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解脫莊嚴寶論》第十二堂課

快樂很簡單,就是知足和隨喜

授課上師: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藏譯中:堪布丹傑
時間:2016年2月1日上午
地點:菩提迦耶 德噶寺

 

今天是本屆讖摩比丘尼辯經法會最後一天的課程。先跟大家說一聲抱歉,因為這一品沒有辦法按計畫講完。之前已經講過懺悔罪障,今天要講的是結行。

隨喜善行,即修習隨喜他人三時所集積一切善業的福德。復次,往昔於十方出世的無量無邊,難以計數,不可思議的佛陀,所有他們從最初發菩提心到集積二資糧,以及斷除二障乃未證菩提間的一切善根,成佛後尚有轉正法輪、成熟所化至未涅槃間的一切善根,涅槃後尚有教法未滅間的一切善根,所有出世的諸聲聞者的善根,諸凡夫所集積的善根,彼等一切皆修習心悅隨喜。如是現在和未來之彼等善根亦如是類推而修習隨喜。此亦如云:「隨喜佛菩提,及地上菩薩。」等等,宣講隨喜完畢。

請轉法輪,現在十方世界諸佛,為尊重法寶之故,或者為圓滿祈願請者之福德故,亦多有不講法者,緣念彼等而殷勸請講法。此亦如云:「十方一切佛,合掌敬祈請,眾生苦昏昧,祈燃正法燈。」

請佛住世,現在十方世界諸佛,為破斥諸常見者,或者為諸懈怠者生起精進故,多有臨涅槃者,緣念彼等殷勸請莫入涅槃。此亦如云:「佛欲示涅槃,合掌敬祈請,盲生未安故,祈主無量劫。」宣講請佛住世完畢。

這就講完前行的部分,正行就不講解,第九品是《解脫莊嚴寶論》裡內容最多的一品。在隨喜的這部分,其實論中也蠻清楚了,我就不多作解釋。

隨喜的部分,一般來講對象有五類:十方諸佛、佛子(菩薩)、有學道的聲聞、無學道的聲聞,以及一切未入道的眾生。這五類就包含了所有的眾生。我們要隨喜的是這五類眾生,他們在過去、現在、未來所積聚的一切福德、一切善行,一切悅意的事,我們都要隨喜。隨喜讚歎的方式,就是要遠離一切嫉妒之心,沒有任何炫耀之心,就像飢餓的人見到食物一般的非常歡喜,見到所有一切眾生的善行都自然而然的隨喜。如果能夠這樣隨喜的話,就連我們過去積聚的功德善業,它的力量也會增長。如果說隨喜者跟隨喜的對象,他們的證悟境界相等的話,那他隨喜的善功德也會是相等的。如果隨喜者的境界比較低,雖然不會得到相等的功德利益,但也會得到很大的功德利益。如果你隨喜的對象修持境界比你低的話,你也會得到很大的功德。

由於隨喜能幫助行者歡喜於善行,因此隨喜對於菩薩來說,是難以思議的善巧修持方式。尤其,我們對佛菩薩不可思議的利他事業更要隨喜,過去這麼多佛菩薩或大成就者,他們這麼多的利他事業很難形容。第二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希的文中提到:「比起有身形的人道眾生,我所利益的天人、鬼神等等無形眾生的數量反而更多。」對於有證悟的修行者而言,他們不僅利益有形的、一般看得到的眾生,他們還利益如天人、龍、夜叉等等無形的眾生。這些佛菩薩、大師們利他的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甚至我們連做夢都夢不到。所以,在隨喜佛菩薩的功德時,我們應該這麼地思維。

同時,我們也要隨喜生起強烈出離心的聲聞聖者殊勝的修持,尤其他們這種想要從無始的輪迴中出離的強烈出離心,是非常不容易生起的、非常不可思議的。所以,對於生起這樣難得、不可思議的出離心的聲聞聖者,我們也要隨喜。

在隨喜凡夫的善行時,我們應該這樣思維:一般凡夫都是煩惱熾盛的,可以說百分之百都受煩惱控制而不由自主,然而能夠生起這樣大的善心,或是行持這麼大的善行,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我們要這樣來隨喜。就像《三蘊經》裡提到的:如果能夠以善心供養布施一個眾生,哪怕像只是供養一糰之食這樣的善行,這都是非常難得的、值得迴向的。

還有一種狀況是顛倒的隨喜,就是對剛剛提到這一切如虛空般難以形容的善根,我們不隨喜,反而是隨喜我們不喜歡的人或仇敵的痛苦。這種顛倒的隨喜,是對隨喜的一種誤解。

接著我想講一個佛陀在世時的故事。當時有一位波斯匿王,連續七天齋僧。佛陀就問波斯匿王,我要迴向給布施食物最多的人,還是迴向給功德最大的人?波斯匿王就說要迴向給功德最大的人。所以,在前六天的齋僧功德,佛陀都是迴向給一位老太太,並沒有迴向給波斯匿王。當大臣們聽到前六天都沒有迴向給齋僧的波斯匿王,而是迴向給一位老太太時,他們就到處去探聽這位老太太是誰。結果找到這位老太太之後,他們就障礙她對波斯匿王的隨喜。

原來老太太所作的只是隨喜波斯匿王布施的功德,沒想到她的功德利益比波斯匿王更大。障礙了之後,結果佛陀最後一天的迴向便給了波斯匿王,沒有迴向給老太太。同時,佛陀跟波斯匿王說:「你是國王,所以非常繁忙,可能沒有辦法作到六度的修持,但是你可以好好的修持一個法門,那就是隨喜。修持隨喜就是隨喜一切諸佛菩薩的善行,同時你也將此善根迴回給一切的眾生。透過這樣的修持,你也能成就佛道的。」所以,波斯匿王最主要的修持法門就是隨喜讚歎。

我覺得一位懂得隨喜讚歎的人,他的心隨時都是愉悅的,時時刻刻充滿了歡喜,而隨喜也是我們每個人本具的財富。

曾經在一個富人家旁邊住了一位乞丐,這個富人每天都會看到這位乞丐,早上出去乞討,晚上唱著歌回家。這位富人也是早出晚歸,但他回到家後總是忙著算今天賺了多少、損失了多少,總是非常擔憂,不是很開心。富人就想怎麼會這樣,我這麼有錢,富可敵國,卻不如一貧如洗什麼都沒有的乞丐,他還可以回來整晚唱著歌,我卻這麼憂慮,為什麼會這樣?他覺得要好好去找出原因,就想找個方法讓乞丐也不要太高興。

有一天,他趁乞丐出去時偷偷跑到他家,把一大塊像羊頭那麼大的黃金,偷偷放到乞丐的家裡。乞丐晚上回家一進門嚇了一大跳:「怎麼這麼大的一塊黃金會在我家呢?」他想黃金又沒長腳,怎麼會自己跑到自己的家裡:「搞不好是誰路過忘在我家了,要不要還給他?」但又想一想,這不太像:「這一定是三寶給予我的加持,是三寶可憐我、賜予我的。」他就開始想:「明天要用這塊黃金去買些什麼東西呢?要買一棟房子等等。」他東想西想,結果那一晚他就忘了要唱歌。富人在旁邊一直觀察,透過這樣的觀察,他就明白了讓乞丐不再唱歌的原因是什麼。

故事的結局不曉得怎樣,到底黃金有沒有留在那兒,還是被富人又拿回去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很多人一生就為了追尋這樣的快樂,想太多了,太汲汲向外找尋快樂,其實快樂不一定要有錢、有華廈、名貴的轎車、很多朋友,快樂都不在外在的這些東西上。很多時候快樂很簡單,就是知足的心,就是一念隨喜讚歎。換句話說,快樂就是我們內心本有的一種喜悅,它不需要任何的原因和道理,本來就在那兒。

以上是簡略說隨喜的部分,接下來再簡略的介紹請轉法輪。

有關法的部分,昨天有談到謗法的內容,雖然藏傳佛教的傳承有一些東西會不同,但是根本上各教派都是佛陀的法教,所以我們不應該擅自批評或輕易詆毁。第一世尊者更登珠巴大師在一首偈文提到:「我非常難過,因為現在有很多人自以為是持教的大師,將其他的持教大師視為仇敵一般,相互鬥爭,這真的是很讓人難過。」

噶當派裡有一句話說:「道括四方」,就是佛教整體要概括一切的觀念是很重要的。針對「道括四方」有不同的解釋,主要是當時阿底峽尊者曾跟仲敦巴大師說:「你們藏人在藏地傳承的是說一切有部,而我是大眾部的,你們還應該要迎請上座部跟正量部的傳承到西藏來,這樣就能夠圓滿。」可以看到,這是當年阿底峽尊者來西藏前還在印度超戒寺的時候,他就對四個部派都非常的尊敬。

舉例來說,有一個很大的銅製鍋子,裡面盛滿了牛奶,需要四個人施以同等的力量,才能將它抬起來。可以想像,這麼大的鍋子四個人抬時,真的要同心協力。如果其中一個人沒有盡到責任,可以想見牛奶就會傾倒出來;甚至於如果其中一個人覺得靠一己之力就足以承擔任務,那麼牛奶便會流瀉地更快。當然有時候比喻不見得很清楚,但我想說的是,四大傳承現在都共同在承擔如來的家業,如果其中之一想要獨力承擔的話,那麼整體佛教便會減損;甚至於其中一個傳承的消失,代表著佛教也正在消失。因此,如果真要擔荷如來家業,或做到噶當派說的「道括四方」,我們就真的要齊心協力,以整體佛教為前提的心量來弘揚佛法。

以前有一位格魯的祖古,他在辯經時就問說:「你說你的教派是最精要的,那難道在你的教派之前就沒有任何精要的佛法嗎?」當你說你的教派就是「最」精要的時候,你就把這個變為是文字上的辯論了。字面上,我們都會形容自己的教派是佛教中精要中的精要,但實際上,我覺得真的要把握佛陀的教法,這才是更重要的。有時想想,佛陀真的是把他畢生的精華圓滿地交付我們,我們真是要感到慶幸和歡喜。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手中拿到了珍寶,卻沒有好好利用,反而開始生起世俗的比較,跟他人作比較,這就很可惜了。我們手中握著這樣的法寶,它的用意是為了消除我們的煩惱,但如果我們拿了它卻增加了分別比較的煩惱,那不是更糟了嗎?

很多時候光說不練對實際狀況於事無補,誰都會說,而且都能說得很好聽,重點是真的要去身體力行,這是最重要的。這又讓我想起來,以前我會給予一些灌頂,灌頂時都會說這個本尊是最殊勝、最好的。有一次我看到講解紅觀音的教本,是由知識淵博、四大教派博通的恰美仁波切所寫,教本裡都在介紹紅觀音是多麼地殊勝,是所有本尊中最殊勝的,而且也引證了許多歷史來說明。裡面接著又提到,其他的本尊就沒有那麼殊勝,還舉了時輪金剛的例子,說時輪金剛的續也不是很清楚等等,這樣一路看下去,我們會感覺到,除了紅觀音之外,其他本尊都不是很殊勝。

這也讓我想到,譬如在作觀音菩薩灌頂時,會說觀音菩薩是最殊勝的,講很多他的功德利益,但如果明天要作文殊菩薩灌頂,也會說文殊菩薩是最殊勝的。其實每一個本尊都有各自特殊的功德,而這樣講說也能讓聽者生起信心,生起歡喜之心,但它的意思並不是在說因為他的好,其他的本尊就不好。舉例來說,當我們在說文殊菩薩有多麼殊勝,功德利益有多麼廣大時,其實也就代表觀音菩薩的功德也是如此殊勝、如此廣大。意思並不是我們在說文殊菩薩的功德利益如何殊勝時,別的本尊如觀音菩薩就不如他,不是這個意思

其他像請轉法輪、請佛住世的內容,我就不多說了。

接下來給予〈了義大手印祈願文〉的口傳。(法王口傳)

這是給予了〈了義大手印祈願文〉的口傳。

明天一整天會修持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所著的施身法儀軌,後天就是尼眾辯經的最後一天,可能後天早上會修持教法興盛的儀軌,但還沒有確定,會再開會討論一下。

這一次讖摩比丘尼辯經活動從頭到尾都非常圓滿,我也感到非常高興,在這裡要感謝所有與會的堪布們、善知識們、老師、僧眾、尼眾、所有施主、僧俗二眾,謝謝你們!

這次我看到尼眾在教法跟證法中都能圓融地並進,我覺得非常好,也希望未來能夠持續下去。不然有些時候會變成佛學院的學僧不喜歡修法的行者,修法的行者又不喜歡佛學院的學僧,這樣地互相批評,我覺得這就是佛教要毁滅的徵兆。如果是懂得修行的人,他會知道實修的原因是為了要能夠好好聞思;而聞思佛法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實修。換句話說,聞思的教育跟實修的閉關或法會,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是兩者要同時並進的。如果兩者造成了紛爭、隔閡,這是佛教最糟、最壞的狀況。

最後還是要再一次向各位說聲抱歉,這一次整個課程準備得不夠充分。然而就法會的整體而言,還是進行地相當圓滿,我覺得這都是佛菩薩、傳承祖師的加持,以及護法聖眾對佛法的護持,在他們的眷顧之下,很多事情得以圓滿成就。就我個人來說,我不具備任何能力,過去沒有過,未來也很困難。當然,大家會說我有一個很響亮的名號,我的確有一個很響亮的「噶瑪巴」名號,但同時這個名號也帶給我許多困擾,這就像給予凡夫一個如同佛般的「噶瑪巴」的名號所帶來的困擾。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是一樣,如果突然說你是噶瑪巴的話,你可以想想那會是什麼狀況。

無論如何,我總是盡了力,雖然不敢說自己盡了百分之百的力量,至少有百分之三、四十的力量吧。然而,我的心願還是始終如一:我希望未來的生生世世,都能將身心奉獻於佛教,利益眾生,尤其在尼眾僧團的建立、教育、實修,以及教法跟證法上,我希望盡自己的力量,不斷地予以協助、守護、弘揚、發展,我會一直這麼努力下去的。

法王課程

Powered by mod L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