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王噶瑪巴《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第四日開示

《梨俱吠陀》的諸神與群魔

時間:2021年8月28日

20210828

在昨天的課程中,我們談到了吠陀文學當中的各種神,談了第一類「天上的神」,還有第二類「空中的神」。今天要說第三類「下界的神」,或者說「地界的神」。

三、下界的神

下界的神也就是地界的神,主要有三個神:第一個是阿格尼,也就是火神;第二個是蘇摩,神酒的化身,或者說是月神;第三個是普利提維,她是大地的化身。

(一)阿格尼(Agni)——火神

第一個是阿格尼或者阿耆尼,就是火神,祂自古就受世人崇拜,因為火對於人類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世人都崇拜火,特別在印度,祂的地位因此顯得更為重要。

《吠陀》中將火神視為最古老、最崇高的神。最開始火神是一尊神,後來火神有三個不同的分身或者化身,即天上的太陽神、空中的因陀羅神(藏文翻譯成帝釋天)和大地的、或說下界的火神。這三位神的本質都是火神。祂們分別掌管著天上、空中和地上(下界)這三個地方,擁有同等的地位。非要分高低的話,最偉大、最重要的就是火神。所以,《吠陀》中關於火神的讚歌,數量是最多的,再來才是因陀羅神,所以說火神是很重要的。

追溯火神的起源,不外乎就是祭祀時用的火,和日常生活中用的火,慢慢地,火神的崇拜就開始了。那個時代的人們認為,火能夠將供品傳送給神,所以火是神和人之間的媒介,當我們將供品放入火中焚燒,就能傳送給神,火就成為神的使者。就像我們透過電話跟遠在他方的親人聯絡,這個電話就是一個媒介。過去因為人無法見到神,需要這個中間的媒介,將供養透過火的焚燒傳送給神,並將人的各種祈求、想望等傳達給神知道。所以火很受重視,又稱為是神的使者,在所有的祭祀當中,火是不可或缺的。

火是如何產生的呢?兩塊木頭摩擦之後能生火,所以過去印度人認為,因為任何時候只要摩擦就能生火,所以火神是所有神中最年輕的。火神能成為如此有威嚴的神,是因為「神」(deva)這個詞,本來就是「光明」的意思。所有的神力,都是透過光讓世人發現的,因此人們認為,地上的火和天上的光一樣是具有神力的,能夠驅除黑暗照亮一切。再加上,火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所以人們對火表達相應的崇拜,也是理所當然的。

供養火神的作用有很多,比如破除黑暗、燒除不淨,因此火神也被視為降魔神,被稱為「羅剎誅殺者」(Raksohan)。羅剎是一種魔鬼,火神能夠加以斬除,所以被視為降魔神。

在吠陀時代,因為火神是家庭爐灶的主神,在家做火供時,主要迎請的也就是火神,所以也稱為「家主」(Grhapati)。另外,在祭祀中因為透過火這個媒介能把供品傳給神,所以稱為「運送供品之神」(Havyavahana),或者「使者」(Duta)。同時,祂還有統治人類、規範天地法則、遍知一切萬法等等作用和能力。

各位僧眾應該都知道,在火供的時候也會念誦火神的名字「阿格尼」,迎請祂來進行火供的儀式。當然在佛教火供中也會迎請本尊,火神跟密乘的許多儀軌是有關聯性的。

(二)蘇摩(Soma)──神酒的化身

因為婆羅門喜歡酒,所以他們認為神應該也會喜歡;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拿來供養給神。酒神、火神以及因陀羅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猜想這個關聯性,在於酒具有讓人醉的力量,而這個力量來自於火,因為釀酒的過程當中需要火。而因陀羅神也是借助火神的力量,增強了力量和勇氣,最後建立了豐功偉業。

之前提到因陀羅(也就是帝釋天)的時候,就提到祂也很喜歡喝酒。因為他太愛喝酒,喝醉了,就變得特別有勇氣、有力量,四處征戰。所以酒神本身就有火神的力量在裡面,而因陀羅神也是藉火神的力量而變得有勇氣。因為酒讓人有力量,所以人們認為有酒神,就稱為蘇摩。

雅利安人認為酒是諸神和祖先的飲料,沒有人不喜歡,酒帶給神和人興奮、歡喜和勇氣。吠陀時代的人認為酒是很好的,很有力量的,所以把酒當成了酒神,而這樣的神酒,不僅是用來供奉神的,也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禮物,人類喝了神喝的酒,將能長生不老。我猜想佛教當中提到的甘露,它的原型也是來自於神酒。

所以,當時的人們認為蘇摩──酒神和未來是有聯繫的,關聯到未來的想望和祈願。關於蘇摩神的讚歌,大多數都充滿了人類對未來的期望。《梨俱吠陀》的最後一個部分,甚至將蘇摩神當成月亮,認為月亮是天上的蘇摩神。當時的人對於蘇摩——神酒的化身,是特別崇敬的。

(三)普利提維(Prithivi)──大地的化身

我們都居住在大地上,當時的人們認為普利提維是大地的神。天上的諸神因為具有神力,所以得到世人的崇拜。大地雖然被神格化的時間也很早,但後來地位一落千丈。

人們一開始認為普利提維神是萬物的母親,和天空結合,生下了諸神。但大地是被人踩在腳下的,和不可捉摸的天空、火、水等等相比,人們對待大地的方式,自然就沒有那麼恭敬。因此,和其他的神相比,關於普利提維神的讚歌也就非常少。

四、其他諸神

吠陀的神主要就是以上天上、空中和地上三類的神,其實還有很多神沒有包含在內,例如下面我會介紹的四個神,祂們也很重要。第一個是閻摩(Yama),第二個是薩拉斯瓦提(Sarasvati),藏文裡面也就是妙音天女,第三個是布瑞哈斯帕提(Brhaspati),第四個是普魯沙(Purusha)。

(一)閻摩(Yama)──死神

我們應該很熟悉祂,像是護法儀軌當中,還有很多和閻摩相關的儀軌都有提到。以下我們看看《吠陀》當中是如何提到祂的。

閻摩一般稱為死神,死神在古代不是邪神,是到了後世才惡魔化、黑化成令人恐懼的神。吠陀讚歌中讚頌死神的時候,主要是透過描寫日落的文字來形容閻摩,日落神格化就成了閻摩,日落代表著死亡,日落的傷感容易將死亡和終結連結在一起。所以再進一步來講,日落很容易就和來世產生了關聯。既然有來世,那就必定有未來我們要去的地方,而在那個世界裡統治亡者的神就是閻摩。所以閻摩最初是指日落,而《吠陀》中的閻摩,已經明顯人格化,並成為了統治亡者的神。

最開始的日落是比較抽象的,後來在《吠陀》中的死神比較形象化。他們認為德高望重的人死後,身體就會發出燦爛的光芒,會重生在充滿光明、淨水粼粼、美麗的國度,還會陪伴在死神的左右,享有無窮的幸福。能夠到閻摩所在的地方是幸福的事情,死神實際上是統治著這個幸福國度的仁慈君王,當時死神並非如婆羅門的典籍《往世書》文學中描述的那樣,是判定、懲罰誰是罪人的邪神。

我們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閻摩是否曾經也死過?吠陀文學中有記載,閻摩是人世間第一個死亡的人。當時的人因為沒有造惡、沒有病痛,是不會死亡的。他本來是生活在沒有悲哀病苦的上古時代君王,隨著罪惡和病痛逐漸蔓延,死亡也如影隨形而至,年事已高的閻摩就帶領著他的隨從,離開現世,前往另一個世界,並繼續以王者的身分統治著那個世界。

因此,作為發現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道路,並成為了死後獲得永生的第一人,閻摩隨即成為指引其他亡者前往另一個世界的嚮導,而且會經常派他的兩隻狗到人間,看人間的人在做什麼。據說這兩隻狗有四眼、寬鼻,周身散發著惡臭,極其令人厭惡。閻摩本身並不惹人厭,但是他的使者──那兩隻狗,卻受世人憎惡。閻摩是天空誕下的雙胞胎中的一個,他的妹妹叫閻蜜(Yami)。

到了佛教時代,尤其是密乘之中,閻摩被分為焰摩天和地獄之主的閻摩,也就是閻羅王。

投影當中,第一幅是印度的閻摩,騎著一匹黑牛;中間是日本的焰摩天畫像;第三幅是中國傳統閻羅王的形象。

(二)薩拉斯瓦提(Sarasvati)──妙音天女

吠陀文化剛開始的時候,女神比較少,大多是男性的神。其中的女神主要有兩位,一位是烏莎斯,我們昨天已經講過了,也就是拂曉的女神;另一位就是薩拉斯瓦提(Sarasvati),也叫作妙音天女。其他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女神,比如杜爾迦、迦梨、拉克希米等等,但她們都是後世才產生的。在吠陀初期的時候,這些女神都還沒有出現。在吠陀的典籍中,薩拉斯瓦提、也就是妙音天女,是河川之神。在梨俱吠陀時期,這尊神能夠消除人類的穢物,賜予財富、勇氣、子嗣,這是她特殊的功德。

藏族有一個說法,妙音天女和財寶天女不是很合得來,如果你修持、供養的是妙音天女,財寶天女就會嫉妒生氣,如果修持、供養的是財寶天女,妙音天女就會生氣。由於這個原因,藏族認為那些有學識、文筆好的人,通常比較窮;而那些富有的人,通常頭腦、文筆都比較差。

總之就像前面提到,吠陀時候的妙音天女,祂是類似財寶天女的形象,能夠賜予財富等等;然而到了後來《梵書》的時代,妙音天女變化為語言之神,是增長智慧、口才的保護神,同時也被視為梵天的妻子、吉祥天女,或者也稱為辯才天。

(三)布瑞哈斯帕提(Brihaspati)──祈禱之神

祈禱之神和其他吠陀諸神有些不同,因為其他的神都跟大自然有所聯繫,但是祈禱之神並沒有對應到自然的現象,而是一個抽象的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神出現呢?因為人們堅信,祈禱的語言具有能夠控制事物、左右神意的力量,所以就將祈禱的禱詞或者語言也神格化了。這個現象和人們認為火和酒裡面蘊含神力的想法是一致的。

祈禱之神最初也不是什麼重要的神,到了後世,地位才扶搖直上。在《奧義書》中,祂特別受到重視。在後世的《往世書》文學中,祈禱之神成為三位一體主神中地位最高的一位,甚至還演變為宇宙的創造者,逐漸變成梵天。

(四)普魯沙(Purusha)

普魯沙也不是某個自然現象的神格化,祂也是人想像出來的。通常我們在外道的典籍當中會看到普魯沙這個名稱,意思是「我」、「士夫」。祂是最原始的神之一,擁有千首、千眼、千足的不死之神,有點像千手千眼觀音的形象。普魯沙後來成為了宇宙大精神的典型代表,尤其在婆羅門思想的發展下,認為萬物皆由「我」、「士夫」所化現。關於普魯沙的讚歌,還成為了種姓制度萌芽的標誌,因而備受世人關注。

《梨俱吠陀》裡的群魔

介紹了天神,不能不介紹魔。魔在梵文中是mara,這裡要介紹其中最主要的幾個魔,有三類的魔,第一大類就是阿修羅,第二大類是羅剎,第三大類的魔眾叫做畢捨遮。

(一)、阿修羅(Asura)

阿修羅在梵文是Asura,它的詞根與《阿維斯陀》(Avesta,波斯古經 / 祅教的聖典)的最高神──阿夫拉(Ahura)是同一個詞。祆教也就是拜火教,他們最主要崇拜火神,算是世界宗教中最早的一個。

之前談到雅利安人從中亞開始四散遷移,一部分人到了印度,慢慢地又分成兩派,一派住在五河流域,另一派經過印度到了伊朗,也就是波斯文明的所在地,創立了波斯文明。因為他們都是雅利安人,所以語言是類似的,可以看到波斯文和梵文中有很多相同的文字。

《阿維斯陀》就是祆教的聖典,類似基督教的《聖經》,裡面提到的阿夫拉是一個善神,而阿修羅在吠陀神界則是屬於惡神,可以說有相當大的變化,或者說這個變化的背後,隱含著印度、伊朗兩種雅利安人分離的原因。遺憾的是,這之間的史實經過並不清楚。大概可以從神的不同,看出兩群雅利安人分離的一些原因。

《阿維斯陀》(波斯古經)的內容龐雜,約35萬字,紀錄在約一萬兩千張的羊皮上,編成於西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征伐波斯時,這部經典焚毀,僅剩一卷。到了安息王朝時期,又重新蒐集、整理,直到薩珊王朝時期全書才完成。現在所流行的版本,並非完整的古經全文,內容大概只有古經的三分之一。

吠陀典籍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結集起來的。就《梨俱吠陀》對「阿修羅」一詞的使用看來,最開始,「阿修羅」並不是一尊獨立的神,而是一個形容詞,是形容某位神具有幻術(maya)的意思。例如,瓦魯納神或因陀羅神,也多次被稱為阿修羅,因為祂們具有幻術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梨俱吠陀》使用這個稱號時,常是以讚歎的語氣,來說明某位神具有讓人害怕的幻術(maya)。

慢慢地,在吠陀的典籍中,阿修羅才逐漸成為一尊獨立的神。在《梨俱吠陀》中,把因陀羅與阿耆尼稱為「阿修羅誅殺者」(Asurahan)來看,顯然已經把阿修羅視為惡魔。到了《阿闥婆吠陀》和《夜柔吠陀》的時候,阿修羅更清楚地就是與天部(Deva)完全敵對的魔群,經常發動戰爭。也就是說,祂們就像波斯文化裡阿夫利曼(Ahriman)的地位。阿夫利曼是祅教中善神阿胡拉(Ahura)的宿敵,一切罪惡和黑暗之源,居住在深淵之中。祅教認為阿胡拉(Ahura)終將擊敗並驅逐阿夫利曼(Ahriman),所有人將得到救贖,並升入天國。在吠陀和祆教中差別是很大的,一個是惡,一個是善。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阿修羅的語源「asu」,為「呼吸」之義,沒有呼吸就沒有生命,asu就是指這個呼吸。但是在婆羅門的文化中,「a」就被解釋為否定的意思,到了婆羅門《奧義書》的時代,把「sura」解釋為「天」,「asura」(阿修羅)就成為了「非天」,由此產生如此的語源。

總之,這是雅利安人不同族群之間的爭執。待在印度的雅利安人,認為他們自己是「天」,而離開印度前往伊朗的雅利安人是「非天」,所以對阿修羅有不同的解釋。

(二)、羅剎(Raksas)

從《梨俱吠陀》開始就有羅剎,尤其到了第四吠陀,也就是《阿闥婆吠陀》的時候,就已經變成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惡鬼了。

相比於和天部作對的阿修羅,羅剎是跟人類作對的。他們能變幻出種種形象來加害人類,比如狗、禿鷲、梟,或者其他在黑夜中飛的鳥類,再或者變成男人來傷害婦女和他們的後代。尤其有一種羅剎「亞多達那」(yatudhana,詛咒者的意思),他們吃人肉、馬肉甚至也會喝牛奶,會襲擊人類和家畜。或者他們會變成食物,人吃到由他們化成的食物到體內,就會生病。總之,人們都很害怕羅剎,所以會透過咒語來驅逐羅剎,或者祈禱火神──阿耆尼(也稱為「羅剎誅殺者」)來消除阻擋羅剎的侵擾。

(三)、畢捨遮(Pisaca)

在我們念誦的一些佛教儀軌咒語中會提到這個名稱──畢捨遮,這是一種幽鬼,也稱為食屍者(Kravyad)。阿修羅跟天人作對,羅剎跟人類作對,畢捨遮跟祖先作對,他們會吃我們祖先的屍體。現在會火化屍體,以前是把屍體埋起來的,過去的人重視保護祖先的遺體,以庇佑子孫。畢捨遮會吃祖先的屍體,所以他們是無人祭拜的幽鬼。有學者認為,後來在佛教六道中的餓鬼,可能就是來源於此。

「祭祀」是神人唯一交流途徑

前面談了很多神和魔,到底當時的人跟神的關係是什麼呢?

總的來說,古印度人覺得吠陀諸神在神通方面,勝過人;但是在性情上,跟人沒有什麼區別。我們現在談到的神,會覺得是神聖的、很好的;但是在吠陀時期,很多神也有不好的行為,有的神會胡作非為,雖然神通力很大,但是在性格上跟人沒什麼差別。

當時的人認為,神和人之間是功利主義的,也就是說,兩方是建立在「利益交換」的基礎上。比如,佛菩薩是沒有任何所求的,他們都是完全無私的;但是印度諸神不一樣,如果你不供養祂們,祂們就不幫忙。反之亦然,如果祂們不幫忙,人們也不會供養。這一點從《夜柔吠陀》所記述的種種祭祀都是「祈願祭」,而沒有「感謝祭」這一點就能看出來。祈願了之後,向諸神獻供,諸神得到了供養,給予所求,然後這筆交易就結束了。所以說,印度的諸神信仰,是屬於功利主義,這和基督教的信仰也是完全不同。

這也就是說,神和人之所以結合的主要連結,就是祭祀。祭祀就是神人之間的唯一交流途徑。可以說,吠陀文化或者說吠陀信仰,就是以「祭祀」為一切的核心。

祭祀壇城最早的樣子

接下來講一下吠陀時期的祭祀流程。

首先,就《梨俱吠陀》時代的祭祀,並沒有作為祭場的特殊殿堂,大部分的祭祀是在家庭內執行。祭場中心有火爐,火爐的旁邊起一個祭壇(vedi),類似我們說的壇城、曼達(mandala),上面用草蓆(barhis)鋪起來,這裡是要請神安住的神壇,也是作為供養的地方,但此時還沒有安置神像的習俗,就是空著。

講到曼達,我這裡順帶提一下。以前在印度,要獻曼達的時候,是要找一塊空地,自己用土搭建一個壇,不像現在是手上拿著的一個金銀或銅製的盤子。《丹珠爾》當中有非常多曼達的儀軌,大部分提到的都是土做的壇城。

怎麼證明當時的曼達是土做的呢?我們時常引據關於曼達的經文中說,獻曼達可以結合六度波羅蜜的修持,例如「塗抹為布施、驅蟲為忍辱」等等,這些都是在解釋土製曼達使用時遇到的情況。印度認為牛糞具有清淨的作用,因此會在土製的曼達上塗抹牛糞以示清淨,當作一種布施。這樣一來,先是泥土中自然就會有蟲,加上牛糞當中也會有蟲,所以經典解釋說要驅趕這些蟲,這就是忍辱的修持。我們現在手上拿的金銀的曼達盤,怎麼會有蟲子在上面呢?以後有機會講解曼達的時候,會再細講。

《夜柔吠陀》以後,祭火的火爐分為三種:中央、南方、北方,而祭壇也更加細分,內容更多。供奉神的供物種類,大致上是與人類食物相同的牛乳、乳酪、餅(roti)、穀類、肉類、飲料等等。尤其蘇摩酒,是因陀羅、瓦優等等諸神和祖先最為喜好的,所以是最好的供品。動物中,作為犧牲祭品的,通常是牛、馬、羊等等,比如說這個神騎的是牛就會供牛,騎的是馬就會供馬;在太古時代,可能還曾經用人類作為牲禮祭祀。

日常簡單的祭祀,由一家之主執行,可能是父親或者長子。若是複雜的儀式,就是作為施主(yajamana)的一家之主,要奉上特定的布施(daksina/噠嘰),祭祀儀典改由祭官(rtvij)主持。從一些文獻的對比,大概可以推斷,印伊時代已經有祭官存在,到了《梨俱吠陀》時代,祭官的分類和制度已經相當的細膩。

祭祀四種祭司

從《梨俱吠陀》的讚歌中可知,祭祀時需要四種不同類型的祭官(rtvij),由這四種祭官分工合作。這四種祭司是:司儀祭司、頌神祭司、祈神祭司和監察祭司。

一、司儀祭司(Adhvaryu)

第一種祭官叫作司儀祭司(Adhvaryu),他是最主要的主持者。他們在祭祀時要丈量土地、搭建祭壇,準備祭祀用的器皿、木頭和水,宰殺祭祀用的動物等等,然後負責低聲唱頌祭詞(yajus)。

二、頌神祭司(Udgatri)

第二種祭官叫作頌神祭司(Udgatri)。他們是歌詠者,配合音樂唱讚美歌,讚歎神德。有點像我們現在的維那師,他們根據祭祀的規範,在祭祀時歌頌(saman)、讚歎。

三、祈神祭司(Hotri)

第三種祭官叫作祈神祭司(Hotri)。他們是迎請者,要讀誦詩句,勸請神前來祭場。所以,他們的任務是背誦讚歌(rc)。

四、監察祭司(Brahman)

第四種祭官叫作監察祭司(Brahman),這種祭官後來演變成「婆羅門」的種姓。監察祭司的地位要高於前三者,他們監督整個祭祀活動是否合乎祭祀規範,掌控全場的儀式,同時代理祭主祈願。這四種祭官中,第四種祭官必須全面熟知祭祀的一切流程、事務。

這就是過去做祭祀儀式時分工的四種祭司。以上是講吠陀時代前期的內容,接著會講吠陀時代後期。

了解佛教的開演與印度文明的差異性

課程上到今天,各位可能還是搞不清楚,為什麼印度文明要講那麼久。請大家要有耐性,慢慢聽下去,盡量地吸收,之後講到佛教、密教的時候,你會回想起現在課程的內容:喔,原來古印度的思想,和密教、佛教的關聯是如此的緊密。

前幾天公佈課程時間延長。雖然多加了幾堂課,但還是得慢慢講。因為一講快、講多,知識量太大,各位可能無法吸收。這次時間有限,我也不可能講得太細,只能儘量抓重點地講。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9月1日)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