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西藏環保問題,將影響印度及鄰國

受訪者: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採訪單位:20家印度媒體(含八家電子媒體)
時間:2016年2月15日上午10:30-11:0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二樓度母殿

 

噶舉大祈願法會正行開始前一天,是法王舉行記者會的日子。一早,德噶寺度母殿被改裝為會議室,二十家印度媒體圍成四排而坐,八支麥克風放在桌上,靜候法王抵達。記者招待會開始之前,首先由法王噶瑪巴行政辦公室和噶舉大祈願法會代表,分別為大家介紹第33屆噶舉大祈願法會,以及14日圓滿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讓炯日佩多傑紀念活動」。

法王噶瑪巴行政辦公室代表噶瑪.瓊嘉巴(Karma Chungyalpa),在會中宣讀印度錫金總理的重要致函,信中強調歷代噶瑪巴與錫金的深厚因緣。接著由來自各地的記者們提出問題,法王噶瑪巴一一作答,以下是本次記者會問答內容:

一、請問法王您在環境保護上的相關活動?

去年秋季,我們在達蘭沙拉召開了自然環境保護組織(法王於2009年創立的環保組織,藏名Khoryug)的第六屆環境保護會議,噶瑪噶舉各寺院和其他代表都出席了這項會議。這次藉由萬眾齊聚一堂的噶舉大祈願法會,無論是對於出席的僧俗二眾,或是當地的民眾和寺院,我們將把握機會提升他們的環保意識,

二、請問您如何看待西藏的未來?

過去這幾年,藏人自焚的數目已經超過百人,就這點而言,西藏情勢似乎更加惡化,管制更加嚴厲,欠缺正面進步的氣氛。

但從另一方面而言,法王達賴尊者仍然健康,藏地民眾的決心和信念也從所未有的穩固而堅定。同時,中國政府也正在改變,就我們的這個時代而言,更大的改變應指日可待。因此,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只要繼續努力,希望總會有的。

我尤其關心的是西藏的環保,因為西藏生態環境的好與壞,影響的不僅是西藏境內,周邊鄰國如印度也會受到波及。因此這是一個值得大家都關注的議題,然而,我覺得這個議題目前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三、您想回西藏嗎?何時?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需要問的問題,因為我之所以來到印度,是由於身負噶瑪巴之名號及責任,因此可以說是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來到了印度,若我只是一般民眾,或許我並不需要做此選擇。

在西藏,許多民眾也在日夜期盼我的歸來。就個人而言,我的親朋好友都在西藏;而從宗教的角度來說,身為一個精神領袖,我也有很多追隨者在藏地,因此,說「想回去」,並不代表著這是我能夠有的選擇,只能說是一種願望罷了。

事實上,對於我能否回到藏地、何時以及以什麼方式回去等問題,這並非由我決定,既然我自己都沒有答案,又如何能給各位答案呢?

四、請談談您在菩提迦耶當地的醫療計畫?

噶舉大祈願法會至今已經第33屆了,法會的所有相關人員,一直想對菩提迦耶的民眾表達由衷的感謝。由於目前菩提迦耶沒有急救設備,在遇到緊急的醫療需求時,必須將病患送至城中。無論是過去或現在,我們一直藉由噶舉大祈願法會的義診和食物供施,盡力為當地民眾提供醫療和社會服務,如果能夠在菩提迦耶建立一所設備完善的醫院的話,這會很好。當然這在印度需要許多的籌備程序,而目前這一切都在進行中。藉由這種方式,我們希望能夠利益菩提迦耶的居民,並且向他們表達我們的感謝。

回答完問題之後,法王再三向與會記者表示感謝後才離場。法王噶瑪巴行政辦公室代表噶瑪.瓊嘉巴隨後補充報告一項義診活動:今年3月,法王噶瑪巴行政辦公室、麥可思基金會(Max Foundation)和齋浦爾足(Jaipur Foot),將聯合舉辦「義肢和腳支架義診營」。


「十六世法王,從未與我們分離。」

活動主題: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紀念活動
專案名稱:《法王: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圖文傳記》
時間:2016年2月14日上午9:00-12:5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法會會場

 

每本動人的書,背後都有念茲在茲付出的人,第十六世法王傳記攝影集專案負責人阿尼丹確,就是這次紀念法會三項出版品其中一本的重要推手。她受邀在典禮中介紹此本歷經3年籌備、聯絡超過千人、收集到八千張照片的成果:《法王: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圖文傳記》。

以下為阿尼丹確充滿感謝及回憶的致詞全文:

今天非常榮幸介紹的這一本書,是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讓炯日佩多傑教化世界的主要方法之一:或可形容為「見即解脫」——藏文稱之為「通卓」( thongdrol)。

在座許多前來參加第十六法王紀念活動的嘉賓,都會記得法王戴上黑寶冠的那一刻,是影響自己最深遠的一個畫面。很多見過他的人至今仍津津樂道,只要法王在場就會有的強大攝受力。這種視覺上的力量,是法王引領眾生及教化世界的善巧之一。

這本書《法王: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圖文傳記》記錄第十六世法王的生平和行誼,藉由一千多張照片,向這位偉大精神領袖的主要佛行事業致敬。本書的出版是為了圓滿第十七世法王的兩個願望:為威德顯赫的前世法王出版一本官方傳記,以及以一本攝影集來紀念其生平事蹟。

而成果就是這樣一本視覺化的傳記,藉由照片將第十六世法王的一生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如同第十七世法王在序言中所言,這本書不僅是第十六世法王佛行事業的記錄,更是第十六世法王佛行事業的延續,希望讀者透過這些照片,能夠如晤第十六世法王並與他結緣。

一如第十七世法王在前言中所寫:「本書出版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收集歷史照片,同時也為了塑造出某種感覺和情感 ……讓我們認識並感受到,第十六世法王從未與我們分離。」

這本書製作的每個階段,都由第十七世法王親自監督:從最初的想法到照片的審定、尋獲稀有的歷史照片、為開卷頁題字,以及著作前言。在法王指導下,本書同樣是由噶瑪巴九百年紀念文集的團隊負責執行:露依思.萊特 (Louise Light)負責設計和修復數百張歷史照片,天津.達培(Tenzin Dapel)(Rachel Gertsch)則以數百個小時的時間進行照片編輯。

從第十六世法王的父母及出生地的稀有照片開始,《法王》帶領我們走過這位偉大精神領袖非凡一生的各個階段,讓我們跟隨法王早期在印度、不丹及尼泊爾的朝聖,參與1954—1955年的北京之行,在1959年時翻山越嶺流亡他鄉。

這本書帶領我們在錫金樹立新法座隆德寺的過程、恢復法會行事曆及僧眾律儀,展現法王對西藏傳統戲劇和文化的保存和重視,大力支持藏文典籍的出版,對法王子的種種教養,以及帶領傳承度過重大挑戰,開創輝煌新頁。這些照片活生生地展現第十六世法王在風雨中所展現的無可撼動的平靜和力量。

這些照片讓我們讚嘆,第十六世法王如何將懾人的威儀和無限的喜悅融為一身。我們也可以看到,法王從早期照片中的嚴肅,逐漸展現出自然生起的笑容,以及渲染力十足的喜悅。

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法王和其他藏傳佛教傳承領袖間真誠溫暖的友情,包括我們尊貴的主要來賓——直貢澈贊法王,以及其他大乘佛教徒和印度各地不同教派的精神領袖。同樣地,我們可以看到法王與動物間的親密關係,無論去到哪裡,法王必定造訪動物園並收養鳥類,同時這些照片也記錄了法王所養的鳥在瀕臨死亡之際,進入三摩地的驚人事蹟。

自1974年以降,第十六世法王展開國際弘法後,我們也目睹了各行各業、不同種族和宗教信仰的人,如何在法王無倦的全球傳法行程中聞風而至。第十六世法王在所造訪過的二十多個國家中處處受到歡迎,無論是國王或王后、總統或嬉皮、教宗或教授、電影明星或動物園管理員,乃至無數平凡的老百姓,在見到法王後,他們的人生從此不同。身為最早在西方和東亞弘法的藏傳佛教大師之一,第十六世法王對藏傳佛教今日的世界級規模具有巨大的貢獻,而這也反映在今天的集會當中。

正因為《法王》一書對第十六世法王生平的詳盡影像紀錄,讓我們清楚看到法王一生的成就,是如此地廣闊及深遠。的確,在超過三年的籌備過程中,隨著我們希望盡力呈現法王的生活及事蹟的努力下,照片和書頁的數量穩定成長,至本書完成時,只有少數法王去過的地方未能收錄其中。

在第十六世法王的一生當中,曾有幾百個地方的千百人們為法王拍過照,而由迪雅.竹奔仁波切(Dilyak Drupon Rinpoche)負責的法王噶瑪巴照片收集專案,提供了包括最初幾百張重要影像紀錄,為本書畫出雛型,其後,我們從世界各地搜集了數千張照片,其中無私地與本書分享豐富資源和照片者,包括噶舉桑耶林(Kagyu Samye Ling)、噶瑪三乘法輪寺(KTD)及香巴拉檔案中心等,同時,馬利爾斯.波爾思克(Marlies Poerschke)(POrsh-KY)個人便搜集了700多張分散在歐洲各地的照片。

在收錄於本書之前,每一張照片在各處沈寂已久,例如在佛壇上、相簿內,或檔案櫃中。在第十七世法王的號召下,大家再度拿起照片,重拾對第十六世法王的記憶,也重溫法王在他們的生命中的重要地位。通過這本書,第十六世法王的弟子在照片的分享中重新聚首。經過數十年的別離後,這些照片首度匯集一處,從此再也不分開,並且重現第十六法王在世間最完整的紀錄。

第十七世法王親寫的前言中,法王開示:「在瀏覽這些照片時,我們再次看見第十六世法王所帶領的黃金年代,並渴望重回傳承合一團結的盛景中。當年的輝煌,我心亦嚮往之,而我也不斷祈願我們能夠重享和諧及團結的喜悅。」

法王在序文中進一步表示,「正如同這些不同的影像在書頁中的團聚一般」,他由衷祈願我們大家都能「團結起來,共同為此新世紀眾生的利益而努力。」

願所發願如是成辦。謝謝!

 

成就者的傳記,是給弟子最好的教授

主法上師: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活動主題: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紀念活動
時間:2016年2月14日上午8:00-12:2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祈願法會會場
〈第十七世法王序〉藏譯中:倫多祖古

 

為紀念第十六世法王行誼,祈願法會在「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紀念活動」推出了三冊《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教言集》,並收錄第十六世法王唯一親寫的簡短自傳,這是一份前首度面世的重要文獻,彌足珍貴。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於《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教言集》序言中,詳盡介紹源由:

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是西藏噶舉傳承,尤其是噶瑪噶舉傳承,在亂世中的關鍵人物,他是我們今生修持的教授者,也是引導我們至來世的上師,名為「讓炯日佩多傑」的第十六世法王,在勝義諦上與金剛總持無二無別,而此三教言集與三寶同為「三」,由對第十六世法王具備虔信的西藏歷史學家札西次仁所彙整,並由藏文文化研究中心及楚布辦公室(註: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行政辦公室)共同出版,這是我們長久的重大想望,今朝終於實現。

這三教言集若能於第十六世法王住世時,或圓寂後就立刻出版,由於四大法子及從西藏一路隨侍的年長侍者都健在,或許就可以蒐集更多更豐富的資訊,但由於當時並未出版,之後又障礙橫多,許多資料於今已如飛鴻雪泥杳然無蹤。西元2000年我剛到印度時,首先與竹慶本樂仁波切談到此想法,仁波切非常有興趣,並將自身珍藏的法王法語給我。

之後我再和學者札西次仁討論這個計畫,當第十六世法王在西藏時,每日行程都會由辦公室詳細記錄,但由於離去倉促,所有資料因此失佚,而第十六世法王在錫金的資料也不齊全,我們必須花時間尋找,計畫也因此延宕。2013年時,我們啟動「籌備第十六世法王紀念法會」的計畫,我認為在此紀念法會中,首要之務就是收集十六世法王法教。

從手邊現有資料開始,我們開始在西藏境內及東西方各國展開搜尋,而現今尚未收集完整之處,會於再版時再放入。《第十六世法王教言集》分為三類,例如有時法王給同一人不同信件,我們會因意義及文件種類,來做區分。

為了讓此計畫完整,當然必須仰賴大家的支持,我們因此向大司徒仁波切、嘉察仁波切、竹慶本樂仁波切、桑傑年巴仁波切、蘇曼噶旺仁波切、堪千創古仁波切、秘書迪雅竹奔仁波切請教,而印度流亡政府宗教部、達賴法王辦公室、錫金隆德寺也提供很多正本文件。

最重要的是札西次仁善用他的才智及歷史學養,更出於對第十六世法王的虔信,因此以身口意全心努力來編整此書,而為我工作的巴登蔣措(註:喇嘛巴登)、札西噶旺、諾布、李通、岡波巴大師《解脫莊嚴寶論》研討團隊及設計師札西仲葛等,都竭心盡力的協助我,因此如同殊勝佛行事業中以佛語最重要,如同給予弟子的珍貴禮物般,此書終於問世。

佛陀尚未成佛的前世中,曾以身植千針,來求得僅僅數句法教,祖師如馬爾巴大師也曾寧捨生命來求取法教,之後並日夜勤修佛法,因而終能自利利他。我們應當瞭解到,上師的傳記其實就是給追隨者的法教,因此,我們更應當敬重《第十六世法王教言集》,不應任其閒置於角落陳灰積塵。

我們應當反覆閱讀、嘗試理解其義,並依此指引來求得解脫證悟,這是至為重要的。因此此次出版《第十六世法王教言集》,或有疏漏誤解之處,因此以此向上師懺悔,所有功德迴向給第十六世法王的善願全數實現,祈願有緣眾生皆能於生生世世中,皆身處於第十六世法王的加持中,希望上師與己心無二無別、獲得與上師等同的證悟,也希冀我們能得到上師及祖師的庇護,而令所有善願皆能實現。

此簡序乃謹持噶瑪巴名號者 遊子鄔金欽列
於2015年12月8日達蘭沙拉上密院頂樓 敬書


《法王》:1000張「見即解脫」的典型

活動主題: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紀念活動
專案名稱:《法王: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圖文傳記》
時間:1.發表時間:2016年2月14日上午9:00-12:50
   2.收集時間:4年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法會會場

 

收錄超過一千張老照片、厚達460頁、金色精裝的第十六世法王攝影傳記,遠從4年前的噶瑪巴九百年紀念會後,便開始籌備,歷經超過20個國家、百位民眾及佛學中心的提供8千多張照片後,終於在今天第十六世法王紀念法會上,由蔣貢康楚仁波切主持開光儀式。

攝影圖文集依照生命日誌的方式,以年代和主題融合為「藏地、流亡與重建、世界性地轉法輪北美篇及歐洲篇、顯密之橋:亞洲篇、法教流世」等七主題,並由法王親自寫序。

■十七世法王噶瑪巴序:願見本書者,所獲加持如同親見十六世法王

法王於序中寫到,這本書記錄了一段生與死間完整過程,讓我們感覺到從未與法王分離,而因為第十六世法王最重要的佛行事業特質之一,就是藉由黑寶冠的方便法門,讓見者種下解脫善根,我也祈願見到照片、拿到本書的人,能獲得如親見尊前同等的加持。

負責本專案的阿尼丹確回憶,最初是以竹奔迪雅仁波切「十六世法王照片保存專案」的百張照片為主幹,除廣為宣傳徵集照片外,編輯團隊也依照法王的弘法足跡,一一聯絡這數十年來,曾經主辦或參與過的團體及個人,十七世法王也會依照印象,提示「找誰要這張照片」,最後收集到超過8千張照片。

照片集從1938年十六世法王及根本上師:十一世錫度仁波切的合照起, 包括1944年首度離藏出訪不丹,1950年在錫金隆德寺金剛舞法會,1954年至拉薩接受達賴法王時輪金剛灌頂、至北京,1957年與薩迦法王於流亡中,接受錫金貴族招待、興建楚布寺的過程,以及1963年四大教派的宗教會議等等,以影相紀錄了重大歷史時刻。

其後分次收錄1960年黑寶冠法會,1978年在錫金舉行的歲末瑪哈嘎拉閉關及法會,1976年至尼泊爾朝聖、由國王迎接,及為包括四大法子、創古仁波切、鄔金祖古、宗薩欽哲仁波切等各傳承17位法王子、祖古、堪布等舉行《噶舉密咒藏》口傳,及在菲律賓受到總統馬可仕的禮遇,也是藏傳佛教受此國賓之禮的第一人、印度總理獻哈達、於菲律賓見單國璽主教等。

■收錄「見即解脫」黑寶冠法會過程及修持要訣

1974年起,法王受邱陽創巴仁波切、卡盧仁波切等邀請,三度至北美訪問,第一次舉行黑寶冠法會, 攝影集中也收錄七場「見即解脫:黑寶冠法會」────第十六世法王最為西方人熟知、總是吸引幾千人聚集的法會。提供照片的學生回憶,噶瑪聽列仁波切曾教授到,「(當看到黑寶冠時),坐得筆直,將所有凡庸之念逐出腦中,並觀想與上師融而為一。」許多弟子如是學習,並因此體驗到己身明顯的轉變。

攝影集中也收錄了錫金隆德寺、位於蘇格蘭的噶舉傳承閉關中心:桑耶林,及北美法座噶瑪三乘法輪寺(Karma Triyana Dharmachakra)的興建過程,為象徵西方接受藏傳佛教的因緣已然成熟,法王曾在桑耶林的地板上,留下一枚足印。法王於北美弘法時,曾和他親手用樂高做的楚布寺模型微笑合照,以及1980年,德格版大藏經於印度復印完成後,首度於錫金隆德寺舉行的扛經繞塔法會等,也收錄其中。

■錫金隆德寺及世界各中心,從零開始完整記錄

法王於歐洲、美國及香港的弘法足跡,也一一收錄於本書中,包括法王巡迴歐洲的知名紅車「Magic Bus」,法王應邀騎馬參觀一處荷蘭農場,當天一位鄰近農民好奇而來,當參訪結束時,她向法王獻出了她的農場,以及這個農場後來成為Karma Delk ChoPhel Ling閉關中心的整個過程,以及約有七百年歷史的黑寶冠謹慎的運送過程:當法王巡迴各國時,黑寶冠有自己的飛機票,通常是坐在法王身邊的頭等艙座中。

攝影集中也收錄法王與北美印第安酋長會面場景,當時照片中的酋長提及,當地已經75天沒有下雨了,法王立即為其舉行法會,過程中,雲朵逐漸聚集,當法會圓滿、法王步入下榻處時,滂沱大雨即刻降下。

■眾生平等,法王子為文鳥修持頗瓦法

攝影集中也收錄許多眾生平等的故事,例如法王在歐美各國的動物園中,笑容燦爛的和各種動物互動,嘉察仁波切回憶:「只要聽到有動物的地方,不論多遠或髒亂,法王都想去看看牠們,法王會為牠們祈禱加持,讓牠們來生得生善趣,我對此特別印象深刻。」而在香港時,曾有一隻不知從何而來的狗,在法王踏入寺院時突然出現,緊緊跟隨、並長時間在外等候,寺院因此收留了牠,這也是眾生因見法王一面,從此改變命運的極短篇。

法王與動物有不可思議的深厚情誼,攝影集中也提及,尤其是鳥類,十世法王繪製過多幅鳥類圖、十三世法王其中一項馳名能力即是能通鳥語,老弟子們也回憶道,曾有一隻鴿子停在法王窗前並死去,法王說這是他前世弟子,因此希望能在他前面過世。

而某次在曼谷前往機場時,法王聽聞鄰近有白孔雀園,立即驅車前往,最後為了將新領養的白孔雀委託人帶回隆德寺,因此誤了原本的班機。攝影集中也收錄一張珍貴且溫馨的照片:一隻曾和法王學習禪修的藍綠文鳥,以三摩地打坐狀態死去,蔣貢仁波切與其對坐,為這位迷你瑜伽士修持遷識(頗瓦)法。

攝影集中也收錄法王在北美的一次記者會,提供照片者回憶:「看著他、感覺到他的存在,我發覺自己問不出任何問題。」至記者會尾聲時,法王借來一台相機,並接連按下快門,每一下都比前次炫目。接著,記者們拋下採訪者身分,蜂擁上前,向法王敬獻哈達。對於記者們的詢問,法王總是簡單回答:「我與政治毫無關係,我所負責的就是教授六字大明咒」。

而圖文集最末,收錄的是十六世法王圓寂後的荼毗法會,當頂果欽哲法王趕來主持七七法會時,天邊出現波浪狀的彩虹,最後一張照片,是法王骨舍利中浮現的觀音像;另一張照片中,法王的心臟從火化儀式中蹦出,預告下次轉世歸來的方位。

 

 

第十六世法王自傳,35年後首次面世

主法上師: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活動主題: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紀念活動
時間:2016年2月14日上午8:00-12:2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祈願法會會場
〈第十六世法王自傳〉藏譯中:倫多祖古

 

為紀念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行誼,此次噶舉大祈願法會推出了三冊《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教言集》,其中收錄了第十六世法王唯一親寫的簡短自傳,這是一份前所未見的重要文獻,首度面世,彌足珍貴。以下是第十六世法王噶瑪巴讓炯日佩多傑親自撰寫的自傳:

我是這樣一位假裝持有「噶瑪巴」的名號,沒有任何修行人的身相,但依照一些瑞兆及上師們的授記,而在八歲之時,頭上被賦予一個名為「噶瑪巴」的沈重寶冠,直到36歲為止,依止諸多善知識,並聞思、修持,在諸多持教勝士近前,接受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等戒律,以及灌頂、口傳、引導文的講修等,也致力於興建佛寺經堂,以及創建佛學院及閉關禪修中心。

我盡力恢復藏地的佛教事業,衰敗者令恢復,不衰敗者令增長。然而在36歲時,西藏政教失去自由,在這樣一個亂世中,我將噶舉持教勝法及諸多身口意所依的重要法寶,帶到錫金隆德寺禪修法林去,於豬年五月五日抵達隆德寺。此後,並未舒適安逸的待著,而是繼續護持佛教正法,並將之視為一生重責,同時也為僧眾籌備生活所需財物。

當噶舉祖寺佛學院建成之後,成為世界各地弘揚佛教的信仰中心;我也於鐵牛年起,創建寺院,於火馬新年之際,大殿順利完工,僧眾精舍也圓滿完成,並圓滿了以下三項作業:

一,身所依:經堂內安奉千尊佛像,每尊都鍍金,及也塑立大成就者「康巴三士」的銅鍍金佛像等,此外六聖二莊嚴、十六尊者、七佛以及噶舉黃金珠鬘傳承,都繪為壁畫。

二,語所依:印製德格版《丹珠爾》、《甘珠爾》,噶舉四大八小為主不分教派的經典,超過一千多函,並依照德格版《甘珠爾》木刻板重新印刷,以及噶舉不共傳承的口訣、續部壇城儀軌、顯密論典等15部經函,在旅居美國的沈家楨居士資助下,包括《噶舉甚深引導文》以及顯、密甚深經典,以及文學、歷史、法源等重要經論,特別是印度的班智達和大成就者們的教言,超過四十多函。每一函印有五百本。

三,意所依:在堆龍楚布傳承駐錫地,為不使傳承衰敗,舉辦盛大的薈供,並在各吉祥日召開供養法會;同時,依照楚布寺傳承,每年都會遵照三戒儀軌,進行結夏安居。

同時,也與不丹國王結下甚深法源,於不丹吉祥法林寺院創建噶舉高等佛學院、大殿及僧舍等;同時,也依靠諸多善緣,在尼泊爾創建許多新寺院,在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等,都不分教派的創建佛教的身、語、意所依。

今年在天降日時,將會在祖寺:錫金創建高等佛學院及閉關中心,進入佛學院的僧眾,都是秉持著不為此生、不為名利的清淨發心,具足沙彌及比丘戒律者,共41位,希望他們能護持佛陀偉大事業,所修也以大乘教法為主。

在閉關中心,閉關者也都是放棄此生的一切俗務,修持大手印甚深方便法門及那洛六法者,這都是具有二次第、噶舉祖師傳承的追隨者之象徵;同時,在世界各地創建諸多佛寺、經堂、僧舍、佛學院及閉關中心,也盡力引導在家法友,在俗事之餘,能在他們心續中稍微種下佛法種子,從而建立佛教中心。

總之,這些佛學中心及善法,並非祈請他人資助或募款,而是將自己一切積蓄,毫無貪執的用於佛教事業;也非為了此生的名聲地位,心中僅抱持利益他人的想法,而因此進行。

即使如此,也不覺得自己會成為世界上有名望的人,從佛法角度來看,自己連中等的修行者也稱不上,有時自己對自己也沒有太大信心,但依靠歷代噶瑪巴名號的加持,佛法事業只要一開始進行,最終都會圓滿完成,無一例外。

而一如噶舉祖師傳記般,以雲霧為衣,成青山之子,即身獲得金剛持果位,在外顯現出虹光身如天降花雨等徵兆,以及為隨行弟子留下象徵五智的五色舍利,或僅留下頭髮或指甲、成為虹光身成就者────這在我這時代曾出現很多位,我自幼就有這樣的志願,希冀成為這樣的修持者,並於天地寂靜之處,盡力修持。

且由於噶舉大成就們(四大法子)年紀尚幼,因此我給予灌頂、口傳引導文的傳授,並引導其於顯、密經典作圓滿修學,讓他們能擔負起佛教重任,使其能攝受弟子,於世界各地弘法利眾。

關於我的事情就是這些。一定要翻為好英文,盡快。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