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講堂《菩提道燈論》第12堂課

三士夫.分別解說

主講: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21年10月31日(日)

20211031

大家好!今天是一心講堂《菩提道燈論》的第十二堂課。

昨天我們大概介紹了一下,覺沃傑入藏之後,強丘沃為了整肅當時的佛法環境,提出了七個問題。覺沃傑以這些問題作為基礎,寫下了這部《菩提道燈論》,為人們指出道路。昨天講到了第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適合修學大乘佛法?作為回答,覺沃傑寫下了四首偈頌,按照科判來說,就是「修行者:三士夫的定義」這個部分。

【科判:分別解說】

上堂課沒有仔細地梳理科判,現在稍微再補充一下。《菩提道燈論》正文的科判,分為四小部分,其中第二項「修行者:三士夫的定義」當中,再細分為兩點:「總說」和「分別解說」。上堂課講的第二偈,是屬於「總說」的部分,「分別解說」的部分是第三到第五偈。具體來講,就是下士夫的定義、中士夫的定義,以及修道者上士夫的定義。

在第二偈——總說的內容裡面,談到了佛法中有關「士夫」的定義,也就是何謂真正的大丈夫、堪能之人;同時也提到,這裡的「能」,特別指的是心靈上的一種能力。因此,「士夫」尤其指代的是那些已經捨棄了今生,只為後世而打算的修行者。

接下來,覺沃傑說「當書彼等相,各各之差別」,也就是說,他會非常清楚的向我們介紹和說明,每種士夫各自的定義、特點,還有互相之間的關係都是怎樣的。接下來的第三到第五偈,就是分別解說了三士夫各自的定義。

【下士夫的定義】

首先,是下士夫的定義,偈頌如下:

「若以何方便,唯於生死樂,但求自利益,知為下士夫。」(法尊法師譯)

這首偈頌用白話來說就是,透過一些特定的方式、方法,以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努力去追求輪迴當中的安樂,這樣的人就被認為是「下士夫」。

具體來說,這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下士夫,他們並不貪著此生,尋求的是來世的快樂。在此基礎上,他們篤信因果,所以會透過一些方式,比方說持守十善戒等等方法,斷惡行善,由此遠離惡趣,最終目標是希望可以得到人天的果位。總而言之,下士夫的核心,是為了謀求自身的利益而去努力奮鬥,目標是人天的安樂。

那麼,有關下士夫具體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修行的?或者說下士夫的具體修學之道是什麼?後面會再詳細的講解,這裡只先做簡單的介紹。

【中士夫的定義】

接下來,覺沃傑寫下了第四首偈頌,是對「中士夫」的定義,他是怎麼說的呢?

「背棄三有樂,遮止諸惡業,但求自寂滅,彼名為中士。」(法尊法師譯)

這首偈頌用白話來說就是,已經對輪迴中所有的快樂都感到萬分厭倦,身口意三門都完全遠離了各種罪業,一切所作所為只為尋求自己一個人的寂靜解脫,這種人就是所謂的「中士夫」。

那麼,相比於下士夫,中士夫不僅捨棄了此生,遠離了一切的俗務,而且還能拋下人天安樂,當機立斷地想要從輪迴中抽離出來,而且他們所抱持的那種想要出離輪迴的心情,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迫切,是心急如焚地想要立即、馬上就能解脫出來。不過,雖說他們已經看透了輪迴的過患,但究竟也只是想到了自己一個人的解脫而已,這樣的修行者,就屬於中士夫。

【上士夫的定義】

接下來,第五首偈頌,就講到了「上士夫」的特點。偈頌是怎麼說的呢?

「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彼是上士夫。」(法尊法師譯)

這首偈頌用白話來說就是,透過親身經歷的痛苦,以及對整個輪迴之苦的透徹理解,將心比心地去體會他人的苦楚,繼而想要讓一切眾生,完全徹底的從中解脫出來,從根本上斷除這些痛苦,這些人就是「上士夫」。

相比於中士夫的自我解脫,我們可以看到,上士夫心中生起的是慈悲心和菩提心。因此,他們希求的是圓滿、正等正覺的佛果,為的是最終能夠度脫一切眾生。這麼說來,就可以看出上士夫的心量是無限寬廣的,眼光是無限深遠的,願力也是無比強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誓願在無盡的歲月當中,普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因此,無論是論起心力、願力,還是魄力,都是下士夫和中士夫望塵莫及的,所以這些人稱為「上士夫」。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三士夫被分為三等,其實是相互對比之後,所歸納出來的三種修行者。這三者之間,不僅從心量、目標和修行方法的角度來看,有高低之分、遠近之別,而且這三者之間,也有一種逐步遞進、一者又比另一者更加殊勝的層次分別。

總的來說,透過這三首偈頌,可以粗略的總結一下,三士夫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是什麼呢?就是他們已經完全放下了今生,所作所為全是為後世籌謀。從這個角度講的話,他們都是修行者,而且是有遠見之人。那他們之間的差異,又是什麼呢?差異就是在於他們各自的目標不同、追求的層次不同,要籌謀的「後世」遠近也不同,所以也使得他們的修行方法全然不同。

【為什麼是「三」士夫?】

覺沃傑把所有為來世而活的修行道路,總結在這三大類型裡面,而走在這三條道路上的人,就是「三士夫」。可以說,所有的修行道路,都完全歸納其中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佛經裡教授的所有內容,也都完全涵蓋在三士夫的修行方法裡了。

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呢?所有對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人,或者說修行人,他們的目標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以佛法的術語來說就是「增上生」和「決定勝」。

——增上生——

「增上生」,簡單來講,就是以追求「人天安樂」為目標的活法。比方說,有些人希望能夠往生天堂,也有的人希望下輩子能夠生在一處有錢人家,或者名門望族,不管怎麼樣,這些都是屬於人天的安樂。所以,下士夫所追求的,就是所謂「增上生」的目標。

這裡的問題在於,無論來世的投生處是多麼讓人羨慕不已,說到底都還是在輪迴當中打轉。既然有朝一日能夠升天,那就有朝一日,會讓人叫苦連連,就好比搭電梯一樣,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不斷地升升降降,可就是繞不出這個圈圈。所以說,下士夫的目標並沒有逃出生天,因為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痛苦的問題。

——決定勝——

相對而言的話,「決定勝」,就是不會繼續在輪迴裡面流轉了,是打算要從輪迴中徹底解脫出來了,所以稱之為永久的安樂、決定性的勝利,也就是「決定勝」。

決定勝又可以分為兩種:「解脫」和「遍知果位」。「解脫」在這裡是什麼呢?比如說,聲聞、獨覺只追求自己解脫的果位,就是這裡所謂的「解脫」。「遍知果位」,就是佛果,也就是大乘果位。

佛經中說,人們追求的目標,總的來說有三種:想要獲得增上生的,就是下士夫;想要得到決定勝中自取解脫的,就是中士夫;想要證得遍知果位的,就是上士夫。所以,「士夫」不多不少就這樣分成了三類,也就是說,所有為來世而奮鬥的修行者,全部都包含在其中了。

【三士夫的出處】

——《俱舍論釋》——

那麼,有關三士夫的定義,覺沃傑在自注當中,引用了世親菩薩《俱舍論釋》裡面的一段話,是這樣說的:「下士設法追求自己的安樂;中士只求滅苦,為何不覺得安樂呢?因為(三界)是痛苦的依處。上士雖然自覺有苦,卻一心想為他人求取安樂、根除痛苦。為什麼呢?因為他以眾生之苦為苦。」

世親菩薩對三士夫各自的定義和描述,可以說是覺沃傑撰寫《菩提道燈論》時的啟發和參考。從大方向來看的話,兩者的分類方法非常的相近,但是覺沃傑在《燈菩提道論》當中,還是有他比較獨特、獨到的一些見解和見地。所以,從嚴格意義來講,他們兩者對三士夫的分類方式,還是不盡相同的。

不管怎麼說,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一點,那就是「三士夫」的這種說法,並不是由覺沃傑所開創的。在他之前,至少是在世親菩薩的時候,就已經有「三士夫」這個概念了。

——《寶性論注》——

其實「三士夫」的概念,不僅世親菩薩闡述過,其他論典當中也有相關的內容。比如說,無著菩薩所寫的《寶性論注》,其中所講到的三士夫的定義,跟《菩提道燈論》裡面的描述還非常的相近:「略說一切眾生界中有三種眾生,何等為三?一者求有。二者遠離求有。三者不求彼二。」意思就是說,眾生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追求「有」,就是「三有」的「有」,也就是輪迴的意思;第二種是遠離「有」,也就是遠離輪迴;第三種是兩者都不追求,輪迴是「一切皆有」,寂靜是「一切全無」。這第三種人就是輪迴、寂靜都不追求,換句話說,就是想要成佛的人,也就是上士夫。為什麼說想要成佛的人,輪迴、寂靜都不追求呢?因為佛果是同時超越了「有」和「無」的,所以佛果也稱作「無住涅槃」。

——佛經中的「三士夫」——

其實不僅在一些論典當中曾經提到過「三士夫」,早在佛經裡面,也已經出現過「三士夫」這樣的概念。比方說,中文《大藏經》當中,有一部《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有這樣一段話:「婆羅門!又如世間有三士夫,俱欲過渡一深大河。彼第一人,依一小葉,浮水而渡;彼第二人,而勝於前,依其板木,浮水而渡;彼第三人,又復勝前,乘以大船,與多人眾,安隱而渡,得至彼岸。……彼第一人,依葉而渡者,當知即是,聲聞乘人;彼第二人,依其板木,而得渡者,當知即是,緣覺乘人;彼第三人,乘船得渡者,當知即是,菩薩乘人,自所得度,復度他人。」

意思就是說,世界上有三種修行人,他們都要渡過一條大河。第一種人,也就是下士夫,靠著一片葉子,獨自過河,比喻聲聞乘人;第二種人,比前者稍好一點,划著一塊木板,也是獨自一人過河,借此來比喻中士夫,也就是緣覺乘人;第三種人,又比第二種人更殊勝,他是乘著一艘大船跟很多人一起,安安穩穩的抵達彼岸,這裡形容的就是上士夫,也就是菩薩乘人,不僅自己解脫,而且也度化別人。

【三士夫的分類方式】

所以說,「三士夫」的概念,不僅在很多論典中有所提及,而且在佛經當中,也早已有了這樣的說法。但是,我們可能也會發現,這些經論裡對「三士夫」各自的定義,好像不盡相同,並不是每部經論中描述的「三士夫」,都跟《菩提道燈論》裡面所講的完全一致。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三士夫」的劃分,也是有一些不同方式的。比如說,《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裡面,一共有二十三處提到了「三士夫」這個詞,尤其是講到戒律的部分,有這樣一段話:「復有三士,謂有成就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聲聞相應,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菩薩淨戒律儀。其中初者為下,第二為中,第三為勝。」先暫且不細講這段話的含義,總之,這裡是從戒律的角度,將士夫分成了三種。

宗喀巴大師曾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指出,《菩提道燈論》的三士夫,就是以此為參照和根據,而做出的分類和定義。

不僅如此,三士夫的分類,還有其他的方式。比如說,有的是從「自他利益」的角度來劃分的,有的是從「成就果位」的角度來劃分,還有的是根據「要斷除的障礙不同」來劃分的,也就是以業障、煩惱障和所知障,這三種障礙的角度來區分三士夫。總之,有一些不同的分類方式,而覺沃傑在《菩提道燈論》裡面,主要是以「增上生」和「決定勝」,這兩種目標為基準,來進行三士夫的劃分和定義的。

【如何分辨三士夫?】

這裡會有一個小問題,就是之前說覺沃傑已經把佛經當中所有的教授內容,都涵蓋在這三士夫的道裡面了,那之前在《俱舍論釋》裡面提到的,那些「設法追求自己安樂」的下士夫,就完全不追求今生的安樂了嗎?或者說,那些還沒有完全放下今生的人們,就不算在其中了嗎?

這裡我們就要注意,佛經教授的內容,無論大乘、小乘,全部都是建立在「捨棄今生」的基礎上的,任何為了追求今生安樂的方法、途徑,都不是佛法。當然,在追求自己和他人解脫的過程當中,得到了一些今生願望的滿足,這都是過程中的小目標,一些小成就。但是,這些小成就,絕對不是佛法要指引我們達到的目標。因此,這些「設法追求自己安樂」的下士夫,廣義來講,可以包括那些追求今生或者來世安樂的人們;從嚴格的意義上講的話,是專指那些以來世快樂為終極目標的修行者。

那麼,如何分別一位修行者是哪一種士夫呢?透過前面的這些講解,我們可以看出,三士夫之間的根本差別,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他們的發心、目標和修行方法,這三方面有所不同。而在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呢?是這位修行人的發心,或者說他的出發點、動機。

假如有一個人是下士夫,他想要達到的是人天的安樂,那在他還沒有生起出離輪迴,想要解脫的想法之前,就暫時沒有辦法升級成為中士夫。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人只想自我解脫,那在他還沒有產生想要成佛的念頭之前,也只能停留在中士夫。但是,假如某一天他突然醒悟了,明白只有成佛,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時,他就升級成為上士夫了。從這個角度來講的話,一個人的願望、願力、發心,決定了他是哪一種士夫,他的終極目標,決定了他的層次。

【三士夫之間的關係】

我們大概瞭解了三士夫各自的特點之後,下面就來講一講,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噶當派大師堅阿瓦認為,這三種士夫是截然不同的,而波多瓦大師卻說,這三者之間是有著因果關係的。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說法呢?他們各自所持的立場和主張,是怎麼樣的呢?

——堅阿瓦大師——

堅阿瓦大師認為,三士夫當中,一者追求輪迴快樂,二者追求自我解脫,三者追求無上佛果。所以說,這三者無論從目標、道路等等各方面來看,都是南轅北轍的。而這種說法,其實恰恰符合了《菩提道燈論》的一個論點,什麼論點呢?講說三士夫的目的,就是為了向大家明示,什麼樣的人是適合修學大乘的法器,而什麼樣的人是非法器,不適合修學。單從這點來看,堅阿瓦大師的觀點,剛好呼應了《菩提道燈論》的觀點。

——波多瓦大師——

另一方面,波多瓦大師認為,三士夫之間是存在因果關係的。這又怎麼解釋呢?其實,大多數有關道次第的論著都認為,想要引導一位修行者,就要透過三士夫的道路,來進行有步驟的引導。這一類的說法,實際上都是延續了波多瓦大師的觀點,拓展開來而形成的。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堅阿瓦和波多瓦大師兩者之間的說法,並不矛盾。這兩種見解之間,並沒有相悖之處,只是分析和討論的角度不同而已。實際上,他們二人的觀點,作為修行者,是可以融合在一起進行修持的。

【三士夫的修行次第】

拉索巴大師,也就是上堂課講到的「手指格西」,曾經說過:「三士夫雖然所求各異,但所行之道,卻是不謀而合的。」這是什麼意思呢?三士夫各自修行的道路,又是怎樣不謀而合的呢?這裡要談到一個重點,上士夫,也就是發心成佛的大乘修行者們,只需要修學上士夫的法教嗎?而下士夫和中士夫的道路,就跟上士夫是無關的嗎?實際上,完全不是這樣的!

這裡就要來談談這三種士夫修行道路的次第和順序。下士夫,雖然追求的是人天快樂,但是他們篤信因果、斷惡行善,生怕墮入惡趣,比方「四共加行」當中的「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和「因果業報」,就是下士夫需要修學的內容。若是能夠參透其中的道理,並加以行持,就可以如願以償,享受人天安樂。

再比方說,中士夫追求的是自我解脫,那麼「四共加行」中的「輪迴過患」,就是中士夫的必修科目,如果沒有生起出離心,是不可能得到解脫的。

雖然這裡只是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但是大家不難發現,其實下士夫和中士夫修道上的法門和知識,都是我們這些大乘修行者,必須要去學習和修持的。就算目標是度化眾生、成就佛果,從表面上來看,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上士夫,但是若論起真實修行的水準,可能我們很多人還不如下士夫或者中士夫呢!比如對四共加行的內容,就都還沒能真正的領會,或者融入自心。所以,上士夫是基於發心而做出的分類,但我們的實際修為,很有可能是表裡不一的。

因此,對於修行者來說,三士夫的三條道路,並不是像三條平行線一樣沒有交集,互不相干,實際上三者之間,是一種層層遞進、步步引導的關係。換句話來說,就算我們抱著成佛的決心,明確認定上士夫就是我們想要走的道路,即便如此,下士夫和中士夫的修持,也都是我們修學道路上的必修功課,都是成就佛果的鋪墊和前行。所以,並不是說作為上士夫,前兩種修行者的學習,就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不是這樣的,它們都是引領我們最終走向大乘的修行道路,讓我們可以終得佛果的一個個切入點。

——共同道、不共道——

從某種角度來講,下士夫的修道,也稱為「下士夫共同道」,是跟誰共同呢?就是跟中士夫和上士夫相同。同理,中士夫的道路,也稱作「中士夫共同道」,是跟誰共同呢?就是跟上士夫相同。而上士夫的道路,也稱為「上士夫不共道」,因為它所要修持的是成佛之路,跟下士夫、中士夫是完全不同的,這才是最究竟的解脫之路。

——下中上順序固定——

瞭解了三士夫的知識,瞭解每一個階段都是我們要去修學的道理之後,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一定得是要從下、中、上,這樣的順序層層遞進、一步一步往上修呢?這個順序不能更改嗎?是的,這個順序是不能改變或者替換的。什麼原因呢?

剛才也說了,下士夫小心翼翼,唯恐墮入惡趣,這種對惡趣的厭離之心,成為了他們努力往生善道的強大的動力;中士夫,不僅瞭解惡趣的苦楚,而且還領悟到,只要還在輪迴中流轉,痛苦是在所難免的,所以他們要從一切痛苦之中解脫出來,就生起了出離心;而上士夫的思想更加的深刻,他們不僅不想自己受苦,而且更不想看到其他眾生受苦,在輪迴當中煎熬,所以心中生起了莫大的悲心,於是就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成佛的道路。

從心力的角度來講,下、中、上三士夫之間是一步步提高、提升的狀態,無論是悟性、心量還是智慧,都是在逐步擴大和拓寬的。從修行步驟的角度來講,只有生起了對惡趣的恐懼,也就是對痛苦的厭離心,繼而才能生起出離心;而只有生起了,想讓自己從痛苦當中解脫出來的出離心,才能生起讓所有眾生都遠離痛苦的菩提心。所以,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講,三士夫的修行道路,順序都是有它的意義的。

《大般涅槃經》中說:「善男子!譬如下人,能知下法、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不知於上,上者知上,及知中下;聲聞緣覺亦復如是、齊知自地,如來不爾,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來名『無礙智。』」意思就是說,下士夫只懂得下士夫的法門,完全不瞭解中、上士夫講的是什麼;而中士夫也只懂得中士夫的法門,並不瞭解上士夫所修持的內容;只有上士夫,才是能夠完全通達三種士夫所有法教的修行者。就好比聲聞、緣覺,他們只知道自己修學範圍內的法教內容,但是佛陀完全不同,佛陀不僅通達大乘,也就是可以成佛的教法,同時也完全領悟、掌握其他士夫的一切法教,所以會稱佛陀為「無礙智」。

——謹記最終目標——

既然三種士夫的內容,我們都要學習,這裡就會出現一個重點,需要特別的注意!是什麼重點呢?既然下士夫和中士夫的法教,我們都要去學習和行持,那他們的目標和發心,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也就是說,下士夫追求的人天果位,以及中士夫追求的自我解脫,我們也應該去學習和借鑒嗎?

我們要知道,無論是人天安樂,還是自我解脫,作為上士夫的修行人,這些目標也並不需要去刻意回避或者排斥,也都同樣可以成為我們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重點在於,我們要始終記得:它們只是小目標,絕對不是終極目標,終極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證得佛果。這些小目標,就好比路途中,可以打卡、拍照留念的里程碑而已,換句話說,成佛的大願,並不會妨礙我們得到人天安樂或者自我解脫,只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千萬別把大目標搞錯了,千萬別跑偏了,就可以了。

打個比方,可能會讓大家更容易理解。三士夫的修持,就好比我們的求學生涯:下士夫就像小學;中士夫就像中學;上士夫就像大學。如果我們想要學習大學課程,那中小學所教授的內容,就是必修的基礎,不僅要學習,還得學得紮實、穩固才行,這樣上了大學,才有可能聽得懂課程,跟得上進度,最後順利畢業。所以,中小學教授的知識,就像是下士夫和中士夫的修學內容,想要達到上士夫的水準和境界,前兩者的功課、修持,是絕對不能跳過不上的,而且不僅要學,還得腳踏實地的學好。

三士夫的目標,就好比學生生涯中,不同階段的畢業證書。雖然小學或者中學畢業,也算是一種階段性的勝利和成就,但絕不是我們要達成的最終目標。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大學學位,所以絕對不能止步於中小學的學習,也就是說,下士夫和中士夫的修學內容,已經完全掌握和領悟之後,無論大乘修持的道路有多麼漫長,最終都要銘記於心:我們學佛的最終目標,就是遍知的佛果。

透過以上的比喻,希望大家能夠對三士夫的修行道路和次第關係,有更好的理解。總而言之,三士夫的修道就是這樣層層遞進,一步一個台階的往上走,只有紮實的走好每一步,才能有證得佛果的機會。

【三士夫的分類含義】

那這個時候有些人可能會問,既然三士夫的修學內容,都是我們必須要去學習的,為什麼還要分三士夫、三條修行之路呢?直接講說一條道路,從頭到尾的修持法門不就可以了嗎?

把士夫分成三種來分析,把修道分為三個次第來引導,這是有幫助、有益處,而且有深意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個:

——去除傲慢——

首先,考慮到在茫茫的人海當中,總是有一些人不自量力,自以為是的把自己歸類為上士夫。但是,若真論起發心或者修為,其實他並沒有達到上士夫的標準,甚至可能連下士夫、中士夫的程度都還不夠。為了避免產生這樣的傲慢,於是就把修行者分為三種,目的是為了可以透過分門別類的闡明各自的境界和修行內容,幫助這些人看清自己的實力,能有一些自知之明。之所以這樣,並沒有諷刺的意思,因為只有知道自己的真實實力,放下了傲慢,一個人才有機會學習和成長,才能有進步的空間。

——根器不同——

第二個原因,是考慮到每個人的根器不同,或者能力、潛力、特長都不一樣。如果是上根器者,或者是天才型的修行人的話,雖說完全可以直接學習大乘教法,但就算是從下士夫的內容入手,一步一步這樣學上去,對他們來講也並沒有壞處。因為他們也不會需要太多的時間,就能學會所有這些前行的內容,還能打下好的基礎,畢竟是天才嘛,對他們而言,這些修學對走上上士夫之路,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另一方面,要是遇到鈍根器的修行者,如果直接去學高深、上乘的法門,不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很難抓到要領,無法達到上乘的修為,同時又直接錯過了基礎的修行,到頭來只能是兩手空空、一無所獲,西瓜沒撿著,芝麻也丟了!所以,無論是哪一種根器的修行者,從零學起,都是非常有益處的!

實際上,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屬於什麼樣的根器,就像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是什麼一樣。它像是一種無形的潛能,必須透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來檢測和度量,因此只有透過學習和實踐不同道上的法門,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幾斤幾兩。因此,從最基礎的修學之道入手,是十分必要的!

【總結:發心和動機的重要性】

總而言之,今天講到了有關士夫的概念、分類,以及不同修學之道之間的關係和修行次第。不管怎麼說,如果是一位想要證得佛果的上士夫,不要忘記,還是要去學習下士夫和中士夫修道上的知識和法門。而且最重要的是什麼呢?無論我們修的是什麼法,始終都要懷著一顆自利利他的大乘菩提心,去修持才可以。說到這兒,最後來講一個小故事,是告訴我們發心和動機有多麼重要。

在藏地,有位想要修行的人,來請教一位頗有修為的一位上師,他問道:「請問,《大日經》是屬於大乘的法門?還是小乘的法門?」這位大師回答道:「如果是一位大乘修行者來修持的話,它就是大乘的法;如果是小乘修行者來修持的話,就是小乘法。但是,要是讓我們兩個來修的話,那它既不是大乘也不是小乘的法了。」

意思就是說,無論是多麼深奧的法門,如果我們的心態、動機、目標不正確的話,不管學什麼都沒有意義了!所以,我們要時刻注意和提醒自己的發心,無論是學習、修持、行善,還是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動機」都是最重要,也是最值得我們一再的去揣摩,隨時隨地的去反省和觀察的。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重點!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謝謝大家!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