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歐洲弘法】法王噶瑪巴開示四聖諦(2-1)

時間:2016年6月4日
地點:法國  巴黎

2016.06.04-day-1

法王噶瑪巴在巴黎左岸萬豪飯店及會議中心(Paris Marriott Rive Gauche Hotel & Conference Center)為現場1600名會眾開示四聖諦。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會場相當特別:1975年,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曾在這裡傳法,當時旅館的名字是聖傑克斯(PLN Saint-Jacques)。在為第十七法王首度訪問法國尋覓場地時,主辦單位在毫不知情下選定同樣的地點,歷史性的巧合似乎是冥冥中的安排。

活動開始前,大廳已重新佈置為藏傳佛教的聖殿:舞台中央懸掛一幅巨型釋迦牟尼佛唐卡,兩側唐卡分別為千手千眼觀音,以及彰顯無教派分別精神的西藏八大修道車乘(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瑪巴噶舉、香巴噶舉、斷法之息解派、覺竹派和鄔金念竹派)。舞台上,中央是珍寶為飾的莊嚴法座,右方有一座雙層佛龕,上層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下層是四臂觀音像。大廳上方如波浪起伏的水晶吊燈,猶如傳送自諸佛菩薩的陣陣加持。

問候在場的會眾後,法王表示,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法國及其首都巴黎。法王回憶,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是第一位訪問歐洲的西藏偉大成就者之一,他在眾多的國家中與許多人結下法緣。之後,由第十六世法王的心子繼續他在歐洲的佛行事業。

法王指出,他同樣有著訪問許多國家的願望,而這也是他離開西藏的原因之一。現在好不容易造訪了美國、德國和瑞士,法王笑言,此行如果能未卜先知的話,他真應該先來法國、再去瑞士,這樣就可以避開法國的暴雨、示威和罷工。由於還沒機會見識巴黎著名的美,看來他非得再來這裡不可。

言歸正傳,法王表示,四聖諦博大精深,總攝佛法精要。相較於佛法的哲理,四聖諦與佛法修持經驗的關係更為密切。我們知道佛陀曾經三轉法輪,然而三轉法輪很難按時間來劃分,因此一般是按照它的主題來劃分。四聖諦是佛陀初轉法輪的內容,佛陀以在鹿野苑向五比丘宣說的四聖諦,開啟其一生教化眾生的事業。

法王指出,一切眾生都想免於痛苦、獲得快樂,而四聖諦涵攝眾生此基本處境的各個層面:前二聖諦(苦諦和集諦)講的是我們不想要的痛苦及其苦因,後二聖諦(滅諦和道諦)講的是我們想要的快樂及其樂因。

「然而,首先我們必須問自己的是:什麼是我真正想要的,什麼是我不想要的。」

法王表示,如果我們以因果做為討論四聖諦的基礎,我們就會明白如何避免我們不想要的,以及如何得到我們想要的。換言之,我們無法光靠欲求而得到所欲,也無法光靠不欲而避免不欲,我們必須明白的是因果運作的方式。佛陀以構成四聖諦的兩套因果關係來教導我們如何取捨。

第一個聖諦是苦諦。通常我們認為「苦」指的就是「痛苦」或「痛苦的感受」。然而,苦指的不只是頭痛或胃痙攣,苦的種類繁多,可以劃分為三種:苦苦、壞苦和行苦。大部分的眾生可以認出第一種苦,它是我們可以經驗到並且想盡辦法避免的痛苦。

我們感知的基礎是感官透過神經系統傳送到腦部的訊息。我們大部分所認知的痛苦,便是透過這樣的機制:「如果不是透過直接的經驗,就算事情再怎麼可怕或危險,我們也不會有所感知。」

「舉目前的環境危機為例,我們之所以不太重視它,正是因為看不見它的危險。」我們同時需要感官的直接經驗和腦部的後續活動,才能夠解讀事情的危險性。否則,有一天,當我們終於得知這些問題的重大危險,以及它造成的痛苦無法計量時,通常是為時已晚。

「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單靠感官傳遞到我們腦中的訊號來認識痛苦,我們還必須有能力對造成痛苦的原因進行思考,並且瞭解它真正的本質。」

法王接著談到第二種苦。

「佛陀教導,快樂的覺受是壞苦。」法王說明:「所以苦不一定是痛苦的覺受。因此,我們必須明白『痛苦』和『痛苦的覺受』是不同的。」

我們可以這麼說,一切快樂的覺受最終都是痛苦。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單肩負重:當我們只用一邊的肩膀揹負重物時,時間久了就會不舒服,於是我們把重物換到另一邊的肩膀,這時我們會感到輕鬆;然而,一陣子過後,它又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這個例子說明的就是壞苦:一開始,我們並沒有痛苦的感覺,痛苦是之後才出現。有時,在劇烈的痛苦獲得舒緩時,我們甚至會將它感知為快樂。

法王另舉自己的家鄉為例:一開始,那裡沒有豐厚的物質條件,但隨著摩托車、汽車、新房子的出現,大家開始覺得傳統的生活方式比較艱辛。然而,新的生活方式同時帶來競爭,大家都不願落居人後:「擁有的愈多,問題也愈多。一開始,新事物為我們帶來快樂的感覺,但之後卻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問題。」有時未開發國家中的人民反而比較快樂。法王認為,現在家鄉的人們不像以前那麼樂天知足,因為內心被事情佔據,受到壞苦的折磨。

最後,法王解釋行苦:「我們已經瞭解到,快樂和不快樂都會製造痛苦。同時,中性的染污蘊也會為我們製造痛苦,而染污蘊指的是源於煩惱的色、受、想、行、識。」行苦正是前兩苦的基礎。

我們不一定可以完全認出我們想要避免的痛苦,有些痛苦我們認得出,但有些認不出,而這正是危險之所在。由於無法清楚認出什麼才是痛苦的,我們要找到快樂就很難,而難上加難的是,我們還會把痛苦誤認為快樂。

法王指出,有些住在比較富裕的國家中的修行人,他們對自己可以有的玩樂或奢華感到索然無味、沒有什麼意思,然而,他們有的這種不喜也不厭的中性感覺,並不代表他們認出了痛苦的真義或本質。通常會讓我們想從輪迴中出離的是第一種顯然的痛苦,然而真正要出離輪迴的話,我們必須免除的是第三種苦,也就是更加細微的行苦。

正如所知,第一個聖諦(苦諦)是第二個聖諦(集諦)的果:「就果而言,雖然我們可以有所選擇,但由於不瞭解它的因,我們往往無法做出正確的取捨。」至於什麼該取、什麼該捨比較難瞭解,因此集諦非常重要。

法王問:「什麼是痛苦的真正原因呢?業和煩惱。」然而,由於業這個主題太大,法王表示,這裡討論的焦點是貪、瞋、癡、慢、疑等煩惱。一切煩惱的根源是無明,而無明是視事物為實有的執著,例如我們將瞋恨的對象認為是真實存在的。

「在不真實存在的事物上,我們投射、強加一個真實的存在,而我們的這種執著可以相當強烈。」法王說明,例如群眾當中有個名為札西的人,如果有人喊了札西這個名字,然後說了一些札西的壞話,那麼這個名為札西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受到攻擊而感到憤怒。雖然我們都知道名字不過是一個標籤,但還是會把它當真。

法王指出,如果瞭解實情的話,我們會看到自己所執著的「我」和我的「對境」並不真實存在。我們首先執著於獨立存在的「我」,接著我們執著於「他」;這個「他」是隨著「我」而自然生起的,因為自他相互依存、相互觀待。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能不倚靠其他而獨立存在。」法王表示,我們不需要哲學就能瞭解這一點,看看我們自己的生活就知道,我們的食物、衣服等都必須倚靠他人而得到。法王總結:「我們必須扭轉認為事物真實存在的執著,找到內心真正的自由和開闊。」

接著是現場問答。

第一個問題:如何戒除對糖、咖啡因和酒的上癮?雖然我們知道這些有害健康。

法王回答,雖然煩惱不容易面對,但解答還是要從內在去尋找。佛法主要教導我們的就是如何降伏自心,但就算終生都用於這樣的修行,我們能獲得的成功也只是部分,因為我們的習氣太堅固、受熏習的時間太久。

降伏自心的過程難處太多,步步為艱:我們難以認出煩惱、難以明白煩惱的過患、難以視煩惱為非對治不可、難以鼓起對治煩惱的勇氣、難以生起對治煩惱的決心等等。因此,我們只能循序漸進:先是認出煩惱,接著明白煩惱的過患有多大,然後再走下一步。

第二個問題:用餐前,我們該做什麼樣的祈願?

法王將這個問題延伸至對食物該有的態度:「我們應該將食物視為是藥石,在固定的時間內適量地取用。」食物是身體存活的主要來源,所以它就像是必須使用得當的藥石。

佛教中,我們將受用的食物當成是一項供養,這對於出家眾來說尤其是如此,因為出家眾的食物是具信弟子的供養,我們不應該有所浪費。如果帶著正念覺知來專心用餐的話,我們的用餐就會變得有意義。用餐之前,我們先供養三寶;用餐後,我們將功德迴向。如此,用餐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修持。

於此,法王上午的開示圓滿。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