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王噶瑪巴紐約「佛子行」課程_系列五之四

禪定的家,在心靈寂靜處

20180530-1

主講上師: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18年5月30日(三)下午3:00-5:00
地點:美國紐約河濱大教堂(The Riverside Church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佛子行」課程第二天下午的教導,在七支供養和獻曼達、請轉法輪等簡短的請法前行之後,法王噶瑪巴開始了「佛子行」課程第四堂的教導。

■依善所緣及靜處,生起禪定三摩地

法王開示:

大家午安,早上講到勝義菩提心,也講到第三個支分的「學處」,也就是「菩提心的學處」,學處有很多,其中第一大類就是「六度」。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都講過了,接下來要講靜慮或說禪定。

29 禪定

甚深禪定生慧觀,能盡除滅諸煩惱,
知已應離四無色,修靜慮是佛子行。(29)

第29個偈文講,依靠甚深的止,當你依於善的所緣上,具備了正確的、符合止的定義的止之後,接著才能生起了悟空性的慧觀,就能根除輪迴的根本:無明,這樣一種「依於止而生勝觀」的方法,就是一位菩薩佛子應該修持的「出世間的禪定」法門。

這裡談到的「禪定、靜慮」,就是不散亂、專注的將心安住於善的所緣上。如果心無法專一、不散亂的安住於善的所緣上,了悟空性、了悟無我的勝觀就沒有辦法生起,因此基礎就是要具備禪定或三摩地。

過去的噶當派大師恭巴瓦說:「禪定的根本,就在於是否能依止『靜處』」,也就是說,禪定能否生起,關鍵在於是否依止於靜處,為了讓我們的心能安住於善所緣,要捨棄俗務的牽絆、影響與干擾,但現在不容易做到,尤其現在是個物質過剩、科技發達的時代,干擾更多,心很難專一在於善所緣上。現代來說,我們更需要讓心安住在一個「靜處」,而重點在於斷除世俗牽絆,而且少欲知足,否則很難真正安定下來。

「寂靜的地方」一般來說有幾種。一種是地理上的清淨、安靜的地方,比如山上遠離人群的寺院,一種是房子的靜處,在房子、建築物的某個空間,另闢一個地方讓自己安靜下來;如果沒那麼多地方,還有一種方式,是在自己房間找一個角落讓自己安靜下來。

尤其對初學者而言,由於沒有修持的定力,因此很難抗拒散亂的對境,更要回到內心,少欲知足,這是很重要的。禪修時要不思過去、不想未來的安住在當下的心性本質當中,否則怎麼修都不會有結果。

■以智慧為眼目,引領五度向解脫城

接下來講的是智慧:

30.智慧

無慧善導前五度,正等覺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離三輪,修智慧是佛子行。(30)

第六度是「智慧度」,如果不具備智慧度,其他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都像盲人,沒有智慧的布施、持戒等等,都無法讓你度脫到解脫遍知之城,無法幫助你證得解脫的佛果。所以修行一定要具備廣大的方便,就是大悲和菩提心,還要具有甚深的智慧:了悟能修、所修、所修之事這三輪,都沒有真實的存在性,了悟一切都是空性。

智慧可以分成三種,就是經由聞思修所成的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很多人跑來見我說請我給他智慧,如果我有這種智慧早就給了,但我自己也不具備這種智慧,怎麼給大家?主要是學生自己要在聞思修上好好努力,才能真

正生起智慧,而不是一味請求上師給予。

另外有種狀況是,很多人到處聞法,聽聞了很多,也思維了很多,但都當成外在的知識來學習,都不入心,當成腦子裡的知識來學習,這樣就不是真實的聞所成慧、思所成慧。要知道聽聞佛法、思維佛法有一個重點,就是所有的法,都是要幫助你能夠觀察、了悟自己這一念心。

有一種說法是,最殊勝的智慧是無執離貪,當你聞思修佛法,最終應該了悟到萬法的無實性而遠離執著;如果隨著你聽聞越多、思維越廣,執著也跟著越來越強、我慢越來越深,這表示修行有問題了。

■恢復「噶瑪岡倉密續教育」的時候到了!

這裡我想附帶提到一些內容,在座很多弟子都是老面孔了,也有一些新學生,大家都是因為對藏傳或密續教法有興趣而來,但大家對什麼是密乘、什麼是金剛乘其實都回答不出來,以為是不是觀修某些本尊、念念儀軌、或者持誦某些咒語,就算是密乘?其實對什麼是密乘或金剛乘的根道果或見修行,都說不出所以然來。不要說是各位了,就算是回到寺院僧團,甚至回到佛學院問僧眾,大家也都不很清楚,噶瑪岡倉這樣一個教派現在都重在學習顯乘的教法,重在五部大論,至於是密乘的修學次第是什麼都不太清楚。

在第十世噶瑪巴卻映多傑之前,噶瑪岡倉的教法有比完整的教育體系,有特別學習密乘的佛學院和寺院,但之後遇到許多障礙,不但密乘教育傳承中斷,連顯乘的教育傳承也都不全了。

幾年前開始,我覺得應該開始制訂密續的道次第學習或教學次第,尤其應該在佛學院推廣,但那時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密續典籍都散失了,包括噶舉祖師所講解的密續論典、古老典籍都散佚不全。

其實第十世法王之後,這種密續教育就中斷了,近代又遇到文化大革命,可說障礙重重,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密續典籍,因此我覺得應該好好制訂密續課程,這不只是對僧眾而言,海外學生也應該好好學習,對密續的根道果、見修行是什麼,對四部密續有什麼不同,要好好了解。一開始會由我先開始教學,藉此拋磚引玉,未來也會有其他好的老師來授課。

■菩提心第二學處:顯乘經典四法

剛剛講解了菩提心的第一個學處「六度」的學處,接著講第二個學處,顯乘經典的四法:

31. 常觀已過

若不細察己過失,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當相續恆觀察,斷己過是佛子行。(31)

這個偈頌在講「自己應該觀察自己過失而斷除」。這是講作為一個大乘行者,要不停的隨時觀察自己過失。為什麼要常常觀察自己有沒有過失、常常自省?因為我們本來問題就不少、功德就不多,如果不時時向內自我觀察,還會更加減損;而且還會以為自己修得不錯,到處炫耀自己是大乘行者,其實所行都是非法,都不符合佛法。

就像龍樹菩薩說:「看他人用雙眼,但看自己的時候就需要一面鏡子。」有些人會拿自己的問題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嗔心強,就以為別人嗔心也很強;自己嫉妒心重,就以為別人嫉妒心也很重。舉例來講,當我們依止上師時,有些人會去看上師過患,覺得上師嗔心強、煩惱心重,其實上師就像一面鏡子,反映的是弟子的過失,行者自己的問題,被上師這面鏡子反映出來了。總之自省很重要,不能老是只看到別人的過錯,自己的過失卻都不能覺察,一個大乘行者要懂得自省,向內觀看是很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會自以為是,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我是個佛教徒、是個修行人,還是個大乘行者。我常舉自己作例子,像我七歲被認證是噶瑪巴,被帶到楚布寺學習聽聞佛法,也見了許多上師、依止了很多善知識,因此理所當然的,我會認為自己是佛教徒,是個修行人,自己都沒有懷疑過。有人會懷疑噶瑪巴是不是佛教徒嗎?不會,我自己也不會。

但每當我安靜下來,我會問自己:「我算是一個好人嗎?」對這個問題,我反而要想一下、會遲疑一下,因為我有時候覺得自己是好人,但有時候又不一定是好人,大多數時間都不是,有時走運了變成一個好人──這不是很奇怪嗎?我自認為是個修行人,是個佛教徒,那不是比當個好人更困難嗎?當個佛教徒、修行人容易,當個好人難,這不是很奇怪嗎?當然首先應該是個好人不是嗎;為什麼被問到是不是好人時,反而回答不出來了呢?可見一切得重頭再來,從「幼稚園」再學習起,不要太理所當然,以為自己就是好人、就是修行人,就是大乘修行人。總之我們要這樣經常觀察自己。

32. 不道彼過

因惑說他佛子過,徒然減損自功德,
故於大乘諸行者,不道彼過佛子行。(32)

這是講「不要去講菩薩的過失」。

一個大乘行者如果帶著煩惱,尤其是嫉妒心,到處宣說其他大乘行者或菩薩的過失,不但造業,自己大乘道的行持也會失壞。尤其是帶著嫉妒心說別人的過錯,是非常不好的。首先如果被你說那個人沒有過錯,這就是誣賴、是詆毀,當然是有罪業的;就算對方真的有錯,但你並不是帶著利益他的心而說出來,也還是不行。

要說他人過,首先要帶著一念真正利他的心,這樣才能說。否則即使事情是真實的或你是有道理的都還不夠。一個大乘行者,很重要的是不僅要沒有傷害的心、所做要不害他人,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他的心;一定要有利益他人的心,而且不帶著嫉妒煩惱,才能訴說他人過錯,否則都無法利益到他人,而且是有罪業的。

我想舉實際例子來說明這一點,帶有煩惱的紛爭是無濟於事的。大家都知道第十六世法王圓寂後,我們噶瑪岡倉就分裂成兩部分,大家都說自己是真實的,很多人都帶著貪嗔的負面情緒作爭論,這是沒有意義的,大家可以看到,到今天都還在各說各話、說自己是真的。所以我覺得任何帶有煩惱的紛爭都是沒有用處的,就算你的團體再好,說是帝洛巴團體也好,或說是金剛總持團體也好,如果你帶著煩惱作論述,都不會帶來好的結果。

■問答:

今天就講到這裡。接下來可以有問答時間,每個人可以問一個問題,可以有五個問題,中間設了麥克風,想問問題的人可以上來,問題可以用中文或英文發問。(走道中間有五位法友排隊等候)

問題一,如果我們的家人信奉外道,要怎麼幫助他們,分辨什麼是正信,幫助他們信奉大乘佛教?

答:從佛教觀點來看,每個眾生有不同的興趣、根性和因緣,有人就是會接觸到正道,有些人就是會誤入邪道,想引導他們是要時間的,不能急,唯一能做的是自己好好修持,用自己實修的影響力,讓家人感受到,慢慢的才有機會轉化他們。

問題二,有時候我們動機雖然是好的,但為了保護自己,也常有負面的情緒。我是個心理輔導員,有時要輔導被強暴的婦女,我常叫她們要學會喊停、說stop!但這樣說有時也帶著嗔心在裡面,請問法王對這樣的事有什麼看法?

答:要說出stop,是要勇氣的,有時雖然動機是好的,但因為暫時的煩惱,還是會帶著嗔心。的確喊停對解決問題暫時來講是可以的,但這樣還不夠,長遠來講要從自心的修持上,從煩惱的降伏上來解決,也就是不要被自己的情緒煩惱所控制,要從當中解脫出來,心得到安定穩定,才會找出更好的解決辦法。暫時而言可以用說stop,但長遠來說,要靠修持才能根本解決嗔心的問題。也就是說,用帶著強烈情緒的嗔心說不,的確可以解決一時問題,但根本解決要靠俢持。

問題三,我觀察到,生活中生起煩惱有兩種狀況:一種是別人做了傷害自己的事,讓自己很忿怒;另一種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自己觀察到,覺得很沮喪而對自己起嗔心。請問這兩種情況,應該怎麼觀修?

答:第一種狀況聽起來帶著一種嗔恨的恨在裡面。但這種狀況可以幫助你了解眾生無明真的很深重,傷害你、欺負你這個人也是眾生之一,的確如經典所說,眾生的無明是很深厚的,但也要了解,這位眾生也是被煩惱控制,不由自主而做傷害的事。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人,因為被煩惱所控制,而做出失去理智的行為,不是這個人有問題,是他的煩惱有問題;如果專注去體會他心續中的問題,慢慢也會有一個體悟,了解:如果自己也有同樣的煩惱,也會同樣不理性。就會有同理的了解。

這是針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這位法友其實問了兩個問題。(法王用中文說)你有點聰明啊,問了兩個問題(眾笑),(法王用英文說)因為時間關係,第二個問題我們就跳過不回答了,換後面的人。

問題四,身為弟子的我們,怎麼做才能幫助您促進教團和諧?

答:我想很重要的就是,身為一個佛弟子,面對他人貪心、嗔心或毀謗的語言時,要忍辱,自己也不要去對別人說貪嗔或傷害的語言,這些都不要做。還有我們自己心胸要開闊,要了解我們都是實修傳承噶瑪岡倉的弟子,有一樣的上師、一樣的本尊和一樣的修行誓言,要有這樣的領會,對於同門師兄弟,更要能夠包容。有些人假借我的名義,說是在護持我,但實質上卻在製造紛爭對立,這是很不好的。

問題五,我想請問關於上師與弟子關係的問題(因教堂回音,問題內容不清楚)。

答:這個問題是問到師徒關係,這個問題本身並不複雜,複雜是人把它弄出來的。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首先,上師又稱善知識,英文譯成spiritual friend,指的是一種好朋友,靈性的好朋友,或「佛法上的好朋友」,和善知識之間是一種「佛法上的友誼」,不是像現在一講起師徒關係,就好像很複雜、難以控制一般。

第二點,依止上師之前,觀察上師當然是很重要的,但經典也告訴我們:「末法時代,上師功過都有」,所以我們應該選擇要看的是什麼──那就要多看上師的功德。功和過,哪個多、哪個少很難判斷,不是一個可以用秤來量的東西,你沒辦法說他的功德是八十公斤、過患是五十公斤,沒辦法這樣論斤秤兩。重點你有沒有被上師的某種德行感動過,一旦感動過,他的功德你永遠會記住,即使後來見到他的過失,你都不會受影響,還是會記得他的功德,不會說「上師曾經怎樣怎樣,現在這個功德都煙消雲散了」。只要你真正感受過上師的功德,這個功德是不會被後面的過失所蓋過去的。

剛才你提到阿貢仁波切,他是我的好朋友,對他的驟逝我們都很難過,對所有藏族朋友來講,他是我們的好朋友,更是我們的依怙主。

接下來迴向。

(大眾唱誦〈極樂淨土願文〉)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