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一全解》大灌頂.系列報導 (第四天下午)

時間:2014年12月23日,下午2:00-4:00
地點:印度菩迦耶大祈願會場

From 《知一全解》大灌頂.系列報導 ( 第四天)

第十五尊.賜開智慧善詩詞:獨尊白妙音天女(辯才天女)
在主尊為金色釋迦牟尼佛的壇城前,端放著鮮豔細緻、象徵本尊的文殊菩薩多瑪,下方多瑪型塑如同以五色彩緞包裹的十萬般若經函,上疊綴有三層如意摩尼寶珠,之後由多瑪塑成天藍海浪,上有兩隻黃色多瑪所塑之展翅水鳥。法王在灌頂後,特別講到此文殊多瑪,他表示,七、八年前,嘉察仁波切曾叮囑要做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的多瑪。

在其上,蓮花花梗頂端,是青綠色八瓣蓮花及粉彩摩尼寶珠,摩尼寶珠圓滿堆疊,其上直立著象徵文殊智慧的寶劍,上有以梵文所撰之種子「舍」字,以美麗的象徵,帶領萬名信眾進入智慧大海的世界。

(大眾唱頌〈金剛總持祈請文〉)

在請法曼達後,法王介紹說,今天下午第一個要給予的灌頂是獨尊白妙音天女,妙音天女最殊勝之處,在於能消除各種無明、黑暗無知等,可以開展智慧,從而具備撰寫各種詩詞論典之能力。

法王說,這部妙音天女比起其他妙音天女成就法,更為殊勝,這傳承從金剛總持至密主金剛手、金剛瑜伽母、阿巴雅噶惹、真比夏、班智達果烏達瑪西如、班智達格地、格地達紮譯師、阿闍黎仁欽炯丹、喇嘛仁欽貢巴、阿闍黎索南佩、阿闍黎慈誠嘉參、喇嘛袞噶仁欽、堪欽索南秋智、成就者格敦嘉參、喇嘛祥巴、成就者格地西如、司徒確吉果恰、班紮修惹等等一路傳承下來。

法王接著以寶瓶、白色念珠、妙音天女圖卡、妙音天女之珍寶琵琶圖卡、十三法器圖卡及白色多瑪等,進行身、口意、事業、功德及多瑪灌頂,灌頂結束後,法王口中持妙音天女心咒,步下法座,一一以多瑪為噶舉傳承法子觸頂加持。

第十六尊.誓證如劍之利智:眾眷橙色文殊師利菩薩

法王解釋歷史源流說到,明童本名「本賢(斯瓦斯地巴跋陀羅)」,他99歲的那年對輪迴生起了出離之心,對佛產生了不共的強大信心而希望能夠了解佛法。因此他前去拜見文字學者,想求學習一種叫做「素瑪地格日地」的文字,但學者告訴他:「你太老了,學不起來的。」

老者本賢就心想:「這是事實,然而,若不懂文字,就無法理解佛法,不理解佛法,自然就無法修持,也就不能斷除輪迴,更遑論是成就佛果了。」因此他決定要一心一意地祈請文殊菩薩,而向日乘大師求受此成就法,日乘大師歡喜地傳授給他。

■具有善緣、痛下決心,一天修成文殊法門

本賢問日乘大師說:「修此法,要多久才能得到成就呢?」日乘回答:「如果具有善緣的話,一天就夠了。」因此本賢痛下決心,將一把寶劍放在枕頭旁,他立下誓言說:「今晚若不親見本尊得到加持,那我就要自刎而亡。」接著,他一心一意地祈請本尊。

破曉的時候,他親見文殊菩薩,並得到了其加持,而剎那中盡知一切法,同時外相轉變為八歲的孩童,而以「明童」之名廣傳四方。

他將此法授予央間旺波、當巴桑傑、當巴貢噶、讀日巴樂法善、喇切哇等無數上師怙主,後傳至第九世噶瑪巴,薪火相傳不斷。

法王說,這次很多人都請求皈依,其實每天給灌頂前,都有皈依,但不說可能不知道。總之很多人想皈依,因此接著在這一段七支祈請文時,會唸到皈依佛、法、僧三寶,就請想皈依的法友跟著唸三遍,這樣就算皈依了。

法王接著以橘色文殊師利菩薩唐卡圖卡、金色念珠、法器圖卡以及文殊多瑪,將週身光芒足以壓倒十萬太陽的橙色文殊師利菩薩,以及藍色妙音天女、東方的白色妙音天女、南方的黃色妙音天女,、西方的紅色妙音天女及北方的綠色妙音天女,一一傳授與噶舉傳承仁波切及在場萬名僧俗二眾。

■「暇滿人身」是一種責任

法王表示,七、八年前,嘉察仁波切告訴我說,要做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的多瑪。下午灌頂就圓滿了,明天全部都是文殊灌頂,明天早上會給予獨尊白文殊灌頂及眾眷吉祥真實明經灌頂,本來應該在灌頂之前講說佛法來源,我把它倒過來,才講。

我們現在已得到暇滿人身寶,意思就是具備「有暇」、斷除八種無暇狀況,同時具備十種圓滿狀況,而之所以稱為人身寶的寶貴之處,是在於可以成就廣大利益,另一種意義,「暇」意即我們遠離各種障礙佛法的情況,而「滿」,是具備各種順緣。

總之,我們現在已經得到暇滿人身寶時,就不應隨便浪費,應該真正用於有意義之事,也就是去修持而得到究竟成果。所謂「暇滿」、「得到閒暇」、有空閒閒暇來修持佛法,代表遠離八種無法修持情況,例如投生於地獄、餓鬼、畜生、瘖啞之人、長壽天、野蠻人或佛未出世、具備邪見等等無暇修持佛法之情況。

但現在我們雖遠離八無暇,而有閒暇修持佛法,但若將此閒暇,浪費於芝麻瑣事上,那跟「無暇」是一樣的,因此「有暇」並不足夠,我們還應當懂得利用時間,把握每一個當下,盡力去修持佛法,才是最重要的。

想一想現在,僧俗二眾,我們能夠無憂地共聚一堂,各種順緣真是完全具備、無一缺少,這真的要感謝祈願工作小組和施主的護持,同時法會的各種逆緣,也都已經被排除,放眼看一看世界上,有多少人缺乏資源,他們沒有水、食物、沒有衣服穿,也缺乏各種醫藥,相較之下,自己是多有福氣,具備多少順緣,而逆緣稀少,這代表什麼?這代表我們有一種責任──身處在這樣順緣多、逆緣少的情況時,我們更要心繫苦難眾生,要多幫他們想一些、做一些,我們常常人在福中不知福,但一比較、想一想,才會知道應該幫別人多做事情,希望大家放在心上。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