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噶瑪巴訪問臉書,呼籲更慈悲的網路文化

時間:2015年3月18日
地點:美國 加州 門洛公園市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訪問臉書(Facebook)位於加州門洛公園市(Menlo Park) 的全球總部。

身為一名29歲的宗教領袖,法王這次對臉書的訪問,目的不只是探索當今全球社群與流行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平台,主要在於瞭解日益受到重視的網路文化,並接觸美國矽谷科技公司中「創造更慈悲的網路文化」運動的領導人。這項崛起中的運動源於席捲美國的正念覺知(mindfulness)風潮,進而發展為激發社會更大的同情心和慈悲心。

除了參觀臉書的設施外,法王將許多的時間用於圓桌討論,回答接二連三的問題,從培養慈悲的方法、利用網路傳播禪修指導,一直到臉書如何成為治癒受損關係的一支生力軍。

參與討論的有臉書「防護小組」(Protect and Care team)的領導人阿杜羅.貝賈(Arturo Bejar),他的80人團隊致力於對治網路霸凌,以及創造一個更具同情心和尊重的網路文化。此外,許多推動矽谷慈悲運動的重量級人物也在座中:「公益科學中心」(the 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er)的科學部主任艾蜜莉安娜.西門–湯瑪斯(Emiliana R. Simon-Thomas)、致力於安樂與覺知的智庫「智慧實驗室」 (the Wisdom Labs)創辦人瑞奇.佛南達茲(Rich Fernandez)、谷歌(Google)提倡安樂的統領陳一鳴(Chade-Meng Tan),以及史丹佛大學「慈悲與利他研究和教育中心」(the Center for Compassion and Altruism Research and Education)的主任詹姆斯.多提博士(James Doty)。

一位參與者表示,在提倡慈悲時,她通常會從生物和神經系統的角度來說服聽眾:人類已經進化到會照顧自己的晚輩,以及幫助他人可以刺激神經系統的快樂中樞。那麼法王在教導慈悲的培養時,還會提出那些其他的理由?

對於研究慈悲在生物和神經系統上的益處,法王極為讚許,但同時也強調,科學研究還必須超越這類的生理效應,這很重要。

法王進一步提醒,當我們以更大的慈悲心行事時,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同時也要關注他人的重要利益,二者必須相輔相成:「重要的是,我們修持慈悲的動機,不能局限於自己的利益。」

「我們散發的慈悲感,的確會對他人產生實際的影響。」法王指出:「例如,許多人之所以感到痛苦而做出不智之舉,是因為沒有得到關愛、照顧或尊重。由此我們可以瞭解,自己所開展的慈悲對他人有多麼大的幫助。我們要讓自己的慈悲持續開展,一直到我們不會錯過承侍他人的機會。」

另一個問題是,透過網路和手機軟體,讓更多的人更容易接觸到禪修的指導,請問法王對此的看法。

「一般而言,透過科技來傳播禪修或其他靈性修持的訊息,我想這有可能帶來很大的利益。但至於如何讓大眾取得這些訊息,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小心。」

「每個人的習氣不同;有些人易怒,其他人則容易有其他的煩惱習氣。佛教將法教比喻為藥物,上師是為病人診斷後對症下藥的醫生。但是如果我們所有的訊息都得自於網路,這就好像是病人對自己的病情做診斷。我不太確定該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我們不能隨便將一些訊息放在網路上,讓大家都可以下載,由他們自己為自己開藥。由於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同時使用同樣的藥劑,因此,我們需要有指導者和受指導者的這種關係。」

針對法王提到的個人不同的情況,另一位參與者分享對於使用網路禪修工具的一些討論,例如結合問卷調查和電子遊戲的分析工具,為個人量身訂做「靈性上的健身」。

有人詢問法王意見:臉書如何從根本上塑造更好的人際互動?

回答中,法王強調,社交媒體提供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認識到彼此的依存,以及我們希望離苦得樂的共同基本渴求,而對於我們基本的相連性和深刻的平等性,臉書可以成為一個讓我們更能體驗這些實相的地方。

阿杜羅.貝賈提出,發表在社交媒體上的評論,最後往往變成對他人的傷害,造成人際關係的分裂。他請問法王,臉書能夠做些什麼以幫助人際關係的修復?法王對這個問題表示讚許,並且說明這個問題過於龐大,無法簡單答覆,但他願意分享一些看法。

「來見我的人多數正遭逢困難。」法王回顧:「我通常看到的是,他們認同於自己所處的困境,而忘了自己是誰。這就像是他們全神貫注於困擾自己的情境,而沒有看見自己的真實身份。超脫所處的困境,找到回歸自己的方法,我認為這很重要。」

最後,法王表示,臉書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一環,因而對於它努力成為化解衝突、促進慈悲與和諧的一股力量,確實值得我們隨喜讚揚。

年度新聞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