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哈嘎拉法會‧系列之一:灌頂與口傳

瑪哈嘎拉法會‧系列之一:灌頂與口傳

時間:2012年02月12-13日
地點: 印度 菩提迦耶 德噶寺大殿   

    噶瑪巴在印 首次主法 噶舉瑪哈嘠拉法會

    第六世法王長軌《盡焚嗔恚》 數百年後首次面世 

    歲末年終之際,藏傳佛法僧團通常會進行瑪哈嘎拉修法,以淨除過去一年的障礙,並且為迎接新的一年做準備。

    今年在聖地菩提迦耶,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在德噶寺舉行為期十天的瑪哈嘎拉法會,內容包括瑪哈嘎拉的灌頂、口傳以及開示。繼12日法會首日的瑪哈嘎拉灌頂後,法會將持續進行到21日。

    這次瑪哈嘎拉法會的法本非常特別,它是一部在沉寂數百年之後,在這次法會中,才再度又被法王發掘出、重新修持的殊勝儀軌──那就是第六世噶瑪巴敦殿多傑所著長軌《盡焚嗔恚》。

    灌頂、口傳與開示

    藏傳佛法傳統上,在進行任何一項修法前,必須先獲得此三要件:能令成熟的灌頂、能獲得傳承加持的口傳、能闡明儀軌內容的開示。12日上午,法王噶瑪巴在德噶寺寬敞的大佛殿中傳授瑪哈嘎拉的灌頂,殿中擠滿了前來接受灌頂身著藏紅色僧袍的僧眾與尼師,以及部分著漢傳僧服的出家眾。

    中央挑高的大殿兩側,高掛著噶舉上師的唐卡,象徵著藉由這些上師的代代相傳,瑪哈嘎拉的修法才得以延續至今。法王進場前,一隻小鳥忽然飛進大殿,停留在法王法座的座背上,吱喳地附和迴蕩在空中雄偉的唱誦聲;蔣貢康楚仁波切與嘉察仁波切則佇立在各自座位一側,等候法王蒞臨。

    法王入場後向佛陀的聖像行三拜。眾人向法王獻曼達後,法王便開始了這項修法的總說。法王開示,護法分世間護法與出世間護法兩類,前者能夠賜予某些成就、或是神通力,但是後者能夠藉由消滅惡業與煩惱,幫助我們解脫輪迴永無止境的禁錮。智慧護法瑪哈嘎拉屬於第二類護法,與佛陀的心無二無別。這次瑪哈嘎拉身、語、意的灌頂,是透過一個製作精緻的朵瑪(傳統西藏酥油雕塑)、一串唸珠以及一張金剛杵的相片而完成。

    12日下午,法王給予的是瑪哈嘎里(Mahakali)的灌頂。瑪哈嘎里有許多不同的化現與名字,如惹瑪蒂(Remati)、度蘇瑪(Dusolma)、巴登拉莫(Palden Lhamo)等。就相對層次(世俗諦)而言,瑪哈嘎里是欲界的具大力者;在究竟的層次(勝義諦)上,她是由現象法界的智慧而生起的自生佛母。灌頂結束後,法王給予相關儀軌口傳。

    13日上午,嘉察仁波切給予此次修法儀軌長軌《盡焚嗔恚》的口傳。第一世嘉察仁波切是這部儀軌的求法者,因此由嘉察仁波切來進行口傳意義非凡。下午法王接續著未完成的口傳,並開始解釋這項修法的歷史:它是如何由印度開始、傳到西藏、最後經由龐竹巴大師(Pomdrakpa)傳給了第二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希,而正式進入了噶瑪巴的傳承。接著,法王詳細地解釋了自生、或是對生的不同觀想本尊方式。

    13日下午法會結束前,法王親自以藏文、英文、中文三種語言,宣告大眾「每天必須修持一遍瑪哈嘠拉儀軌」的灌頂三昧耶。法王慈悲表示,考慮現代人生活忙碌,得灌後每天修持的定課,可選擇修持奉第八世法王指示、依長軌精簡後的中軌,或法王所著作的短軌〈黑袍護法兄妹簡略祈請文〉(輯錄在《大祈願課誦本增訂本》中),並且告誡大眾最重要的是要認真地修持;我們應該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當中,而不僅僅局限於正式修法時的儀軌唸誦。如果我們在唸誦儀軌後,內心仍然沒有獲得改變的話,可能代表修持的方法不正確。下午的活動在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的祈願聲中結束。

    〈歷史傳承篇〉

    承佛授記 投生大黑天守護正法

    為協助讀者更清楚地了解到此時這項修法在傳承中的歷史意義,堪布噶旺受邀提供以下瑪哈嘎拉的修法與歷史的背景資料:    

    護法瑪哈嘎拉的起源

    在寶髻佛(藏文Sangye Tsuktorchan,英文Buddha with an Ushnisha)的眷屬當中有一喜輪比丘(Bhikshu Wheel of Joy),他在有了一些神通力並且能夠示現奇蹟後,便開始感到自滿並向佛挑戰,結果當然是輸了。他在極度失望下,濕婆神出現在他面前並且說:「如果你向我祈求投生為我的兒子,我就會讓你統領三界。」由於他非常想要獲勝,於是便向濕婆神祈求。寶髻佛知道此事後,便對他說:「除了短暫的快樂之外,投生為濕婆神的兒子並沒有太大的利益。」喜輪比丘向佛懺悔他的過失,佛便給予他授記,預言他將投生為濕婆神的兒子、將為利益眾生而發願成就正等正覺、最後成道而為特威汪波佛(Telway Wangpo)。

    根據佛的授記,喜輪比丘果真投生為濕婆神與烏瑪達維(Uma devi)的兒子。他的皮膚黝黑,外表威猛,具有大力,因此被賜名為瑪哈嘎拉,意思是「大黑天」;他的姐妹名為瑞瑪蒂(Remati)。瑪哈嘎拉悠遊於三界,在佛陀成道時來到菩提迦耶;於是瑪哈嘎拉向佛陀立誓護持佛法,因而成為虔敬信徒的威猛保護者。

    噶瑪巴與瑪哈嘎拉的因緣

    在印度,瑪哈嘎拉(大黑天)的教法是由佛陀所傳授,然而,必須在適當的因緣下,教法才能被揭示與傳揚。大約是在一千年之後,偉大的成就者東比黑魯卡(西元八到九世紀),他在哈哈卓巴(Hahadropa)墳場修行。這時,瑪哈嘎拉與其眷屬清晰出現在黑魯卡面前,並且重申誓願要保護教法的決心。於是,東比黑魯卡問道:「你的修持儀軌在哪裡?」瑪哈嘎拉回答,在某佛塔的露台階梯處可以覓得。後來東比黑魯卡取得這部儀軌,並在印度廣傳這些教法與修持。

    瑪哈嘎拉修持的傳承,由大譯師生嘎(Zengkar Lotsawa)傳到西藏。當他到印度時,雖然東比黑魯卡已經圓寂,然而其智慧身仍然出現在大譯師生嘎面前。東比黑魯卡給予他瑪哈嘎拉密續的傳承,其中包括灌頂與修持儀軌。這個傳承最後終於傳到龐竹巴大師,他是第二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希(西元1206-1283)的主要上師。幾個世紀以來,這個傳承一直延續至今日。

    噶瑪巴希著作許多瑪哈嘎拉的修持儀軌,最重要的一部是《怙主三部》(The Three Cycles of the Protector),內容是關於如何禪修、唱誦等等的教導。噶瑪巴希說道,黑寶冠(噶瑪巴)與黑袍護法是不可分的,談到上師,就是噶瑪巴;談到護佑與廣傳教法者,那麼就是大黑天護法。因此,噶瑪巴與瑪哈嘎拉的傳承並無不同,因為祂們二者是無別的。噶瑪巴希說道,如果有人想要證實祂們之間的因緣,只需要看到噶瑪巴教法的蓬勃發展,這些都是由於瑪哈嘎拉的護持而成就的。

    在噶瑪巴希的修行傳記中,許多事蹟說明了祂們之間的因緣。噶瑪巴希敘述:「有一次,瑪哈嘎拉容貌的壇城出現在淨觀中,覆滿了天地,並且持續了一整天。再者,瑪哈嘎拉的眼睛就像日月一般,放射出萬丈光芒;祂的嘴裡發出雷鳴般的「吽」,從中生起無量的戰勝一切表相的佛事業。」在這之後,噶瑪巴希前往果日(Korig)王國,他只是用手拍打許多生病、殘疾以及傷殘的人,就治癒了他們的疾病,因此,成就大師的美名遠播十方。

    〈儀軌的法本〉

    盡焚嗔恚 第六世噶瑪巴所著殊勝長軌

    今年所採用的法本是,瑪哈嘎拉最長的儀軌《盡焚瞋恚》,這是由第六世大寶法王通瓦敦殿(西元1416-1453)應第一世的嘉察仁波切帕久敦登之請而所著作的。然而,僧眾們將這法本稱為《疲乏怙主》,因為要花費長時間的唸誦。他們無法了解其中的廣大利益,法本中包含擴展大寶法王的佛行事業、資財與聲望。後來,第八世大寶法王米覺多傑請他的弟子昆丘顏拉(Konchok Yenlak),將儀軌的長度縮短,並且命名這部新法本為《精要版盡焚瞋恚》。現今,這部儀軌以《還淨與祈請儀軌》(The ritual of Mending and supplicate)的名稱為人所知,也是噶舉派寺院與佛法中心普遍使用的版本。

    因為第六世法王著作的長版法本,多年來鮮少有人用來修持,因此法本的取得相當困難。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在藏地與藏地之外的地方,遍尋不著原始的版本,沒有人見過或聽過這部法本。但是,這一世的嘉察仁波切正好有一份手抄的影本,這似乎是此法本的唯一手稿。他將法本提供給法王,這就是本次菩提迦耶法會法本的來源,總共印製了五百份在法會中供僧眾修法使用。

    今年恢復這部儀軌的修持,希望以此吉祥的緣起,願一切都善妙,願這部法能夠利益教法,並且為所有眾生帶來富饒與正面的影響。此外,修持地點是在佛陀證悟的金剛座菩提迦耶,這個最殊勝的地方,與大寶法王有緣的各地寺院與佛法中心的僧團,聚集在此地,共修這部式微已久的瑪哈嘎拉長軌修法,這是重新恢復修持的好時機。在眾多的瑪哈嘎拉儀軌裡,諸如第十五世大寶法王著作的儀軌等等,本次法會採用的《盡焚瞋恚》儀軌,是為了淨除過去一年的惡業,以引領我們進入新的龍年。希望藉由在菩提迦耶恢復長軌瑪哈嘎拉儀軌的修持,佛陀教法能夠廣傳,並且利益無量的眾生。  

    (英文報導:蜜雪兒.馬汀/中譯:林瑞冠、金吉祥女/中文編輯:黃靖雅/攝影:噶瑪善治、班瑪歐色多傑、廖國明)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