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如法懺悔之必要,七支供養之必要

積聚資糧、淨除罪障,是修持很重要的部分。大家以為念誦「七支供養」是很容易的,但它真的是很深的一個法,很重要的一種修持。

主法上師: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時間:2014年12月29日,上午6:00-下午5:0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今天清晨,菩提迦耶氣溫只有攝氏6度,人人呵氣成白煙,因為太冷了,大家還以為0度了。當大地還在一片黑暗當中,5:00多,通往德噶寺旁大祈願會場的小路上,交通已經十分熱絡,引擎轟轟作響的柴油嘟嘟車、今年新出現的安靜電動車、想快也快不了的三輪車,和三三兩兩、行色匆匆的行人,已經絡驛不絕地前往大祈願會場。

法會序幕在黎明前展開,當第一階段的念誦告一段落,7:00,法會為大眾奉上早茶的時候,天光才剛亮起,濃濃的大霧飄進會場,遠處的僧眾彷彿坐在雲端。

第一座法(6:00-9:30):《三蘊經》〈三十五佛懺悔文〉開示
6:05,法王噶瑪巴禮佛三拜,陞主法上師法座。
大眾唱頌〈皈依發心〉〈獻曼達〉〈請轉法輪〉。

接著,是噶舉大祈願法會傳統,每天第一座法,主法上師會授「八關齋戒」。法王帶領大眾念誦〈大乘布薩律儀〉(漢傳稱〈八關齋戒〉)三遍。在念完第一遍時,法王特別叮囑:我們要像過去的聖者菩薩、過去的祖師領受〈大乘菩薩律儀〉一般,發起為利眾生的大乘心而領受。

在傳授〈大乘布薩律儀〉圓滿之後,法王開示:

首先向以蔣貢康楚仁波切暨嘉察仁波切兩位仁波切為首的噶舉傳承各大仁波切、祖古,暨各寺院堪布、善知識與僧伽大眾,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法友表示歡迎,歡迎大家來參加這次祈願法會。

這個「金剛座」菩提迦耶,是佛教徒最重要的聖地,我們有這樣的因緣聚集在這裡,要帶著憶念佛陀的心,希望讓善心、善行更加增長。平時我們都盡了自己的力量,努力的發起善心、善行,每年年底,我們會聚在這兒,為一年的善根做一次總迴向;也為一年所造作的罪業,做一次總的懺悔淨罪。

■修行要有計畫,不能「看心情」

祈願法會才這幾天,我們應該盡力發心,參與課誦。修行是要盡力的,如果不努力,修行想要有成就、想要成辦自他利是不可能的。所謂的法,所謂的修行,就是要調整、改變自己的心。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是要有計畫性、有次第性進行的,如果用英文說,就是要有plan,要做好計畫,我今天要做這樣的修持,有這樣的計畫,按照這樣的計畫去修持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只是看心情、隨意要修不修是不行的。這幾天,我們就要這樣跟隨著法會的計畫,一起念誦修持。

這次噶舉祈願法會,有五十多國的法友聚在這裡(有近一萬兩千人辦理報到),四眾弟子都齊備了,僧俗二眾都聚集在一起,這實在是很難得的機會,從現在起,我們要帶著善的動機,帶著特殊廣大的發心而來念誦。

(梵文三常誦等「祈願儀軌二十支」,新《大祈願課誦本》P21起)

■違犯菩薩誓戒,必修〈三十五佛懺悔文〉

在第一座法中間短暫的休息用茶時間過後,法王接著開示:

接下來想介紹《三蘊經》〈三十五佛懺悔文〉的懺罪法門,這是菩薩行最基本的修持,也是最重要的。

我們無始以來,在得到人身之前,過去生中投生過無量不同的生命,遍滿整個大地,沒有一個像針尖一樣小的地方我們沒投生過,也造作了無量的善業和惡業,但我們是以惡業為主,我們造作了無量惡業,如果不即時懺除,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很難還淨,想回復清淨就困難了,所以要常觀修懺罪法門。

相較於一般的罪業,違背誓戒的罪業是更重的,例如一般殺一隻雞、一隻牛,那當然是罪業,但違犯自己許下的誓言,是更嚴重的。在大乘傳統中,如果違犯誓戒,就要念誦《三蘊經》,這在印度的先賢都是這樣做的,這樣的懺罪法門傳到藏地之後,還成為日常課誦,就是每天都要念誦觀修。印度賢哲聽到了大概會笑,怎麼藏地的佛弟子每天都要念《三蘊經》,罪業這麼多嗎?其實大乘修行人如果在菩薩戒上有所違犯,最好的還淨之道,就是念誦〈三十五佛懺悔文〉,這樣做是很好的。

在念誦的時候,我們要憶持「四力懺悔」的觀點。經論中說,我們要以「四力」懺悔。

首先,第一個是「悔罪力」或「出罪力」,就是後悔之心,對自己造作的惡業,知道自己錯了,深深覺得懺悔。

第二是「依止力」,因為我們是凡夫,之前做過什麼都不記得了,要懺除「無始以來」的罪業,因為不記得就很困難。但因為諸佛菩薩有遍知之力,他們知道往昔我們造作了什麼罪業,所以我們要請諸佛菩薩作證,在他們面前做懺悔,不管我知道的、不知道的,都要加以懺悔。

第三是「誓不再犯力」,就是我發誓以後不再犯了。有人覺得,我們常常懺悔之後馬上又再犯了,就不敢發誓。但我們現在懺悔還是要這樣發心,以後若有違犯以後再懺悔,不能因為未來可能會再犯,所以現在就不敢發誓,這樣是不對的。

第四是「對治力」,就是依止一個法門來懺除罪業,譬如修誦《三蘊經》〈三十五佛懺悔文〉。總之我們要在尊貴的佛菩薩面前,對無始以來的罪業,都加以懺悔。要以這樣的發心來念誦〈三十五佛懺悔文〉。

(大眾念誦《三蘊經》〈三十五佛懺悔文〉100頁)

第二座法(9:00-10:30):「離四貪執修心法」開示

蔣貢康楚仁波切開示「離四貪執修心法」,請另見開示系列報導。

第三座法(1:30-3:00):〈普賢行願品〉開示
法王噶瑪巴開示:

噶舉大祈願法會中,最早是前世怙主卡盧仁波切先提出念誦〈普賢行願品〉十萬遍的想法,後來就成為祈願法會的主要念誦內容,成為一個傳統,我們這次也會以念誦〈普賢行願品〉為主。所以,接下來我要簡單講解一下〈普賢行願品〉。

為了要讓我們自心生起法道、真正開始修持佛法,就要積聚資糧和淨除罪障,如果沒有積資淨障帶來的順緣,僅只是有發心是無法生起證悟的。所以藉由〈普賢行願品〉的「七支供養」以積資淨障是必要的。過去的大師都說,七支供養是大乘特殊的法門,小乘是沒有的,同時提到〈普賢行願品〉是七支供養法門最清楚的來源。

■《般若經》記載,十方世界菩薩勤修七支供養

由於七支供養圓滿具備了積聚資糧、淨除罪障這兩個部分,因此可說是修持的綱要和核心。大家以為念誦「七支供養」是很容易的,但它真的是很深的一個法,很重要的一種修持。

佛說法時,各個世界的菩薩都會前來聞法,《般若經》緣起中就這樣記載:菩薩以神通力來到佛前,作禮拜、繞佛,並向佛陀獻供各個世界諸佛託付的各種珍寶禮物、花朵,接著淨除罪障,並祈請佛陀說法,祈請佛陀住世不入涅槃,最後將善根迴向菩提果位。《般若經》這樣清楚記載著,因此沒有比「七支供養」更殊勝的修持了。

■以七支供養對治五毒

禮拜支、供養支、請轉法輪支和請佛住世支這四支,能夠積聚資糧。懺悔支即是懺悔罪障。隨喜讚嘆支能夠增長善業,迴向支能使善業不浪費並且不斷開展。可以說「七支供養」圓滿包括了「積資淨障」兩個部分。

同時,「七支供養」也可以對治五種煩惱:譬如我慢,可以用禮拜支來對治;吝嗇可以用供養支來對治;嗔心等三毒熾盛的墮罪,可以用懺悔來對治;愚癡無明和謗法的惡業,可以用「請轉法輪」來對治;嫉妒,可以用隨喜讚嘆支來對治;一切讓諸佛不歡喜和無法見到佛陀的惡業,可以用祈不入涅(請佛住世支)來清淨;最後迴向善根支,能夠對治顛倒、不信因果的邪見。

■心口如一,隨文入觀,法才能入心

過去論師常說要「隨文入觀」,要「心口如一」,跟著念誦內容觀修是很重要的。

我小時候背了很多儀軌,但還沒有讀過經書,因此不懂意思,老師就提醒我:要試著去想它的意思,我那時年紀雖小,但讀到「悲心」時,就想這應該是指關心別人或給別人東西,「佛」就是很重要的人,「法」就是經書的樣子。總之念誦時不能有口無心,一定要有一些想法,但不是胡思亂想,不是人在這裡、但心在百貨公司,或者嘴巴一邊念、但心裡一邊想去哪裡玩樂;而是隨文入觀,去思維經文的意思,譬如念誦到「諸佛正法聖僧眾」,要想「佛」是怎樣、「法」是怎樣、「僧」是怎樣。如果嘴裡所念的,和心裡所想的差個十萬八千里的話,那就沒有意義了,法就幫不了念誦的這個人,這個人也無法修持這個法教。

我們藏族有很多老先生、老太太常常繞塔念誦「嗡嘛尼唄美吽」,但嘴巴一邊念,心裡想的卻是生意賺錢等等,雜念紛飛,然後愈念愈快變成「嘛尼唄美吽」,連「嗡」都忘了,這樣是不行的。

藏族有句諺語說:「與其惡心念誦六字大明咒,不如用善心唱一首歌。」就是這樣,我們要帶著一念善心念誦〈普賢行願品〉,這比什麼都重要。

(大眾念誦〈普賢行願品〉,新《大祈願課誦本》P139)
(〈慈氏願文〉P153)
(《入行論》〈迴向品〉P159)

第四座法(3:30-5:00):
(祈願儀軌二十支)
(〈黑袍護法兄妹簡略祈請文〉P494)
(〈事業迴向──多瑪迴向〉P498)
(〈雪域安樂願文〉P447)
(〈天子所問吉祥偈〉P225)

第一天法會的四座法,法王幾乎每一分鐘都坐在法座上,帶領著大眾一遍遍地念誦《大祈願課誦本》裡的〈祈願二十支〉、〈三十五佛懺悔文〉、〈普賢行願品〉等內容,以行動帶領大家「好好念誦,老實觀修」。

下午第四座法,最後法王帶著大眾修持法王所著作的噶舉第一護法〈二臂瑪哈嘠拉〉簡軌,並唱頌幾首吉祥願文,最後在〈吉祥偈〉中,法王邊念誦、邊撒花為供養,表示吉祥圓滿。4:55,在馬爾巴大師所著〈吉祥靈燃〉的祈願中,維那師帶領大眾以緩慢而莊嚴的旋律為這全心祈願的一天畫下句點,天色漸漸暗下,第一天法會四座的念誦、開示暨觀修就這樣圓滿了。


400多位承侍上師者,圓滿成辦上師願

時間:2014年12月28日,下午3:30-4: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大殿

 

午後,德噶寺大殿前的草坪顯得擁擠,大約400人一起坐在草坪上,大家一組一組、有秩序地、滿心期待著。期待什麼呢?原來是本屆大祈願法會的發心菩薩們,正在等候晉見法王。

法王一開始用「承侍上師者」,稱呼所有的發心菩薩。相信許多發心菩薩聽到法王這句稱謂之後,多日來的辛勞與付出,都覺得有了代價。

法王簡短地表示感謝並勉勵與會者:「首先問候各位承侍上師者,噶舉大祈願法會的規模越來越大,已經國際化,需要服務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不僅代表祈願法會,我個人也要感謝各位的善心,來此發心為法會貢獻心力。」

接下來,法王表示會送給大家一份小禮物,法王說:「我會親自送給每個人一只小手珠。本來還想送給大家我自己畫的金剛薩埵像,因為這次灌頂的是金剛薩埵,但自覺不是畫得很好,所以這次沒有送。不過,還有一幅是格薩爾王像,這也是我畫的,送給大家結緣。」之後,大家依序上前領受法王親贈的小禮物,心滿意足地回到工作崗位上繼續奉獻。

的確,一個法會的圓滿,需要各式各樣的條件、人事時地物的成辦。尤其是像噶舉大祈願法會這樣愈來愈國際化、擴大規模的發展,需要更多發心菩薩一起來協助。從過去的100人、200人、300人,到現在每年約400多人,其中有很多菩薩是年年發心來的熟面孔,他們不畏此地相對條件之困難,努力成辦法會裡面的所有細節,也讓大祈願法會一年比一年更臻圓滿。

總之,400多位發心菩薩們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晉見法王,並從法王手中拿到小禮物,每個人肯定都非常開心!如果,我們把法王給予我們的諄諄教誨,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保持善心持續累積善行,法王也一定會非常開心!以自身的善心善行、自利利他,這樣身口意的供養,最讓上師開心!

執為實有,就犯了密乘戒

修密乘的弟子,若執為實有,如以為瓶子真實存在,而未瞭解一切外相如夢如幻,就犯了密乘戒,可知多麼容易犯戒。

主法上師: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時間:2014年12月27日,上午8:00-10: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大眾唱頌〈金剛總持祈請文〉、〈皈依發心〉、〈三十七供獻曼達〉、〈請轉法輪〉)

法王開示:

今天是課程第二天,也可說是課程的最後一天,首先要跟大家說一聲早安!接下來會念誦並講解《了義炬》之金剛薩埵內容。

(以下法王口傳,從《了義炬》P.117倒數第七行開始)

由此放射出光芒,迎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諸佛菩薩融
入種子字,將其轉化為十方三世佛菩薩總集的本體,如此想
著而作淨除罪障的祈請。

祈請後,由於祈請,而從心間的咒輪和種子字流出般若甘露
且盈滿全身。甘露盈滿後漫溢出來,從金剛薩埵的右腳大拇
趾白亮亮地流出,從我們自身頭頂灌注。[ 我們] 無始以來
生生世世所造作的毀犯誓戒等一切罪障有如黑煙炭汁,一切
病痛有如膿血,一切非人的障礙像是汙穢的昆蟲(是有血有
肉的樣子),好像剛剛噴出的水,前頭沖帶著蟲子一般。這
一切從五根門以及毛孔被驅趕出來,然後進入到廣闊金質的
大地中。我們自身充滿清淨的般若甘露,多出的甘露從頭頂
冒出,並碰觸到金剛薩埵的尊足。

以上的觀想,要非常清晰地一再觀修,正如偈言所說:「若
心散亂於他境,持咒歷劫不得果。」因此,一剎那也不要散
亂,要不疾不徐、乾乾淨淨、聲聲清朗地持誦百字明咒和六
字短咒。

最後雙手合十,念誦「怙主:因我無知與蒙昧……」等祈請
及懺悔的文句後,觀想上師金剛薩埵歡喜並帶著微笑說道:

「善男子,你的一切罪障墮犯,從今天起都清淨了。」在金
剛薩埵勸慰我們之後,要想金剛薩埵化為光芒融入我們自
身,金剛薩埵的身、語、意和我們的身、口、意合而為一,
沒有分別,之後安住在無所緣之中。如果要下座的話,就迴
向善業功德。

在經典中清楚說明了淨除罪障的徵兆,[ 其中] 特殊的徵兆
有:身體會感到輕盈,睡眠會減少,精神好,心智清明而且
會生起一些些覺證。

以上是針對儀軌的解釋。接下來是蔣貢仁波切對於「淨除罪障」的概說:

(以下法王口傳,自《了義炬》p.119起 )
以上所說的道理,主要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然
而,只有圓滿的佛陀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應如何教
導別人。我們若能信解佛陀的教言並且去實踐,生命就有意
義了。

[罪業的過失]

不論善業、惡業,在成因的階段雖然微小,但是在結果的階
段卻會增大。罪業的果報是[ 投生] 惡道,善業的果報會前
往善趣。因果絲毫不爽,自己造作的業不會空過,沒有造的
業不會遭逢。

以由貪、瞋、癡引生的業來說,如果在身體和語言上還沒有
形成動作的話,就是意業;若已經在身體和語言上形成動作,
就是身業和口業。由此可知一切業的前導是心意,這就是所
謂的:「世間成黑暗,意毒是根源。」

罪業又分為:五無間罪、五輕罪、十惡業、四重罪、八捨正
法等等,還包括違犯三乘戒律的墮罪,自己犯戒或是叫他人
犯戒,見人犯戒心生隨喜並且讚歎。總之,我們已經背負著
無始以來造作的如山一般、無法了知的罪惡。而如今身、口、
意所體現的思想與行為,大多是受到三毒的驅使,只是[ 在
原有的罪業上] 又再增添了罪障。

這樣的過失,讓我們今生受到人類與天人的譏毀辱罵,發生
許多災難,護法捨離,非人伺機,淪為下等階層,所有相關
的一切都受到罪業陰影遮蔽。什麼事都不吉祥順遂,就連做
夢都是惡夢,心裡不安,發生致命的惡緣與疾病,死時經歷
可怕的割截恐懼和痛苦,中陰時極度錯亂,死後隨著罪業的
大、中、小前往三惡道,長時間強烈地受苦。

縱然有朝一日投生善趣,也是壽命短暫而且多病,沒有做錯
也會仇人多、官司多,所在的地方發生災荒、瘟疫、戰爭,
由於同類因的果報,自己也會喜歡造惡,以至於痛苦沒有間
斷地增加。

如果[ 面臨的] 情況是不得不造作惡行,而且這一定會有利
益的話,就必須去做,然而情況並非如此,因為造惡的原
因,不是為了降伏敵人、保護親友,要不就是為了得到財富
名聲,要不就是為了衣食[ 而造惡]。但是這一切再怎麼具
足,在自己死亡的時候,這些東西連一粒芝麻大小的利益都
沒有。別說是名聲財富、妻妾子女了,到時候連一口飯、一
件衣服也無法帶走。當自己一個人遊蕩在惡道的時候,所有
造罪的痛苦之果,沒有人能分擔,唯有自己獨自承受。

「仇人很容易變成朋友,朋友也很容易變成仇人,所以還大
膽費力去造作惡業是受到惡魔驅使,是厲鬼讓我瘋狂,真是
極其愚昧無知。對於過去所做的罪惡一點也不覺得不對,也
沒有人告訴自己作了不對的事情。如今不知生命何時死去,
還有時間淨除罪業嗎?如果一點也沒有淨除罪惡就死去的
話,自己會遭受何等惡道的苦難呀!」必須要帶著慚愧之心
詢問自己,以致感到坐立難安,內心焦慮。如此去觀修。

■剎那間,化為「上師、本尊無二」的金剛薩埵

現在要談到金剛薩埵的觀想,昨天談到了藉由光芒的放射和收攝,而完成上供下施的自他二利。接著是觀想生起金剛薩埵的形象。當光芒收攝的同時,金剛杵及中間的「吽」字化為與上師無有差別的金剛薩埵。

如同昨天談到,一些智者提到下部密續當中,並不需要化為光團。如果需要化為光團的話,那麼就需要先觀想金剛杵化為光團,之後再從光團轉變為本尊,例如金剛薩埵。而在此處金剛杵不需要先化做光團,而是帶著吽字的金剛杵,直接轉變為與上師無有差別的金剛薩埵。

其實這一段的觀修,若你能做到「剎那間,轉變為上師、本尊無二的金剛薩埵」,意思是,若是你能夠在心中剎那觀想出完整清楚的金剛薩埵形象的話,這樣也就可以,就不一定需要按照儀軌「自身頂處蓮月座墊上,上師金剛薩埵白端嚴,一面二臂右持金剛杵,左手持鈴雙足跏趺坐。」這樣去逐行念誦觀想。但對一般初學者而言,很難在心中瞬間觀想完整,因此還是次第地隨文入觀,依照儀軌去念誦。

■金剛薩埵呈菩薩坐姿,兩腳左盤右伸

金剛薩埵全身白色,一面二臂,右手拿著五
股金剛杵對在胸前,左手拿著銀白色的搖鈴放在髖骨上[ 左
大腿近身處]。雙足右腿伸出,左腿彎曲以菩薩坐姿安坐著。

(法王引用自《了義炬》P117)

為何觀想成為白色?是因為白色有「清淨」之意,以此象徵「淨除罪障」的緣起。象徵方便與智慧之雙運,因此持杵和鈴。

此處形容的「菩薩坐姿」,也就是右腿伸出、左腿蜷曲,我們要如是觀想說,伸出的右腿拇指輕輕碰觸在我們頭頂上,如此會更易於觀想甘露降臨。

平常我們看到金剛薩埵的唐卡,多是金剛跏趺座,也就是一般雙盤,很少是如此兩腳右伸左彎的菩薩坐姿,之前我也畫了一幅這樣金剛跏趺坐相金剛薩埵,但覺得畫得不太好,因此就把它藏起來了,本想如果今年有這樣一幅畫也不錯,但總之沒有了,也沒關係。

穿著各種絹綢編織成的上衣和下裙,戴著珍寶鑄成的寶冠等
等所有寂靜尊的裝飾。

(法王引用自《了義炬》P117)

接著觀想金剛薩埵盤髮於頭頂為髮髻,餘髮垂散至後背,穿著各種寶冠等等,此處就不需要逐一去講解了。

■單尊金剛薩埵形相,出自「瑜伽續」

若去探究如是形象的金剛薩埵,是出自於何續典?首先在瑜伽續部中的《真如匯集續》中曾提及。另外在有關勝樂金剛、喜金剛修持的《桑布札注釋續》中也提到。還有在由印度的班智達蔣貝札巴著作的秘密總軌《真實莊嚴》也曾提到。同樣在《甘珠爾》中也記載著,與我們前行法儀軌中提到的一模一樣的金剛薩埵形象。

之所以會提及以上這段,是因為若被人問及金剛薩埵形象源自什麼續典,就可以如上回答。因為很多人看到金剛薩埵有眾多形象,包括雙運尊等;而若被問到,現在觀想的單尊父尊形象出自何處?就知道答案,可以做以上回答。

剛剛談到這位班智達蔣貝札巴,《丹珠爾》藏經中有許多關於無上瑜伽部根本墮罪的論著,但是許多大師都公認,其中最傑出與可信的為蔣貝札巴之論註,因此,第三世噶瑪巴所寫的《誓言大海》中,除了少部分外,大部分內容都援引自蔣貝札巴對於根本墮罪之解釋。

宗喀巴大師也有關於根本墮罪的相關論著,其中也格外重視蔣貝札巴的說法。薩迦派祖師札巴蔣采,有一部破除根本墮罪相關誤解的釋疑論著中,也提到:丹珠爾中有關根本墮罪的釋論眾多,但可能並非都出自於印度論師所著,然而當中蔣貝札巴所寫者最為可信。

■效法阿底峽尊者,今天罪業今天懺

金剛薩埵修持極為重要,尤其我們都是修持密乘的弟子,密乘戒特別重要,然而密乘戒很容易違犯,就像昨天提到的,如果我們對於一個瓶子生起了世俗之念,就已經違犯密乘戒。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對於一個瓶子,生起了執著為實有的世俗之念,而並未瞭解一切顯相如夢如幻的話,就已經違犯了密乘戒,如此就可以了解密乘戒多麼容易被違犯。

因此每天都要懺悔,這是很重要的。就像是阿底峽尊者,會隨身攜帶一個木製的菩提塔,每天都會在前懺悔,絕不會將今天的罪業留到明天懺悔。連阿底峽尊者都需如此,遑論是我們呢?以我們而言,可能每分每秒都需要懺悔,還未必足夠呢。當然我們不可能每分每秒都懺悔,因此可以參考祖師們每天有四座法或六座法的修持,例如在一座法中,善加念誦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等等,參考祖師的作法,在一座之中好好修持、透過一座法好好懺悔,這種方式會是很好的。

■岡倉噶舉近年的紛擾,需要懺悔還淨

尤其我們在座大多都是噶瑪岡倉弟子,噶舉傳承一路從具德杜松虔巴傳承至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如同黃金珍珠寶鬘般,噶舉傳承當中,師徒之間的三眛耶戒是如此清淨、無間斷的傳承下來。但在過去幾年,確實發生了一些過去從未發生過的、讓傳承蒙羞之事。

為什麼會發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持守師徒之間的三眛耶戒。我們不顧,或者說忘了傳承之主第十六世法王的恩德,同時,我們也不再具備利益眾生和護持佛教的廣大心願,而只是專注於短視近利的瑣事,因此造成這些事情發生,也讓師徒和法友間的三眛耶戒,不復清淨。

這次我們要修持金剛薩埵,不是因為我們很好而修,而就是因為我們不好才要修持,因此要知道自己所違犯的戒,知道自己的過錯,這是最重要的。

■噶舉傳承,是一個虔誠、恭敬心的傳承

尤其今年怙主夏瑪仁波切圓寂,當然他的一生有著許多爭議,但這一切也都過去了。有個想法對我也很有幫助,也就是去憶念從遍知第一世夏瑪仁波切札巴僧格開始,歷代夏瑪仁波切對於廣大行持利益眾生、弘揚佛教的恩德,特別對於實修傳承的噶瑪岡倉傳承具備的重大恩德,當我們這樣憶念起過去每一世夏瑪仁波切為教為眾的事蹟時,即使這一世夏瑪仁波切有些做得不圓滿之處,我們也易於接受和原諒。不然,我們說自己是修行人,卻連這一點寬恕和原諒都不給予的話,這實在是說不過去。

總之,我們要帶著懺悔的心,好好來專修這一次的金剛薩埵法門,同時,修持後,要觀想罪業都獲得清淨了,要有如是心念生起,以專一、虔誠及廣大發心來修持,這是最重要的。

同時希望我們共同發願:未來我們整個實修傳承,能夠如同往昔祖師一般地善守清淨三眛耶戒,廣大弘揚實修傳承,讓此傳承延續不斷。

尤其我們說,噶舉實修傳承是虔誠、恭敬心的傳承,因此,當我們不再具備清淨誓言和虔敬之心,傳承就會為之中斷,希望大家一定要將此重點放在心上。

■依止上師,不生邪見,就能得到加持

如同過去竹巴昆列大師曾說:「無論上師行持為何,不生邪見就能得獲加持。」意思是當你選擇依止某位上師之後,無論看到上師任何行持,只要你不生邪見,就能得到加持。換句話說,我們依止上師時,要如同蜜蜂取蜜一般,蜜蜂只專注於取蜜,對於其他枝節,蜜蜂是不需要、也毫不在乎的。

接著對於法友之間,竹巴昆列大師也開示:「法友相處時,自己若能承擔一切過失,就不會違背誓言。」意思是法友之間若是發生任何爭吵問題,要想著都是自己的過錯,這樣你就不會違犯三昧耶誓戒。但不要嘴裡說都是我錯,卻在心裡暗想:明明是你的錯還不肯認錯──不是這個意思,而是真的想說,這一切是自己的過錯,這樣法友就不會起紛爭而違犯三眛耶戒,希望這一點大家放在心上。

(9:30,第二堂金剛薩埵共修開始)

(〈了義大手印祈願文〉)
(〈雪安樂願文〉)

註:本報導所引《了義炬》內容,出自「了義寶藏」系列第一集《了義炬:大手印四加行簡要合集及正行教學次第》,作者: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譯者:妙融法師。


為讓慈愛如滿月,先以金剛薩埵淨罪

世間各種苦難,都是大家不在乎造成的,因此慈愛之心非常重要,我們要成為生命的守護處。為了開展此心,我們要做懺罪的觀修。

主法上師: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時間:2014年12月27日,下午2:00-4: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大眾唱頌〈金剛總持祈請文〉、〈皈依發心〉、〈三十七供獻曼達〉、〈請轉法輪〉)

法王開示:

今天下午是最後一堂課程,本來依據每年的既定規劃,祈願法會都有三天課程,今年因為配合卡盧仁波切與波卡仁波切的紀念活動,而舉辦《知一全解》大灌頂,灌頂時間比較長,因此三天課程改為兩天。總之,今天是《了義炬》金剛薩埵的最後一堂課。

首先會念誦《了義炬》中關於金剛薩埵之部分,並延續講解早上尚未完成的觀想部分。

(引用自《了義炬》P.125至135頁)

此外,若是隱藏過失,會使得過患越來越大,這是因為罪惡
的種子遇到了欺誑的水和肥料。若能不隱藏錯誤,自己知道
是錯誤,並且向別人說出自己的過錯,那麼罪惡就不會增長
並且力量會減小。這就是所謂的「真理能為錯誤劃下句點」。

[ 淨除罪業的方法]

在此之上,若能猛烈地發露懺悔,在淨除罪障的方法上去努
力,必定能夠毫不困難地將墮罪根除淨化。運用善巧的方
法,便能以一個善業消滅巨大的惡業。

「我造作了如此這般的惡業。」當這麼說時,就是發露。對
此強烈地感到後悔,心懷懇切,這就是懺悔。由於感受到沒
有犯下同樣這種過錯的人的殊勝尊貴,因而帶著恭敬之心,
雖然為自己所犯下的過錯感到羞恥、慚愧,但還是用清亮的
聲音說道:「請您們悲憫眷顧,淨化我這些業力吧!」從內
心深處這麼說出來,這就是懺悔的意義。

懺悔需具備四力

一、破除力:對於過去所犯下的罪惡,有如喝下毒藥一般,
心裡生起強烈的悔意。

二、不再造惡力:往後即便是在生死關頭也不會再造惡,生
起強烈的約束之心。

三、依止力:皈依和發菩提心。

四、對治力:致力於「六對治門」等淨罪的各種方法,然後
盡己所能地從事善行。

對於過去所犯下的罪惡,若沒有生起後悔之心,就算做出懺
悔的樣子也無法真正淨除罪障。若沒有對於未來的約束之
心,所做的一切懺悔和行善都沒有意義。帶著達到標準的皈
依發心而懺悔一次,比沒有皈依和發菩提心的懺悔十萬遍,
其淨除罪業的力量更大。得到灌頂的人只用一天的時間懺
悔,遠比只有皈依發心的人,用很多年的時間懺悔罪業,其
淨化罪業的力量更大,這是因為依止力越來越增進的緣故。
以惡行與善行的增長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

六對治門

一、受到佛陀讚歎的阿彌陀佛、藥師佛、不動佛等等善能淨
除業障的佛菩薩,我們可以自己受持其名號,並且為他
人朗誦。

二、塑立[ 印製] 佛像、經書、佛塔。

三、要供奉以上所說的三所依,敬侍僧伽,供養曼達,密乘
行者則可以供養壇城、修薈供,尤其是要對上師獻上五
悅供。

四、課誦《般若經》以及《大解脫經》等等佛陀所說的經續
教言。

五、持誦如來百字明咒,以及大日如來咒、不動佛咒等等甚
深陀羅尼咒語。

六、相信如來藏,修持無我的義理。在三輪體空(要被淨除
的罪障,能夠淨除罪障的本尊咒語,以及去實踐淨除罪
障的自己)之中持誦咒語,直接觀修甚深空性的瑜伽,
或者想像相似於空性的「無實如幻」。

若能把握住要點去做到以上任何一門,絕對能夠徹底淨除罪
業的因果。但是在這裡,為了要快速淨化在生起正行大手印
的覺證上,會遇到的粗重中斷罪障,所以教示金剛薩埵修誦
法門。

此生所積聚的各種罪障,因為時間較近,所以非常障礙我們
生起覺受。尤其是毀犯三乘戒律,特別是違犯了上師的身、
語、意的三昧耶,這是非常大的罪墮,以及毀犯了真言乘的
其他誓戒,或是享用信施和上師的財物等等,這些行為會阻
礙過去生起的修持體驗,障礙新體驗的生起。

為了淨除這類的罪業,金剛薩埵百字明是最值得推崇的。

[ 修誦百字明咒的利益]

阿底峽尊者說:「就真言乘的戒律而言,許多微細的墮罪是
一直都在發生的,正如將剛剛擦拭好的曼達盤,放在一個滿
是灰塵的地方,立刻又會蒙上了塵埃。」

有人問道:「如果是這樣的話,證道的這一天是否就不會來
臨呢?」尊者說:「雖然如此,〔不用擔心,〕因為密乘有
很多的善巧方便,用一種方法就能在剎那間淨化很多微細的
墮罪。」所以尊者給予了長版的百字明咒修誦法門。

此外,印度論典中簡略地提到:新舊密續都一致認為,修持
百字明咒有長遠和暫時的無量利益。例如經云:

遍主五本智體性,陀羅尼咒與手印,佛塔壇城縱修造,

等同一句百字明,無有勝彼之福德,善說持誦百字明,

福德資糧得累積,猶如莊嚴數等同,微塵沙數一切佛。

若持百字明,不遇非時死,無病及憂苦。

若持百字明,無貧諸苦痛,諸敵亦滅盡,圓滿一切願。

若持百字明,求子得生子,求財得財富,求地得土地。

欲此生長壽,當持百字明,臨終亦安樂,復得三百歲,

此生皆喜樂,命終生極樂。

若持百字明,空行魔殭屍,魔障忘失鬼,不能作損害,

犯大墮罪者,定能得正覺。

若能盡持誦,密咒百字明,愚者增聰慧,無福得福德,

災苦盡滅卻,縱具五無間,誦百字得淨。

願生生世世,成轉輪王族,最後得解脫,得成正覺佛。

經典說:「若能精進努力修持金剛薩埵百字明咒,必能根除
微細與中等的墮罪,能夠制伏大的罪過令其不再增長,而後
漸漸淨化。」

一般而言,若對因果生起信解,就無法不對罪業感到後悔,
到了那個時候就會做到真正的懺悔。由此淨除了心續的罪業
後,覺證不生起都不行。但是目前最關鍵的,是我們只是按
照寺院的傳統,口頭上跟著念誦,卻沒有真正生起信解和悔
意,這樣要想獲得覺證,那就有如想要拔到烏龜的毛一樣,
是不可能的。

(引用自《了義炬》P.125至135頁)

以上算是口傳完大手印四加行中「淨除罪障百字明」的教導。接續早上的觀想,金剛薩埵的身口意三個部位,有身金剛的自性「嗡」字,語金剛的自性「啊」字,心金剛的自性「吽」字等:

(引用自《了義炬》P.117頁)

身體三處有三個種子字,心間的蓮花月墊上,有白色的種子字「吽」,周
邊圍繞著白色的百字明咒咒鬘,咒語的字面朝向外,從前方
開始如蛇盤繞一般地向右旋繞。

由此放射出光芒,迎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諸佛菩薩融
入種子字,將其轉化為十方三世佛菩薩總集的本體,如此想
著而作淨除罪障的祈請。

因此,觀想身體三門有三種子字後,觀想心間的蓮花月墊上,有白色的種子字「吽」,這裡首先觀想的心間蓮花,是代表我們的出離心,其上有代表我們世俗菩提心的月輪,也就是其本質為世俗菩提心,而外相為月輪。

其上有象徵勝義菩提心的白色五股金剛杵,或者不觀想金剛杵,而是觀想代表無二智慧自性的白色吽字也可以。接著從金剛杵或吽字放射光芒,迎請智慧尊降臨。如同此處所提,吽字周遭有圍繞百字明咒鬘等等,這個之後再說。

之後光芒放射出來,迎請一切智慧尊,此光芒就如同旭日初昇普照大地一般,光芒遍照一切世界。此光芒照射到住於十方世界一切諸佛菩薩的心間,佛菩薩為了攝持我們,幫助我們淨除罪障,因此化為無量金剛薩埵的相貌,隨著光芒回來,如同風雪一般降臨、融入金剛薩埵本尊中。

■外相為金剛薩埵,本質為十方三世諸佛本體

接著金剛薩埵就成為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的本體,這時的金剛薩埵並非一尊獨立的佛菩薩,而是外相為金剛薩埵,但本質為十方三世諸佛本體,這是很重要的。

由於教本只有提到迎請智慧尊融入,並沒有提到賜予灌頂,因此就不多做解釋。一般我們說透過灌頂淨除罪障等等,之前曾有公案是說,有弟子問道:「儀軌中提到『灌頂充滿全身,清淨罪障』,如果金剛薩埵也需要被灌頂清淨的話,那他怎麼可能清淨別人呢?」上師聽了很生氣地說:「你這個違背三昧耶的人,給我滾出去!」

接著是祈請賜與淨除罪障。這裡要觀想自己就是凡夫身,為祈請之故,要觀想不僅自己得到清淨罪障,前方還有今生的父母親。有些教本的形容細節有所不同,例如有些版本寫父母在左右,前方為敵人等,總之要觀想以父母為主的一切眾生都在周圍。

而一切眾生包括六道眾生,因此包括畜生道的動物及昆蟲等,因此有人問:「昆蟲要怎麼禮拜呢?」這時你可以想像昆蟲、動物都成為人的模樣,一起做禮拜。

在此要觀想帶著一切眾生一起禮拜並共同祈請。講到「禮拜方式」,隨各地習俗而有所不同,例如有漢傳和藏傳方式,而這些其實都不是印度的禮拜方式,唐朝義淨大師當年到在印度的時候,印度人看到漢傳佛教的禮拜方式,都會感到好笑,因為印度人的禮拜方式,就是持續跪著拜,不用站起來再跪下去。

總之,「禮拜」表示恭敬之意,這很重要,首先觀想眾生在周圍,大家身、口、意都很恭敬地做禮拜,同時你要以全心發露懺悔,就如同中毒者求救一般全心懺悔,同時也要有「再也不犯」的心,要想著,不僅是身體和語言不再犯,此後在起心動念上,也不再生起如此的惡念。之後,自己如同領唱師一般,帶領所有周圍一切六道眾生來做祈請。

(引用自《了義炬》P.117頁)

祈請後,由於祈請,而從心間的咒輪和種子字流出般若甘露
且盈滿全身。甘露盈滿後漫溢出來,從金剛薩埵的右腳大拇
趾白亮亮地流出,從我們自身頭頂灌注。[ 我們] 無始以來
生生世世所造作的毀犯誓戒等一切罪障有如黑煙炭汁,一切
病痛有如膿血,一切非人的障礙像是汙穢的昆蟲(是有血有
肉的樣子),好像剛剛噴出的水,前頭沖帶著蟲子一般。這
一切從五根門以及毛孔被驅趕出來,然後進入到廣闊金質的
大地中。我們自身充滿清淨的般若甘露,多出的甘露從頭頂
冒出,並碰觸到金剛薩埵的尊足。

以上的觀想,要非常清晰地一再觀修,正如偈言所說:「若
心散亂於他境,持咒歷劫不得果。」因此,一剎那也不要散
亂,要不疾不徐、乾乾淨淨、聲聲清朗地持誦百字明咒和六
字短咒。

在如是祈請之後,由於我們的虔誠祈請之故,驅動金剛薩埵的大悲之心而流露出甘露,清淨我們全身,我們生生世世毀犯誓戒者如同黑煙一般,我們的病痛如同膿血一般,一切非人的障礙像是鮮活而汙穢的昆蟲,就如同噴出的水,前頭沖帶著蟲子一般。觀想這一切從五根門以及毛孔被驅趕出來。

至誠祈請之後,金剛薩埵由於大悲利他之心,而在週身流出甘露。如同文中所形容:「甘露」本質是金剛薩埵的智慧,首先充滿他的全身,並從右腳大拇指滿溢出來,接著從我們頭頂灌入,清淨全身,接著觀想身體的一切不淨都流入廣闊的金質大地中。

有些教本提及說,我們此時也可以觀想,自己生生世世的冤親債主都在金質大地之下,這些不淨物都流入了他們口中,都因此得到滿足歡喜,欠債也因此還清等等,這個版本中並未提及,但這樣觀想也是可以的。

接著要觀想充滿我們全身的智慧甘露滿溢出來,碰到金剛薩埵的右腳拇指。至此甘露流下融入全身的觀修要非常清晰,且要反覆觀修。

可以想像甘露水從上而下或從下而上清淨全身,或也有教本提及,觀想在我們心間有一個黑團,被甘露水碰到之後就散開而清除,總之觀想方式是很多種的。

(引用自《了義炬》P.119頁)

最後雙手合十,念誦「怙主:因我無知與蒙昧……」等祈請
及懺悔的文句後,觀想上師金剛薩埵歡喜並帶著微笑說道:
「善男子,你的一切罪障墮犯,從今天起都清淨了。」在金
剛薩埵勸慰我們之後,要想金剛薩埵化為光芒融入我們自
身,金剛薩埵的身、語、意和我們的身、口、意合而為一,
沒有分別,之後安住在無所緣之中。如果要下座的話,就迴
向善業功德。

「勸慰」也就是鼓勵、讚嘆、安慰我們,透過「善男子,你的一切罪障墮犯,從今天起都清淨了。」這樣的鼓勵之後,觀想金剛薩埵化光、融入我們,和我們無所分別。

還記得前幾天灌頂時提及很多次「本尊身、口、意與我們合一無別」,當時我就有個想法冒出來:所謂「合一」,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標準是很高的。要合一,就必須是自己變得清淨,是指我們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凡夫變成了本尊,因此清淨了,不然就是清淨的本尊變成了我們這樣一個容易生氣、充滿煩惱的人,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總之,僅只是口頭上念誦「合一」沒有用,合一沒有那麼簡單。

因此這裡提到的「身、語、意合一,安住在無所緣之中」,是指佛的清淨本性和凡夫眾生的清淨本質,本來就是相同的,換句話說,佛和眾生從「本質清淨」上來看,是本為一體的,因此才有可能「三門合一」,就如同水融入另一杯水一般,是毫無造作,也不是刻意觀想出來的。毫不造作,如同噶舉常用的詞:「平常心」,大手印禪修的教授中也常用此詞。「平常心」並非指平日粗重的心,而就和這裡一樣,指的是自然安住的清淨之心,我們要盡量安住其中,如同盡量靠近自己清淨本質,即使只是短時間,也會非常殊勝,這就是空性的禪修。

■禪修很容易,是我們太複雜

曾有弟子問第三世法王噶瑪巴:「可否傳授『不用禪修就可解脫』之法?」法王回答說:「當然有,問題是如果我傳授給你不用禪修的口訣,你還是會嘗試想要去修持,因此教了也沒有用。」

我們常常都想太多,太刻意而變得很不自然,所謂「禪修很難」,是因為「太難」,或其實是因為「太容易」,所以我們無法修成呢?其實禪修很容易,是我們太複雜了,說要「放鬆,坐下來」,反而會讓你更緊繃、更用力,如同醫生要打針時,會安慰說,「別緊張、放鬆!」但病人聽了反而更繃緊。因此要如同此處所形容,「在無所緣之中不造作的安住」,這是最重要的。

(3:10-3:30休息。3:30開始,法王帶領大眾共修本次課程主題:金剛薩埵,共修的儀軌是《了義炬》文末所附《四加行修誦儀軌:入聖道之乘》,共修〈淨除罪障之金剛薩埵修誦〉部分(P267起),並共持百字明長咒及百字明心咒,至16:15。)

法王上座後先用英文說,「please take your seat immediately」,希望大家儘速入座,接著法王提醒:「這也是我們這次最後一次共修,希望大家好好把握,記得我之前提醒的內容,謝謝!剛剛提到觀想咒字,在金剛薩埵的心間吽字周圍有百字明咒,每個字都要觀想清楚。但是不要說各位,連藏人觀想起來也倍感困難,即使佛陀親自要求我們這樣做,想來我們也只能回答「實在抱歉了」。因此僅需觀想金剛薩埵短咒圍繞在其心間也可以。另外,若不會念誦百字明咒,僅需念誦短咒就好。」

於下午持咒共修,也就是此座金剛薩埵共修結束後,法王再次開示,表示全心祈願早日見到波卡仁波切的轉世。

法王說:這次噶舉祈願法會前行活動:《知一全解》灌頂,是為憶念卡盧仁波切及波卡仁波切身口意的功德而舉行,憶念他們為整體佛教和一切眾生所做的付出,尤其對於達波噶舉和香巴噶舉的恩德,因此在此圓寂週年,舉行灌頂法會來憶念恩德。在灌頂時,我也是憶念著兩位仁波切,當然要圓滿上師全部心意是很困難的,至少我們能夠圓滿上師一部分的心意吧。

■沒有任何心願,會比「見到波卡仁波切的轉世」更急切了

去年祈願法會,也就是第31屆祈願法會圓滿後,在與工作人員一次聚會中我曾提到,在第32屆祈願法會,或許能見到波卡仁波切、聽到他的聲音,當時不知道與會者聽到我這樣講說之後感覺如何,但這一直都是我們的心願。

波卡仁波切已圓寂十年,護持寺院的堪布東由仁波切年事也高,波卡仁波切真的是我們實修傳承及波卡傳承寺院的皈依處,因此,沒有比見到仁波切儘快的轉世更急切的心願了。即使到現在仍無確定消息,但其實噶舉祈願法會也尚未正式開始,可能轉世很快來到也不一定。

我深信轉世仁波切,一定會在尊貴堪布東由仁波切慈悲地指導下,圓滿聞思修,具有如同前世的殊勝行誼,成為一位弘揚佛教、利益眾生的大師。這是我發自內心的相信。

《了義炬》課程由我開始,因此我有責任從頭到尾教導完,今年講述〈金剛薩埵修持法〉,之後還有〈獻曼達〉和〈上師相應法〉等等,我也會全數教導完。

我過去曾常跟大家說,我被認證為噶瑪巴,並不是準備好的,當時我只是個七歲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就被認證了。「噶瑪巴」是個有九百年歷史傳承的名號,第一世至第十六世,都是如此具備智慧、大悲心的大師,因此,若說一個人「想要準備好成為噶瑪巴」,這是不可能的,除非本具種種斷證的殊勝功德。

因此,我能得到噶瑪巴的名號,是要感謝諸佛及歷代上師加持,讓我有機會成為噶瑪巴,成為可以護持佛教利益眾生的人,這真的是我的福氣。捫心自問自己盡了多少力?有百分之百做好噶瑪巴嗎?可能也沒有,可能百分之六、七十都在懶散。

總之,感謝諸佛菩薩和歷代噶瑪巴給予我這樣機會,也感謝噶舉祈願組織和各位,可以分享佛法,和大家分享課程,我要向上對諸佛及歷代噶瑪巴說聲謝謝,也要對在座的各位說聲謝謝,我真的很感謝大家!(大眾鼓掌)

■要練習發願,成為如滿月般的眾生守護者

我們現在所在的聖地,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地,也將是千佛成佛之地,因此可說是充滿諸佛本智的地方,因此我們心量要開闊廣大,不要如同月牙,而應如同滿月般關愛眾生。

在這幾天課程中,我只是一個鼓勵者,希望能提醒大家,自己的努力是更重要的,法友之間要互相關懷、關愛,開展我們如同滿月般的慈愛之心。為了開展此心,我們也需要多作懺罪的觀修。

我們應當隨時具備如同滿月般的慈愛之心,這真的非常重要。現今世間充滿了各種苦難,都是因為大家不在乎造成的,很多人因無人守護而受苦受難,因此,關愛之心非常重要,我們要成為每一個生命的守護者。

希望大家珍惜這次機會,善加培養如同滿月般的慈愛之心,也希望未來日子可以記得並守護此心,讓它更加開展,好好發願,成為每個眾生的怙主、守護者。(大眾鼓掌)

(法王辦公室代表敬獻酬謝曼達)

(〈了義大手印祈願文〉)
(〈雪域安樂願文〉)

註:本報導所引《了義炬》內容,出自「了義寶藏」系列第一集《了義炬:大手印四加行簡要合集及正行教學次第》,作者: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譯者:妙融法師。

金剛薩埵觀想,上供下施積資淨障

透過觀修金剛薩埵,我們生起出離心、世俗菩提心;同時,藉由上供下施,可以得到諸佛的加持,亦能淨除六道眾生的罪障。

主法上師: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時間:2014年12月26日,下午2:00-4: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大眾唱頌〈金剛總持祈請文〉、〈皈依發心〉、〈三十七供獻曼達〉、〈請轉法輪〉)

法王開示:

首先,和大家說一聲午安,今天下午要講解的是金剛薩埵觀想的部分。

首先觀想身為凡夫的自己,頭頂上有種子字「邦」(པཾ)化
成蓮花,蓮花上有種子字「阿」(ཨ)化為月墊。月墊之上
有種子字「吽」( ཧཱུཾ )化為白色五股金剛杵。在金剛杵的中
央有種子字「吽」放射出光芒,供養諸佛菩薩且利益眾生。
而後光芒收攝回來,整個金剛杵完全化為與根本上師沒有差
別的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全身白色,一面二臂,右手拿著五
股金剛杵對在胸前,左手拿著銀白色的搖鈴放在髖骨上[ 左
大腿近身處]。雙足右腿伸出,左腿彎曲以菩薩坐姿安坐著。
穿著各種絹綢編織成的上衣和下裙,戴著珍寶鑄成的寶冠等
等所有寂靜尊的裝飾。

金剛薩埵的頭髮盤繫在頭頂,髮髻之上有代表同族的上師不
動佛。金剛薩埵相好莊嚴的身體放射出無量光芒,雖然顯現
卻沒有實質,有如水中映射的月亮一般。身體三處19有三個
種子字,心間的蓮花月墊上,有白色的種子字「吽」,周
邊圍繞著白色的百字明咒咒鬘,咒語的字面朝向外,從前方
開始如蛇盤繞一般地向右旋繞。

(法王口傳,《了義炬》P115)


一般講到觀想本尊時,會提到觀想自己為本尊,譬如自己化為金剛薩埵;但在這裡告訴我們的,我們並不需要觀為本尊,而是身為凡夫的自己,我們要觀想在自己的頭頂有金剛薩埵,所謂的頭頂上,是指自己的眉間以上八指,在這樣的高度上有金剛薩埵。

■白蓮花象徵出離心,出淤泥不染,斷一切貪執

首先,由邦字(པཾ)化為蓮花。按照無上瑜伽部來講,有一個化光的過程,意思是邦字融化成為光團,接著再從光團轉化成為蓮花,在無上瑜伽續是這麼說的。但是,在下部密續來講,則不需要化光成光團,而是邦字剎那即轉變為一朵蓮花。以上,可以知道有些不同的說法。由於我們這個法本是屬於瑜伽續,因此,不用觀想化團也是可以的。可以觀想邦字(種子字)剎那間變成一朵蓮花。

這裡觀想的蓮花是白色的,有些大師會說可以觀想蓮花是紅色的,但是,在這裡我們要觀想的就是白色的八瓣蓮花。這個蓮花就和你平常看到的蓮花是一樣的,上面是盛開的花瓣,花瓣是紅黃色的;下面莖部是綠黃色的;根部有一點粉紅色的。總之,大家看過白蓮花,就是那個樣子。從花到莖部再到根部,由邦字變成這樣一朵蓮花。

接下來,我們要想說在蓮花的中間出現一個梵音的阿字,阿字是梵文字母中的第一個字,就像是水面冒出水泡一樣,觀想蓮花當中出現一個白色的阿字(ཨ)。接著這個阿字就轉變成滿月月輪,這個月輪就像是一個倒過來的水晶碗,大小就和蓮花一樣。

為什麼要觀想一朵白色蓮花?它象徵的是我們的出離之心。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代表我們出離了今生的貪執,也捨棄我們對於來世人天果位的貪執,我們真正要去找尋的是,究竟的、成就遍知的佛果位。

■月輪象徵世俗菩提心,利眾遍滿之根基

月輪象徵的則是世俗菩提心。什麼叫做世俗菩提心?定義很廣泛,經典中有著很長的定義,簡要言之,就是「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意思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而誓願成佛的心,就是世俗菩提心。

月輪指的是滿月的月輪。我們的心常常都是一半的,或說是有缺陷的,只是一個半月。這半月的比喻是說,我們都只想到自己,或想到親朋好友,都無法圓滿地想到利益、關愛一切的眾生,因此,我們的心現在只是半月。

此處的觀想是要像滿月一般,如此才能放大我們的心量,讓自心遍滿一切、關照一切,這樣一種圓滿之心,這就是世俗菩提心。並非把關心只侷限在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人就不照顧,而是具備一種無偏私、遍滿一切、圓滿的世俗菩提心。

這裡觀想的月亮,是從地球上看到的滿月月亮。不需要像科學家實事求是一般的想成月球表面那樣,像是印度餅一般坑坑洞洞的,有燒焦,還有破洞的。這裡要觀想的是圓滿的月亮,如同我們抬頭往天空看時,滿月的月亮。觀想月亮只是一種象徵,因此,不需要想成真實的月球表面那般。

■要觀想心如滿月,才能放大心量

接著,觀想月亮上出現一個白色的吽字(ཧཱུྃ),這裡觀想的最好是藏文字或是梵文字的吽字,不能只是字音相同的字,而是字型也要符合,例如字型上面有圓形的明點、那達等。有法友問我可不可以觀想中文的吽字,聲音是對的,但是字型並不正確,所以我會建議,還是要觀想藏文或梵文的吽字。

由於藏文和梵文是非常接近的文字,不懂藏文的印度人看藏文的吽字,大概可以念出吽字;但不懂英文的人看英文的Hum(音吽)字,應該也不知怎麼念。

接著從這個吽字,轉化成站立的一個白色五股金剛杵。吽字代表十方諸佛一切無二的智慧,一般來說,種子字是象徵一個人的心識,在這裡,吽字象徵的是諸佛菩薩不二的智慧。

譯師大倉‧些洛仁欽(智寶)曾經提到,從一個金剛杵外貌,可以分辨出這是上部還是下部密續。所謂的下部密續就是事部、行部與瑜伽部。如果是一股就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只有一個杵尖;如果是三股或五股,在下部密續時,四個股不會碰到中間的那個股。像是在中國或日本,由於主要盛行的是下部密續,三股或五股的股尖,和中間那一個股,也就是杵尖是沒有相連的。然而,如果是無上續部的金剛杵,股尖都是連結在一起的。因此,不同續部的金杵有如上的差別。

我們觀想的白色金剛杵,如同白色水晶一般晶瑩且內外透明。在金剛杵的中央部位,就好像水晶燈裡面有一盞油燈一樣,有一個站立小小的白色吽字。

■下施:以光芒清淨六道眾生

這個吽字接著放光,在《了義炬》117頁寫道:「有種子字「吽」(ཧཱུྃ)放射出光芒」,光芒照射到一切世間,照射到一切清淨的國土與不清淨的國土。

這個光芒照射出去,是什麼作用?最主要有兩個,也就是「上供」與「下施」,「向上供養一切諸佛菩薩,下施一切需要悲憫的對境。」可以說一切生命,都包含在這上供下施中。

這個光芒如何利益眾生?首先觀想此光芒極為廣大且璀璨光華,接著光束照射到六道的每一個眾生身上,而照射到每一個眾生的光束尖端上,都化現出一尊金剛薩埵,隨之降臨在眾生的頭上。

之後如同內文所提,甘露流下來、充滿每一個眾生全身,清淨其無始罪障,甘露充滿全身後滿盈等等,要如是觀想。

接著,要觀想金剛薩埵融入到眾生,這個眾生、這個生命的身口意,與金剛薩埵無二無別。因此透過放光照射的觀想,所有世間都變成淨土,當中一切眾生都成為了金剛薩埵。

或著,我們也可以按照事部的觀想,同樣從吽字(ཧཱུྃ)放光出去,光芒化為金剛薩埵,在金剛薩埵的心間,化現出一朵一朵如天般廣大的雲,從雲中降下大雨,甘露雨清淨了眾生。

想像在地獄中受寒熱痛苦的眾生,在惡鬼道受飢寒之苦的眾生,以及在畜生道受愚癡之苦的眾生,他們的一切罪業、煩惱、障礙,就此都被清淨了。還有很多非人及人,他們的一切痛苦、煩惱、罪業、覆障,都悉數得到清淨,同時一切眾生都轉變為金剛薩埵,這是「下施」部分觀想。

■上供:諸佛化為金剛薩埵回來

什麼是「上供」呢?接著觀想供養一切諸佛菩薩,諸佛無量無邊,光芒也就隨之無量無邊,在每一束光芒、光束最前端,出現無量的供品;你也可以觀想每個光束前端都有供養天女等,隨著光束供養每一尊佛。所謂「供養」就是讓佛生起歡喜之意,因此,每尊佛因為我們的供養而生起歡喜,生起無漏妙樂。

其後,諸佛菩薩因為供養而生起妙樂之後,光芒收攝回來,如同磁鐵一般,將諸佛菩薩的加持,隨著光束收攝回來,我們也因此得到所有諸佛的加持。或者還可以觀想隨著光回來的,是十方諸佛全數都變成金剛薩埵,並收攝、融入回「吽」(ཧཱུྃ)字中。
■修持一尊,就通曉一切本尊

藏族佛教諺語說:「對於印度人而言,一位本尊也就夠了;但對藏人來說,一百尊本尊也不夠」,為何演變至此?因為藏傳佛教一路從舊譯密續到伏藏本尊等等,傳下來的本尊確實很多。

很多藏族修行者不瞭解「修持一尊,就通曉一切本尊」的道理,因此他們以為本尊都是彼此獨立、不同的,以為「文殊」只是「文殊」,「觀音」只是「觀音」,參加文殊菩薩灌頂時,聽聞到都是修文殊菩薩的利益有多特別;參加觀音灌頂時,又認為觀音是最殊勝的,因此覺得每一尊本尊都是彼此獨立的。

但其實所有的本尊的本質都一樣,修持一尊就是修持一切,是一樣的。所以這一段所有諸佛融入的觀想是很重要的。

■《知一全解》24本尊,要修哪一尊?

現在,再跟大家借五分鐘。這個「借」是跟你們每人借五分鐘,這樣加起來,我的時間可多了!

有人問我,之前給予的《知一全解》24位寂靜本尊灌頂,我們應當如何選擇或修持?有人問「24位本尊,我沒辦法全部都修,怎麼辦?」等等,在這裡,我並不打算告訴你該修什麼、不該修什麼,我沒有要幫忙決定要修哪尊本尊,你心中自己作決定。

修持你灌頂前最熟悉、最喜愛的本尊,或在灌頂當中特別喜歡、特別信賴的那一個本尊,一尊就夠了。太多你也修不了,你也不需要這麼多的本尊,一尊就足夠。

但是,請大家一定要記得,觀修本尊時最重要關鍵,就是:當你在修持某本尊時,這一個本尊,他並不是獨立的本尊,完全不是,你要深刻記得,他的本質就是十方諸佛的本質,本質是相同的。

就好像一個很大的瓶子能夠裝下很多東西,同樣每一個本尊都足以容納一切本尊,結合一切的功德與加持,因此本尊具有十方諸佛的自性,自然具備十方諸佛一切的功德與加持,不然若起了分別,而產生「皈依此尊而不皈依其他尊」等想法,就違反皈依戒了。因為當我們說「皈依」時,我們是說「皈依佛,兩足尊」,而「佛」就是代表「所有具備斷證功德者」。同理,當談到本尊時,重點是他們的功德,而不是在外相上做分別,而有「我修的是那尊白色的本尊,不是這尊黑色的本尊」等等爭論,那些都只是外在的形象,所有本尊都是一樣的。

■把握一座法,就有機會圓滿三大劫功德

按照教本當中所教導,是先供養諸佛菩薩,再布施一切眾生;但有時候觀想會習慣先下施再上供,這樣也是可以。總之,此處的重點是,在觀想放光時,是圓滿了上供下施的部分。

事實上,此處有一個重點,也就是當你如法修持,懂得要點而修的話,其實就可以在這短暫時間、在這一座法中,圓滿顯乘提到的三大阿僧祇劫所要累積的無量功德。相反地,無始以來就一直在輪迴,如果無法抓到要點,再怎麼修也不會有太大用處,恐怕還是會繼續輪迴下去吧。

(3:10-3:30休息,3:30下午第二堂課,法王帶領大眾共修本次課程主題:金剛薩埵,共修的儀軌是《了義炬》文末所附《四加行修誦儀軌:入聖道之乘》,共修〈淨除罪障之金剛薩埵修誦〉部分,P267起,共持百字明長咒及短咒約20分鐘,至4:30止。)

(結行,大眾唱頌〈了義大手印祈願文〉、〈雪域安樂願文〉、〈迴向〉)

註:本報導所引《了義炬》內容,出自「了義寶藏」系列第一集《了義炬:大手印四加行簡要合集及正行教學次第》,作者:第一世蔣貢康楚‧羅卓泰耶,譯者:妙融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