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時間:2014年1月5日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祈願會場

20140105 DSC 5961ok s

蓮師化身噶瑪巴,主灌蓮師伏藏法

每一世噶瑪巴身邊,都有一位具德伏藏師;
而每一世噶瑪巴,也是伏藏師及伏藏法是否真實的決定者。

「每一世噶瑪巴身邊,都有一位(寧瑪傳承)具德的伏藏師」,法王噶瑪巴說。

在「蓮師初十法會」系列活動開始前的蓮師三根本灌頂法會上,法王藉由回顧歷代噶瑪巴與寧瑪派大圓滿法成就者及伏藏師的深刻淵源和緊密情誼,詮釋藏傳佛教新舊傳承間的千縷相繫,也宣揚無分別教派的實修精神。

■今年主題:「蓮師初十法會」

此次在包含《了義炬》課程、《三寶總集》灌頂、蓮師初十法會及祈願法會的系列活動,都是圍繞著「蓮師」及其「上師相應法(上師瑜珈)」的主題,由於蓮師與法王噶瑪巴無二無別,今年的「蓮師上師瑜珈」也同時在讓弟子們藉由灌頂及法意教授,能在身語意功德上都與上師相融、能更貼近法王的菩提願力。

此次系列活動中,這兩個以蓮師為主尊的上師瑜伽灌頂暨修法,首先是1月5日舉行、以蓮華光焰為主尊的《三寶總集》灌頂。第二個是在隔天、1月6日舉行,大伏藏師咕嚕確旺所掘藏的「蓮師灌頂」,並以此伏藏法,延伸出1月7日至9日為期三天的《上師密集》修法,及1月10日的蓮師金剛舞修持。

參與籌備的堪布噶旺說,今年次以「蓮師」為主題,有兩個主因,首先是蓮師對於藏地有深厚恩德,對藏人來說,蓮師甚至比佛陀對他們更有恩德。而根據預言,法王噶瑪巴是蓮師的化身,法王年紀小時、還和家人住時,很自然的就會念誦蓮師的〈七句祈請文〉,鄰居有遠行等事情時,也都會請他幫忙加持,可說此生自小就與蓮師有特殊的淵源。

■以祈請蓮師,消除噶舉傳承之障礙

堪布噶旺說,另外一個原因,是基於第五世法王德新謝巴曾有個著名的預言,說噶瑪巴的傳承至第十七世時,會遭遇到很大困難,甚至可能會讓整個傳承消失,而消除障礙最好方式,就是祈請蓮師。

而此次灌頂的《三寶總集》又稱「蓮師三根本」,三寶總集的上師為蓮花生大士(蓮花光焰師)、本尊為憤怒蓮師、空行為獅面空行,是伏藏師嘉岑寧波所迎請取出的伏藏法,並分別傳於寧瑪與噶舉二派中,「三寶總攝此聖法醍醐,攝三世一切諸佛密意,諸乘頂巔無諍大阿諦,六道輪迴眾生解脫法。」

法王清晨五點就來到祈願大舞台,在舞台上方、放置著由大伏藏師嘉岑寧波取出的蓮師伏藏佛像,及飾以鮮花、七寶的銀製壇城前,靜坐啟修前行。隨僧俗二眾陸續入座,法王囑咐搬來一頂單人帳棚,撐開做為屏風,維護前行的密儀。大家在〈蓮師心咒〉唱頌聲中,靜心期待灌頂儀式的開始。

■以四百年歷史的伏藏佛像,做寶瓶灌頂
    
八點整,法王在全場的〈蓮師心咒〉唱頌聲中上座,在共同唱誦《了義大手印祈願文》後,灌頂開始,法會僧眾獻請法曼達。

法王上座後,先給予開示,以下是法王的開示:

今天要給予的《三寶總集》灌頂,也就是蓮師上師相應法,這個灌頂儀軌本身是完整的,有四重灌頂,但今天只會給予其中的第一灌;瓶灌頂,其後的秘密、智慧和文句等其他三灌,今天不會給予,因為我覺得瓶灌頂對大眾已是足夠。

法王說,「瓶灌頂」的灌頂物可以選擇是寶瓶或佛像等,今天是以佛像作灌頂。這尊佛像是由大伏藏師嘉岑寧波大師所親取出的,我認為這有很大加持力。

這位持明嘉岑寧波、又名阿羌吽拿林巴、鄔金磊初寧巴,是十六世紀時的大伏藏師,他出生於西元1585年,圓寂年份有兩種說法:1646年或是1656年。

嘉岑寧波是一位很傑出特殊的伏藏師,其中一個特點是,他是一位比丘伏藏師,歷代大部分伏藏師是在家行者,但他是以比丘身份,在一生中取出眾多偉大伏藏。

在他所取出的許多伏藏當中的這一部《三寶總集》儀軌,在藏傳各教派間都流傳廣泛,至今在藏地或喜馬拉雅偏僻地區的民眾,都會在藏曆初十修持此法門,可說是其所有伏藏中,利益流傳最廣者。

■寧瑪《三寶總集》,弘揚於噶舉教內

至於《三寶總集》何時被掘藏的年份,雖然都認為是在猴年,但因為在大種算法上有出入,因此有兩種說法:第一世蔣貢仁波切追隨者主張是於西元1620年取,此伏藏法的法主,有一個根本和兩個分支當中的一個根本的諾布間巴,在解釋此部伏藏時提到的是西元1608年所取出。但以年代推論,1608年好像有點太早、1620年好像又有點晚。但總之有這兩種說法。

無論如何,由於法主諾布間巴是與嘉岑寧波同世代,且在嘉岑寧波掘藏後,前往達拉岡波將此伏藏獻給作為伏藏主的諾布間巴,因此從此角度而言,西元1908年的說法應更為正確。

同時的大師,有第十世大寶法王確映多傑及第六世夏瑪仁波切確吉旺秋,此伏藏有二十一個伏藏主,如同前言所述,一個根本是諾布滇巴,兩個支分則分別為第十世大寶法王及第六世夏瑪仁波切。

當時同時一起取出的伏藏,還包括了金鈴、銀杵、珊瑚寶瓶和綠松石的曼達等等,伏藏授記中提到:取出後,這一切伏藏品一定要供養給了第十世法王等。之後他也親自做了供養。

最重要的就是此法從此弘傳甚廣,且至今從未間斷,噶舉教派中,包括竹巴噶舉、直貢噶舉和噶瑪岡倉噶舉等,沒有不修持此法的。當然寧瑪派當中更是如此。

■噶舉與寧瑪,淵源上千載

就像昨天談到,今天會介紹舊譯密續(密咒寧瑪)和眾怙噶舉之間的法門和誓言的深厚淵源。

在巴沃祖拉成瓦、就是巴沃仁波切所著的《賢者喜宴》中提及,像是密勒日巴等等馬爾巴噶舉的大成就者,大多同時修持大手印和大圓滿的法門;同樣的,直貢噶舉祖師吉天頌恭和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等,開創了在五脈輪安立八教成就本尊的修持傳統。

同樣,當戈倉巴大師朝禮位於印度的密乘聖地——紮蓮達惹時,曾看到周圍有很多大圓滿成就者。仰昆巴大師的證悟,是依於大圓滿而生起的。采巴噶舉教主——祥玉札巴大師的《百部教敕》中,也記載有許多直接從蓮師及因札菩提王等所聽聞的大圓滿教法的特殊口訣。

以噶瑪噶舉傳承來說,第一世法王杜松虔巴和第二世法王噶瑪巴希,都是生於寧瑪傳承的家庭,尤其是大成就者噶瑪巴希他前半生也修持大圓滿,並以其證悟心髓親自撰寫了《大圓滿與大手印無二之指引四身口訣》。

■三世法王於淨觀中寫出《噶瑪寧提》

第三世法王讓炯多傑也因親見到印度佛學大師比馬拉米札(無垢友)融入其眉間,因而證悟了〈寧提〉的法義,因而撰寫了《噶瑪寧提》。另外第三世讓炯多傑的弟子雍敦巴,精通新舊密續,並且遵照其上師——第三世法王的指示:大力弘揚大圓滿的教法。因而承擔起弘揚大圓滿教法的責任,並撰寫了一部新舊密續的注解。

第四世噶瑪巴若佩多傑曾唱出很多證道歌,來講述其對於大圓滿的見地的證悟,他也印製了《秘密精要續》。我們也看到第五、第六和第七世噶瑪巴對於大圓滿法和《上師密義匯集》的重視。

噶瑪嘠千大營地傳統是由第四世噶瑪巴創建,至第七世噶瑪巴時廣大弘揚,傳統上在大營地裡,都會設有幾個護法殿,其中之一就是《上師密義匯集》的護法殿。

同樣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也在淨觀中見到蓮師八相、喇嘛祥的八種不同身相和八世噶瑪巴無二無別,因此撰寫了廣版和略版的《四座上師瑜伽》。

■每一世法王身邊,都有一位伏藏師

「近傳伏藏」可說是在寧瑪的伏藏當中的一個特點。所取出的伏藏,例如第一世蔣貢仁波切羅卓泰耶說過:「每一世噶瑪巴身邊,都會出現一位具德的伏藏師。」因此大部分噶瑪巴身邊的確都有這樣具德的伏藏師,噶瑪巴也被授記為伏藏主,同時,歷史上記載歷代噶瑪巴都是「伏藏師是否具德」及「伏藏是否真實」的確認者。

例如第一世噶瑪巴依止嘎當巴德謝為上師,第二世法王噶瑪巴依止噶陀蔣巴彭為上師,合修噶舉和寧瑪的傳統就在此時開始弘傳。另外,第四世噶瑪巴時代有大伏藏師桑傑林巴,第六世噶瑪巴時有惹那林巴、第七世噶瑪巴有貝瑪林巴、第八世噶瑪巴時有喜波林巴等大伏藏師,可以看到,每一世法王身邊,都有具德的伏藏師出現。

第十世噶瑪巴時代,有大伏藏師嘉岑寧波。由於第十一和第十二世噶瑪巴,特別注重寧瑪的教法,甚至比起弘揚噶舉教法還更多去弘傳寧瑪的教法。格魯派大師圖更洛桑因此挖苦噶舉說:「比起自宗教法,甚至更精通寧瑪教法。」

到了第十四世噶瑪巴時,當時有三位大師:蔣貢羅卓泰耶、蔣揚欽哲旺波及秋吉德千林巴大師,其中秋吉林巴取出的甚深伏藏的普巴大成就法,成為了噶瑪噶舉主要的修法。在第十四世噶瑪巴的後半生,還廣為修持由伏藏師咕嚕確旺所取的《上師密集》八品,包括盛大舉辦的包含金剛舞的蓮師初十法會。

同樣的,第一世蔣貢仁波切羅卓泰耶,也是第十四世法王的弟子,他特別保護和弘揚八大實修傳承的口訣,並且尤其為了保護舊譯密續大小伏藏師的伏藏,他集結了《大寶伏藏》。其中納含了一百多部伏藏,還好有羅卓泰耶的努力,不然可能現今大多數伏藏,包括伏藏本身的儀軌,或伏藏的口傳、灌頂等等,都會早已失傳。

■十五世及十六世法王,與寧瑪成就者心意相通

第十五世噶瑪巴卡恰多傑是羅卓泰耶的弟子,當時十五世噶瑪巴大力弘揚蔣貢羅卓泰耶《五巨寶藏》,尤其是印製了《大寶伏藏》。其實現在想想,當時他沒有去選擇印製歷代噶瑪巴教言,當時的噶瑪巴教言是很完整豐富的,相對的現在要完整找到是不容易的,但當時噶瑪巴並未選擇印製噶瑪巴教言,而是選擇去印製《大寶伏藏》,就是受到法王的上師羅卓泰耶的影響。

當時第十三世達賴法王為第十六世法王所寫的長壽祈請文中,甚至還特別提醒說「您要多注重噶舉自宗教法」,可見過去歷代法王,都非常重視舊譯密續的伏藏教法。

殊勝的皈依處——第十六世法王日佩多傑也與多位舊譯密續(寧瑪派)大師心意和合,譬如敏林赤千仁波切、敏林忠仁波切、敦珠仁波切、頂果欽哲仁波切、貝諾仁波切、洽哲仁波切、楚息仁波切、達隆哲珠仁波切等等,不論是在世或圓寂的諸多寧瑪派大師,都與法王噶瑪巴心意無別,且有甚深法源,可以看見此噶舉與寧瑪之間的法源,是悠久且緊密相繫的。

■菩薩戒有三種,你是哪一種?

講解過傳承後,要談到灌頂,灌頂前先是「皈依」和「發心」,雖然發心並非附帶於灌頂,應該好好講解,但今天基於時間關係,在灌頂同時,給予菩薩戒。

發菩提心、領受菩薩戒者,有三種選擇:
第一種是還未完全準備好領受菩薩戒,卻有心想要幫助、利益眾生成就佛果。這也具有很大利益。
第二種真的就是一種誓言,也就是發誓「在未證菩提之前,都不損失我的菩薩戒」。這樣也是很好的。
第三種是行菩提心,也就是不僅是發願,具有願菩提心而已,而是要在未證悟之前,例如往昔的菩薩去行持六度萬行,我也如是而行。這就是在「願菩提心」上,再加上「行菩提心」。

你可以自己選擇要受哪一種菩提心戒。但如果你往昔接受過菩薩戒就無須選擇,若首次受戒者,則可自行選擇並跟著念誦〈發菩提心〉偈文:

直至菩提藏  皈命諸佛前
法及菩薩眾  如是亦皈依
如昔諸善逝  先發菩提心
復次循序住  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  我發菩提心
復於諸學處  次第勤修學

如果你是第一種選擇,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只是領受發起菩提心,就不需特別去持守戒律,就沒有戒律。但若發願要持守第二種選擇「願菩提心戒」,最主要戒調就是必須做到「不捨眾生」。第三種選擇「行菩提心」的傳承有中觀或唯識等,有菩薩的十八種、九種或十種等根本墮罪,當然最好可以全部都持守,不然可以按照各自傳承來做修持,總之若發願持守後,就要對「願菩提心戒」及「行菩提心戒」等學處為何,去做學習且行持。(以上法王開示結束)

■蓮師灌頂,三昧耶是信心與勤修

傳授菩薩戒後,法王戴起紅色蓮師帽,開始為萬餘名信眾舉行蓮師三根本灌頂。大家先觀想蓮師在前方虛空中,前方並圍繞著眷眾護法等,大家在海會聖眾前,領受皈依發心,並發起菩薩心,以「我真的要行持菩薩行」之心,來接受灌頂,並在聖眾前做七支獻供。

(灌頂過程略)

在持著已有近四百年歷史、臉部鎏金的蓮師伏藏佛像,為包括蔣貢仁波切、嘉察仁波切等傳承僧眾加持後,法王表示,大家現在都已得到蓮師顯空不二的身加持,希望大家觀想蓮師隨在外在顯現是蓮師像,但內在其實是三寶總集,也是壇城總集,以此觀想來得到完整的蓮師身加持。

 


時間:2014年1月5日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20140105  DSC9244 s

蓮師升起,聖地甘霖驟降

四層樓高的「蓮師八變」唐卡,在壇城巍巍升起剎那,
乾季的菩提迦耶忽然下起大雨…

1月5日午前11:00,蓮師《三寶總集》灌頂結束後,在法王指導下,近五十位僧眾共同鋪展,四層樓高(12公尺)的「蓮師八變」唐卡冉冉升起,為接下來為期五天的「蓮師初十法會」,巍峨揭開序幕。

在法王全程凝神關注下,工作人員爬上五層樓高的大祈願會場頂端,垂降下四條繩索,來支撐這幅超過30公斤重的壇城主尊唐卡,下方由四十幾位僧眾合力拉撐著唐卡,等待升起的這一刻。

舞台下方的祈願會場座位區,則另有僧俗兩大隊伍,正在重排座墊及懸掛傳承祖師唐卡。大家快速的移動著,雖是兩、三百人共同工作著,現場卻是寂靜無聲。

蓮師大唐卡於正午時分雍然展開,冬季乾燥的菩提迦耶也在此時下起雨來,與會人士紛紛探出頭來,驚呼:「這是蓮師賜與的甘露!」

■四層樓高的蓮師八變圖

這幅由大司徒仁波切供養的巍峨唐卡,是舉行噶舉傳承中最重要大灌頂:《密咒藏》大灌頂時所用,以雪域西藏傳統堆繡方式製成,以寂忿尊(半寂靜半忿怒)蓮師為主尊的「蓮師八變」唐卡。

堆繡技法是將先依照顏色及各色之形狀,將各種鮮色絲綢,剪成圖騰之各部分景物,邊緣縫合以較粗絲線搭配,再使用細繡線細密合成,完成的唐卡極具立體感且生動細膩,主尊的蓮師雙目圓睜、清炯有神,倚持天仗、週身綾羅,在微風中彷彿隨時會起身走向法座。

唐卡上,蓮師左上為金剛總持,右為釋迦牟尼佛,主尊兩側分別是:蓮師出家時之「釋迦獅子」,至屍陀林中降伏空行、收攝為護法時之「太陽光」,無死教主「貝瑪桑巴瓦」,聞修八部修法之「愛慧上師」,鄔金王儲「貝瑪嘉波」,以普巴教傳降魔之「怖畏金剛」,及在金剛座降伏五百外道之「獅子吼聲」等八變法相。兩側還有兩位佛母曼達拉瓦和依喜措嘉,下方則是獅面佛母和護法尊,及頂戴紅色寶冠的灌頂上師:大司徒仁波切。

■四十位噶舉傳承上師圖

接續鋪陳於大祈願會場中軸的,是各高近三公尺、以西藏古傳堆繡技法製成的40幅傳承上師圖,從金剛總持、帝洛巴、那洛巴、馬爾巴大譯師、密勒日巴尊者、上師岡波巴,第一世至第十六世法王,暨歷代噶瑪巴的根本上師,以及所有噶舉傳承上師。

■第五世法王的「法會神變記」摹本國畫

在往外擴展的,是各高60公分、寬近50公尺,中國明朝永樂皇帝為上師第五世法王德新謝巴所繪製的「法會神變記」摹本。這兩長幅細緻絕倫的工筆國畫,是由法王噶瑪巴的國畫老師:台灣籍的寂雲法師所重繪,法王則親寫其中的藏文紀盛文字。

這套以工筆精繪著各式彩雲祥光及甘霖等神蹟的原畫,原本共有49幅畫,記載了永樂皇帝尊奉第五世噶瑪巴為「大寶法王」的經過,這也是「大寶法王」這個名號的由來:永樂皇帝在夢中見到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是觀音菩薩,因此派顯僧智光至楚布寺邀請法王來到漢地。

永樂5年2月初五,法王應永樂皇祈請,在南京靈谷寺為皇太后舉行薦福儀式,法會中,永樂皇帝見到一頂由十萬位空行母頭髮編成的黑色金剛寶冠,在上師頭上盤旋,因此他做了一頂寶冠來供養法王噶瑪巴。

而此長卷國畫詳細記錄了這場初二到18日的法會,及3月初三至18日時,法王到五台山後靈谷寺時的各種祥瑞景象,但明朝原畫因戰亂浩劫,已多所佚失或模糊,因此寂雲法師在2008年時,發願以原尺寸重繪,並請法王書寫藏文內容,四年後完成,在此次法會首度公開。

■兩公尺高的主尊蓮師朵瑪

在傳承唐卡及「神變圖」摹本之間,是左右各三座、以金絲細繡金剛杵的巨大七彩寶幔。

下午,僧眾在「蓮師八變」唐卡前,懸掛上五層樓高的五色彩幔,包括白、黃、紅、綠、藍等長緞,以波浪狀綿延懸掛於舞台前上方,當中飾以錦鍛編結的吉祥結。

唐卡前壇城中間,是耗時近月製作的、與人等高的鮮紅蓮師朵瑪,從頂上依序是供養用的、以七彩酥油精雕、花芯鮮潤深紅、花瓣嫩粉的千幅花瓣,鮮紅的朵瑪座身上,裝飾著的。左右各陳列著三朵供養多瑪。再前排陳列琺瑯嵌金絲的八吉祥和七政寶。

壇城兩旁,擺上了黃色壽菊為主色、間綴以赭紅壽菊、下方垂墜亮黃錦鍛的錦簇花團。主舞台下方的僧眾座位區改成為長條型,中軸是兩座一層樓高、頂層各雕飾龍鳳的大鼓,接續排著修法桌,靜待明日(1月6日)起、為期五天的蓮師初十法會上場。

 

法王噶瑪巴《大手印了義炬》課程報導.第四堂課(圓滿)

時間:2014年1月4日下午2:00-4:30
           2014年1月6日上午8:00-10:00地點:印度菩提迦耶祈願會場

只要悲心還在,世界就有希望!

我們以為世界上最可怕的是地震、水災等災難,其實悲心消失才是最大的悲劇。

(大眾頂禮法王三拜,唱頌〈大手印傳承祈請文〉)
(七支供養)
(獻曼達)
(請轉法輪)

法王開示:

首先跟大家說午安。
接續早上「皈依」的內容,接著講「發心」。

(法王口傳《了義炬》,中文版P89-97)

[ 發心]
皈依之後是發起菩提心:
一般而言,即便心能向法,但法是否能入道,就要取決於心
中是否生起菩提心。再者,做任何的大、小善業,若是能成
為成佛的方法,可以說就是法入道了,如果懷著菩提心,不
用說是善行了,連日常生活的普通作為,都會成為成佛的方
法。佛經中說:「想要圓滿成就正等覺,不需要學習很多法
門,只要學一個法就好。那一個法是什麼呢?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分為世俗菩提心,以及勝義菩提心兩種。這兩種菩提
心是八萬四千法門的根本,想要扼要地講說是很困難的,在
安住修的這個階段也不需要說太多,若想要深入瞭解,可以
去學習《噶當六書》16等書籍。總歸來說,世俗菩提心的本
質是悲心,勝義菩提心的本質是了悟實相的智慧,這兩種菩
提心也是相輔相成的。
______________
註16 噶當六書:噶當派的主要實修典籍,包括《本生經》、《集法句經》、
《菩薩地》、《大乘莊嚴經論》、《入菩薩行論》、《集菩薩學論》。

就像帕當巴大師所說:「魚會到有水的地方,不會到乾枯的
地方。沒有生起悲心就不會生起證悟。」依於世俗菩提心,
才能不顛倒地了悟勝義實相,那時將會對沒有了悟實相的眾
生,自然地生起無造作的悲心,並會盡力運用身、語、意三
門去利益他人。
首先,所謂有沒有帶著菩提心,指的就是世俗菩提心。所
以,一開始要有能夠生起世俗菩提心的方法。在世俗菩提心
中,又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這兩種菩提心都要藉由儀
軌而生起。
有些上根器的人,在佛像聖物前,由衷地念誦三遍受持菩提
心戒的文句,就能生起菩提心。一般的人,則要從戒律傳承
沒有中斷的善知識尊前領受菩薩戒。
總歸而言,最好的情況,是晝夜六時都能懺戒,中等的是在
四座修法的前後懺戒,最差的也必須要日夜修兩次懺戒。
此外,願菩提心的修持是一再觀修「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
志求遍知一切的佛果」,這就好像是想要前往某地一樣。
 [ 要想著:]「為了成就遍知的佛果,我要修持俱生大手印的
教導。」然後真正去實踐奉行承諾過要做的善行,這就是行
菩提心,就好像是已經走在路途上一樣。
這裡,在還沒有收攝皈依境之前,要念三遍〈菩提願文〉17
,在殊勝的皈依境面前想著:「過去的諸佛菩薩發起了願菩
提心後,修學行菩提心的學處。我要向他們效仿看齊,為了
利益如父、如母的一切有情眾生,要發起菩提心,並且次第
學習六度波羅蜜的學處。」對自己能這樣的去發心感到歡
喜,他人也會讚歎。由衷地祈願,最後觀想皈依境化為光芒
融入自身。
平時在重新受菩提心戒的時候,可觀想在自己前方天空,蓮
花月墊獅子寶座上,有本師釋迦牟尼佛,旁邊圍繞著八大菩
薩以及十六羅漢等菩薩聖眾和聲聞僧伽眾。在聖眾前領受菩
薩戒,之後處在無所緣的禪修中。
17 即「直至菩提藏,皈命諸佛前⋯⋯ 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
 [ 願菩提心的學處]
一切法的行為與修持都是發心的學處,因此它是非常廣泛
的。歸納起來,以願菩提心的學處來說,「捨棄眾生」以及
「生起不合乎菩提心的想法」這兩種心態會完全毀犯菩薩
戒,所以在領受菩薩戒之後,最重要的是斷除這兩種想法。
[ 捨棄眾生]
不論眾生的數量多寡,好像都跟自己有仇一樣,心裡想著:
「就算有機會能幫助你,我也不幹!」這些想法多是帶著瞋
恨與嫉妒的心態,這樣心胸狹隘和瞋怒他人,就是犯下了捨
棄眾生的墮罪。
[ 生起不合乎菩提心的想法]
同樣地,認為當個世間凡夫還比較好,所以不做任何自利或
利他的事;認為成佛很困難,所以覺得發不發心都一樣;認
為自己沒有能力去利益眾生,所以著意在自利上,當個自了
漢,只有聲聞的發心;認為菩提心沒有那麼大的利益,所以
輕忽菩薩戒等等,這些都是不合乎菩提心的想法。
若不能完全對治以上兩種錯誤思想,就會毀犯菩薩戒。為了
一開始就不要發生這種情況,所以要持續地保持正念。一旦
做不了主,失控了,就要趕緊去懺戒。
總之,無論任何時候,即便是對傷害我們的仇人、非人,都
不要失去想要對方成佛的熱忱意願。即使毀犯了聲聞四根本
重戒這樣大的罪行,也無法摧毀菩提心,現在趁著菩提心能
夠直接利益我們的時候,要盡力去修持,就算做不到,也要
保持著「菩提心是有長遠利益」的思想。
[ 不忘記菩提心的因]
要捨棄生生世世會遺忘菩提心的因素──四個黑法,並且要
學習不忘記菩提心的因素──四個白法。

今年可能只能講到皈依發心的部分,第二個加行應該講不到了,因此可能要請金剛薩埵等一等,等到明年才能講了。但明年說法者還在不在,就不知道了,如果在財能講。

■發願承擔眾生苦,即是大乘

以上講很多發心的方式,岡波切巴大師講說了「願心向法,願法向道,願道斷惑,願惑顯智」的四法,這裡包含「三士夫」的完整道次第。

遍智貝瑪嘠波說:岡波巴大師為了講說三士夫道次第而撰寫《寶鬘集》,為了講說上士夫道次第,也就是大乘行者的修道次第而撰寫了《解脫莊嚴寶論》。而寶鬘集的主要內容就是「岡波巴四法」,其中講述的是三士夫的道次第。「願心向法」是下士夫的修持,「願法向道」是上士夫的修持。法是否向道,這個道指的是大乘之道,就是能夠帶領我們到達究竟的佛遍知的果位的道。

內外道(佛教與非佛教)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皈依」,大小乘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發心」,依發心大小的不同而有大小乘之分,一個法本身到底屬於大乘或小乘,其實並不是從法本身去判斷,重點是取決於修持此法的人,他本身的發心是甚麼,它本身的承擔力有多大。以前有一個人問他的上師說:「大日如來法是大乘或小乘呢?」,上師答:「那要看發心,大乘發心的人修持即是大乘儀軌,小乘發心的人修持即是小乘儀軌,像你我來修,就什麼都不是,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

為什麼這麼說呢?有時候我們會因為這個法是大乘法或密乘法,而覺得自己也變了不起了,其實很難說某一個法是大乘或小乘,要看修持這個法的人發心如何,他能夠作怎樣的承擔,重點不是「法是不是大乘」,而是「人是不是大乘」。因為「乘」有「承擔」的意思,就像大象能承擔的重物,交給驢或馬是不行的。大乘的發心是「承擔眾生痛苦」的大願。但我們常常不是看自己是不是具備大乘的發心、能不能承擔眾生苦,只在乎這個法是不是有名,是不是大乘特殊的法,這樣是不行的。

當我們想發菩提心、領受菩薩戒,按照律典來說,當行者心中生起想要領受的心,而外在又有和合的因緣,你就可以得受這個戒。而大乘的菩薩戒,重要的是發心,如果沒有發心,就算上師想要給你這個戒,菩薩戒是沒辦從外在得到的,最重要的是你內在有沒有生起一念「為了利益遍虛空一切如母有情,我願精進修持,成就遍知的佛果位」,如果沒有真正從內在發起這樣熱騰騰的菩提心,是很難真正得到世俗菩提心戒的。

■悲心消失,是最可怕的事情

講到生起菩提心的方法,一般來說方法是很多的,根據噶當派的說法,要生起菩提心,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思維「七重因果教授」,一是修持「自他交換法」。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這種大悲心不是在那裡等著希望眾生出離痛苦,而是有一種積極主動的熱忱,想著:「我要幫助眾生離開各種痛苦。」要有這種穩固熱誠的發心。

對於二乘行者、就是聲聞緣覺等行者有沒有悲心,在論典上和不同智者都有不同說法,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就算二乘行者有大悲心,但積極主動、熱忱承擔眾生苦的這種大悲心是沒有的。

可能有些人有些疑問,覺得悲心好是很好,但它似乎沒什麼實際作用;這是不對的想法,因為大悲心不就是一念善心而已,在我們一生當中,或者在世界上,大悲心都是必須的。放眼望去,今天世界上很多人沒有食物、沒有衣服、沒有醫療,生活在疾病、戰爭、四大不調的極大恐懼中,他們需要我們的關懷和幫助,如果我們願意去關懷付出,他們是有機會從這種困境和痛苦中解脫的。

因此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悲心消失了。我們以為最可怕的是地震、水災、流感等,因為這些會危害到眾多有情的性命,但其實悲心的消失才會是最可怕的。

悲心的消失是慢慢發生的,它一點一點崩壞、消失,慢慢的人與人不再互相關心,如果那一天來臨,世界就會成為一個沒有溫度的冰冷世界。如果我們還有愛心、悲心,發生再大的災難,還有愛和關懷,就還有恢復的希望,不只是人,其他的眾生也不用再受苦了,因為有情會互相照顧,這樣痛苦的苦海就會乾枯了。

■你的悲心,營養不良?

有人也許會問:悲心既然這麼好,那為什麼我們卻生不起悲心呢?是我們從小就沒有這種善種子嗎?還是這種悲心的種子被火燒盡了、已經焦壞無法再生了?

其實每個生命一出生自然就有這種關愛他人、保護他人、利益他人的本能,科學家說我們腦子本來就有這個區塊。這是一個好消息,聽起來的確人歡喜,但壞消息是,這種悲心的門卻被關上了,就像電關掉、燈滅了一樣。我們要觀察:我們是怎麼關上了我們的悲心之門,什麼時候關上了我們的悲心之門?為什麼我們本具的悲心沒有開展、被掩蓋到不見了呢?可能從小開始,我們用「漠不關心」、「這不干我的事」、「我何必管閒事」的心態慢慢慢慢關上了心中的悲心之門,真的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了。

悲心是俱生的力量和功德,但我們沒有讓它生起來,卻讓它滅卻了,為什麼呢?我們從小的悲心是很微弱的、是還沒有發育完成、沒有善巧方便的悲心,因此很容易受到挫折,這時會覺得悲心沒用,因為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失望,覺得它真麻煩,對於悲心慢慢沒有任何歡喜之心。由於我們的悲心還未成熟,而且和自利之心混雜時,就很容易受到挫折。如何才能讓未成熟的悲心成熟、善巧,讓它更有力、更成熟呢?就要讓障礙它成熟的因素消除,這是我們要思維的。我們並不是去刻意增長一個我們不具備的心,而是悲心是我們本具的,我們應該想盡辦法讓它生起增長。

就好像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成長,會知道身體的歲數,同樣我們也應該問問自己悲心的年齡是幾歲了。譬如我二十八、九歲了,但我的悲心應該只有五、六歲吧,其實還沒有長成為一個有力量的年輕人。因此,我們應該看看自己本具的悲心,現在發展的如何?幾歲了?有多少力量了?能夠承擔多少?然而我們的悲心,現在就像一個營養不良的小孩,因為我們從未好好給它吃喝,這樣下去,它怎麼會長得好呢?如果我們一直不給悲心營養,它就會一直營養不良。因此,我們要給悲心營養,讓它茁壯成為一個發育良好,具備力量,眾人見到就歡喜的的菩薩、大丈夫,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休息半小時)

(法王口傳《了義炬》,中文版P97-102)
[ 四個黑法與相對應的白法]
一、為了欺騙上師和值得敬奉的對象而故意說謊,不論是否
騙到了,不論說多少謊言,都是一樣的,就算是開玩笑
也不能說一點微細的謊言。
二、雖然必須讓別人對於他自己做錯的事感到後悔,但是讓
別人對於不該後悔的善行生起後悔之心的話,不論對方
是否真的感到絲毫後悔,我們都已經產生了過失。所以
我們要盡力讓一切眾生去做與三乘,尤其是與大乘有關
的善行,讓一切眾生都祈願證得殊勝菩提。
三、任何一個眾生,就算只是曾經念過發菩提心的文句,不
論是誰,他都算是菩薩。對於這樣的眾生,不論當面或
背後,連說一點有如髮梢[ 大小] 的壞話都不行,更不


用說不能辱罵普通的眾生,應該要去讚歎眾生才是。
四、經典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和佛陀一樣是積聚功德、
淨除罪障的對象。不論在身、語、意哪一方面,都不能
為了自利而對他人狡詐、諂誑、欺瞞,甚至拿秤子去欺
騙他人18。我們要承擔起讓一切眾生此生來世獲得利樂
幸福的利他之行,或者至少在言語上,要像父子一般地
說正直的話語。
總之,「所有利益和勝利都歸於他人,所有吃虧和損失都自
己承擔」這一句包含了一切。菩提心戒,主要都是看心態思
想,不論身、語上的行為如何,任何時候都要守護自心。讓
菩提心越來越增長的因素,就是學習廣為積聚二資糧。
在《大方等大集經》中說:「菩薩有十事:一、以信心為根
本來依止善知識。二、勇猛、精進、無偏頗地尋求正法。三、
帶著強烈的意樂努力行善,絕不放棄。四、謹慎做事,避免
浪費的行為與事務。五、成熟眾生道業,且不貪著此善業。
六、不惜身體性命持守正法。七、在積聚福德資糧上,總是
都覺得不夠。八、努力培養智慧資糧。九、永遠不離真實義。
十、善巧地尋求任何可行的辦法。」對以上十項要盡量努力。

行菩提心的學處
光是播種就期待豐收是不夠的,還要努力耕耘。同樣地,光
是有要成佛的想法也是不行的,還要竭盡所能地去實踐各種
大小的菩提行,好好學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
及智慧等六度波羅蜜。總之,就像「沒有什麼是菩薩不學的」
所說的,要修持所有的善根,隨喜別人的成就。
[ 四無量心]
[ 慈心:] 想讓一切眾生遇到前所未有的快樂,並且令眾生
做到獲得快樂的良善因素,這是慈心。
[ 悲心:] 想讓眾生遠離眼前的痛苦,並且斷除造成未來痛
苦的不善因素,這是悲心。
[ 喜心:] 對於他人身心的喜樂心生隨喜,這是喜心。
[ 捨心:] 我和如母的任何一個眾生,沒有誰重要或誰不重
要的差別,都是平等的,而這個眾生和一切眾生也沒有親疏
的分別,所以不去貪著一人,也不去瞋恨一人,一切都是一
味的,這就是平等捨。
若能沒有冤親以及介於此二者之間的人的分別,對遍滿盡虛
空際的無量眾生都可以這樣去觀修,這就是四無量心的修
持。進入大乘瑜伽之後,需要修持的重心就是這四無量心,
也是法的精華。
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指古代的商人故意調整秤子,以騙取多餘的錢。

明天早上的《三寶總集》灌頂前,我會先給「菩薩戒」,雖然我會傳戒,但能否得戒,還是要看各自的發心。

一生之中我們會有一些特別重要的日子,例如我們的生日,或如18歲或20歲的成年禮,畢業典禮或結婚紀念日等。發菩提心更是一件大事,能為我們今生的生命帶來重大的利益,而且不僅今生而已,發菩提心那天,更是我們生生世世的大日子,值得好好慶祝。然而我們常不該慶祝的慶祝,該慶祝的卻忘了。在聖地菩提迦葉,又在大家一心向善的殊勝因緣下,我相信生起菩提心的利益是非常廣大的。

■如果父母又老又病,我們又被關…

就像之前提到,悲心非常重要。悲心就是關心眾生的痛苦,當我們談到悲心時,會說到悲心的對象,對喜歡的人我們比較容易生起悲心,對不喜歡的人就很難。甚至當討厭的人遭遇不幸,還會幸災樂禍的說:「這個大壞蛋活該,護法真是有力量,三寶真是有加持呀。」

所以想要修持悲心,首先是讓自己對「每一個人」都生起歡喜心。但光是這一點就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都有很大的分別心,對喜歡的人很容易生起悲心,對陌生人就有點難,對討厭的人就太難了。所以我們要訓練自己,無分別的對待每一個人,歡喜地去尊重每一個生命。

我們可以試著理性地來看這件事,我們要問:對於親人、朋友,為什麼會特別覺得親切?原因可能是因為對方有恩於我,所以會一看到就覺得親切。同樣的這個原因,其實可以適用於所有眾生,因為從生生世世的角度來想,所有的眾生都曾經對我們有恩,我們也應該對所有對我們有恩的眾生生起親切的感覺。

就像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中說「困於我執鐵網內」,因為我們認為我們有一個五蘊和合的「我」,因為有「我」,就有「我的」父母、「我的」親友,有了「我」和「我的」,我們就被捆綁在「我執」的牢籠、鐵網中了,其實仔細看看我們其實生活在一個狹隘封閉的自我世界裡,只貪愛牢籠中的「我的」親友,對牢籠外的人漠不關心,被限制在狹小的鐵網中,還自以為不錯呢。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想坐牢嗎?」當然沒有人願意,但如果你告訴他:「其實你已經在牢裡了!」他會不會嚇一跳呢?我們現在就像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們已經被關很久了,我們都是囚犯,而且是很老的囚犯,我們的心被我執的枷鎖而被困在輪迴的牢籠關很久了,我們要能生起一念出離的心,想辦法讓自己從輪迴的牢獄中獲得自由,試著跟別人見見面、談談話,讓自己有機會到另一個世界去,和他人交流,想從這個我執的牢籠中出來,和別人交流,認識他人,進而關懷他人。

我們可以設想有一個家庭,父母年邁重病在家,而唯一的孩子因為犯罪被關在監獄裡。父母因為擔心而讓病情更加嚴重。三界眾生就像那又老又病的父母,我們就像被關的獨子,我們要想辦法趕快從牢裡逃出來,救護照顧年老重病、無依無靠的父母。菩提心的生起就是這樣,我們要盡量想辦法盡快從我執的枷鎖、輪迴的牢籠中解脫出來,得到自由,才有能力救護如父母般在受苦的三界一切眾生。

(迴向)
(發菩提心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月6日上午蓮師《密集金剛》灌頂圓滿後,法王口傳《了義炬》,中文版P103-113,〈第一,皈依與發心〉口傳圓滿)

 [ 七重因果教授]
此處,噶當派的口訣是透過思維因果的關係之後,讓慈悲等
四無量心在心中生起:
一、 我第一要務是成就佛道。
二、 生起成就佛道的因素──菩提心。
三、 生起菩提心的因素──悲心。
四、 生起悲心的因素──慈心。
五、 慈心的因素是知恩而報恩。
六、 知恩的心來自認識到一切眾生如父、如母。
七、 知道眾生如父母後,首先思維今生母親的恩德。
如此思維而觀修慈心。同樣地,也擴大至有生命的所有眾生
做觀修。
為了希望被別人視為好修行人,希望得到衣食、名聲等等,
希望自己比別人好而假裝有菩提心;裝模作樣,給自己冠上
了證悟者、成就者的名稱,以上是毀壞自他的根本,這時就
要用思維人身難得以及無常的道理來對治。
[ 自他交換法]
雖然有一點善行和法行,但之後只是迴向得到人、天的快
樂,就是違背了菩提心。所以,這時應該要思維輪迴過患以
及業、因、果。
如果只有自利的想法而沒有利他之心,就會毀壞一切的根
本,因此要作自他交換的修持。這點是尤其重要的。
自己和一切眾生想要獲得快樂的心是一樣的,不喜歡痛苦的
心是一樣的,法性本無自性的狀態也是一樣的。由於我們自
己只有一個人,眾生卻有很多,所以我和眾生不只是平等一
樣的,而是眾生比我們還更重要。因此,不要只有知識上的
瞭解,要在心上把握且堅定地想著:「自己成佛之後,必定
要讓一切眾生都成佛。」為了更能發揮修持的效力,要做到
不要太過珍愛自己,要把任何一個眾生看作遠比自己還要珍
貴,為了讓他人獲得快樂,就算自己承受著劇烈的痛苦也歡
喜願意,讓自己的心意或行為都只為了利益他人而付出。
我們現在所做的一點點善行,都是對自己有好處才去做,就
算囑託別人做的事,也是對囑託者自己本身有好處。所以,
再也不要這樣了,這怎麼算是佛法的行為呢?應該在行、
住、坐、臥一切時候,只帶著利益他人的心。

當自己遇到被疾病、非人迫害,被流言蜚語中傷,煩惱越來
越強等等的時候,要想著將眾生不希望遇到的一切狀況,都
收集堆積到自己身上。在苦難的時候,要知道這是過去的業
力,心裡不要悲苦,反而要將他人的痛苦也承擔起來。當自
己快樂的時候,要將壽命、財富、權勢等等往善的方面去使
用,不要懈怠懶惰,要讓自己的身、語盡力行善並且祈願一
切眾生獲得福樂。
總之,不論做什麼都不要自私自利,要以對治我執的程度,
來衡量自己的佛法修持。
在向內吸氣的同時,想著一切眾生的痛苦、一切罪障,都聚
攏成黑色,從鼻孔處吸入進到心間,將自己從無始以來所積
聚的善業以及一切快樂,從鼻孔以白色[ 的樣貌] 呼出去,
分享給到每一位眾生,想著所有眾生都成佛,並因此感到歡
喜。
嘴上要時常念誦:「喜樂的時候,願善業迴向眾生,願利樂
遍滿整個虛空。痛苦的時候,願我代替眾生苦,願痛苦的海
水竭盡乾枯。」

臨死的時候,就算已經做不了其他的修持,也要能夠配合著
呼吸,修持一座施受法。
身體的病痛、心裡的苦楚、爭吵訴訟、吃虧損失,任何不喜
歡的事情發生,都不要去怨恨他人。要想著:「都怪自己太
珍愛自己。」將所有過錯都歸咎於自己。所有仇人、親人,
以及介於這兩者間的人,都是修心的對象,是淨除罪障的友
伴,要想到:「一切眾生都對我有著大恩。」
不要為了讓別人以為自己沒有我執,而說些什麼或是做些什
麼,所有一言一行都要遵照戒律而乾乾淨淨。不要說別人的
壞話,就算見到別人的過錯,也要知道那是自己不清淨的投
射,不要揭發別人,以粗言惡語或用兇惡的咒術來對付非
人,該自己去做的困難工作不推卸給別人,不把自己的罪責
誣賴到別人身上。
與自己這方不合的若是失敗了就很高興,仇人死了心裡就想
著:「真好!」別人生病時,還想著要對方來服侍我們,這
是想都不能想的。
我們應該不論身體是好、是壞,或者別人是否唾罵中傷,就
只是修持菩提心,並且對仇人和障礙等難以生起悲心的對
象,更專注地去觀修慈悲。
不要對法沒有確信,時而修持、時而不修,修持佛法是自己
的事,不要吃一點苦,就誇大地賣弄炫耀。別人對我們作出
揭發、羞辱、毆打、瞋恨等行為時,不要去回應,只要繼續
修持悲心,對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要表現出高興或不高興的樣
子。如果不能忍受一點對自己的微小傷害,也一點都不能利
益到他人,那就表示忘失了菩提心的道理。自他交換是非常
善巧、了不起的方法,要紮實徹底地去修持。
僅只是發起菩提心,就能淨除無量的罪障,讓善業無盡增
長。僅只是一剎那生起菩提心的福德,也比用鋪滿有如恆河
沙數珍寶的國土,一一供養一切諸佛的功德還要更大。發菩
提心的利益當然是無量無邊,因為它是萬法的精華。
六度波羅蜜等一切菩薩的行持,完全是從悲心而生起的,所
以不要說:「我已經修了幾個月、幾天了。」或者只是說著:
「某一個受苦的眾生好可憐呀!」應該要無分別地對所有的
有情眾生,去練習生起永恆普遍的大悲之心。
 [ 需做到的兩種戒律]
一、為了成熟自心,自己要修學一切善的方面,這是積聚善
法的戒律。
二、為了成熟眾生,要對眾生做適合對方的善行,這是利益
眾生的戒律。
以上這兩個戒律,包含了所有菩薩戒。
佛經說:「對於這兩條戒律,明明能夠依其所宜地去做到,
但是卻不做的話,就是毀犯了菩薩戒。」所以無論對任何的
善根、善行,遇到了就該去完成,並且鼓勵別人也去行善。
有些人認為善法只要修一種就可以,執著無法忍受逆境的模
糊體驗,這種過失是因為缺乏聽聞和閱讀佛經以及聖賢的傳
記而發生的。

 


(本報導所引《了義炬》內容,出自「了義寶藏」系列第一集《了義炬:大手印四加行簡要合集及正行教學次第》,作者: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譯者:妙融法師。)

 

 


時間:2014年1月4日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20140104 book

第八世法王著作,重申噶寧法緣

佛陀所說的千輻正法輪,你拆一邊,我拆一邊,這樣一個完整的正法輪還存在嗎?

■噶寧一家親,第八世法王敬重寧瑪教法

我今天要特別介紹一本書,書名叫《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父子所著之舊譯密續回諍文》,這本書是配合蓮師「初十法會」而特別出版的,這是由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和其弟子巴沃祖拉成瓦兩人所著的兩篇回諍文(回應批評、辯駁爭論)集結而成 ,內容主要是針對很多對於舊譯寧瑪派的一些批判,例如批評舊譯寧瑪來源不清等等的回應。尤其曾經誤傳一個據說是第八世法王噶瑪巴所寫的批判,因此導致法王遭受許多寧瑪派行者的詆毀。但這本書中明確指出那是別人假借法王之名所說。所以這本書能如期出版,我真的非常欣慰。

這本書能面世,要特別感謝藝雅塔國際的出版,藝雅塔國際的負責人是尊貴的卓千本樂仁波切,要感謝仁波切和他同仁的努力付出。

這本書非常難得,教界很多人都只聽說過,而沒見過,這就是這次為什麼要出版這本書的原因。這次法會有很多從漢地來的人,你們的上師、法友或你們自己,很多人可能是修噶舉的法,有些人可能是修寧瑪的法,有些是修噶寧(噶舉、寧瑪雙融),都和寧瑪派有很深淵源,對於那些懂得藏文的人來說,如果你們能夠帶這本書回去送他們,他們應該會很高興的。比起請購一些其他的物品回去送人,請購這本書回去結緣的利益是更大的。

■佛陀正法輪,缺一邊都不行

藏傳佛教一般說有四大教派,加上覺囊派有五大教派,又可以再細分出許許多多個支派,這些都是佛教的莊嚴,那就像是黃金佛塔上的不同莊嚴,有珊瑚、珍珠等等,莊嚴越多越好,如果只有一種有多單調呀。雖然不同的宗派有些微的差異存在,例如咒師在放置鈴杵的位置就有不同說法,有的說鈴在右、杵在左,有的說鈴在左、杵在右,有些是在辯經時的用詞或動作不同,但我們很喜歡把一些小的差別放大,誇張渲染,但仔細聽他們辯論的內容是什麼,都是空性、菩提心、顯密、大小乘等等,一樣都是佛陀的教法,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對於這些差別,我們過於大驚小怪,應該切記:萬法的本源都是一樣的,在說的都是同樣的東西。

同樣,每個教派的傳承祖師之間,沒有一個是沒有法緣關係的,所以我們對每個教派都應該重視。尤其現在是五濁惡世,佛法就像黃昏的夕陽,面臨著下沈的危機,我們更應該同心協力,承擔佛陀教法,任何一部分的毀壞,都是整體佛教的損失。

就好像法輪一樣,在古代的轉輪聖王有千輻輪,聽說在布達拉宮就有這樣的一個千輻輪。佛陀廣宣正法、大轉法輪,這就像是金色的千輻法輪,佛陀把這樣的正法輪交給了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地接下來。但是我們沒有這麼做,卻爭執著其中某個輻說是自己的,例如噶舉派說「輪輻的這個輻是我的」然後就扯下一個輻,寧瑪派說「那個輻是我的」,又扯下另一個輻,結果你拆一邊、我拆一邊,這樣一個完整的法輪還存在嗎?這樣佛教就不圓滿了。我們有責任讓整體的佛教都興盛,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應該互相關愛、敬重,將佛教的明燈,代代傳承下去。

 

法王噶瑪巴《大手印了義炬》課程報導.第三堂課

時間:2014年1月4日上午8:00-10: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讓自己成為完整的法器

聽聞佛法時,要避免三種逆緣,就是三種聽法的過錯,還要具備六種順緣。
    
(大眾頂禮法王三拜,唱頌〈大手印傳承祈請文〉)
(七支供養)
(獻曼達)
(請轉法輪)

法王開示:

今天是前行課程的第二天,首先向各位說聲早安。

當我們講說佛法或聽聞佛法時,很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聽聞,要如何講說,還有,在聽聞或講說時有什麼共同需要注意的事,這是我們要知道的。當我們說到聽聞佛法時,其中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什麼是聽聞法教的功德利益?要如何去想聞法的功德呢?也就是我們在得到暇滿的人身之後,在死神尚未找上我們時,我們有這樣的機會能夠聽聞、思維甚深的佛法,這代表我們一定能夠證得無上的菩提果位,是沒有任何疑惑的,所以要生起這樣的歡喜心與信心來聽聞。

■聽聞佛法的利益

「噶當六書」的《集法句經》,是一部能幫助我們生起信心的典籍,當中提到:「聽聞而能知諸法,聽聞而能遮諸惡,聽聞而能證涅槃。」第一句提到,聽聞佛法,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法義,知道什麼應該取捨,這是聽聞佛法一般性的利益。

之後二句,是從所斷面及所證面來告訴我們,聽聞佛法的利益是什麼。從聽聞佛法的所證面來說,這說明了戒定慧三增上學的利益。聽聞律典的時候,講說的主要是戒律,這能夠幫助我們生起「戒」。經典的內容主要是關於「定」,可以幫助我們聞思後生起定。那麼透過論典時,講述的重點是智慧,所以能夠透過聽聞論典幫助我們生起「慧」。

從所斷面來講,能夠幫助我們消除各種染汙煩惱。《佛本生傳》中提到:「就算為了求得一句法義,都要廣大地布施自己的頭目手足。」由此可知,佛法是極為珍貴難得,並且具有很大利益的。

■禮敬說法者,代表對法的尊重

再來,第二個就是,對於法及說法者必須生起恭敬之心,《佛本生傳》中提到:「坐於低下位,調伏的殊勝即能生起。」聽法的時候,我們需要具備熱忱歡喜之心,而且隨時要保持正念而不散亂,避免漏聽任何一個字。同樣對於說法者,我們也要帶著一念心,視他如佛、菩薩一般,並且幫他準備一個高的法座,讓他在高的法座上說法,向他做禮拜,向他獻供曼達等,這一切的作為都代表法的重要,也代表我們對法的尊重之心。

雖然在「八關齋戒」及其他戒法當中,都提到一個戒條:「不坐臥高廣大床」,意思是不可坐臥在貴重的,和超過一個手肘高度的座位之上。但是如果他身為一個說法者,無論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是可以允許坐在這樣高廣的法座上的,這都是象徵對於法的尊重。因為說法者心中的法和他本身是無法分離的,因此我們為了求得這個法,敬重這個法的同時,也要尊重說法者,因此就必須為他準備這樣的法座。

■聽聞佛法的三種過患

接著,在聽聞佛法時,很重要的就是要正確地來聽聞,這時候要避免三種器皿般的過失,就是三種聽法的逆緣,同時還要具備六種想的順緣來聽聞。譬如佛陀在經典當中,不斷提醒弟子:「汝今諦聽,極善思惟,善思念之。」這都是要告訴聽法者,要斷除像三種容器般的過錯。

一,覆器:
首先第一個「諦聽」,也就是說要好好聽聞。這裡的「好好聽聞」,意思是對法有興趣、有熱誠、歡喜的來聽聞,這樣的心態,幫助我們消除如同覆器(容器倒過來)一般的過錯。聽聞佛法時要有強烈的渴求之心,就是要像一個非常飢餓的人,非常渴求食物般地來聽聞。

二,垢器:
第二個「極善思惟」,意思是能夠正確地明辨取捨,由此斷除了垢器(容器汙穢)的過失。

三,漏器:
最後一個是「善思念之」,意思是不輕忽、浪費跟隨上師所聽聞到的法教,隨時憶持那些教言,念茲在茲,這樣可以避免「漏器」(器皿底部有破洞)的過失。

以上就是三種器皿般的過失。我再詳細解說一次,首先「覆器」是形容像倒過來的容器。這裡說倒過來的容器的意思,就是水啊、各種飲料都無法倒進去一樣。如果一個人坐在這樣一個法會的現場,但是沒有專注聽聞的話,就像倒過來的容器,一點法甘露都無法進入心裡。這裡講的不是傳法者的過錯,而是聽聞者弟子們要注意的部分。

「漏器」是形容像容器有破洞時的過錯。有破洞的容器,無論添加任何東西,是一滴也無法留住。所以很多人在聽法時,身體在現場,也很專注地在聽,但是卻沒有試著記住這些教法,這樣的情況就會變成全部的內容都忘掉了。因此之後想要去修持時,會發現一點也想不起來。這個也是我們要避免的一種過失。

第三種是「垢器」或有毒的容器一般的過失。一個容器如果是骯髒的、有毒的話,這時任何放進去的東西,也都會被染污而不能食用。像很多人身體在這個法會現場聽聞,同時也很專注地聽,也能憶持,或甚至也跟別人分享,但如果我們帶著三毒煩惱,總之是一顆不清淨的心,負面的心態來聽聞的話,不僅對於自心沒有幫助,甚至會傷害到自他,這是我們要注意的。所以第三種聽聞佛法,就是要有一個清靜的動機,避免像是容器被有毒的東西染污一般的過患。

透過了解了以上幾種比喻,還有所要闡述的意義之後,就知道聽法的時候會有這三種過失,要將它斷除。接著,就要想如何來對治它,這是很重要的。對治的方法如下:

一,以專注對治「覆器」的過患:
這時候對治的方法,就是要專注地聽聞,耳朵仔細地聽,心也不散亂。

二,以憶持對治「漏器」的過患:
這時候不僅是要專注,而且試著去記住、憶持這樣的教法。

許多外國人,無論東方或西方的弟子們都會有這樣的習慣,就是說法者一說完後,馬上就記錄在筆記本上,我覺得這非常好。但光是寫下來、記在本子上還不夠,這裡所謂「憶持」的重點是,你的每一筆、每一劃在記錄時,你的心也要將這每一字、每一句的口訣或法義,都寫到心裡面去,你要真正憶持它,才是重要的。否則寫在紙上,也不是天天都帶著筆記本在身邊,尤其當你遇到危急的情況時,你沒法說:「等一下,讓我拿出來看一看,再看怎麼辦。」是沒有這樣的時間的。大家能夠記下來是件好事,但同時心也要能夠憶持它,讓這個法入心,那麼當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做取捨決定的情況時,才能用得上。

三,以好動機對治「垢器」或「毒器」的過患:
意思是要避免自己帶著貪心、瞋心或愚癡的心去聽聞佛法。

以上我們了解了聞法時的三種違緣是什麼,也知道了對治的方法。相對來說,第一個比較容易去對治,第二個稍微難一些,第三個就更難了。總之,我們知道之後,就去思維它,並且盡力去斷除這樣的過失。雖然很難一開始就馬上斷除這三種過失,但是就隨自己的力量,盡力去試著斷除。

我們很難把上師說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記在心裡,這是很困難的。就算你只記住一兩個文義,但你心中想:「雖然我只能記住這一兩個句子或法義,但當我面臨死亡的時候,我要能夠記起來而作修持。」如果你能這樣想的話,這個利益也是非常的大。

尤其每一次當你要開始聽法之前,都要先提起一個有力的心念,告訴自己:「我今天要好好聽聞教法,而且在這座法當中,我要試著去記住當中的重點。」所以你隨時都要保持正念跟覺知去觀察,這是很重要的。然後在每天聽完一座法之後,不要馬上就想散亂地去跟別人講話,你應該靜下來,不斷地回想一下這位上師在這堂課中到底講了些什麼內容,試著去回憶它。如果你發現哪一段好像不太清楚或者忘了,這時你可以再問其他人,就會了解第一天原來講了些什麼。接著,第二天又會聽到新的內容,同樣也在課程結束之後,好好回憶今天講了什麼。總之,這樣第一天、第二天慢慢地不斷訓練,你就會養成憶持的習慣,會發現自己很容易就記起教法的內容了。

■六種想法

這六種想法,能夠避免有垢容器一般的過患,所以接下來也會講一下這些內容。

一,生起「自己是病人」的想法:
第一個想法,是要想像和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病人。平常我們一談到生病,就會聯想到頭痛、腳痛或者感冒等等。但是如果和輪迴的大苦,或者所有眾生的苦痛相比較,那些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病痛。

藏醫典籍中提到,疾病主要分為風疾、膽熱、涎病和三者綜合等四種。而最主要生病的病因,可以分為長因與短因。以長遠的因來講,就是自己的三毒煩惱,這心中的貪瞋癡三毒,可以說是一切疾病的根本因。

雖然透過藥品、食物,或者一些作息、運動,能夠幫助我們暫時消除病痛,但病根其實還留在那裏。因此,真正想要長遠從病苦中出離的話,就必須從長遠的因,也就是對治三毒煩惱下手了。只要根本煩惱還未盡除之前,我們可以說都在生病。就像噶當派祖師形容,我們就像是「無法康復的病人,無有出期的囚犯」一樣。

世間上任何的疾病、病痛,一段時間後都可能會治癒,但就算真的沒辦法治癒的,也會有終結、死亡的一天。但是,像輪迴這樣的一場大病,是無始以來就一直不斷地輪轉,要死不活地糾纏著我們。

二,生起「說法者是醫生」的想法:
在生起自己是無法康復的病人一般的想法後,接著就好像遇到一位良醫時,我們絕對會依照他所說的按時服藥,同樣,我們遇到一位具德上師的時候,我們會非常歡喜,而且不管他怎麼說,我們都會歡喜地依教奉行。

三,生起「法教像良藥」的想法:
這就好像我們光是有好的醫生還不夠,我們必須按照他所說的,按時去服藥。同樣地,我們接受了教法之後,我們也要真正如實去行持,這是很重要的。

四,生起「修持像是治療」的想法:
就像是得了重病的人,如果只是幾天或幾個星期服藥、治療是不夠的,而要直到康復為止,都要持續接受治療一樣,修行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上師所教示的許多取捨的要點,要像是毫無斷續的水流一樣地去修持它。

五,生起「傳法者就像如來菩薩」的想法:
由於傳法者具有如來菩薩等等無謬的教示,因此要想著傳法者就如同佛菩薩一般,並且帶著感恩的心而恭敬。

六,生起「願正法良藥久住世」的想法:
正法是消除一切痛苦,還有痛苦的原因,也就是消除痛苦和煩惱最好的方法,因此發願正法良藥能夠長久住世,消除眾生所有的痛苦,而使眾生的福樂增長,佛教長久興盛。

針對這六種想法,可以配合不同的情況去想,舉例來說,上師在說法的時候,對於說法的上師要具備這六想。同樣在講到暇滿的教法時,對於暇滿人身難得這樣的教法,也要具備六項來思維。舉例來說,由於自己虛擲浪費暇滿的人身,因此自己就像是病人一般。講說能夠讓我們的暇滿人身具義口訣的說法者,就如同醫生一般。暇滿的法,要想成是藥。

總之,以上的內容包含了所有我們在聽聞佛法時要注意的事項了。這是非常重要的。有時我覺得,不只是在佛法上面的講說需要注意,需要具備這樣斷除三種如同覆器一般的過失,以及具備六項思維,在一般的學校中的學生,也應該具備這樣的了解,當然在佛學院中也需要具備的,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聞法方式,這是很重要、也具備利益的一件事情。

■三寶的意義

一般在給予皈依的時候,我會把它分為一般的皈依,還有皈依戒兩種。一般的皈依,是依止三寶。就是在特別困難時,我們會想到上師啊,您知道我。三寶啊,您聽到我呀。這個跟有沒有領受戒律是無關的。第二種,是指領受了皈依戒。這是在第一種依止之上,還有一個我要持守皈依的戒條,並且在未證菩提前,不捨棄這樣的戒法。

而這個皈依境裡會有三寶,這三寶的數字是不多也不少,剛好有三個。過去有個故事,是出自薩迦班智達。這個故事講到有一天有個小偷跑到一戶人家偷東西,被主人發現之後,就拿著棍子要打他,而且一邊打一邊要他念誦三皈依文,打完後也就放了他。後來這個小偷心中就想著,佛陀真是慈悲啊,真是有智慧啊,還好他只制定了三皈依,如果有四皈依,我可能就被打死了。為什麼呢?因為他每念一遍皈依佛,就被打一下,還好只挨了三棍。如果再多一個皈依,就被打死了。總之,這個故事是說,皈依三寶就是有三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固定的數字,不多也不少。

一,佛:消除昏闇,開顯光明
首先,佛陀的梵文是buddha,意思是覺者。但是在梵文當中有一種說法叫做buddhu,就是笨蛋。你可以看到buddha與buddhu,只有一個音的差別,就是母音「u」的差別。所以有一種說法是,就算是笨蛋,也有佛性,但就差一個音而已。總之,佛代表兩種意思。第一個是消除昏闇,第二個是開顯光明。

佛在藏文中,有兩個音節,叫桑傑,分別代表剛剛的兩種意義。桑的意思,就是消除各種的逆緣,包括二障與習氣都消除。傑的意思,就是證得各種的順緣,包括圓滿二種資糧及開顯智慧的光明。在藏文中,這兩種意思,無法把它單獨變成兩個字,如果變成桑巴及傑巴的話,這樣就沒有意義了。所以這兩個意思需要合在一起說,就稱為桑傑。

二,法:改變習性,調柔自心
再來,法的梵文是dharma(達瑪),意思是護持。

在這裡的護持,從消除逆緣的角度而說,意思是透過清淨地修持皈依等法門,而能救護我們從三惡道等等逆緣當中出離,從成就順緣的角度來說,佛法能護持我們如法地行持取捨,注重業因果,如法地圓滿兩種資糧。在藏文中,法稱為「卻」,有改變的意思,包括讓我們歪曲的心變直,粗重的心調柔,讓我們本來煩惱的心,變成是慈悲。這「卻」就是法,有改變的意思。

三,僧:正確清淨,如寶聚集
僧伽,在梵文中稱為桑嘎。首先第一字「桑」,代表的是正確清淨。嘎,代表的是寶藏,它代表僧人具備了例如三增上學等等功德,因此如寶藏一般。

在藏文來說,僧伽稱為給敦。給,指的是各種的善。敦的意思是聚合在一起,常常說有六種和合,譬如說目標和合,戒律和合、清淨等等。因此僧人的特點,就是指一群人的目標都是善,這代表他們的心意和合及戒律清淨。

這裡提到的心意和合,是在律典當中是一直被強調的部分,無論僧團當中的任何作業,都強調和合。當然現在民主的國家,是以服從多數為主,少數的力量就會變得比較弱,但是在律典當中卻不是這麼說,律典中提到,例如四眾僧伽討論時,所有的人的心意都要和合,如有一人不認同,都不能通過某項決定,所以,和合是僧團建立的根本。

三皈依
接下來要給予三皈依。這是只針對在家眾,而不是對於出家眾。過去得到皈依戒的人,也可以不用再領受了。最開始前要三拜,但之前大家已經三拜過了。所以要受戒的弟子,現在要合掌跪下來,就是右膝著地合掌。

然後,請跟著念皈依戒:

戒師鑑知我。
我某甲,從今日起,盡形壽——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自皈依佛,不皈依外道。
自皈依法,不傷害眾生。
自皈依僧,不結交惡友。

在得到皈依之後,還要實踐皈依的學處。學處的實踐,包括了消除逆緣,具備順緣等等,這包括了遮止三學處、成就三學處和同分三學處等。

一,皈依後,三種不該做的事
遮止三學處的第一個,皈依佛之後,不皈依外道、天神。皈依法之後,不傷害其他生命。皈依僧之後,不結交惡友。

    •     自皈依佛,不皈依外道:
那麼在皈依佛之後,不皈依外道、天神,這裡最主要的意思是,我們在皈依佛之後,不該帶著像對某個電影明星或歌手那樣,如同粉絲的心去皈依佛。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為什麼要皈依。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最主要是因為我們大部分皈依世間神的目的,不是為了要解脫,而是為了眼前的事,譬如自己的生意,或者為了消除疾病,或者變得有名等等小事情。皈依佛的目的完全不是這樣,皈依佛是為了解脫。如果目的是為了生意、疾病、健康、有名,那還不如去皈依世間天神比較好。所以我們要清楚皈依佛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解脫。為什麼皈依佛,因為佛陀他已經證悟,獲得解脫,他還告訴我們解脫的方法。在這裡,皈依佛之後,不皈依外道天神的目的,並不是說世間天神不好,而是因為皈依佛與皈依世間天神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皈依佛的目的是為了要得到解脫,皈依世間天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世間的短暫利益而已。這是我們要分清楚的。

    •     自皈依法,不傷害眾生:
接著,不傷害眾生,不僅僅是表面上的不傷害眾生,甚至在心中意念上的傷害也不應該有的。平時我們說造惡的時候,會提到兩個詞,就是「不善業」及「不善道」這兩種。什麼叫做不善業,它指的就是直接傷害到眾生,也就是透過身體的行為,包括殺、盜、淫等等身體的三種惡業,還有語言的四種惡業(妄語、兩舌、綺語、惡口)等等,透過這些來傷害他人。不善道是指惡的行為。是不善業的來源,指的就是我們自心上的三種惡,也就是貪心、瞋心,還有邪見等等。上面身語意十種惡業都是我們應該要斷除的。雖然說心是屬於惡道,就是指那些惡的泉源,雖然它並沒有直接傷害到他人,但是這也是我們要注意的。很多時候,雖然身體上、語言上沒有傷害他人,但如果心中的惡心不斷地生起的話,就算現在沒有傷害別人的心,但之後遇到可能的緣,這種惡心就又出現了。所以真正皈依法之後不傷害眾生,不只是身體上、語言上不傷害眾生,更重要的是,要去看看自己的貪心、瞋心、邪見等,而且也要將它斷除。

    •    自皈依僧,不結交惡友:
皈依僧之後,要不結交惡友。在這裡何謂惡友,先要知道什麼叫做善友。其實善友叫做善知識,或者我們叫做老師也可以。老師在藏文中稱為「給間」,給的意思就是善,間就是比較有經驗的、長老的、資深的。換句話說,「給間」在藏文中的意思,就是在於善的方面是資深的,是更加了解的人。

所以我們常說依止僧人,是依止一位在善的方面資歷比較多的人。我們不會說老師是知惡者嘛。所以他是一個知善的人,了解善的人。依止一位善友(即皈依僧)與依止一位惡友,這兩者是相違背的。在講到惡友時,英文有一個詞是滿好的形容,叫做extreme,中文可以說是極端份子。換句話說,這裡的惡友,指的是非常極端的人,他的分別心非常強烈,具備很大的煩惱,且情緒極端暴烈。我們如果常跟他在一起,很難不受到影響。所以這裡要皈依僧,就是依止清淨的善友。我們依止善知識之後,不要去依止惡友,這是很重要的。

二,皈依後,三種該做的事

這三種該做的要點是:

(一) 自皈依佛,應生信心:
我們可能知道或講說了很多不管是大乘角度,或其他宗派角度的三寶,而且可能都滾瓜爛熟了。但是如果對於三寶還是沒有信心,換句話說,實際行為上無法做到恭敬的話,那也是沒有用的。當所說的和所實踐行持的無法相融,是很奇怪的。按照蔣貢仁波切說,道理可以說很多,但是在皈依之後,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信心,這是我們要不斷去做到的。為了達到具備信心的目的,因此要禮供具信的所依,也就是佛像等等。

(二) 自皈依法,於一切佛經不輕慢:
同時,也要恭敬法,雖然法沒有形象,但是對於任何佛經的字母及字詞,都不能踐踏或踏過等等。

    •     自皈依僧,於一切僧伽皆禮敬:
對於所有僧人,雖然他們不見得都是聖僧,但是也要恭敬,藉此盡力培養信心。不然太多的道理、論述,卻連一點信心都沒有的話,那是不行的。

香巴噶舉的莫就巴大師曾說:「大悲觀音衪白就白,淨尊母衪紅就紅,嘿金剛祂藍就藍,我呢,在哪兒都不離上師的顯相,所以,一生成佛是隨時能得來的。」
從這段話,就能知道他是真的有修持的人,而那些滿嘴大道理,例如詳細地解釋為什麼這個本尊是這個顏色,那個本尊是那個顏色,就證明是法跟人相違背的人,沒有真正在做修持。事實上,聽聞到的理論和各種解釋,是要對你的修持有所幫助,而透過修持也能幫助你的理論,聞思修是合而為一的。不然人跟法相距太遠是不行的。

三,皈依後,共同應做的修持
最後,「同分的三學處」指的是什麼呢?這是一個共同的學處,隨時都要供養三寶,早晚都要念誦皈依文,要跟隨具德上師盡力學習佛法,並且付諸實修,盡力讓自心跟法合而為一。

(念誦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所著〈了義大手印祈願文〉)
(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