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屆大祈願法會正行.「修心七要」開示四之四(圓滿)

預約善終,身心抓要點

20190117_Monlam Day 4

主講上師:國師嘉察仁波切
時間:2019年1月17日上午9:00-10: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首先請大家生起菩提心,今天聽聞甚深的大乘教法《修心七要》,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果。

我們這次講解的《修心七要》,可以說是一切諸佛菩薩修持的要點。

■用五種力量,好好向生命告別

接下來要講第四要:一生修持精要,此處分為「生前」和「臨終」兩種修持,此處講解「臨終」修持:

[第四要.一生修持精要]

「大乘死教言,五力重威儀」

此處談死亡或臨終的修持,任何一人在出生之後,都要面對死亡,就連最尊貴的導師釋迦牟尼佛累世多劫行六度積聚廣大福德,也要面對死亡,何況我們並沒有行此廣大六度,當然也要面對死亡的情況。

此處要講「臨終」時的特殊修持方式,這裡談到有五種力量:

1、 善種子力:一種善習氣的種子力,當你知道即將死亡時,所要做的就是多積聚善行、多養成好習氣,將一切物質財富都供養出去,供養上師、僧眾等,一點都不剩的供養出去,百分之百地做到無貪,在供養出去之後,要有這樣發願:

2、 發願力:因為我們是大乘行者、尤其是修心教法行者,希望我們生生世世都不離菩提心,希望生生世世菩提心都能增長。這是第二種力量:發願力。

同時也要發願生生世世能親見、值遇到能教導我們,且具足一切功德、遠離一切過患的上師,也為一切眾生如此發願。之後念誦一段希望諸佛菩薩加持願望實現之咒語。

3、 消除我執力:就像我們之前談到,我們多生多世在輪迴中不斷受苦,就是因為我執,現在我即將死亡,我之所以會病痛或死亡,也都是因為我執造成。

此時你清楚知道原來我執並不真實存在,只是錯亂的一種執著、以為有我真實存在,就如同花繩誤以為是蛇一般,因此在臨終時,你要清楚知道,這就是錯亂,因此以為死亡也真實存在,但透過知道你自己不真實存在、消除我執,就也知道死亡也都只是錯亂顯相而已。

4、 發心牽引力:發起菩提心,祈願希望臨終、進入中陰、來生等一切時,我都不離菩提心。

5、 串習力:生前修持世俗菩提心的施受法,或勝義菩提心的安住自性光明等,此時繼續修持、串習,並專一安住於上。

此處講解的是臨終時要具備的五力,接著講解[臨終修持的]姿勢:

身體姿勢,最好是保持禪定坐姿,例如手持定印、背脊要直、盤腿而坐等,當然前提是在身體健康而能保持禪修姿勢的狀況下;若此時已無法坐直,也可以選擇如佛陀一般右脅而臥,可以請醫護人員協助,把握住這樣禪坐或吉祥臥的姿勢。

同時,你要把握住呼吸、繼續做施受法,呼氣時,觀想一切善美都給予眾生,吸氣時,觀想眾生痛苦都由我來領受,眾生痛苦都消除等。最好的情況,就是安住於自心的光明中而死去。

傳承中說,關於臨終、死亡的教言非常多,最著名就是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這五種力量。

雖然說死亡時,有殊勝的破瓦法等,但這些甚深的臨終教法如破瓦法等,根本也還是不離這五種力量,例如無貪、祈願等等。其實密乘中談到破瓦法,其中也強調行者在臨終時,要捨棄一切財物、徹底離貪,同時觀修對眾生的大悲心等等。

■修得好不好,就看「我執減少了沒?

[第五要.修心標準]

接下來講《修心七要》的第五要:修心標準:

「諸法攝一要」

這個「一要」就是我們修心教法最重要的要點:消除我執、利益他人,即使是修持瑪哈嘎拉,也不離修持斷我執及利他,依此動機而祈求護法守護我們能善加修持,或我們舉辦大法會、建立佛菩薩壇城、七日當中不停修持等,也都是幫助我們斷除我執、證悟無我。

透過這樣的修持,目的都是為消除我執、幫助我們證悟無我等等,因此透過修持佛法的徵兆,就是我執越來越少,若你發現越修、我執越來越大,就代表沒有成果了,因此我們說修行標準不論是顯乘密乘,根本都在於我執有沒有被降伏。

■自己的修行,自己是最好的證人

「二證取上首」

接著談到所謂「二證」,我們評判是否做到修持的標準有兩種,一種是依靠他人的評判,一種依靠的是自己,由自己來檢討和評斷自己。

自己要能評斷自己最重要。為什麼說自己是最好的評判者呢?因為整個修持重點在於修心,而此心只有自己可以知道,除佛之外,別人是不可能看得出來的,因此修行最好的裁判,就是自己。

此處重點在於隨時反省:修持一段時間後,我執是否減少了?如果仍然強烈就代表沒修好,往昔噶當派大師都是這樣做。

■因為你歡喜,所以我歡喜

「恆當依歡喜」

再一個標準,修心是否修得好,可以觀察自己平常是否很歡喜,不論遇到哪種情況,都能做到修心的話,都能思維「痛苦由我所領受、快樂時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等,就是一個修心標準。

舉例來說,和某人相處不來,好像對方佔上風,這樣也可生起一念想說:「他歡喜了就好,我因為他的歡喜而歡喜,隨喜他的歡喜,這也做到「修心」了。

或你看到有人更有名、有地位、有錢,你也為他感到高興而隨喜,就做到「恆當依歡喜」。相對的,若遇到這樣的情況而生起嫉妒心,覺得我錢財、名氣、地位等不如他等,不僅自己不開心,因為嫉妒也造下罪業,使菩提心衰減、利他行持也無法真正做到。

「能散即圓滿」

剛開始修持,要努力觀修菩提心等,之後你不斷練習之後,就會養成習慣,會自然而然做到,甚至散亂、念頭生起時,也都修心、都是菩提心。初學眾生還無法安住菩提心的自性中,透過菩提心的慢慢練習,以上談到的修心徵兆,就會慢慢顯露出來。

■修心誓言:這些事,發誓不能做!

[第六要.修心誓言]

修心的第六要點,首先談到各種取捨的誓言,首先是:「恒學三總義」

第一,守護戒律:外在別解脫戒、內在菩薩戒、秘密密乘戒等,都要善加持守。

第二,身語不狂妄:有些人會為了想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已經消除我執了,因此做出一些狂妄的舉動。我們不應該這麼做。

第三,不片面:當你在做修心教法時,要普遍對所有眾生而修,不要只對人做修心,對鬼類等就不做,這樣不行。這裡很重要是全面,不要對於不同民族、文化、信仰者就不做修心。

還有一種情況是,很多人快樂時、順境時會修心,遇到生氣、厭煩情況時,又不修心,這樣也不行。同時也不要生病時才想到要修心,健康快樂時卻任由煩惱生起,讓貪心、傲慢心生起等。

「轉欲自穩重」

無始以來我們不斷執著自我,現在透過修心要點轉化這樣的念頭,不再以我為主,而要珍視、重視他人。同時在修心時,要秘密地去修,而不是外在示現好像修行者一般。應該在完全看不出來的情況下,在內心好好修持。

「不應說缺陷,全莫思他過」

不論動物或人,當看到五根不具、殘缺者時,都不去說缺陷。

事實上,相對於去做各種嘲笑詆毀、宣說過患時,真正應該做的是,讚嘆感恩眾生的所有恩德,眾生都有如來藏,也是幫助我們成就菩提的助緣、生起慈悲的對境,對我們有很大恩德的。

莫思他過,舉例來說,僧眾或上師可能有不如法行為、破戒或違背誓言等,當遇到這種情形時,不要如此想,要想看到這一切不淨,都是因為自己煩惱所造成的,常常因為自己有煩惱,而會看到他人過錯,例如提婆達多會覺得佛陀有過患,就是因為他心中還有不淨、煩惱,連見到佛陀都有過患,我們亦復如此。

「先淨重煩惱」

舉例來說,有時我們貪心較重、有人嫉妒心比較重,你要先觀察一下「我是哪種煩惱比較重?」,然後努力去對治它,有時煩惱生起時,都是同一種煩惱重,有些是在特別情況下特別嫉妒、會特別貪心、嗔心等,要注意在此特別時刻,就要特別去對治。

「斷一切果求」

意思是說,我們常會有一種期待:以修心來期待來世健康、有錢、有名等等,有這樣的果報希求,這樣期待是不行的。

「捨棄有毒食」

毒是指「執著有我」的我執,和「萬法真實存在」的實執,若你帶著我執、實執而修,就如同服毒一般,很難對你產生好處,修法也很難對你產生利益,因此任何時刻,我們都應該安住於「無我」當中,同時要提醒自己在任何時刻,都要知道一切如夢如幻。

「莫學重義氣」

不要記仇,當有人害你時,不要總是記在心裡。

 「莫發粗惡語」

不要對他人說粗話惡語。

 「勿候險阻處」

不要處心積慮想要傷害某些人,或總是等待、期待某些可以害他的時刻等。

 「莫刺要害處」

每人都有要害處,做過不好的事、心上有哪些問題等等,有天被你知道,你不應該講說、去刺痛要害處。

 「犏載莫移牛」

不讓貴重者抬重物,卻讓貧賤者吃很多苦,犏是種比較貴重的牛。意思是不要推卸責任,把責任、工作、辛苦推給他人,珍愛保護自己而不做任何事情,這樣是不行的。

 「不好強爭先」

譬如看到有人比你更有名、更有地位,就想說我一定要比他更有名,或至少齊名等等,總是好強爭先,這樣是不行的,

 「斷除諸邪命」

不要濫用修心教法,有人認為修心是為去除病痛、希望更加順利等等,都是誤用了修心教法。

 「天莫淪為魔」

不要修很久教法後,生起傲慢之心,覺得我越來越了不起了,就像是本來是天人,然後淪為魔一樣。

 「為樂莫求苦」

不要為自己的樂而希求他人的苦,不要把快樂建立他人痛苦之上,例如有人和你條件本來相近,後來他變得沒錢,你反而高興,也不幫助他,這樣不行,以上是修心的第六個要點。

■修心方法:這些事,就要這麼做!

[第七要.修心學處]

 「諸瑜伽持一」

任何時候,不論行住坐臥,甚至如廁時,都不離菩提心。應該持守的唯一要點,就是菩提心。

 「遇違緣修一」

當我們遇到違緣時,會覺得:「怎麼越修心,生活怎麼反而越來越不順利、越來越痛苦?」,不要放棄,這其實是你修心有成的徵兆,換句話說,這可能是將未來地獄果報,在現在消除,因此遇到違緣時,要想這都是菩提心的修持,遇到違緣時,要想就是淨除罪障、修心的時刻,因此要感到更加歡喜。

 「初後行二事」

「初」是一天開始時,首先要想做的就是生起菩提心,希望一天當中都不離菩提心,「後」是一天快結束時,反省自己早上、中午、下午有沒有離開菩提心,如果沒有逸離菩提心,就歡喜迴向功德;如果退失了,就懺悔希望明天修持更好等等。

 「二境皆應忍」

生活中遇到苦境、樂境等任何境界,都要繼續修心,不要散亂。面對苦境時要作施受法的取捨修持,要發願「一切眾生苦,由我來領受
,遇到樂境時,要將一切功德迴向一切眾生等,不要快樂就散逸放假等,要繼續做修心修持。

 「捨命護二事」

不要捨棄一般的戒律,和修心的戒律。

 「當學三種難」

此處是指:
1、 知道煩惱很難:因此要努力學習認識自己的煩惱
2、 對治煩惱很難:因此應當學習精進對治煩惱
3、 根除煩惱很難:因此要精進修持根除煩惱

 「取三主要因」

修行上有三個重要的因要具備:
1. 依止善上師
2. 心意能調柔,心總是準備好可以如法去修持。
3. 順緣具足:修行上資糧具足,例如具有衣食、閉關處

若你發現三種因都具備,也要生起歡喜心,迴向眾生都具備此因緣;若自己不具備,是過去生惡業,因此希望眾生不要經歷如此因緣不具足情況,希望一切修行人修行的因緣都能具足。

「修三無失壞」

有三件事不應該失壞:
1. 對於上師虔敬心
2. 修心的修持
3. 各種戒律

「成就三無離」

身口意三者隨時都不應該離開善行。

 「於境修無偏,遍且深修習」

對於各種對境、傷害到你的對境,無論是人類或動物、鬼神等,都不偏私的對他們修持菩提心,甚至對於大自然造成的災害,如水災、火災、地震等,你也不生氣,你也不以嗔惡之心對待,無偏私的做修持。

 「於厲境恆修」

有時遇到某人或鬼神、動物一直想要害你,你更要對這樣特殊嚴厲的境修慈悲心。

「不依賴他緣」

修心或修持佛法,不因任何外在條件而動搖,不要因為遇到順境就修、遇到逆境就不修。

「今當修主要」

修主要是指「利他比利己更主要」、「來生比今生更重要」、「成佛比暫時利益更重要」
等,你要修的是主要者。

「不顛倒是非」

意思是,以為修行、持戒、學佛很困難而不去做,把真正造成痛苦的世間工作,做生意或家庭等等,當成容易而去忍耐,這就是顛倒是非。還有一種顛倒,是對修行沒有特別歡喜,但對得到衣食等世間利益卻歡喜,這也是一種顛倒是非。

「不時作時修」

也不要一下修行,一下又放假,有時修、有時不修,不能這樣。

「當堅定而修」

任何時間都堅定地做修持。

「以二觀察解」

意思是自己要隨時觀察自己,透過粗略和細微等等方式,觀察自己是如何生起煩惱,同時知道如何對治自己的煩惱等。

「不好大喜功」

要去炫耀說我修心修了多久、讀了多少經論等。

「不暴躁易怒,不喜怒無常」

在修心時,可能遇到有人對你粗言粗語,不要動怒,心要保持不亂且繼續修持善行。不要喜怒無常,一點點不如己意之事則馬上動怒。

「莫追求聲譽」

不要總是期待他人讚嘆你修行多好、修心做得多好,不要期待。

以上就是《修心七要》內容。

■好好修心,死而無憾!

[後記]

最後是[後記]:

「將此盛五濁,轉為菩提道,
竅訣甘露藏,乃傳自金洲,
由昔修業醒,自眾信為因,
能輕苦譏毀,請調我執教,
今死亦無憾!」

在此五濁惡世、傷害多、各種煩惱熾盛時,希望一切都能轉為菩提道法,這樣殊勝的修心竅訣如同甘露寶藏,是傳自於金洲大師,傳至阿底峽尊者,並傳至現在。

此處尤其提醒我們要修善行,過去因為修持大乘法教的種姓覺醒,而能值遇到此殊勝法,並生起信心,希望我能不在乎各種痛苦與詆毀,而請求到這種能降伏我執的教法,如果好好修持,最後都會死而無憾的。

接下來一起做五分鐘禪修,配合「施受法」
做世俗菩提心禪修;或讓心安住於自性光明中,做勝義菩提心的禪修。

(大眾禪修)

(大眾禪修後,結束連續四天的《修心七要》課程第四天開示,正行開示圓滿)

歷年祈願法會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