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歐洲弘法】少欲知足,法王噶瑪巴揭示環保四建言

時間:2016年5月29日
地點:瑞士  布拉赫(Bulach)

2016.05.29

今天下午的「佛教與環境尊重」研討會(Buddhism and respect for the environment),是法王噶瑪巴首度訪問瑞士的最後一場活動。

坐在舞台上一張舒適的靠背椅上,法王展開對兒時的回憶。法王的童年是在西藏的偏遠地區度過的,那裡沒有現代的科技和便利,人們過著非常傳統的生活。自然界被視為是神聖的,人們認為山河大地都是有生命的,並且是許多本尊神祇的居所。那裡沒有塑膠垃圾,因此也不需要垃圾桶,因為一切都是有機、可以自然分解的。所以,在塑膠垃圾出現的一開始,人們還是隨意予以丟棄,完全不知道塑膠無法自然分解。此外,那裡的生活簡樸,家裡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日用必須品,沒有電視機等這類電器。

「我在西藏文化中看見的就是樂天知足。佛教一項重要的修行就是:欲求很少,容易滿足。」

法王進一步說明這在如何體現在出家僧眾的身上。受具足戒的比丘(gelong)和比丘尼(gelongma)的藏文是由兩個字所組成的:第一個字「給」 (藏文發音Ge)意思是「有德性的」, 第二個字「龍瓦」(藏文發音longwa)意思是「乞者」,因此藏文中的比丘和比丘尼指的就是「具德的乞者」,他們持守的是佛教中最高的戒律。

法王指出,比丘和比丘尼的基本修持便是身無長物、少欲知足。傳統上,如果僧服破了,就縫上補釘繼續穿。當衣服破爛到無法再補時,就拿來洗一洗當抹布用。 最後當抹布都爛到無法使用時,就跟其他東西混在一起做磚塊,可以說是絲毫沒有浪費。此外,僧眾也不能擁有私人的物品。這就是佛陀及其僧團的生活方式,它有點類似於現代的社會主義。

佛陀首先為僧團制定管理體制,之後才有如那爛陀佛學院(Nalanda)和超戒寺(Vikramashila)等佛教大學的出現,而這些世界上最早期的大學,也都有一定的管理和財務規定。由於僧眾不允許擁有私人物品,當國王和居士供養僧眾某些東西時便形成了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寺院便建造特別的庫房予以收藏。當軍隊入侵印度時,首先攻擊的就是寺院,他們將寺院摧毀後將財寶奪去。

接著,法王將少欲的生活跟環境保護串聯在一起:「我想談談以少欲知足的生活來實踐環境保護。」

法王首先指出,科學已經對環境危機提供足夠的資訊,但僅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轉化知識為行動。

接著,法王提出對治環境危機的四項建言:

第一、環境科學家和宗教領袖應該一起商討解決和合作方案。
第二、每個人誠實地評估自己的日常生活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三、培養自己的環保動機,讓它愈來愈強烈。
第四、長養內在的財富,培養內心的知足。

法王指出,雖然我們的頭腦接收到資訊、 統計數據等知識,但我們的內心或行為卻不一定會跟著改變。例如,香煙盒上的警戒圖文,吸煙者並沒有因為這樣的阻嚇而停止吸煙。人類無知的程度是如此地嚴重,以至於我們經常不識事情的真實面目。

法王將內心的知足比喻為 「天然的資源」,知足就是感到自己擁有一切的所需。同時,學會知足比少欲更重要,因為如果沒有知足心,我們便總是會有尚未滿足的欲求和匱乏的感覺。

重申之前開示的主題,法王說明,我們也可以透過禪修來培養知足感:將我們的覺知放在呼吸上,專注於當下,不追憶過去,也不期待未來。這樣的練習可以逐漸增長內心的知足。

在有點無助、迷失或感覺匱乏時,如果能夠記得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我們就可以體驗到快樂。此外,專注於呼吸提醒我們與環境間的相互依存,讓我們想到自己呼吸的空氣來自周遭的草木。所以,呼吸可以是件美事。

恆常的欲求讓我們的身心不得安寧,法王指出:「某些時候,我們必須對自己說:『足夠就夠了』。」 因為欲望可能永無止盡,如果欲望強烈,我們就很難知足。最終,我們必須更上一層樓,拒絕欲望、放下執著,而這就是出離。

出離意味著拒絕我們所置身的社會中的意識型態。法王舉例,2000年他剛到印度時,新德里路上的車輛不是很多,但現在的新德里到處塞車,空氣污染嚴重。這主要是因為有超過5百萬輛的私家車,同時每天另增4到5千輛的車子讓情況更加惡化。法王表示,他曾經問過一位藏族司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車,司機回答 :「如果鄰居有輛車,那你當然也得買一輛。」

法王表示: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放著自己的聰明和智慧不用,反而在無明中人云亦云,任由外在的因素和環境來決定自己的生活。所謂的出離或放下欲求,指的是我們不再受制於這些外在的影響,而是運用我們的聰明和智慧,來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

法王繼續說道,社會所呈現的真實,其實更像是個謊言。有了這樣的認知後,我們就能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路。最終,我們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例如我們決定買一輛車,這樣的行為會有它的後果。其中的一個後果是,我們在路上開著這輛車時, 我們加重了空氣污染、交通壅塞等問題。雖然我們無法避免在社會中生活,並且應該與大家和諧相處,然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行為。

接著是現場問答。

第一位問題:請法王提供如素食等實用的環保方法。

法王回答,購物時,我們不應該只想到個人的需求,同時也要考慮到所買的東西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至於素食,基於對眾生的慈愛,我們或許應該放棄吃肉或減少肉量,而這也會對環境有正面的影響。

第二個問題:對於一位必須為他人購買並料理肉食的素食者,請法王為之開解此兩難困境。

法王回答,在佛陀的時代,僧眾在某些條件下是被允許吃肉的,例如動物不是特別為他們而屠宰等等。 如果是必須為他人料理肉食的話,我們可以持誦一些咒語或佛號。如果我們本身吃肉,那麼能為所吃的這些動物祈願或迴向是好的。

第三個問題: 如果根本上師圓寂了,弟子們該怎麼辦?他們需要另外找一位上師嗎?還是依據前一位上師的教導繼續修行就好?

法王回答,領受法教的方式有很多種,因此我們是可以有不同的上師,有時甚至可以有不同傳承的上師。所有在西藏復興佛法的偉大成就者,他們都秉持著無教派分別的精神,從不同傳承的上師處領受法教。

然而,受教於不同的上師,也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困惑。根本上師是我們與他的關係最深厚,也是我們對最恭敬、最敬愛的一位上師。再者,根本上師不一定是一位在世的上師。

根本上師圓寂後,如果我們對他有著強烈的虔敬和深厚的緣份,我們仍然可以繼續向他祈求。但如果在修行上遭遇到問題,我們最好是向一位在世的上師請教,然而我們的心中還是有自己的根本上師,我們與他的關係仍然持續著。

第四個問題:如果人類改變行為,地球是否可以復原?

法王回答:「光是希望地球能夠復原是不太有用的,我們必須有實際的行動。」愈來愈多的天然災害,可能就是對我們的警訊,但要改變人類的行為和態度仍然不容易。環境危機涉及的範圍很廣,要進行全面的改變很難。然而,西藏有句諺語 「涓滴成海,滴水穿石。」如果大家一起努力,我們還可能有些作為。但如果等待政府採取行動,那可能要等上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我們必須自己做出決定,並且展開行動。

法王建言,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例如使用一些對環境比較無害的產品,像我們這樣以身作則,也能改變他人的態度。

結語中,對於首次瑞士之行的圓滿成功,法王向所有的工作人員表達由衷的謝意,尤其是南卡仁波切(Namkha Rinpoche)及達賴喇嘛尊者瑞士辦事處(the Bureau of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in Switzerland)。此外,法王再次表達未來再訪瑞士及前往歐洲其他國家的願望。

閉幕前,瑞士持明學會(Rigdzin Swiss Association)的董事安尊.洛維(Andres Larrain)起身向法王致謝詞。他回顧法王在瑞士的點點滴滴,代表所有人感謝法王此行所賜予的「無以言喻的加持」,並成功地傳達出每一位有幸受教者的心聲:「您以深入淺出、 微妙又幽默的方式教導了我們佛法的深邃。」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