際賜予國王權力,鞏固王權;相較起來,現在的灌頂就比較抽象了。

馬祭:展現王中之王的儀式

關於「馬祭」,據說遠古時代舉行馬祭,主要是為了能生男孩,而在婆羅門時代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了。馬祭是「王中之王」才有資格舉行的儀式,人們相信,如果馬祭中使用的馬匹數量能夠達到一百匹的話,就能夠奪取因陀羅的位置,成為高於諸神的存在,並且能夠支配整個宇宙。

儀式的過程敘述如下:首先要將擁有特殊顏色(大概是指白色)的馬清洗乾淨,然後野生放養。我這邊挑的投影片中,大部分馬都是白色,可能白馬比較特別。在一年內,任由馬匹馳騁、四處漂泊,但也不能讓牠們跑不見,所以一百匹馬就要一百個人去跟隨,大王會親自或者派遣親軍跟隨在後。規則是如果馬匹進入他國領土,就要選擇與這個國家的大王戰鬥,或者臣服於這個國家。

放了馬匹的大王,如果能夠讓馬匹所到國家的所有大王都臣服於自己,就可以英勇地帶領著這些戰敗國家的大王勝利凱旋。大王如果不幸戰敗,就會受到世人的輕蔑嘲笑。勝利的大王在回國之後就會將馬殺掉,大擺筵席祭祀。這就是有名的「馬祭」。

總之,能夠舉行馬祭的大王,都是非常有實力且自信的王者。這些大王隨著百匹馬征服所有地方,然後凱旋而歸,「轉輪聖王」名稱的由來,可能也跟馬祭有關。

燃火式:一家之主一生最重要的儀式

「燃火式」是居於雅利安人一生中,地位最重要的儀式。所有的一家之主都有義務自己設立祭壇,製作聖火,因為不這樣做的話,就是對神的大不敬。婆羅門的一生要經歷四個時期,即梵志、家居、森居和乞討。經歷了「梵志」期的婆羅門,回家後就會立刻結婚,並在家裡製作聖火設立祭壇,這就是「燃火式」。

燃火式一般會在黑月或者白月的第一天進行,完成整個儀式需要兩天的時間。首先,要先選定四位僧人,製作圓形和角形的火座。有時在兩個火座中間朝南的方向,還要擺放一個半月形的火座。其中一位僧人利用摩擦生火,並使用五種祈禱法洗禮圓形火座,然後將火放在上面。黃昏的時候,一家之主口唸諸神的名字,和妻子一起進來。此時,另一位僧人就用兩枝樹木摩擦生火的方法,傳授給他們。這個做法的目的,是讓他們第二天早上能在角形火座上製作聖火。夫妻二人將角形火座放在膝蓋上,祭拜諸神。火要燃燒一整夜,直到次日清晨,由另一位僧人來熄滅。以上就是「燃火式」的大概流程。

四,《阿闥婆吠陀》:記載咒法為主

最後一個吠陀,第四吠陀——《阿闥婆吠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像前面三部,都是以祭祀、讚歌和儀軌為主要的內容,基本上可以說是,《阿闥婆吠陀》建立在《梨俱吠陀》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而在思想哲學方面,《阿闥婆吠陀》比《梨俱吠陀》更加進步。

《阿闥婆吠陀》分為20篇,由六千首頌組成。全篇主要由關於如何躲避惡鬼、病魔、毒蛇猛獸、盜賊土匪的咒文,以及如何祈求獲得長命百歲、榮華富貴、身體健康、旅行安全、贏得勝利的祈禱文構成。

雖然《阿闥婆吠陀》的完成年代不詳,但是從種種跡象來看,應該跟《夜柔吠陀》時代大致相同。在成書過程中,跟其他三吠陀並無直接關係,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它並不被承認是吠陀之一。《阿闥婆吠陀》的權威地位得到承認,應該是在西元後,也就是成書之後幾百年以後了。

《阿闥婆吠陀》的古名是「阿闥婆吠陀‧安其拉斯」(atharva-angiras)。「阿闥婆」與「安其拉斯」都是古時候事火祭司的名稱,阿闥婆派以息災開運之咒法為主,安其拉斯派以咒詛降伏之咒法為主。也就是說,《阿闥婆吠陀》是由這兩派修法合成的本典,因此至少在出發點上,有別於其他三吠陀。

在《阿闥婆吠陀》當中的一個特點,有很多咒的觀念。其實有關「咒」的概念,也並不是在《阿闥婆吠陀》當中第一次出現。其實在《梨俱吠陀》中,最後一卷裡面,也就是第十卷〈原人歌〉(purusa-sukta)中,就出現了「咒」(chandas)這個詞。所以說,在《梨俱吠陀》時期,就已經有「咒」的出現了。

帝師必須通達《阿闥婆吠陀》

剛才我們提到,其他三吠陀的主要內容,都是有關祭祀的,而《阿闥婆吠陀》的主要內容卻是咒法。所以,在剛開始《阿闥婆吠陀》出現的時候,還沒有被世人承認為「吠陀」的時候,也就是說,它的權威性還沒有被世人認可的時候,《阿闥婆吠陀》只是一部有關咒術的典籍。

後來,漸漸地,在人們中間,如果作為祭司的婆羅門,不具備招福消災的超自然能力,就會影響到他在人們心中,那種可以跟神溝通的特質。所以,婆羅門為了能提高自己跟神溝通的能力,也就是讓自己的祭祀更為靈驗有效,《阿闥婆吠陀》就逐漸被人們重視。尤其是帝師(purohita),為了幫助國王祈求武運長久以及驅除怨敵的修法,要不通達《阿闥婆吠陀》,就不具備帝師資格。現今的「帕利希達」(artharva-parisista)也明確表示:「婆羅門被稱為帝師(purohita)或者師(guru)。彼必須通達阿闥婆。若無熟達阿闥婆修法師,天神、祖先及行者無法享受王家之祭司。」所以,相較於其他吠陀典籍當中,那些複雜的儀式,人們更重視有直接利害關係,更有效的咒法。於是《阿闥婆吠陀》逐漸擴大影響力和地位,終於成為第四吠陀。

咒法與祭祀的對象不同

那麼,咒法究竟是什麼呢?和現在佛教談到的咒法,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古人來說,他們所遭受的災難,都是被邪靈、惡魔,或者神靈以及別人的詛咒所引起的。所謂咒法,是指借由咒術,以求得物事成就或破壞詛咒、障礙之祕法。因為能影響神與人的關係,所以後來咒法在吠陀時代非常盛行。

「祭祀」,主要對象是高階位的神,向他們祈求恩惠;「咒法」,主要對象是惡神、惡魔、物精(bhuta),要敕令他們讓自己獲得幸福,或對他人造成損害。因此,可以說,祭祀的作用是表面的,而咒法的作用是內在的。

在《阿闥婆吠陀》中,咒法的前提有兩個:

一、咒文本身具有神祕力量。換句話說,不是隨便拼湊什麼字就可以成為咒語,像我們西藏有時會在某些名稱前面加上「嗡」後面加上「梭哈」,覺得這樣就是咒語,這是不行的。
二、以象徵(symbol)代表實物。例如密教的手印和法器等等。

換句話說,就是相信能夠透過持誦特別的咒語,並且利用一些物件,作為象徵代表,來指使惡神、惡魔、物精等等,達到自己所願。

息、增、誅之咒法

咒法的種類很多,在《阿闥婆吠陀》提到大致分為三種,就是息災、咒詛與開運,也就是息法、增法、誅法。有的時候,加上幻術就是四種。

一、息災法:

目的在於防止他人咒詛,以及除去危害自己的惡神、惡魔、物精侵擾。

息災法是對惡神、惡魔、物精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通常要奉上供物,然後好言相勸,讓他們開心。例如對會造成熱病、頭痛的物精,對窮神阿拉提(Arati)所誦的咒文等等,都是懇求其威力不振,或者是請惡魔去別的地方。有的時候,也會用有香氣的布,拭擦被惡魔所附的身體,最後把布扔在惡魔住的地方,讓魔跟著這塊布離開。

如果這樣魔還不願意走,還不能如願時,也可以向高階位的神請求幫助,比方說,請求有「羅剎誅殺者」之稱的阿耆尼,也就是火神,以及能夠擊退惡魔的因陀羅來幫忙助陣。

另外,還會用魔力無法影響的事物作為象徵,來防止或驅除邪魔,這也是常用的息災法。像是密教本尊觀修時,為了保護行者不受魔的侵擾,也會觀想護輪結界。

二、咒詛(abhicara,yatu):

以毀害他人為目的,利用邪魔危害他人之法。這個方法大致上與息災法相反。

三、開運(Paustika):

以增進自己或他人的運勢為目的。比如,以福壽綿長、家內平安,以及其他一切事物成就為目的的咒法。

這三法與真言三部法的阿昆遮嚕迦(調伏)、布瑟置迦(增益)、扇底迦(息災)完全相同,若再加上伐施迦羅紋(vasikarana,敬愛),就是密教的真言四種法。
此外,占卜也是咒法的一種。比方說,看到了某一種鳥或做了某一種夢,就表示某種事的前兆,這些都有詳細的說明。如果徵兆是不吉的,就會以咒文或象徵物來消除。

咒文的種類

《阿闍婆吠陀》裡面,主要都是占卜、咒術、調配仙藥等等祕法,可以說,基本上只要根據這些咒法操作,所有事情都能辦到、願望達成。根據梵文學者莫里斯.布盧姆菲爾德(Maurice Bloomfield)所作的分類,咒文的種類如下 :
一、治療疾病的咒文(bhaisaiyani)
二、長生健康法(ayusyani)
三、對惡魔、怨敵及其他咒術者的咒法(abhicarikani knyapratiharanani)
四、與婦人有關的咒法(strikarmani)
五、與國王有關的咒法(raijakammani)
六、平安法(sammanasyani)
七、財產增加、賭博勝利等咒文。
八、除罪與去穢的咒文
九、增進婆羅門利益的咒文。

精通密教的日本學者松長有慶(MATSUNAGA Yūkēi)說:「《阿闥婆吠陀》(Atharva veda)的咒術大致分為以下:治病法(bhaiṣajya)、長壽法 (āyuṣa)、增利法(pauṣṭika)、贖罪法(prāyaścitta)、和合法(sāṃmanasya)、 婦女法(strīkarman)、調伏法(ābhicārika)、國王法(rājakarman)、婆羅門法等。」

在吠陀文獻中找到密教原型

這些消災、增利、調伏的修法名稱,與《蘇悉地經》以及《大日經》系統的三種修法的名稱一致,在內容上也沒有區別。在《金剛頂經》體系中,則是加入了敬愛 (vaśīkaraṇa、vaśya)和鈎招(ākarṣaṇa、ākarṣaṇi、aṅkuśin),所以構成五種法。在一些吠陀文獻中,也已經可以看到這五種法的梵文名稱。此外,密教的護摩火爐與吠陀時期火爐的構成,有很多相似之處。從以上的內容,我們可以得知,密教的神殿和修法當中,很多都是在吠陀文獻中可以找到原型。雖然目前很難清楚地追溯從吠陀經到密教的變遷,但不能斷定說兩者之間的相似性是巧合。

以眾生能接受的方式,說他們需要的法

聽完這些內容,有的人可能會有點擔心:「這樣看來,佛教、密教當中的儀軌、修法,既然以前印度外道就有了,那佛教還有什麼特別?」然而這種融入當地信仰、習俗的情況,各地的佛教比比皆是,像是藏傳佛教本身就很多了,譬如招財法,這原本是西藏原始信仰苯教的一個習俗,後來也被佛教吸收,形式上保持苯教的習慣,但是內容加入了佛教的思想。

就像前幾堂課中提到過,為了能讓當時的人們接受佛法,得到利益,佛陀以善巧方便,開示出符合當時印度人民思想、價值觀和當時社會生活型態的佛法,因此這些佛法的內容、用詞、比喻,還有外在的服飾、儀軌等等,多少一定帶有印度文化的色彩。所以這反倒是佛教的特點,一點也不用擔心。

萬有神論——佛教最早的根源

隨著時間的流逝,僧侶們開始思考諸如宇宙的祕密、未來的命運這樣的大問題。就這樣,《梨俱吠陀》中關於宗教的研究開始從自然、自然神以及自然現象的崇拜,過渡到對創造天地祕密的探求。

《梨俱吠陀》後期,可說是古代思想界的一大轉換期。簡單來說,就是從早期的多神教,變成了萬有神教。「多神教」,就是比較簡單和純粹的對神祇的崇拜,純粹屬於有神論。但是,「萬有神教」(pantheism),就比較像是一種哲學了。這種轉變的過程,如果仔細研究吠陀文學的話,可以探究得非常細緻和透徹,而且東西方很多學者,也都有深入的研究。由於時間的關係,就不在這裡多作解釋。

我們只是用比較簡單的話,來大概解釋一下什麼是「萬有神教」。為什麼要解釋呢?因為萬有神教就是印度哲學的初始,那當然也是佛教最早的根源。所以,我們還是有必要來稍微瞭解一下的。印度文明是怎麼從「有神論」,衍生出佛教這樣的「無神論」呢?

在《梨俱吠陀》裡最開始的章節裡,一尊神就是一尊神,比如,伐樓那(Varuna)就是伐樓那(Varuna),因陀羅(Indra)就是因陀羅(Indra),讚歌也是特別針對某一個神來讚頌的。但是,到了比較後面的部分,讚歌裡面有了一種趨勢,就是企圖把諸神匯總,歸於一神來讚歎。比如說,有這麼一句話說:「阿耆尼生而成為瓦魯納;燃燒時,則成為密特拉。萬神集於其一身,對於信者,汝即是因陀羅。」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企圖把很多神,整合成一個神。在《梨俱吠陀》第三卷裡面的一個章節中,每一句頌詞都有這樣的一句結尾:「諸神威力大而唯一」(mahad devanam asuratyam ekam)。這就說明了,當時人們認為神性的統一。

接著,後面他們不僅把很多神歸於一個神,還要把萬事萬物都歸於一個神。比方說,有這麼一句贊歌:「阿提提是天,阿提提是空界。阿提提是母、是父、是子。阿提提是萬神,是五種民族。阿提提是既生者,阿提提是未生者。」(阿提提是指一個天神)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不僅是多神變成一神,而且萬物已經都歸於一神了。當然,並不是說「阿提提」就是最高的那個神,只是說這種思想,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人們開始意識到,或者說認為「萬物應該是源於一處」或者說「有一個本源」的。

佛教唯識、緣起論的初始

從這裡,就衍生出了算是早期印度的哲學思想,這個思想,總的來講可以分為三部分:

一、宇宙的源頭是唯一的。長期以來這一個觀點都是印度思想的核心,日本有學者認為,大乘佛教所開展出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就是源於此。

二、一切事物的顯現和變化,並非在這「唯一源頭」以外,而是在它自身之內。也就是說,萬有並不在外,而是在「本源」之內。這種說法,對後來很多哲學思想都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日本學者認為,以《奧義書》為首的吠檀多派、數論派,以及佛教的唯識系統裡面的緣起說,都是這種思想的衍生。

三、雖然萬物源自「本源」,但是「本源」本身不動;就算萬物變化,「本源」也是不變的。日本學者認為,大乘佛教的「真如緣起」、「真如之自體完全不動」,可以說都承自此一思想系統。

總的來說,日本學者認為,這些觀念是「緣起論」的初始。而《梵書》、《奧義書》的創造,數論派的開展說,佛教的「唯識」、「起信」等等的緣起觀,都沿自此一形態。而且,佛教的「十二因緣說」其中很多根本都是源自此處。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無明 (avidya)、行(samskara)、識(vijiana)、名色(nama-rupa)的順序與此讚歌的順序全然一致。而且,十二因緣說的淵源很難找到,因此日本學者覺得應該就是從這裡來的。

佛陀說法因地制宜,是利他的善巧

當我們想到佛教,就會覺得是由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的思想所創立的,的確可以這麼說,因為佛法就是佛陀修行的體悟。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佛陀當時生活在印度,因此當他將自己的體悟告訴他人的時候,無論是內容還是講說的方式,都符合當時人們的用語習慣和價值觀,這樣大家才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我們現在從佛法當中,自然可以看到當時印度社會的語言和思想。

如果佛法的發源地不在印度,而是在希臘,那麼佛法的語言和思想,可能就會和希臘的文化有關聯;甚至如果佛法的發源地不在地球,而是在火星,可能佛法的語言和思想就會是和火星有關聯。

這就是佛陀特別的地方,他非常的善巧,透徹了解當時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因此他所說出的內容,很容易就被人們所接受。

課程講到現在,我們發現佛教當中原來包含了很多古印度文明的用語、思想和哲學,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是否有點貶損佛教?然而這是不用擔心的,反而因為佛教乘載著悠久古老的文明,傳承如此深邃、紮實的思想哲學,這讓佛教更為增色。

不僅如此,後起的佛教思想,甚至完全超越凌駕在如此深奧和精闢的吠陀思想之上,由此可見佛教思想的殊勝,因此,我們應該更具信心才是。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9月2日)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