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觀受是苦,看著深層的不滿足

主講上師:明就仁波切
時間:2020年1月29日上午10:00-11:30
地點: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20200129-2

有沒有什麼問題?禪修時有哪些經驗?有問題的可以舉手。

■當覺受紛紛生起…

學生一:以前學禪修時要求七支座法,眼睛要張開,往前看著鼻尖四指處,或者直視前方等等,現在修持時要閉著眼睛,是不是有特別用意?睜眼、閉眼禪修有什麼不同?

仁波切:一般來說禪修有止和觀,修止禪時先閉眼睛,心會比較容易放鬆,念和覺知也會比較清晰。當你修持經驗豐富時,覺受加深,尤其到大乘的觀時,也就是觀修無我時,最好要張開眼睛。主要也是看每位修行人各自的情況而定,有時睜眼好,有時閉眼好。睜眼有三種方式:

  1. 垂視:往下看,看到自己一點點鼻尖,但不是鬥雞眼;
  2. 平視;
  3. 稍微往上看。

以上三種都無需睜大眼睛,也不要瞇眼,自然放鬆就好。

學生二:有時禪修的時候,一開始很散亂,慢慢才會稍微靜下來,偶爾會沒有身體的感覺,這是為什麼?
仁波切:禪修時的覺受,一般可以分為高和低兩種覺受,在另一些禪修教本稱之為柔和和粗重的覺受:柔和的覺受是指樂、明、無念;粗重的覺受是指昏沈和掉舉。

柔和覺受

樂:樂的覺受是身體覺得放鬆,心情感到愉悅。
明:明的覺受是一種清明,猶如無雲的晴空。
無念:就像你提到的,有時是感覺不到身體,有時感覺不到呼吸,總之心中沒有什麼念頭。

粗重覺受

掉舉:

首先是「掉舉」的覺受,心中胡思亂想,妄念紛飛,似乎禪修變得更糟,一般來說,禪修時覺得自己的妄念、煩惱變多,好像禪修變糟了,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徵兆。一般而言,覺受有三種:
1) 瀑布般的覺受:這階段的覺受是會想很多,覺得自己禪修變糟了。其實覺得妄念更多、煩惱更多,其實這是好的狀態,表示覺知變強了,覺察到心裡的妄念、煩惱。這是第一階段的覺受,就如同瀑布之水。
2) 河流般的覺受:第二階段的覺受,就如同瀑布的水流入平原變成一條河,從急湍開始變得平緩。
3) 大海般的覺受:第三階段是像河水流入大海,開闊而穩定。
妄念更多是不是不好?其實不會,就如同夏天下大雨時,水是渾濁的,什麼都看不到,到了冬天乾季來臨,會看到河裡有很多魚,雨季怎麼看不到?其實魚一直都在,只是因為水渾濁所以看不到。

當你修持四念住的力量變強時,以前我們丟失、錯亂在煩惱妄念中的情況,就開始得到改善,因為念和覺知的力量會比煩惱更強。此時,就像一個比喻說:「當你看得到河流時,已經不在河裡了」,就像你看到尼連禪河時,你是在河外面;也如同看電影時,你不會在電影裡;或像傳統說的,要看清山的全貌,要到對山去,在山中看不到山的全貌。當你看感受時,感受自然會出現,你不會掉進去,但感受會顯露出來。這是好的,不論何種覺受就讓它生起,然而不要執著任何覺受。

昏沈:

接著是「昏沈」的覺受,一想到禪修就感覺疲倦,身體忍不住東倒西歪,甚至開始打瞌睡,也沒關係,就看著它。
本來修持就是會有起伏,這是正常的。就像西藏有句老話說:「要從康區走到衛藏,不管是上山,還是下山,只要繼續走,就能到衛藏。」只要不放棄、繼續修,從小資糧道開始,到中資糧道、大資糧道,過程中修持就是會起起伏伏,然後繼續修,進入加行道、見道、修道,最後終究會到達無學道,成就佛果。

學生三:有時感受會太多,而且發生得太快,無法專注,請問該怎麼辦?另外,不大胡思亂想的人和想法很多的人,哪一種人比較容易禪修?

仁波切:感受很多是很好的,感受本來就是無常的,剎那剎那在改變著,不要想抓住感受。事實上感受是抓不住的,就像是猴子抓地鼠一樣,抓到一個,另一隻來了,又想去抓另一隻,最後一隻都抓不住。

感受剎那在改變,你要做的就是保持正念、覺知,事實上,你的念和覺知就是剎那剎那隨著感受在覺知。例如,開始時覺知頭部的感受,接著膝蓋痛,就把覺知放在膝蓋的痛覺上,接著可能又轉到胸部。這裡的重點在於,心中哪一種感受最強烈,就專注於其上,你不可能全部都一次覺知,因為我們的心現在還不夠敏銳,所以只要哪樣讓你覺知最強烈,或者最容易察覺,就安住在其上就好。

心放在感受上,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就是知道自己的感受,就是這樣。念住的意思就是這個,有什麼感覺生起,正念就知道那個感覺。

這裡有個重點要注意,有些人感受太強烈了,例如我童年有恐慌症,或有些人有重度憂鬱,或者極度焦慮和易怒,一出門就生氣,或嫉妒、貪心、我慢太強烈,這些煩惱過重,會造成感受也變得很強烈,這時候可能會無法專注。如果有這樣的情況,教典中提到,行者必須換一個所緣,例如改為專注在呼吸上,而暫時不要專注感受,等感受稍微減弱後,再回到感受上;如此若感受又增強了,就再換回專注呼吸。

學生四:修身念住,觀呼吸時,我的體驗是,好像自己的心是抽離地、從外面在看著自己呼吸的無常性。然而經典中談到「氣心無二」的修持,氣和心應該是沒有分別的,我的疑惑是,覺得有一個旁觀的心,在看著自己的身體、感受或呼吸,這樣心和氣息分離的狀態,是好還是不好?

仁波切:看著對境時,會有一種「自己不在境中」的抽離感,這樣的感覺是可以的,也很好。

就像之前提到的,當我們能夠觀看一條河流時,就代表自己是在河流外,而不是在河中。你不需阻斷河水的流動,就讓它自然的流動;然而,自己並不在河中,也不會被河水帶走。平常我們常常是掉到煩惱、感受或痛苦的水流中,頂多是知道自己在河中,但看不清楚水流的全貌,也無法自主,只能被水沖走。若能看清河水的全貌,就代表自己已經不在河水中了,但是水依然流動。

因此,「氣心無二」的意思是,心看著如同流水一般的妄念或感受,這就是氣心無二的意思。「氣」如同馬,「心」如同騎在馬上的騎師,氣和心不需要是同一個東西,而是類似「能依」和「所依」的關係,如果兩者能夠好好同時運行,這就是氣心無二。總之,覺得「外在有一個被觀看的對境」這種感覺,是自然會有的,沒有問題。

■短時間、多次數,禪修一定有進步

剛剛半個小時休息時,有觀察自己感受的請舉手;沒有觀看感受但有觀呼吸的請舉手。

修持分為座中與座間,座間的修持是指下座之後,在生活中隨時隨地的禪修,座間無法保持七支座法,也沒有辦法禁語,所以就是要在和別人交談、吃東西等等時候,都要記得修持,重點是短時間、多次數的練習,就是一兩秒、一兩秒地保持正念、覺知,然後多次數的練習。如同空的容器,一點一滴的滴水進去的話,慢慢的水也會滿的,因此短時間、多次數去修,禪修的覺受也會慢慢出現。短時間、多次數練習,是很重要的。

早上主要講到身念住,觀修身體的無常性,配合呼吸的觀察,也觀察心跳、血液流動,也觀察隨著呼吸,充滿全身的細胞,每個細胞都在改變,這就是身念住,這是聲聞緣覺的觀。

受念住禪修

1.「自」定義:感受本身
「受念住」就「個別」的定義來說,即是「感受本身」,觀修的重點在於念住、覺知感受本身,認識自己正在發生的感受是什麼。

2.「總」定義:感受的苦之本質
就「總」的定義來說,就是觀察感受的苦的本質。也可以觀察感受的無常性,但是感受更能夠幫助我們體認苦的本質。一般來說,透過身體,能夠幫助我們認識無常,因為身體剎那在變化,例如呼吸、心跳、血液的流動等等;而從感受上,較能夠認識何謂苦。

觀受是苦

那什麼叫做「從感受上,體認到苦的本質」呢?一般來說,感受有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中性)受:
樂受(壞苦):比如上一堂課時,我說你們修得真好,你們心裡馬上生起的那種得意,或者想到熱騰騰的包子那種開心的感覺。

苦受(苦苦):比方眼前美味的包子,竟然突然被一隻小狗咬走了,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是苦受。

不苦不樂受(行苦):這是苦受和樂受的基礎,很細微,它被稱為「行苦」,一般人感受不到,經典中說,只有像是聲聞、緣覺的聖者可以感受得到。對於凡夫來說,這種行苦像是放在手掌心上的細毛一樣,沒什麼感覺;但對於聖者來說,行苦像是在眼睛中的細毛,感受是很清晰強烈的。

這三種感受,都是帶有執著的。執著是指因為不明瞭對境的實相,因而執著事物是單一、獨立、恆常,並且執著是常、樂、我、淨,由於這樣的執著,所以不論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本質都是苦——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

例如樂受,也就是各種快樂、舒服的感受,都是會改變的,而且永遠不會滿足,就如同喝鹽水一般,越喝越渴越痛苦。隨著對於樂受的貪著愈來愈強,自心各種諸如慾望、害怕失去等等煩惱,也愈來愈強烈;苦受則是大家比較熟悉的。

■行苦:請注意「內心深處的欠缺感」

不苦不樂受,是一種從頭頂到腳底、遍及全身的細微感受,這種細微的不苦不樂的感受一直存在於全身。然而為什麼說它是苦呢?你們自問一個問題:你的內心深處會不會有一種「不夠,還要更多、更好」的不滿足感?有一種不安、想要尋求依靠?或者有時會有一種「只有我自己了」的孤獨感?

大家身心放輕鬆,閉起眼睛,請感受一下:
自己內心深處,是不是有很細微的一種不滿足感,
或者有一種疑問在心中: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或者覺得空虛感,有一種微微的焦慮,
想要找什麼來依靠,有沒有這樣細微的感覺?

有這種感覺者請舉手。是會有的,這種細微感受是一切痛苦的基本,是一種不夠、不足的匱乏感,佛陀稱之為「堵卡」Duḥkha,也就是苦,所以苦本身的含義,就是不夠、不知足的心。當這種內心深處細微的苦,向外顯露的時候,就是嘴上會說出「我要吃包子」,手上開始滑手機,一個人獨處沒多久,立刻會感覺無聊,覺得要做些什麼。所以馬上拿起手機,但滑多了又會出生更多的痛苦,然後想要找人講講話,或去看電影、吃飯等等。

就像《入菩薩行論》說:「眾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雖然內心想要得到快樂,但因為都是你的無明在作祟,所以帶著不知足的心一直向外追尋,反而找不到任何快樂。快樂的因是善業,但你因為愚癡不知道這一點,結果為了追逐快樂反而不斷造作惡業,結果招致痛苦的結果。就好像拿棍子打了自己,還怪說:「誰打我?這棍子哪裡來的?」然後左顧右盼,突然又被打了,又抱怨「誰又打我?」其實都是自己的手,為什麼會這樣?這都是因為無明,因為無明,你不知道事物的實相,所以生起各種貪嗔、嫉妒等等煩惱,因此而造業而輪迴。

■以覺知之明,破除無明

消除輪迴的根本、也就是無明,方式是什麼呢?就是去觀看事物的實相,那麼煩惱自然就會消失。如何去看對境的實相呢?就是如實的去觀察身、受、心、法這每一個對境本來的狀態,讓你的念、覺知靠近於對境的實相和本質上,當你這樣去念住後,慢慢會越來越清晰、越明白,這時觀的智慧就會被你發現。

能夠明白這種帶有執著的感受的本質是苦,這種明白就是智慧。你不需要去改變苦,唯一要做的就是念住、覺知,這時候的念住就會逐漸幫助智慧生起,自然煩惱、痛苦就會消除。因此不需要阻斷,也不需要去成立,你只需要念住,觀察境的實相。逐漸觀察後,所有不符合對境實相的執念,自然就會清淨。就像是山林之火,能夠燒盡一切雜草;智慧之火,能夠燒掉、清淨一切不符萬法實相的執念。所有符合實相的,都會得到增長,顯明。

好,接著我們觀修受念住,觀察從頭到腳任何生起的感受——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同時觀察這所有的感受,都不離苦的本質。
首先身體坐直,身心放輕鬆。

從頭頂開始,慢慢感受全身,
感受一下,有什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等,
這一切感受的基礎,就是行苦,也就是不苦不樂受。
這種感受很細微,找得到很好,沒有找到也沒關係。

或者就是念住在比較明顯的苦受、樂受上也可以,
剛剛已經帶過一遍,這裡就不重複了,請大家自己做受念住的觀修。

如果感覺無聊,就把心安住在無聊的感受上。
覺得疲倦,就把心安住在疲倦的感受上。
覺得想睡覺,就專注在想睡覺的感覺上。

好,慢慢張開眼睛,
放輕鬆,不用刻意專注於任何事,讓心保持在它本來的狀態就好。
感覺如何?這就是受念住。可以就總的定義,從感受上去觀修受的無常、苦、空、無我性;也可以從感受個別的定義上,單純覺知感受本身,都可以。

心念住禪修

接下來談一下心念住,同樣有兩個次第,一個是從「個別定義」,第二個是從「總的定義」做觀察:

「自」定義:明而覺

「心」的個別定義就是「緣對境」、「知道對境」、「明而覺」。你如果能夠「如實知道心本身」,這就是「心念住」。

還記得念住的意思,就是把心安住在它本來的狀態。這也是和外道不同之處,就是「心本來為何,就安住於上,不用刻意阻斷或得到什麼」,這時候念、覺知就會成為智慧,並帶來解脫。

「總」定義:心即是空

以上談到的,都是屬於聲聞的觀,不是大乘的觀,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也不可能了悟大乘的觀,就如同前行,如果沒有四共加行的基礎,這就是聲聞乘的修持,那麼正行就修不好,有一句話說「前行法比正行法還深奧」。因此四念住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修得好,會實際在你的修持上起到作用。如果沒有前行的基礎,一開始就急躁的聽聞空性,將容易誤解空性,陷入空性的歧途,例如令空性淪為封印、將空性視為現象、令空性淪為對治等等。這是危險的。

因此我們先從無常、苦、空、無我的角度,緣身、受、心、法做觀修,這樣的好處是非常多的。就如同《釋量論》所言:「我彼從緣生,是無我見依。」把自己的心專注在觀察自己有為法的本質、行苦、無常的本性,這就是大乘無我空性見的所依、基礎。

各位都看過許多經論,其中都會提到四念住,但若沒有實際去修,那就只是一句空話,如果沒有實際修持,無法消除內心的痛苦與煩惱,學習愈多只會讓你變得更為傲慢。甚至慢慢地,你會覺得學習都沒用,因為自己沒用上,也會覺得佛法對其他人也大概起不了作用,甚至覺得別人也沒什麼修持而詆毀他人。就像俗話說:「佛法可以調伏大惡人,然卻無法調伏法油子」,最後變成一個冥頑不化、自我傲慢的法油子,內心充滿煩惱、痛苦,然而完全無法平息。所以想要降伏煩惱、痛苦,就是要從基礎開始,從小資糧道的四念住好好開始修持,內心才會真正得到平靜,開始得到解脫。

■一無散,二無整,三無修

四念住現在講到哪裡了呢?「心念住」,「心」是什麼?明而覺對吧?這就是心的定義,或另外一個定義是:覺知境、緣境、能知等等,這些都是心的定義。

修持心念住,首先要看妄念。你們有沒有妄念?此刻心中有東想西想的人,請舉手。舉手的人們,你們已經在修心念住了,因為你知道有念頭生起,就是這樣。

就像之前講到觀呼吸時,你不需要改變呼吸,只要觀察、安住於呼吸的本來狀態就好,呼吸就成為你不散亂的所緣,觀呼吸本身已經是智慧。同樣,你現在是觀念頭,無論生起好的妄念、不好的妄念,或者不好不壞的妄念,都不要做取捨,記得「念住」的重點就是自然。

〈金剛總持祈請文〉也說:「教云毋逸即是修正行,任顯妄念體性皆鮮明(隨顯即悟體性自如如),無整如是安住之行者(住於任運無整之行者),遠離有修之心祈加持(修行遠離妄心祈加持)。」

不放逸:「不放逸」是禪修的正行。
不修整:心中所有顯現的妄念,無論好的、壞的、中性的妄念,都是鮮明、清新的,也就是自然而不造作的意思,是指對於這些妄念不做任何取捨、修整。「如是安住」意思是就這樣自然、如是的安住在顯現的念頭之上,也就是知道、覺知念頭就好。

無所修:最後一句說遠離「有修之心」,遠離任何刻意想要有所修持的心,意思是不需要有「我要修出樂、明、無念的覺受」,或者「我要捨棄、斷除惡念」的想法。
大手印教法提到三個「安住法」:不散、不修和不作。
1. 無散:首先「不散」,散亂就是一種渙散、恍神,前兩天舉例提到,就像有時我們看書的時候,有時看了好幾頁,才突然回過神來想到:「剛剛到底看了什麼呀?」這就是散亂,變得像是行屍走肉一樣。
2. 無修:就是不要做任何取捨,也不帶有期待和恐懼。
3. 無整:意思是本來是怎麼樣,就如是的安住,不做任何調整或改變。

觀察妄念

接著觀察妄念。知道什麼是妄念嗎?心中會有很多想法、胡思亂想的各種念頭,「我等下一下課馬上要去吃涼粉」、「我要喝可樂,吃包子,還有一種小小的、裡面放蔬菜的印度街頭小吃…」等等,或「我昨天怎樣,他昨天說了什麼,我明天要做什麼」等等,總之,過去、現在、未來任何念頭都可以,就像觀呼吸一樣,呼吸成為你不散亂的所依;現在看妄念時,妄念就成為你不散亂的所依,這就是禪定,念住在對境的實相上。

請大家身體坐直,就像教言所說:「四脈四肢鬆坦住」,
雙腳雙手、肩膀、身體各個部位都放輕鬆,就這樣坐直,
心就安住在它本來的狀態。

(安住五分鐘)

好,接著觀察你的妄念,無論你心中想到什麼,生起什麼念頭,
你只要知道就好,知道自己生起了念頭就好。
好,感覺如何?當要你看妄念時,會不會反而什麼妄念都沒有了?奇怪,平常妄念可多了,現在要去想,反而什麼都想不起來,有這種情況的請舉手。好像大部分人都是這樣!這不是很有趣的一個情況嗎?平常妄念可多了,不想去想也會有一大堆,今天需要妄念幫忙,卻一個也沒有,什麼都想不起來。觀修心念住就需要妄念,沒有妄念該怎麼呢?

好,沒關係,接下來的禪修練習,是要造作出一些妄念,這些妄念具備三個特點:很多、很清晰、很快速。無論什麼妄念都可以。但最重要是記得要去看妄念,不要造作妄念之後,反而跟隨妄念而跑,這樣也不行,因為你忘失了,就如同掉入水中被沖走一般,如果我們被世俗妄念牽著走,那就落入輪迴中了。掉入水中是比喻忘失,也就是忘記要看念頭,但如果記得看念頭,就沒有問題,就像是你看得到流水,水繼續流,水沒有因為你的觀看而停止流動,但同時,也代表你沒有掉入水中。

因此你需要去看你的妄念。流水無論再急、再多,就像瀑布一樣強烈,都可以的。有些人為了要看瀑布,花很多錢,還要請假才去得了,然後照個相就回來,其實,你可以不用花那麼多錢,只要看著內心當中,像是瀑布一樣又多又急的妄念就好,這樣不是很好嗎?而且免費。
接著不管造作出什麼妄念,記得要多、要快、要清晰。
請坐直。我數到三時,要生起一個很強烈的妄念。
1、2、3!
(觀察妄念)

好,張開眼睛,安住在心本來的狀態。
好,這次感覺如何?妄念變多還是變少了?還是覺得比之前更困難,什麼念頭都生不起來?有這種情況的請舉手;比剛剛較好一點的,請舉手。
這裡有一個秘密,要說或不說好呢?覺得要說的請舉手。關鍵重點就是:看妄念時,會有兩種經驗,講完了!懂嗎?
解釋一下這兩種經驗:

沒念頭,變成無所緣:
你一看妄念,妄念就消失了。各位大多數剛剛都有類似經驗:平常想很多,但當你一去看妄念時,就什麼都找不到,好像霧消散了一樣,這非常好,這時,你的心是安住於無念、無所緣上。

這時,對境的妄念止息,但時間很短暫,可能只是剎那、幾秒而已,但這時你沒有散亂,還是保有覺知,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心的對境——妄念,所以心就會稍微自然安住於無所緣中,這是很好的。

其實這時你不用造作出什麼妄念,那為什麼剛剛我要大家造作妄念?因為一般修行者都覺得妄念不好,一想到念頭,就覺得是問題、是敵人、是麻煩,禪修就是什麼都不能想、要沒有念頭等等。但禪修不是這樣。

剛剛有一位僧眾問到:「是傻傻的人比較容易禪修,或念頭多的人容易修?」其實沒有差別,重點在於覺知,也就是念住於你的身體、感受、心、法上,不需要做任何取捨、改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念頭是多是少都沒有差別。

總之,當你看著妄念時,很自然的會安住於一種無所緣當中,時間很短暫。然而,若你覺得:「這樣不錯,以前我怎麼沒這樣用,現在這方法真好,我就要用力觀妄念。」當你一想要刻意做什麼的時候,就不是念住了,因為不自然了。所以當你沒有妄念,就安住於無妄念中。這樣也很好。

有念頭,成為念頭禪修:
第二種經驗,就是念頭會生起,念頭生起的當下就覺知到念頭的生起,這時念頭會成為禪修的所依與助緣。就像是你看得到水,就代表你已經不在水裡;想要看得到對面的山,就必須從這邊的山去看,已經在山中,是看不到山的;你要看電影,若置身電影中是看不到的;要看手機,若人在手機裡也是看不到的。

同樣地,如果你看得到妄念,就會發覺它如同呼吸一樣,它會改變、變動,就是剎那、剎那在變化,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生起。如果能夠這樣帶著覺知,符合對境本來的情況,自然的去做觀察,這樣的覺知本身就是智慧。同時你因為沒有散亂,也就達成專一的禪定,如果你能夠在念頭上修成專一的禪定,你的禪修將會變得非常容易。

因此,看妄念有兩種覺受:第一種是沒有妄念,就安住於無念;第二種是妄念生起,就安住於妄念中。平常我們會作一個比喻,第一種狀況「沒妄念」,等念頭時什麼都沒來,就像在等公共汽車,等等等,什麼都沒來;突然公車來了,很高興,正想上車時,車子就走了,你就傻了,又沒了。

有時妄念也是如此,一看到馬上不見,這時又不知道該想什麼,就安住於「沒什麼念頭」上;又有念頭時,就看著。

第二種經驗「有妄念」時,就像是看流水,妄念會一個、兩個、三個不停生出來,你就像看著流水一般,妄念成為你的所依,一段時間後,不僅是妄念,你也可以如此看待煩惱。如此看著妄念,漸漸就不會再跟著妄念走,妄念就會慢慢止息。妄念很多都是自己的心所造作的。

如同之前所講的日、月、瓶子等,當你帶著單一、恆常、獨立的執著時,你就覺得它是真實存在的,是單一、獨立、恆常的存在著;但是經過觀察後,又會發現並沒有任何實體。這就是與二乘相符合的觀的修持,會有這樣經驗。

這就是心念住,可以透過心的定義,明而覺、知道等「自」的定義,去看妄念;或從「總」的定義,去看念頭的無常、空的本質。然而一般來說,心念住在總的定義上,主要是觀察「空」的本質,這部分下午再說。

■迴向有三種,你是哪一種?

今天講到這裡,將今天修持課程講授、修持的功德,迴向給一切如母眾生,都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

迴向有三種:

無所緣的、三輪體空的迴向:第一種是三輪體空的、具備空性理解的迴向,一切如夢如幻一般,帶著這樣的心來迴向。

隨學迴向:現在我們還沒有證悟空性,所以三輪體空的迴向對我們很困難,因此我們現在要作的是隨學的迴向,跟隨諸佛菩薩作迴向:往昔諸佛菩薩如何發願,我們也如是發願。

我們迴向的對象是誰呢?是遍虛空一切如母眾生,迴向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能成就圓滿佛果,帶著這樣的心去迴向,這是很重要的。

尤其現在世間有許多病痛、戰爭、四大不調、火災等能消除,究竟希望所有一切如母眾生,最終都能成就圓滿佛果。

世間迴向:第三種迴向是不好的迴向,是指你也沒有證悟空性,也沒有跟隨諸佛,而是帶著執著的迴向。不是沒有功德,但不夠好。

因此,希望大家跟隨諸佛菩薩去發願、迴向,最後也要思維:發願的內容及迴向對象,也都不真實存在,以此做迴向。


受念住:單純感受,如實安住

主講上師:明就仁波切
時間:2020年1月29日上午8:00-9:30
地點: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20200129-1

昨天簡略講解前行、正行與結行,正行主要有止和觀的禪修次第。

止的禪修

止的禪修次第,這次主要講解的是共同乘法都提到的一般的止,依據的是《俱舍論》的觀點。止的修持提到了觀呼吸,有數息法與隨息法:數就是算數呼吸,從一次數到十次;隨就是讓心跟隨呼吸,吸進來時知道吸進來,呼出去時知道呼出去,隨就是心隨呼吸,覺知氣息在大約鼻尖前方一磔手1處,接著從鼻孔進入到喉部,再到心間,再慢慢到腳心。

一般粗略的呼吸只是到肺部,但細微的呼吸是到全身。呼出去時,是呼出去到一個磔手外的距離。

■ 安住本然,就能去除無明

當我們說念住時,就是安住於自然的呼吸上,所謂「念住」,就是安住在事物本然的狀態上。

譬如說呼吸有人比較急促、有人比較緩慢,有人呼吸比較乾淨、平順,有些人呼吸不大均勻,無論如何,都不用刻意做改變,也就是本來對境是如何就是如何,安住於上,就是智慧,如此就離觀更近,安住於境的本質上,佛教的觀呼吸,與外道的差別就在此。

佛教特點就是不在對境上做改變,不改變呼吸,直接去經驗、觀察事物的本然狀態,不去做改變調整,持續保持這樣的念、覺知,它逐漸就會成為智慧,也就開始離觀愈來愈接近。

念住於事物的本然,直觀事物的本質,這就是慧觀的基礎,這是佛教特有的,也是和外道的差別所在。

另外昨天提到,當我們帶著這樣的慧觀的念,覺知呼吸的時候,即是消除貪嗔癡三毒的開始;逐漸修持,直到證悟無我,才是真正根除煩惱。

■ 如實安住呼吸,細微智慧即生起

平常我們說,三毒煩惱基礎就是無明,也就是不知道事物真實狀況,由此生起貪心、嗔心,而積聚煩惱痛苦,因此會落入輪迴。由於集諦的煩惱而造業,業感苦果,這就是在三界輪迴的情況。

1. 對治癡:

對治煩惱要靠智慧,無明的對治就是「明」,就是慧,也可稱為明慧,它的作用就是「如實觀看事物本來狀態」。換句話說,觀呼吸時,你如實地跟隨著、安住於呼吸上,不去做任何改變,此時就是對治無明的開始。

2. 對治嗔:

同時你的各種念頭,好、壞、中性的,都不去改變它、或阻止它,只要不忘記呼吸,就可以說已經開始消除你的嗔心。

這是一種刻意鍛鍊我們細微心識的方式。平時你一看到對境,馬上分別出好或不好、喜歡或不喜歡而生起嗔心或貪心等,這樣的貪嗔生起的很快,同時很細微,因此大多時候我們都沒有察覺。此時我們觀察呼吸時,什麼妄念生起都不試圖去改變,也不執著這一座修得是好還是不好,只要不忘記你的呼吸,你就是在刻意鍛鍊細微的心識,也是斷除嗔心的開始。

3. 對治貪:

對治貪心的意思是,想要修好、有好覺受等貪求,都不要有,總之不忘失呼吸就可以,只要如此,你細微的貪著心就由此開始斷除,這是很重要的。

如同昨天所說,妄念是無法阻斷的,越想阻斷會越多,就如同我幼年恐慌症,後來發現強化恐慌症的主因,就是我的「懼怕」。我越害怕自己的「恐慌」,反而越來越恐慌,就如同昨天舉例「不要想手機、不要想手機」,結果手機越想越具體一樣。

總之無論是焦慮或恐慌時,不要試著去改變,就只是回到你的呼吸。不僅是恐慌,任何煩惱生起,都可以用這種方式處理。

觀的禪修

以上是昨天談到的止的禪修,我們也談到一些觀的禪修:

觀有三種次第:

1. 符合聲聞緣覺乘的觀;

2. 符合大乘的觀,也就是無我空性見;

3. 符合密乘的觀:主要強調「有境(心)的本智」,一般說空性有強調「境的空性」和強調「有境(心)的空性」兩種,密乘是後者。尤其密乘當中的大手印的觀,會透過找尋心的口訣,確認真實心性本質為何,這是密乘當中大手印不共之觀。

這種大手印的觀是殊勝不共的,必須要先完成前行的修持,接著才能接受上師經驗口訣的引導,這種大手印心性的指引,無法在大眾之間講解,因此這次不會講解。

身念住禪修

觀無常

這次主要講共同乘之觀,也就是從總的定義——苦,空,無常,無我這四個方面做觀,下午或者明天,會談到大乘無我空性的觀。

符合聲聞緣覺乘之觀,主要是談到無常,透過觀呼吸從呼吸上觀察無常、剎那的變化性,就是觀的開始。

依據二乘的傳統,一秒鐘、一剎那可分為64分,其中64分中的一分才是現在,是被認為時有存在的。而所謂得年、月、星期、日等等事實上只是存在於我們的概念中,都實際上都不真實存在。過去已經消逝,未來還未發生,現在有的是什麼呢?只有64分的其中一分,這非常短暫,我們的呼吸是如此,身體也是如此,祈願會場,甚至地球、日月星辰整個宇宙都是如此,都在改變中,就如同呼吸瞬息之間,宇宙也在剎那改變中。我們不散亂的安住在此無常上,就是二乘的觀的修持。好,我們一起來練習。

■ 緣呼吸,觀無常

請大家坐直,我們要先念誦皈依、發心,因為皈依發心非常重要。

首先是「皈依」:

觀想金剛總持出現在你前方,

一切智慧護法都在前方,都總集於金剛總持,

只要心中所想,佛陀就會出現在眼前,

這時我們觀想聖眾出現在前方,我們皈依發心並祈請。

接下來「發心」:

禪修目的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圓滿佛果,

但我現在沒有這樣能力,因此我要多做練習。

請大家合掌坐好,回想皈依發心的意義,接著念誦〈皈依發心〉:

諸佛正法聖僧眾,直至菩提永皈依,以我布施等功德,為利眾生願成佛。(三次)

我今天禪修目的,是要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成就圓滿佛果。

現在觀呼吸。呼吸的本質就是無常,

你的每一次呼吸都在瞬間改變,觀察此點。

呼吸剎那變化同時,你也感覺肺部慢慢充滿,呼出去時感覺肺部收縮,

接下來觀察你的胸口、肺部,肺部不斷收縮的運作著,這也是無常本質。

同時你的氣息充滿全身、甚至毛孔,剎那充滿著,

然後感覺著你的氣息充滿全身,同時你的心臟在跳動,

感受到你的心跳也是剎那改變,感覺你的心跳,觀察心跳的本質也是無常性。

心跳同時,你的血液也在輸送到全身,到每一個末端,

觀察這一點:血液隨心臟跳動而輸送到全身。

氣息吸入時,氣息充滿全身,同時血液、心跳,剎那在運作著,

同時你的肌肉、骨骼、身體中每個細胞,都得到養分而改變。

全身都在運作者,這就是細微的無常性,觀察這一點。

接著,張開眼睛,放輕鬆,坐著就好。

好,大家覺得如何?很容易或困難?就是這樣,你觀察無常,同時會有很多念頭,本來你就很難專注於一個對境上,這是自然的,因此你稍微觀察一點、同時會有很多念頭生起,還是要試著不忘失,一點一點去觀察各部分的無常,這種觀察無常,是非常有力量的。

因此佛陀對目犍連尊者說:

「就算以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連做七天供養,

這樣的福德,還不如剎那間去觀察思維無常。

就如同所有足跡當中,最殊勝的是大象足跡;

所有思維當中,最殊勝的是思維無常。」

觀無常能清除業障、累積福德,是非常重要的觀修方式。

當你修觀無常時,貪嗔癡等無明煩惱就慢慢消除,因為煩惱有恆常、單一、獨立的顛倒執著,只要有無常觀察,種種的執著就會消除,痛苦也會隨之消除。

聲聞乘的觀

接著觀察受念住或聲聞乘的觀呢?或昨天功課考試?三選一。

就二乘共同乘觀的見解,昨天有談到無常,有粗的續流無常以及剎那的無常:

1. 粗分續流無常:例如一朵花出生後慢慢枯萎,然後續流就停止,枯萎消失。
2. 細微剎那無常:剎那細微的無常,是指現在就是無常,出生當下就是在毀滅當中,這是細微剎那的無常。
這是共同乘的見解,是從二諦角度來講,是《俱舎論》當中談到的。

■ 緣寶瓶,觀察空

先給大家看一個東西:這是什麼?你們知道嗎?有人說是金缽,認為這是金缽請舉手,認為只是一個缽的請舉手,不然它是什麼?

或者,它是杯子還是碗嗎?覺得是碗的請舉手,這樣又是什麼?這樣看起來不怎麼樣,是寶瓶?是寶瓶對嗎?這個東西叫做寶瓶,是由很多東西聚合的,只要這些部位分離,拿掉這部分、也拿掉那部分,這還是寶瓶嗎?覺得是的請舉手,覺得不是請舉手?

《俱舎論》中提到,就像是寶瓶一樣,只要能被分離、拆散,譬如用其他事物去拆解,寶瓶的概念就不在其上了。只要能夠被拆解,就都是世俗諦。昨天談到年月日等,這些都是心的概念,拆解後,就知道只是概念,實際上並無此事物存在,寶瓶只是聚合體,並不是恆常、單一、獨立,是因為暫時因緣聚合而產生。

這樣的寶瓶就是所謂世俗諦,拆解後原有概念不存在,就是世俗諦。

例如年原來是12個月,12個月份合起來是一年,覺得是單一、恆常、獨立,但實際上一拆解會發現,過去的月份已經沒有,未來的月份還未發生,所以「年」只是概念。不要說年了,連「天」也是可拆解的世俗諦,一天有24小時,但這24小時也不是都有著,所以連所謂「天」也只是個概念。

再細分、再細分,就會發覺什麼都找不到了。就如同昨天所談到,從時間上去拆解分析,或像今天從東西事物上去拆解分析,譬如寶瓶慢慢拆解後,拆掉瓶嘴,寶瓶還算寶瓶嗎?不算。就連所謂「瓶嘴」,也有上、中、下、前、後、左、右等不同部分,如果一部分一部分拔斷、拔掉後,這還是瓶嘴嗎?覺得是的請舉手,覺得不是請舉手。

因為已經被拆解,因此就連瓶嘴也只是概念,如果再將拆下來的局部再拆解下去,就只剩下微塵,最後微塵還有粗細的八質或九質的微塵,八質微塵是指所依四種和能依四種微塵,另外加上偶爾存在的聲微塵就是九質。最後會細到無法被拆解的無方分微塵,這樣無法再被拆解者,火也無法燒,錘子無法摧毀。粗分的花被火燒後會成煙、成塵,粗的部分可以被燒掉,從一個物質被改變為另外一個物質,但花的無方分微塵是不會改變、無法被拆解的。

聲聞乘認為,無法被拆解者,無論是實際物體上的拆解,或者思維概念上的分析拆解,例如物質上的無方分微塵,或時間上的無時分剎那,這就是勝義諦。安住在此,就是二乘的觀。我們做身念住練習時,觀察身體可被拆解,是各種物質的聚合,身體從時間上來看,也是剎那在改變。

受念住禪修

接下來是修持受念住,同樣可以從「自」定義和「總」定義兩方面做觀察:

1.「自」定義:經驗本身

受念住的修持,就是如實知道這「體驗、經驗本身」;

2.「總」定義:苦的本質

觀察受的無常或苦的本質,尤其是苦的本質。

要從個別定義上去修,或從總定義上去觀察苦呢?哪一種呢?好,我們一起來練習個別定義的受念住,就是如實安住在「感受、經驗本身」:

手舉起來,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冷暖,

感受一下兩手間的感覺,安住在這之上。

如果感覺到冷,就經驗、安住於冷上;

如果感受到熱,就經驗、感受熱;

如果什麼感覺都沒有,就安住在無感覺上。

或感覺兩手麻麻的、顫抖,都可以安住於這感受上。

慢慢的兩手合掌,會感覺到碰觸的觸覺,就安住於此接觸感覺上。

好,接著摩擦雙掌,不論什麼感受都安住於上。

現在手打開,不論任何感覺都安住於上。

慢慢地請再合掌,再摩擦,心安住於上,

現在打開,不論什麼感受,你就念住在此感受上,

不需要刻意消除喜歡或不喜歡的感受等,只是如實安住在經驗上,就是念住。

「感受為何就安住」,就是念住。

慢慢的手變涼,可能不舒服、痛苦,就安住於上。

好,一隻手放在額前,好像快要碰觸到額頭,一隻手放下,

感受額頭,冷熱或各種感覺都可以,

現在手放下,心持續感覺額頭的任何感覺。

接著把焦點放到頭頂上,不需要刻意改變或消除感覺,這就是受念住。

有感覺就專注於上,沒感覺就安住於沒感覺上。

頭頂不需要刻意緊繃,只是一念放在其上,

這樣做本身就是智慧,這樣就好,

把念和覺知放在頭頂,感受它的感受就好。

接著把焦點移到後腦杓,看一下有什麼感覺。

接著是臉部,你的整個臉部有什麼感覺,都感受一下,

去感覺正在經驗的感受就可以。

再來到喉部,感覺喉部。

接著到肩膀,不需要緊繃肩膀,放輕鬆,感受肩膀現在感覺到什麼,

接著感覺一下背部,從上而下,然後感覺沿著脊椎從上而下,

坐很久背部會緊繃,感受一下背部。

再來感受一下胸部。

再來到胃部,胃部有什麼樣的感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放鬆不用緊繃,去感受它。

「不知道怎麼去做」,也是一種感受,安住於上也可以,

放鬆不放鬆都可以,安住在上面。

再來是腳,感覺一下腳的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

接著左腿、右腿,然後專注全身,從頭頂到腳底,

有什麼感受就去感受一下,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從頭到腳。

感受你全身的感受,

你並沒有要去造作舒服感受、消除不舒服感受,只是單純感受,

有好壞真假等感受,重點就是去經驗它、感受它。

請慢慢張開眼睛、放輕鬆,現在不需要專注於對境上,完全放鬆就好。

■ 覺知感受,不修整造作安住

好,大家覺得如何?找到感受了嗎?有感受但找不到嗎,平常感受很多,現在要找卻找不到的,請舉手,這樣也很好,代表剎那間安住於無所緣當中,你如果找不到感受,就安住於上,不用去造作,這樣也很好。樂受、苦受都很好。

平常我們感受很多,眼睛一睜開就是感受,煩惱痛苦與此息息相關,一到某地就馬上覺得不喜歡、不舒服,就是感受,心中喜歡與否來自於你的感受,奠基於其上而作判斷,例如食物,可樂喝多了對身體不好,但喝的當下很舒服,有人為了這樣的感受而不停的喝,因為你的心貪著身體感受,因此一喝身體感受好,心也會想繼續感受。

抽煙也是這樣,上癮就是喜歡這感受,因此無法戒煙。很多時候當感受很強烈,你會以為那是對境問題,仔細觀察是你對於煙的感受。譬如手機,大家可喜歡了,那種滑手機的感覺,收到一個讚就很開心,有人讀也很開心,如果有人寫好評更高興,有不好的負評就傷心難過。

■ 觀察身體感受,有恆常、單一、獨立的執著?

如果你觀察身體感受,會發覺常有著恆常、單一、獨立的執著。譬如年月日都不是真實存在的概念,身體感受也一樣,如果你常觀察,這些單一、恆常、獨立的概念就會消失,大家懂嗎?

有一個想法想和大家說的,該不該說呢?「我覺得大家可能沒有聽得太懂,好像各位沒聽進去的感覺」──現在感覺怎麼樣?我開玩笑的,為了讓大家有感覺才這樣說的,我一說大家都傻掉,「仁波切在說什麼啊?」胃都收縮一下了,你是不是有這樣感覺?剛剛是開玩笑,不是真的喔。

看到大家修得很好、坐得很直,這樣很好,我很高興──大家聽到我這樣說,又有什麼感受?「仁波切說得對,我們就是這麼好!」是嗎?就像是大家上了好久的課、終於可以回看手機的感受是嗎?「啊,現在手機放在後面充電,等一下回到後面帳棚,趕快趕回去看誰有什麼回應」;或者想像去外面吃餃子,一想到口水就流出來;或者等一下到廁所門口排隊等時,會想說:「法會快開始了,前面的人在幹嘛啊?」……你看,感覺這麼多,你根本不需要去造作,只要去覺知、感受你的感受,自然經驗你的感受,如此這樣智慧就會開啟。好,請大家繼續修持。

接下來有半小時休息,要觀察自己的感受,喝茶時有舒服的感受,上廁所時有輕鬆的感受,請大家專注在感受上。下一堂課回來時要考試,謝謝!

註:1一磔手:印度的尺制,伸中指與大指所量的尺度。相當於十二指寬。

 

觀身無常:從數息隨息,開始降伏三毒

主講上師:明就仁波切
時間:2020年1月28日上午10:00-11:00
地點: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20200128-2

好,開始之前先考試,上一堂課給了各位休息時間的功課,半小時功課修得如何?是茶太好喝了,所以完全忘了要修?還是沒忘,雖然想修但半小時過了什麼都沒做?

剛剛半小時下課時間叫「座間」或「座下」,禪修分「座中和座間」或「座上和座下」:座中身體需要保持七支坐法,身體和語言的散亂都消除,不看手機、不看電視、不說話,不散亂、專注在禪定的法門上;座間是在說話的時候、看手機的時候禪修,只要不忘失覺知,行住坐臥都可以禪修。

剛才這半小時,也許你無法一直禪修,只要有一次數息觀呼吸的就請舉手,一次就好?(少數人舉手)不太多耶。忘記要禪修的請舉手?那兩個都沒舉手,既沒修也沒忘的是怎麼啦?

座間修持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做到,就能降伏煩惱痛苦,重點是要去練習,讓修持在生活中有所增益和進步。比如你們要考試了,心裡就會七上八下猛跳,這時就要讓注意力回到呼吸上,數自己的呼吸或隨自己的呼吸。

止的禪修

(一)數息法

數息有六個次第,現在先講數呼吸。

當你害怕時,數呼吸就會比較平靜,考試時看到一個問題,答案怎麼都想不起來,這時候數呼吸,如果平常已經知道答案,只是緊張忘了,這時就很有幫助;如果平常就不了解,這時數呼吸當然就沒用。生氣時也可以用,無論對老闆、對鄰居或者對朋友,一生氣馬上回到呼吸上,嗔心就可以得到平靜。嗔心、嫉妒、比較等各種痛苦,或者很想得到卻得不到,不想得到卻偏偏得到,這些時刻,都可以觀呼吸。

佛教觀呼吸的止是很特別的,和其他宗教都不同,有何特別?因為呼吸是自然的,不用改變什麼,有人呼吸快、有人呼吸慢,有人長、有人短,有人均勻、有人不均勻,就以自己的自然呼吸為基礎做禪修,不用改變什麼,這是佛教特有的以「觀呼吸」修止的方式,從鼻子也可以,從嘴巴也可以,同時從口鼻呼吸都可以。

因為覺知呼吸,因為能跟隨呼吸,就會有智慧生起。這種智慧是什麼?《俱舍論》是這麼說的:「善能分別諸法相」,就是能夠了解什麼是真實,安住在本然的狀況,能如此,就是智慧。

這種呼吸法和外道的不同,印度有種呼吸法,是要刻意改變呼吸方式。佛教觀呼吸的止禪,則有三個特點:

  1. 不改變:不用改變自然的呼吸方式。
  2. 不阻斷:不用阻斷煩惱、想法,呼吸時什麼念頭生起都可以。
  3. 不成立:不用特意追求什麼,不用修成樂、明、無念。

觀呼吸不用阻斷妄念,不用壓抑的方式勉強自己不去想什麼。就像之前我們練習不想手機,結果沒用不是嗎?其實呼吸自然本身就是智慧,是一種煩惱的對治法,它就是無明的對治法,也是貪的對治法,嗔的對治法。

輪迴的根本是無明,遇到喜歡的就貪、不喜歡的就嗔,由於這樣的貪嗔癡,所以我們會輪迴,所以痛苦,心無法得到平靜。要調伏這三毒,可以透過自然的方式,比如自然的觀呼吸法:

  1. 對治癡:符合自然方式修持,這本身就是智慧,就對治了無明。
  2. 對治嗔:不用特別去除妄念,不用阻斷它,也不跟隨它,就是嗔的對治法;
  3. 對治貪:不用特別去得到樂、明、無念等各種好的覺受,就是貪的對治法。

這是對治三毒煩惱的開始,但要根本對治,還需要觀;不過如果沒有以止為基礎,也無法達到根本的對治。所以當你專注在呼吸時,就包含了很多修持在內,它就是止的禪修。

(二)隨息法

剛才講到觀呼吸法有六個次第,第一個是數呼吸的「數息法」,另一個是隨呼吸的「隨息法」,就是心跟隨著呼吸,觀察自己的呼吸,氣吸進來時,知道氣進來了,從鼻孔或嘴巴都可以,平常是從鼻子吸進來,覺知氣息從鼻孔前、到喉部、到心間、到肚臍、到臀部、再到腳部,再呼出去,氣出去時呼出一手肘長以外。手可以跟隨著氣息配合動作,呼吸配合手勢,心、手和呼吸要一致,不一致會卡住,但這裡不用數呼吸次數:

請坐直,閉上眼睛,身體放輕鬆,心也放輕鬆。

請舉起右手,手勢跟隨呼吸,氣吸進來,手也放到心間,

呼出去,手也跟著出去。

接下來手放下,心繼續隨著呼吸修持。

(大眾配合手勢練習隨息法)

這時你可能會聽到外面有很多聲音,

無論聽到任何聲音,只要不忘記隨著呼吸就可以了。

輕輕覺知到呼吸,你可能會生起很多念頭,

只要不忘記跟隨呼吸,不用阻斷念頭,心不要跟著跑掉就可以了,

忘記呼吸,就是散亂了,

不忘記呼吸,也不用阻斷念頭生起,

安住在呼吸自然、本來的狀態就可以了。

不管呼吸是長是短、是快是慢都沒關係,

在自然的呼吸狀態中,輕輕覺知它的進出,

變慢了就安住它變慢的狀態,呼吸本來就長就讓它長,

變慢、變快就讓它變慢、變快,沒關係。

這次覺得怎樣?這樣專注在呼吸時,是不是有各種念頭生起?繼續專注在呼吸就可以了,不忘記呼吸、知道著自己的呼吸,這時就沒有散亂。

什麼叫散亂?不是念頭生起就是散亂,散亂是「忘了正在做什麼事」,比如你在念一部經書,念著念著,都念三頁了但不知道在說什麼,有這樣經驗的請舉手(有不少人舉手),這就是散亂。

散亂讓你就像「殭屍」一樣,人在心不在,念著念著心跑到要換手機,「我要換支便宜但質量好的手機…」,忘了自己正在覺知呼吸,這就是散亂。只要不忘記呼吸就可以了,不必刻意停止想法。因為刻意停止也是沒用的,就像前面的練習,要你刻意不想手機,結果反而想得更厲害了。因為心還沒自在,你是做不到的。

■ 為什麼佛教觀呼吸,可以消除貪嗔癡?

接著大家要花五分鐘,和左右朋友討論一下:「為什麼佛教的呼吸法,可以消除貪嗔癡無明煩惱?」《俱舍論》中,佛陀說:「佛教的呼吸法是自然的呼吸,與外道不同」,比如印度班那陽(pranayama)是用強力呼吸法,佛教最初用來消除無明煩惱的方法是觀呼吸,可以消除無明煩惱,也可以消除嗔心和貪心。好,大家討論一下:「為什麼呼吸法可以消除三毒煩惱?」請討論,開始!

(分組討論五分鐘)

討論之後變清楚或變胡塗了?更清楚的請舉手,更胡塗的請舉手,有沒有自願分享的請舉手,可以上來說。

學生一:我和法友討論時,發現有兩點:

  1. 是觀呼吸時,專注在呼吸上,心會變平靜,當心平靜了,三毒煩惱不太會生起,煩惱本質就是讓心不平靜。
  2. 是佛教的觀呼吸,特點是不改變自然呼吸方式去作觀修,當我們去看呼吸的本質,這就是智慧,煩惱就是看不到本質,而看到顛倒的情況。看到本質,就是觀,就是智慧,這時無明就不會生起,就降伏了無明。

學生二:我們和朋友討論後發現,如果心能專注在一件事物上,比如呼吸上,貪心、嗔心、我慢等本來就比較不容易生起,腦子會比較清晰,思維會比較清楚,比較不會有煩惱,這是我們的結論。謝謝!

學生三:當我們看著呼吸時,很多妄念似乎都停下來了,就能安住在心的本質上。我們有四五位討論了一下覺得:觀呼吸是降伏煩惱的開始,就如您所說,我們會有種覺知在,心會變得比較放鬆,當覺知養成習慣,習慣覺知呼吸,貪嗔癡自然就會變少,這是我們的結論。

但我們的疑問是,當我們專注在止的修持,為什麼智慧會生起?

學生四:覺知自己在呼吸時,自然不會想很多,妄念少了,煩惱就會少。

學生五:我們有個問題,數呼吸時如果是閉著眼睛,心會變昏沈,灰濛濛的一片,怎麼辦?

仁波切:當我們在禪修時,有時會發生昏沈、掉舉的狀況,心灰濛濛、黑漆漆一片,甚至睡著了。這時心的覺知力要提起來,但不需要刻意阻斷昏沈,當然也不要刻意跟隨昏沈,最好的方式是,要有很強的覺知力,讓心一再一再回到專注的對境上,比如呼吸上。行為上,可以坐在通風的地方,不要吃太飽,看遠一點,比較不容易昏沈。

當我們在修心念住時,昏沈都可以成為覺知的對境,就像呼吸可以成為不散亂的對境,同樣當你昏沈時,那種黑漆漆的情況也可以成為覺知的對境,心就覺知著那一片黑漆漆,不用造作情況,也不用消除情況,這就是智慧!

智慧就是觀察事物自然真實的狀態,就像觀呼吸就是專注在呼吸長短快慢本來的狀態,放在自然狀態上就是智慧。如果昏沈時,就不散亂的把心放在昏沈上,看著昏沈那黑漆漆的狀態。這是佛教特別的方式,是《俱舍論》中提到的。

■ 專注在呼吸,三毒是這樣被降伏的!

剛才的大家的討論沒有針對問題直接回答,要再討論一次,還是要我說?

剛才題目是說「為什麼修持觀呼吸,可以對治貪嗔癡?」由於愚癡無明會生起嗔和貪,有這三毒,當你專注在呼吸,這三毒是如何被降伏的呢?

1. 對治癡:

首先,專注在呼吸本然的狀態,就是智慧,這是剛才已經說了。智慧是什麼?就是無明的對治,無明就是不知道、不曉得,智慧就是清楚的知道、看到、觀察到事情本來的樣貌,對吧?所以呼吸本來是怎樣,你知道它,這就是智慧,就在對治無明。當你在身受心法四念住一再練習,任何事情的本質是什麼,漸漸就能完整的見到。這就是觀的本智。

2. 對治嗔:

專注在呼吸時,妄念、痛苦、煩惱生起時,要阻止嗎?不用,不用阻止,就是消除嗔,嗔就是不要、不喜歡、阻止,任何念頭生起,都不必阻止它,重點是保持覺知呼吸,心裡有任何念頭生起,不管是想到iPhone、三星、Nokia任何手機,或過去、未來任何計畫都好,不必阻止它。前提是不忘記你的呼吸。

有一種說法是「一剎那當中,無法同時生起兩個念頭」,所以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只要專注在呼吸,會覺得妄念就不太生起,這也很好,但無論妄念多或少,重點是不忘記呼吸。如果持續這樣的訓練,嗔心自然就會平息。

3. 對治貪:

呼吸無論長短、緩急、好壞,都專注在它自然的情況,不要想去得到什麼、成立什麼,不要想去得到樂、明、無念等好的覺受。貪就是「想要」、「想得到」,因此不要想得到什麼,專注在自然的呼吸上,就是對治貪的開始。

這就是觀呼吸為什麼可以對治貪嗔癡,非常非常重要,知道了吧?

以上是四念住止的部分,我們介紹觀呼吸,先是數息法,再來是隨息法,很簡略的講了一下。

觀的禪修

再來說觀。觀的時候,所緣對境,主要有身體、感受、心和法(現象),就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從觀的角度修持四念住,主要是以正念、覺知為輔助,然後在個別和總的定義上去做觀察,例如身體的個別定義是「四大和四大和合所成」,受是「能感受的自性」,心是「覺」,法是「持有各自的自性」。以上是身受心法各自的定義,總的定義來說,就是無常、苦、空、無我。口訣傳承是把握要點扼要的修,否則學太多了會學昏頭。以聲聞乘來說,有人主要修身念住,有人主要修受念住,有人修心念住或法念住,今天緬甸、斯里蘭卡的行者就是這樣修的。例如:

  1. 身念住:專注在身體四大的特性,或觀察骨頭堅硬的特質,血肉軟的特性等等,專注在上面;
  2. 受念住:專住在身體細微的感受上;
  3. 心念住:專注心的各種念頭上,就像是大海的波浪一樣。

■ 心念住,從認識覺知開始

安住方法很多,但藏地主要修「心念住」。

藏傳的佛教典籍當中,雖然清楚記載「四念住」的教導,但是專修者非常少,剛開始應該有,但過程中逐漸失傳。但是大手印、大圓滿、大中觀的修持,可以說是強調了「心念住」的修持。尤其密乘中講境智和有境(心)智,境智是指離戲空性,這在許多大論中都有清楚說明;至於有境(心)智,是指樂空俱生智、明空俱生智、真實性等等,這也是心念住。

大手印中講到很多止的修持,首先前提是要認識什麼是念、覺知,在很多教法開始會有「引薦『念』的指導」,這也是心念住的修持。一般來說,念、覺知有三種:一般的念、禪定的念和無所緣的念:

  1. 一般的念:是「心所」裡的一個。
  2. 禪定的念:從大手印的止開始的念,就是禪定的念,這裡的重點是不做阻斷和成立。
  3. 無所緣的念:到了觀的時候,就是無所緣的念或自覺的念,遠離能觀、所觀的念,這是大手印觀中會提到的。

大手印禪定的念,有一些特殊的名稱,例如真實、不造作、本然的念;這和經論中說的不大一樣:

1. 經論中的念:定義是「不忘失熟悉的事物」,就是對於已經知道的事物,持續保持那樣的認識,不忘失,就像是守門員一樣守護著門口。

2. 大手印的念:是安住修的念,就像《俱舍論》說:心安住在事物它本來的狀態上,不去做任何的修整。這有時稱為念,有時稱為覺,有時稱為念覺,這指的範圍就比較廣了,它包含了念和正知。

去年簡單說過什麼是念,修心念住的時候,首先要認識什麼是念,這是很重要的。

■ 猶如燈光,心能自明,也能明對境

首先要認識什麼是「心」,心念住的心,可以從「自」和「總」兩種定義去認識,就自身個別的定義而言,心的定義是「明而覺」。心的定義是什麼?明而覺,你們在《心類學》和《攝類學》中有不是嗎?懂的話,就懂心念住。

為了解釋這一點,我特別帶了一個蠟燭來舉例。(仁波切點燃手中燭火)明而覺就是心的定義,明就是知道的意思,心的本質是明,「明」有兩個定義:它能「明自己」,也能「明他人」。

1. 覺他(知道對境):

舉例來說,各位看到我的手了嗎?看到的請舉手,這就是心的明「能看到對境」,這是明的第一個定義,能明對境、知道他人──知道這點,就是心念住了。

2. 自覺(知道自己):

能看到就是覺知,心能知道對境,也能知道自己。就像這盞燭火,只要被點燃,本質就是明,它可不可以照亮自己?可以,它能照亮自已,需不需要手電筒照亮它?不需要。

但像這個金剛杵,想看見它需要不需要光?要,它能照亮自己嗎?不行,要別人來照亮它,但燈就可以照亮自己。同樣的,心也像燈一樣,可以自明,能照亮它自己──了解這一段,就是心念住的開始。

■ 好大誤會,原來「自明」不是我、「自顯相」不是他!

我們現在身處輪迴中,就是因為不知道自明自覺,不知道輪迴中的一切都是心所現,由於無明,大家會以為自覺自明就是「我」,是主體;以為自明所顯現的境,是「他」,是對境。這就是無明,要對治這樣的無明,所以要知道自明本質是什麼,自顯相本質是什麼。

這就要從念、覺知開始。

大家舉起右手,知道自己舉手嗎?知道,這就是念。

繼續舉著,覺知自己的手掌心,知道自己手掌心冷冷的揮揮手,這就是念;有人覺得手掌心是熱熱的,也請揮揮手,這也是念;有沒有人覺得手掌心沒什麼感覺?也請揮揮手,這也是念,又稱念住。

有沒有人覺得自己舉著的手臂痠痠的?請揮揮手,這就是苦的感受,這也是一種念住。好,現在放下,覺得舒服多了吧,這就是樂的感受,也是念住。你不用去製造樂的感受,消除苦的感受,單純知道苦樂的感受、沒有什麼感受的感受,就是念住。

剛才說心的定義是明而覺,透過知道心的定義,無論心上生起什麼都能知道,觀的智慧就會生起。

■ 緣呼吸,觀無常

現在我們緣呼吸來修觀,觀有三種:小乘的觀、大乘的觀和密乘不共的觀,今天講小乘的觀,小乘就是要認識萬法的實況就是苦、空、無常、無我,這四個就是萬法總體的定義。

剛才說了有個別的定義和總的定義,心的個別定義是明而覺,而從總的定義來說,心也不離苦、空、無常、無我這四種總體的定義,這四個可以一個個順序去練習,但重點修持時可以扼要去練習,這次主要修無常,心能安住在無常,自然會了解沒有單一、獨立、恆常的空,苦和無我也自然會了解。

好,我們一起來練習:

首先身體坐直,閉上眼睛,

不散亂的專注覺知呼吸,自然呼吸就好,

呼吸會改變,從鼻孔吸進,到喉部,再到肺部。

接下來要專注的是呼吸無常、會改變的本質上。

呼吸剎那剎那變換,就是無常性,

就像風中的旗子,會不停飄動,

呼吸也是剎那剎那的變動。

認識到呼吸無常的本質,

就是觀的禪修的開始。

快到中午吃飯時間了,你的心越來越昏沈,

昏沈時還是要覺知著呼吸,不用消除昏沈,

唯一的方式是覺知它,回到呼吸上就可以了,不要忘記就行了。

■「能知道的心」像大海,妄念煩惱像波浪

這次講四念住,密乘不共的特別強調心念住,並且以心念住為根本,來修其他部分。

所以再說一次,心念住「心」自己個別的定義是「明而覺」,就是「知道」,心就是「能夠知道者」,一切都來自於心,心這「能知道者」就像是大海,其中妄念、煩惱就像波浪,不可能有沒有波浪的大海,心就是如同大海的本質。

透過不斷練習覺知這「能知道的心」,心也會越來越平靜快樂,觀也會得到開顯。請大家繼續這樣做修持。

■ 你24小時有覺知,但24小時在禪修嗎?

平常修大手印止時,我們會說禪修的本質是念或覺知、不散亂,念就是一種覺知、知道,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看什麼、感受什麼,這「能知道者」是不是24小時都有?是,就算睡著了都有,昏倒了都有,天空不會昏倒、不會睡著,這種能知道的心24小時都有著,沒有就是屍體了,你們是屍體嗎?

禪修的本質是什麼?是念,就是這樣一種覺知、知道,你們是不是24小時都有?是,那這裡有一個問題:「能知道者」24小時都有,那你24小時都在禪修嗎?這就是你們中午吃飯時要想一下、要互相討論的功課,再來中午也不要忘了覺知一下你們的呼吸,下午那堂課要考試。接下來下課時間你們就要做座間的練習。

再說一次,禪修的本質是什麼?是念,就是覺知、知道,你們24小時都有這種知道,但你們有24小時都在做禪修嗎?就是這個問題。

(此時現場突然停電,麥克風無聲,大眾自然在靜默中安住。復電後下課時間已到,維那師領眾唱〈了義大手印祈願文〉和〈雪域安樂願文〉暨〈迴向文〉,結束「四念住禪修」第二堂課。)


心念住:認出覺知,持續守護

主講上師:明就仁波切
時間:2020年1月28日下午2:00-3:00
地點: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20200128-3

午安,早上說過各位要討論的主題,還記得嗎?剛剛休息時間有討論的請舉手?(少數人舉手)好像沒有太多人。還有,前一堂課也請大家做修持功課,就是專注在呼吸,有利用午休來做呼吸禪修的請舉手?

平常我們心容易散亂、忘記,修持時有見修行,這三者要合而為一是很重要的。

「見」就是對於什麼是念,如何修止,如何修持觀呼吸的止等等,「修」就是真正在心上鍛鍊,呼吸上安住,「行」就是一天生活中配合去做,尤其將生活中五毒煩惱轉為修行助緣,就是行。因此我們說,見修行三者不分,是很重要的。

我們下午到晚上還有機會練習,大家要去禪修,明天要考試喔。接下來要再給各位機會討論,這很重要,各位實在太忙可能沒時間討論,接下來請討論一下。

心念住禪修

■禪修的本質,就是覺知

禪修的本質是什麼?就是念。

那什麼叫做念?就是一種覺知,一種知道,對吧?早上講過,我們的心就是一種知道、覺知,一切見聞、覺知,都知道者,那就是你的心。

你們是否隨時都有這種「能知道的心」呢?(許多人舉手)

有的。如果你隨時都有這種「能知道的心」的話,那是否代表隨時都在禪修呢?

如果覺得自己有一直都在禪修,請舉手(有少數人舉手),這是真的嗎?如果一直在禪修,現在都成佛了,就不需要這裡來學習、還聽得不太懂,就沒有這種困難了。

其實你沒有「一直」在禪修。

所以,我的問題是:「念」是一種知道,而這種知道,我們隨時都有,但又沒有隨時在禪修──這感覺是一種兩相違背的情況,雖然有隨時能知的能力,卻沒有在禪修,為什麼呢?

這就是我們現在要再討論的問題,現在五分鐘討論,請開始,一樣左右前後、兩三人一組來討論這問題。

(現場分組討論五分鐘)

■雖有「能知道的心」,卻沒禪修,為什麼?

就像早上一樣討論,有沒有要分享的?請舉手。

學生一:剛剛我們討論分享到,雖然我們有這樣「知道」的本然能力,但被像是烏雲一樣的煩惱蓋住,因此雖然有覺知,雖然心的本質是明而覺,卻無法一直在禪修。

學生二:剛剛問題是:「我們都有能知道的心,但是否一直在禪修?」我個人淺見是:這並不會成為禪修,雖然我們隨時有「能知道的心」卻不知道,沒認出覺知,因此無法成為禪修。如同〈了義大手印祈願文〉中說:「眾生自性雖恆為佛陀,不了悟故無盡輪迴轉」,一般眾生本性雖為佛,但因為不知道這點,因此在輪迴中流轉,我們不知道本具佛性,現在雖然隨時有覺或念,但因不知道,所以並未成為禪修。謝謝!

學生三:所謂「念住」、保持「能知道的心」,是不是需要一種延續性?光是「知道」是不是算念住?這我們就不知道了。就如同在經典中提到,我們心的本質雖然是自性光明,但好像無法持續的安住於其上,因此無法知道。感謝仁波切給予這樣的機會。

學生四:我們和朋友討論後覺得,我們雖然有覺知,但算不算是在禪修,最主要取決於這個「知道」是否「專注於一境」上。我們現在無法禪修,最主要因為無法專注在一個所緣境上,在吃飯、走路時,雖然有一種「能知道的心」,但卻沒有專注於一個所緣境上,因此無法成為禪修。

學生五:平常「能知道的心」是一種知道,您這裡提到的「念」,是否有一種「長時間安住於一個所緣境上」的意義?譬如〈遙呼上師祈請文〉中提到:究竟本質為善妙清淨,如果能在其上修持,就是最殊勝的正念覺知。

學生六:有覺知,是不是算禪修,要看能否「守護」。譬如以放羊來說,首先要把羊趕到山上,接著要有覺知去看著羊在做什麼。無論說是「能知道的心」、自覺、覺知、正念或佛性,我們要能「守護」是很重要的,能夠守護,才是禪修。

學生七(仁波切:你是最後一位):您說禪修本質是一種覺知、能知道的心,但這樣的「知道」,也有「無法成為禪修」的情況。我們討論後覺得:我們的覺知,必須是一種「不造作」;但我們平日的覺知,都是想要改變什麼,因此無法成為禪修。

學生八(仁波切:他剛才已經站起來了,所以讓他講):我們有些問題想請問仁波切:早上我們就算打瞌睡、睡著之後,還是有著覺知,經典中提到「沒有粗分心識運作」有五種情況,例如深度睡眠、昏倒之後等,或許那些時刻仁波切所說的細微心識還在覺知著,這種時候還是有所謂「能知道的心」嗎?

據我們了解,最微細的心識是如來藏,這是任何時候都不會被損害的本質,一切都由其中出現。我們平常有這樣明而覺的心,卻不是常在禪修,僅僅有此「能知道的心」,但並沒有認出,就不算禪修。

■問題出在:有覺知,沒認出!

仁波切:謝謝你們的答案,你們所說的答案都很好,最主要要了解:我們雖然隨時都有這種「知道」,但我們不認識這個「知道」,因此問題不在於「有或沒有」這個知道,而是在於「有沒有認出」它;我們隨時都有這個明而覺,但卻沒有認識出它。因此,就不算是「念住」,不算是禪修。然而現在「心念住」禪修,就是要認識出明而覺的心之本質,並持續守護它。

例如觀呼吸時,氣息進來,知道它進來,這樣有著「知道」的練習,就包含正念、覺知和智慧,這樣持續練習,就會漸漸對任何事物的本質越來越清晰,心就會自在,能夠收放自如,慢慢的就會得到身體的輕安、心的輕安。

■認出本具寶藏,別做富有的窮人

去年拿手錶做過比喻。手錶功能為何?是看時間。各位知道世界上最好手錶是什麼?鑲嵌鑽石或是黃金做的嗎?如果我帶著這樣的手錶,但不知道這是手錶,以為是手環,這樣的話,即使你帶著全世界最好的手錶,但不知道這是手錶,那手錶能告訴你時間嗎?不能,手錶對你就沒有用了。

因此,《寶性論》中有「如來藏九喻」:「萎花中佛蜂腹蜜,皮殼中實糞中金,地中寶藏種中芽,破朽衣中聖者像。貧醜女懷輪王胎,泥模中藏真金像,有情所具如來藏,時為煩惱染成障」,如同貧困人家地下的財寶,不知道家有財寶,就會窮困一輩子。

這有個真實故事。以前在印度孟買,有一家人很窮困,住在塌掉一半的房內,為了小孩受教育交學費,而將地賣給房地產公司,房地產公司為了要蓋房所以挖地,結果一挖挖到幾千年前的珍寶首飾,要蓋房錢就夠了,不曉得有幾千萬。這家窮人住了一輩子,說實在應該是有錢人,但問題是他們不知道地下有財寶,因此一生貧困。

密咒金剛乘中教導,我們的心中雖然都本然具備著身口意功德、各種斷證功德,但我們卻因為無明而不認識。因此,雖然眾生本質是佛,但因為不知道本質,因為無明生煩惱而造各種業,所以在輪迴中受各種苦。

■知道就好,不用去除什麼、不必得到什麼

我們可以把各種止的禪修,運用於各種對境。

要知道心念住,首先要知道何為「能知道的心」。這裡我們透過呼吸,專注在呼吸來練習你的「知道」。這樣一種修持,其實在任何對境都可以運用,不論好壞善惡都可以,只要你保持覺知,任何對境都不用斷除。要刻意消除什麼是很困難的,要刻意造作什麼也很困難,不用這麼做。其實禪修是很容易的,只要抓到重點就好。

有些人會覺得「禪修就是不可以胡思亂想」,強迫自己專注於一境上、強迫去專注,結果全身緊繃、耳朵也豎直,自己讓自己緊繃,這就是一種顛倒禪修,這樣的禪修會讓你妄念會變得更多,不好。因此「能知道的心」就是我們禪修的基礎,安住在「能知道的心」上,不需要刻意消除或得到什麼,都不用。

再考試一下,怎麼回答都通過,不用擔心不通過:覺得自己大概知道什麼是「念」的,請舉手?不大知道的請舉手?不確定的請舉手?大家都很聰明,謝謝你們!這三個問題不是都相違背嗎?怎會都通過?

第一種狀況:如果你覺得已經知道,這是覺知,通過。

第二種狀況:如果你不知道也通過,這是為什麼?因為你知道「自己不知道」?如果你不知道,就不會舉手,因此你舉手就表示:你知道「你不知道」,這就是覺知,一種念。

第三種狀況:你知道「你在懷疑、不確定」,這也是一種覺知。

這種知道,就口訣傳承來講都是覺知,一種能知道的覺知,除此之外別無其他東西了。

■習慣本有的功德,就是禪修

〈了義大手印祈願文〉提到:「顯相是心空性亦是心,了悟是心迷妄亦自心」,因此現在我們一切好壞念頭,都出於我們的心,從心中顯現,又融入到心中,包括眼耳鼻舌身意所感知的,一切色聲香味觸,及輪迴一切對境的法,是誰能知道?也是心識能知道,對吧?

所知萬法的定義為何?就是「心所現」,也是回到心,因此認出我們現在具有的「能知的心」,這就是所謂禪修。

能知本質就像是大海,妄念像是波浪;或者我們的心像是天空,念頭就如同空中的雲一般,美麗的雲、灰黑的雲、彩虹橫空、或者夾雜閃電等等,不論颳風下雨或電閃雷鳴,虛空都不會受影響,就如密勒日巴大師所說:一切從空中出現,又再融入空中。

因此「知道禪修境」是一種習慣,你要習慣你本有的功德,就是禪修。

禪修的本質就是所謂「念」、「覺」,具有「念」、「覺」,還要認出並守護,才是「念住」。藏傳佛教主要強調心念住,所以剛剛對「何為念住、何為不散亂」等等做了些解釋。

觀無常

藉由這樣的念住,慢慢去觀察對境本質、事物的真實情況,會進入到「觀」。

比如藉由觀呼吸,看到呼吸的無常本質,會看到呼吸是自然的無常剎那變換,從你鼻孔吸進來,到頭部、到全身,剎那變成濁氣,你不需要去造作什麼,只要看到本來情況,就是「觀」的開示,這與小乘佛法中「無常」的內容是一樣的。

一,緣時間,觀無常

接下來,我給大家兩種選擇:一種先緣呼吸觀無常,第二種先講無常,請舉手,後者好像比較多。

無常就是剎那改變,舉例來說我們每天都在變老,去年到今年我們老了些,我老了些,各位也是,對藏族說老還好,但有些地方聽到老會不太開心,這不是重點。

實際情況是我們每天都剎那剎那在老去,從去年到今年,從昨天到今天,從早上到現在,我們不斷老去,離死亡越來越近,一秒都沒有停留。不僅是自己變老,菩提迦耶金剛座都在變換,宇宙成住壞空都在剎那改變,所謂「時間」也停留不住,就如同水流一般不會停的。

舉例來說,「去年」已經過去,「未來」還未發生,花如果還未出生也不是花,過去花也已經枯萎不是花了,花是指現在、當下,去年的花已經謝了,未來的花還沒有綻開,現在還剩什麼?

大家認為有「今年」嗎?必須要有不是嗎?覺得有今年的請舉手?認為沒有今年的請舉手?

仔細觀察時會發覺,其實所謂的「今年」也沒有真的存在,因為要成為一年,必須要有十二個月,藏曆有時會有十三個月,現在有完整的十二個月嗎?沒有,一月大部分已經過去了,所以「一年」不成立。但我們沒觀察時,會覺得有「今年」這樣的想法。一月現在是1月28日,28天過去了,還有11個月還沒有來,所以「今年」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那不要說年月日,說「時」好了,現在幾點?是不是快3:00?都沒人敢舉手?一小時必須要有60分鐘,現在已經54分了是不是?好,認為有當下這一分鐘有的請舉手?再看這一分鐘是完整的一分鐘嗎?一分鐘要有60秒,當下不可能全部秒數都有,前面已經沒有、後面還沒發生,一看頂多40秒而已,事實上這40秒也在改變、變動著。

秒之下還有毫秒,依小乘的說法,一秒有64分。舉另外一例來說,一剎那,或者換句話說一秒,像是64頁的書,用槌子敲一根針,一敲,剎那間64張紙就被穿過去了,這一敲需不需要時間?要,雖然是一秒就穿過,但每一頁穿過的時間點都不同,還是可以細分為第一頁穿過、第二頁穿過的時間點,第二頁時第一頁已經穿過,但第三頁還未到。

因此聲聞乘中會談到「無時分剎那」,其實可以再細分下去,但聲聞乘中不再細分,因為繼續細分,會落入斷見,因此放入「無時分」的最細微狀況,能再分者,就歸類在世俗諦當中。

二,緣呼吸,觀無常

接著我們藉由觀呼吸,練習覺知無常,現在專注在呼吸上,感受這種呼吸的無常性:

請身體坐直、眼睛閉起來、放輕鬆。
專注在呼吸上,
不散亂的覺知著呼吸剎那、剎那的無常、改變。

好,今天課程到此,請將這次聽聞、思維、討論的功德,迴向給眾生得到圓滿成就佛果,就如同往昔諸佛如何迴向,我亦如是迴向,請合掌,迴向一切善。

不安時刻要安心,明就仁波切說「四念住」

主講上師:明就仁波切
時間:2020年1月28日上午8:00-9:30
地點: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20200128 am

這可能是史上會場出現最多口罩的特別法會。

在華人大年初四,本來應該帶著年節喜慶味道的年假裡,上午8:00,第37屆噶舉大祈願法會前行課程,如期在佛陀成道的聖地菩提迦耶舉行。

以往像候鳥一樣,一年一度都會從天涯海角回到心靈的家,定期回來聖地法會的各國法友和義工,今年可能因為武漢冠狀病毒肺炎的陰影,在亞洲乃至全球蔓延開來,人數明顯少了,安坐在會場的僧眾,更顯得像是風雨如晦中的安定力量。只是絕大多數人都戴上口罩、甚至雙層口罩,仍然透露著不尋常的謹慎訊息。

在這樣特別的氛圍中,前行課程主講上師:尊貴的 明就仁波切,輕車簡從的上了法座,在今年更顯簡樸的祈願會場中,為以藏族僧眾為主的大眾,以藏文講授「四念住禪修」,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的簡單教導觀呼吸的止禪修持之後,進入「四念住」的觀禪介紹和禪修引導,現場各國法友則各依FM收音聆聽即席口譯同步翻譯。

明就仁波切是舉世聞名的禪修大師,奉法王 噶瑪巴指示,今年第二年為噶舉年輕僧眾講授禪修要點,並現場帶領禪修練習,有種實修傳承家風薪傳的味道。由於仁波切在全球各地都舉辦「開心禪」課程,現場法友很快就發現,這次「四念住」禪修課程,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開心禪」原型,再加上傳統「四念住」中「無常、苦、空、無我」的觀禪內容,讓上過開心禪課程的法友,有種上到深度版進階開心禪的感覺。

■先學「止的四念住」,再入「觀的四念住

以下是仁波切開示內容:

在我們的導師金剛持,尊貴的法王噶瑪巴心意之下,從今天開始有三天的禪修指導,這次禪修教導主要是講「四念處,以前我們從止的角度講過四念住,今天主要從觀的角度來講四念住。到底要講止的四念住,還是觀的四念住,哪一個好呢?大家想一想,等一下舉個手。第一個,希望講止的四念住請舉手?第二個,希望講觀的四念住請舉手?都沒什麼人舉手。還是先簡略講止的四念住,再說觀的四念住?那就是第三個了。

■透過止觀,降伏自心

學習四念住的原因、目的是什麼?

佛說八萬四千法,這一些法集合起來,只有一個要點,就是要讓我們的心平靜,降伏、調柔我們的心,在自心上得解脫,比如有名的〈七佛通誡偈〉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重點是自淨其意,這就是佛陀的教法,那要如何自淨其意?就要透過止和觀兩個修持。

修持止和觀,依此開展五道,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等五道,第一個資糧道又分小、中、大三階段,小資糧道主要修四念住,從這個基礎開始,可以慢慢調伏自己的心,從心上得解脫,由內心而解脫,所謂遍知佛果都不在別處,成佛其實都在自心上找到。

心如果能調伏,到哪裡都會很開心、很平靜;心如果不調伏,到哪裡都覺得不舒服、不對勁,連修法的時候也覺得不安定,會覺得「這法怎麼修這麼久,還不結束?」一直看時間,維那師終於唱完了,就像老鼠被放出籠一樣開心;如果聽到修法的召集聲,就覺得「哎喲,怎麼又要修法了?」如果心不調伏,到哪裡都是不安定而痛苦的。

每個人的心都帶著貪嗔癡的包袱,比如貪嗔癡等各種煩惱,還有害怕、恐懼、沒有自信,覺得別人都不喜歡我,在那裡胡思亂想,想到晚上都睡不著。就像我小時候有恐慌症,有時覺得人生沒意義,就非常懶散、懈怠、很想放棄一切。

為了消除這樣的痛苦,就要修持,修持的方法就是聞思修。聞思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實修,多聞就是多去學習、多去聽聞,就是要幫助並調伏自己的心,有了修行的力量,自己會開心,到任何地方都會平靜。

剛才說到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等五道,有了前面小資糧道的四念住為基礎,後面中資糧道、大資糧道等就可能達到。有了四念住,就像經典說:「修持四念住,包含一切法。」

為了要修持四念住,今天要講一下,它也像一切佛法修持,要包括三個部分:
1, 前行:皈依和發心;
2, 正行:今天要講一點止的禪修觀呼吸;
3, 結行:迴向和發願。

修持就要這樣包括前、正、後三個部分,能如此具備,萬法皆包含在內。口訣的修持就是這樣。

首先第一個要皈依和發心;正行是無所執的正行修持,就是三輪體空的空性正見,總之就是無散亂的修持;結行就是迴向發願。

一,前行
(一)皈依:
觀想金剛總持示現在面前虛空,他是一切佛法僧的總集,是噶瑪巴、一切上師的本質,是勝樂金剛、亥母等一切本尊,以及一切護法本質的總集,是佛法僧一切的總集,能如此作皈依,就包括了一切上師相應法。

好,現在我們一起做修持:

 請合掌,想像前方就有金剛總持,
 就像經典所說:只要想佛在前方,佛即在前方。
 佛是遍知的,他的遍知智慧,
 沒有時間的差別,沒有遠近的差別,也沒有祈不祈請的差別,
 他就在前方虛空,以慈悲和大智慧看顧著我們。

 上師金剛總持,祈請您,直到我成佛前,都成為我的皈依處!

 諸佛正法聖僧眾,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布施等功德,為利眾生願成佛。(兩次)

金剛總持的顏色、相狀、手勢很難觀得很清楚,就想像他真的示現在面前,真的看著我們、知道我們,根本沒有遠近的差別,就這樣皈依上師金剛總持,就這樣幫助我們調伏自己的心,祈求上師金剛總持加持我們,圓滿修持五道十地的斷和證的功德。

(二)發心:
我們所作的一切修持,目的都是要幫助一切有情眾生圓滿成就佛果,帶著這樣一個發心,所以我在這裡聽聞、思維、修持,這是我在這裡修持的原因,這就是發起菩提心:

 諸佛正法聖僧眾,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布施等功德,為利眾生願成佛。(一次)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妙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親疏愛憎常住大平等捨。(三次)

大家覺得怎麼樣?這就是發心,發起菩提心。

但是大家一說到一切眾生,會覺得黑漆漆一片嗎,會的請舉手?好;一說起菩提心,一顆心就滿世界亂跑、胡思亂想嗎,會的請舉手?好。大概不少人都是妄念變很多。

發心就是動機,什麼是動機?例如大家來金剛座這裡,沒來之前心中會想:「我要來參加祈願法會」,它就是一種動機。它也像做個計畫:「未來我想達成這樣的目的,所以我打算這麼做」。大家都有各種計畫對吧?比如:「我今天要去商店,買個便宜但質量又好的手機,你帶著這樣的動機、想法去商店到處去看。動機就是一種想法、計畫。

發菩提心,就是修持前心中要具有的一個動機,你為什麼來祈願法會?為什麼要聞思修?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動機想法是什麼,是很重要,是要觀察的:

[1, 下等的動機:]有人是被迫的,怕糾察師處罰,不得已才來的;
[2, 中等的動機:]有人是「大家都來,所以我也跟著來了
[3, 最好的動機:]有人是因為「這是聖地,來聖地參加法會可以聞思修,學習如何降伏自心、利益眾生,所以我來了。

現在,你在聽法,就要想一下動機是什麼。我們花一兩分鐘想一下:
 
 身體坐直,閉上眼睛,
 想一下:我為什麼來到這裡?
 我為什麼來法會?
 此刻我坐在這裡的動機是什麼?
 好好觀察一下。

好,你的計畫、動機是什麼?是菩提心的動機?還是中等的動機?或嫉妒、比較、我慢的不良動機?
──「看我厲害,我要念得比旁邊那個大聲」,是這樣一種嫉妒、比較的心嗎?你是因為嗔心、我慢而來嗎?
──「他能聞法,我也要聞法,這有什麼了不起,是這樣的心態嗎?
──「大家都來我也來,現在禪修很流行,我也聽一下吧,是這樣一種中等的心態嗎?
──「我要聞法,來調伏自己的心,好利益眾生」,還是這樣一種菩提心呢?

動機是很多很不同的,但你真的要了解你現在的動機是什麼。

我小時候七八歲時有恐慌症,常常會流汗,有時甚至會心悸,晚上睡不著,過得很辛苦,九歲時從我父親祖古烏金仁波切那裡得到禪修教導,我心裡知道禪修很重要,但不太坐得住,想禪修15分鐘,但五分鐘就快坐不住了,妄念一大堆,但我堅持下來,從九歲到13歲持續禪修。我13歲時閉關,在閉關中心裡,我的根本上師薩傑仁波切,提醒我要看動機,是不是有菩提心的動機。

有一天早上,我就看我的動機,發覺表面上我的動機是菩提心,但其實內心深處真正的動機,是想降伏恐慌症,因為它讓人很不舒服。總而言之,動機很重要,你一定要知道動機是什麼,無論是什麼動機,都要把它轉成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麼?《現觀莊嚴論》說,菩提心有兩個部分:
1, 緣眾生,以眾生為所緣;
2, 緣佛果,以佛果為所緣。

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現在有利益大家成佛的能力,如慈悲、智慧和力量等,馬上就能利益眾生成就佛果,你會不會這麼做?」會的請舉手?有些人舉手了,滿好的,這就是菩提心,基礎就是這個!

每個人都會想我要做些什麼好事,好讓眾生快樂,如果有能力,大家都會利益眾生、都會幫的對吧,你看大家都舉手了。我們都有這樣的心。

但你說你現在就有這個能力嗎?覺得有的請舉手?哈,沒有吧。也許因為我們自己無明的遮障,可能佛陀在現場都不知道。就因為我們還沒有這樣的能力,所以要修持,讓自己有能力;如果不修持,自己都不能解脫,自己有痛苦煩惱,不要說利益一切眾生,想利益一個眾生都很難。

就因為我現在沒有「利益眾生讓他們成佛」的能力,所以我來這裡修持,來聞思修,來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這就是菩提心,同時具有菩提心的兩個部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1) 願菩提心:「我要幫助一切眾生成就佛果」,這是從果而言;
(2) 行菩提心:「我要實踐六度波羅蜜」,從因上來說。

如果剎那間能生起菩提心,就如《入菩薩行論》所說,將會為天人所讚嘆,成為人天的供養境,罪業也就淨除了,資糧也就具備了。

二,正行
正行今天要說止的禪修,止的修持有很多種,其中大家都知道的是透過呼吸,做觀呼吸的止禪。《俱舍論》中就提到兩種觀呼吸的方式:

(1) 數息法:
就是覺知憶念氣息的進和出,心放在氣息進出上,當你覺知到呼吸的進出,就是一種智慧,禪定的本質,就是智慧。接著要數呼吸的數字,氣進來、出去算一次,從一次到十次,能這樣好好做,昏沈、掉舉的障礙就能消除。

(2) 隨息法:
就是心跟隨氣息走,氣息進來,覺知它,氣息出去,覺知它。

好,接著大家一起來練習,身體姿勢的要點,以前法王噶瑪巴在祈願法會教導過很多次,這次就不多說了,主要是數呼吸,數一下一分鐘之中數了幾次,可能五次、七次、十次,有人甚次15次吧,有人很慢,呼和吸都很慢,有人很快,有人快吸幾口呼出去,然後就屏住氣一會兒。總之是平時呼吸方式不要改變,重點是要數呼吸,一分鐘中,看自己呼吸了幾次。

(安住)

好,你們數了幾次?比五次多的請舉手,比七次多的請舉手,比十次多的請舉手,那有比15次多的嗎?有20次的嗎?到十次就不要再數下去了,從頭再來一次。

再來練習一次,做完十次的就請舉手。

 身體坐正,全身放鬆,閉上眼睛,自然呼吸,
 開始。吸進來呼出去算一次,數十次。

(安住)

好,很好嘛。

■數息法:能數就是禪修,妄念隨它來去

數呼吸十次是一個標準。《俱舍論》說,數息法有六個次第,第一個就是數,能算得到,就代表安住在禪定中,不要懷疑這樣算禪修嗎,也許你數著數著,心中還是會想起包子或手機,數著數著,心就想「天氣有點冷,如果來杯熱茶不錯」,任何的想法都讓它顯現、生起,是沒關係的,不要阻止它,這裡有個重點是「數」,只要你能數呼吸,再多妄念都不用管它,能數就是禪修,重點是只要能數呼吸,有沒有妄念都沒關係,事實上你也不用阻斷妄念,越想阻斷妄念就越多。

■心未自在時,妄念越壓抑越發作

記得去年我們做了一個特別的禪修嗎?我們試著去阻斷念頭生起,那時我們是以什麼為對境,包子還是蘋果?今天我們來做另一個特別的禪修,是手機禪修,一分鐘內不可以想手機,蘋果或三星或iphone,想什麼手機都行,想包子、涼粉或茶都行,想過去、未來都行,就是不能想手機。 

請坐直,閉上眼睜,我會說一二三,數到三,就不可以再想手機了,一、二、三,不可以再想手機了,絕對不可以再想手機。

(安住)

好,感覺怎麼樣?有人想到手機嗎?想到請舉手。

一定會想到的。跟你說不可以想,你就會想,因為我們的心還沒被調伏,還沒得到自在,這裡想法就好像故意來鬧你,各種手機的念頭,好像故意的出現。

不只是手機,你心中各種恐懼、擔心的想法也一樣,越壓抑就越是強烈。我小時候有恐慌症,所以非常了解,各位要辯經或考試時也一樣對嗎?要調伏自己的煩惱,第一個要覺知,煩惱不是靠壓抑能調伏的,越壓抑越發作不是嗎?我知道你們都快考試了,很快就會發現,想記的都不記得──這都是我們的心還沒有得到自在的緣故。有一天,當你的心得到自在時,想要不想就能不想,想慈悲就慈悲,想菩提心就是菩提心,想觀諸法實相就是諸法實相。

接下來有半小時練習時間,我要給你們功課,接下來念〈度母讚〉或上廁所時,要覺知自己的呼吸,要短時間、多次數的算自己的呼吸,只數到三也沒關係。

早上就上到這裡。

(維那師帶領大眾唱誦〈了義大手印祈願文〉、〈雪域安樂願文〉暨迴向文,結束上午第一堂課,在半小時課間供茶暨念誦〈度母讚〉之後,進行上午第二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