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主持三天戒律研討會

法王噶瑪巴主持三天戒律研討會

時間:2012年2月7 - 9日
地點: 印度 菩提迦耶

    尊勝的大寶法王噶瑪巴於2月7日週二為一場為期三天的學術研討會舉行揭幕。該研討會是在菩提迦耶德噶寺所舉行的第十五屆噶舉冬季辯經法會的活動之一,此會期討論的主題是佛教三戒律之間的關係。八百餘位來自喜馬拉雅地區的的寺院和尼院的代表出席了此項會議,其中包括博學的堪布(寺院的資深學者)、格西(佛學博士)、以及高年級的學生等。

    藏傳佛教持有三種層次的戒律:(1) 別解脫戒:身體與語言上的行為規範,通常為所有佛教徒所持守。(2)菩薩戒:除了身體與語言外,也對心進行規範,在所有大乘佛教的傳承中皆有傳授。(3)密乘戒:唯有在藏傳佛教中才有的戒律,起源自印度並保存至今。此三種層次的戒律對應到的是印度佛教中興盛廣傳的三種形式:小乘(基礎系統中流傳下來的唯一傳承)、大乘、以及金剛乘。印度佛教自西元第七世紀開始流傳到西藏,當時所有的三乘法教都可以公開傳授。僅就藏傳佛教而言,它就保持著對三種形式的戒律的積極修持與研討,而三戒律可說是印度佛教全盛時期的特色。

    兩年前曾經舉辦過一場類似的研討會,會中主要討論的是別解脫戒;而今年會議的討論焦點則放在菩薩戒。研討會開始前,法王自己與噶瑪噶舉的權威學者們便已經展開了為期數個月的準備工作,廣泛研究印度與西藏典籍中的相關內容。他們每天與法王開會,仔細探討印度的古籍以及其後西藏的論述。在研討會上,這群學者將他們共同的研究成果與大眾分享,並與會眾進行公開的討論與熱烈的辯論。

    第一天討論的主要內容是領受菩薩戒的不同儀式與傳統。法王簡單地為大家說明此課題的歷史背景以及印度六大系統與西藏四個主要學派所持論點的差異。第二天討論的焦點在於持守不同形式的戒律時,如何保持此三種不同戒律之間的和諧。下午的議程則從戒律的持守與損毀來討論現代的戒律問題如墮胎、性關係、以及關於竊盜的細微內容等。第三天的會議中討論的是如何解決戒律之間表象上的衝突、以及如何修復受到損毀的菩薩戒。

    此外,法王還針對吃素、環保、以及僧人是否應該在藏人社會中涉入政治活動這三個他認為重要的議題發表個人的看法。同時,法王還請參加今年會議的學者與學生們提出對本屆會議的意見和對下屆會議的建議。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