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只想自己解脫,就不是菩薩

〈佛讚觀音頌〉說:「若人具一法,即具一切法,此法即大悲。」能隨時自然、不造作地具足慈心及悲心,就是生起菩提心。

授課上師:蔣貢康楚仁波切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時間:2014年12月31日,上午9:00-10: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獻曼達)
(大眾唱頌〈菩薩傳承祈請文〉)

蔣貢康楚仁波切開示:

首先請大家生起菩提心,就是帶著一念「為了利益遍虛空的一切如母眾生,而想要證得佛果」的這個發心,來聽聞《離四貪執修心法》的教授。今天要講的是第三個偈頌「若求自利非菩薩」。
■第三句偈頌「若求自利非菩薩」釋論
離執證涅槃,證涅得安樂,離執覺受曲,
自解脫無益,有情皆父母,棄之於苦中,求自樂可憫。
諸苦由我受,眾福歸有情,願此福德力,普皆證佛果。

至此已間接指示慈悲的觀修(它是菩提心的生起之因),同時也直接道出菩提心的果──「自他交換」。

一,因為大悲心,不忍有情苦,而行持六度四攝法

「離執證涅槃,證涅得安樂,離執覺受曲」,當我們可以離開執著,就可以證得涅槃,證得涅槃可以得到究竟的安樂,《離四貪執修心法》就是一種「離執覺受」的曲子。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若只是追求自己的解脫安樂,自己得到寂靜,就只是二乘行者;現在我們是大乘行者,要追尋的是大乘的道路,大乘的方法。

什麼是大乘之道呢?《菩提道燈論》提到:「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彼是上士夫。」以及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曾說:「大乘行者,即是懷有希望除滅眾生痛苦的大悲心,而行持六度、四攝法的行者。」我們要成為大乘行者或上士夫是很重要的。二乘行人也會證涅槃,但是因為他們只想到自己的解脫,是落入一邊的涅槃;但大乘想到的是一切眾生的解脫,因此得到的可說是真正的涅槃。

二,拋棄如母有情,只追求自己解脫,真是可悲!

「自解脫無益,有情皆父母,棄之於苦中,求自樂可憫。」佛弟子知道,三界一切有情,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我們要思維所有眾生都曾是我們父母,接著要想就像今生父母照顧我們,他們也都因此曾經歷了很多辛苦,這在《般若八千頌》中都有清楚宣說。每一個眾生都曾是我們的父母,保護我們,幫助我們克服了無數困難,對我們的恩德是這麼大。就像偈文所說,如果把對我們有大恩的父母棄置一旁不顧,而只追求自己的解脫,這種情況真是可悲憫呀。就像一個世間人,如果無慚無愧地把父母棄諸不顧,自顧追求自己的快樂,最終他不會真的得到快樂,只會遭致痛苦。

就像虛空無邊無際,眾生也是無量無數,而這無量的眾生,都曾無數次的當過我們的父母,只是轉世投胎之後,有些成了敵人、有些成了親人,但無論如何他們都當過我們父母,但都曾對我們有大恩,因此「自解脫」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我們只追求自己的安樂解脫,而把他們棄之不顧,真是一件可悲憫的事情!

三,實踐行菩提心,就是修持「自他交換法」

因此要怎麼做呢?「諸苦由我受,眾福歸有情,願此福德力,普皆證佛果。」希望一切痛苦都由我領受,所有福德都要歸於一切有情,分享給一切有情,希望以此福德力,讓一切生都能證佛果。以上這些偈頌,間接教導了慈悲的方法,也就是菩提心的因,也帶出了菩提心的果,就是「自他交換法」。

「慈心」就是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在《寶鬘集》中提到很多慈心的功德,包括受到天人保護、受到眾人尊敬、無需努力即能得到成就、能夠投生梵天果位等等。

「悲心」就是想著眾生能遠離一切痛苦,這就是悲心。一個人具備悲心,就具備了無量功德。就像〈佛讚觀音頌〉說:「若人具一法,即具一切法,此法即大悲。」如果我們能提醒自己隨時自然、不造作地具足慈心及悲心,可以說就是具足了菩提心。菩提心又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而行菩提心的具體實踐,就是「自他交換法」。

「菩提心」是什麼意思呢?《現觀莊嚴論》中提到菩提心即是「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菩提心可以分為三種角度來討論:

(一) 比喻:《現觀莊嚴論中》提到菩提心的二十二種比喻,如大地、黃金、上弦月、火、珍寶等等。

(二) 分際:有四種:
1. 意樂的發心,
2. 熱誠的發心,
3. 異熟的發心,
4. 除覆障的發心。

(三) 定義:
 1. 勝義菩提心:它是悲心和空性的結合,清晰不動,遠離戲論邊,這就是勝義菩提心。經典中形容這種菩提心說,它是出世間、離戲、清晰、無垢、不動,如無風的明燈。
 2. 世俗菩提心:就是前面所提的「為利眾生願成佛」這樣一種符合大乘的發心。世俗菩提心主要有兩種,就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種,這在《入菩薩行論》都曾提到。

這兩種菩提心的差別有很多種說法,主要有兩種傳承:一個是文殊菩薩傳給龍樹菩薩,再傳給寂天菩薩;另一個傳承是彌勒菩薩傳給無著菩薩,再傳給金洲大師。

寂天菩薩的傳承:願菩提心是為利眾生願成佛這樣一個發心,就如同「想要去某個地方」的發心,而行菩提心指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而作的行持與實踐,就像「實際啟程」一樣。

由慈氏(彌勒菩薩)傳下的傳承:願菩提心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發心,這是指對於結果的承諾;而行菩提心是為了利益眾生成佛而做的六度等一切菩薩行持,這是因上的承諾。

以上是大略講說菩提心。總的來說,我們要盡力生起菩提心,因為盡虛空一切有情都當過我們父母,如果我們把他們棄之不顧,是很糟糕的行為。就像有句話說:「外道與佛教的差別,就在於皈依;小乘與大乘的差別,就在於菩提心。」

菩提心既然這麼重要,就非生起不可。但要怎麼生起呢?經論上說有四種因可以生起菩提心,《菩薩地經》說:「一是種姓圓滿,二是得上師善知識攝受,三是對眾生具有大悲心,四是為利眾生而受苦無間亦不懼。」我們應該盡力的生起這四種因。

接下來我們要先念誦〈修心祈願文〉,再來作禪修。

(大眾唱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所著作的〈修心祈願文〉:)

在大眾唱頌完〈修心祈願文〉後,仁波切帶領禪修。仁波切開示:

接下來這段禪修,主要是觀修菩提心,我們要如上面唱頌這首〈修心祈願文〉般觀修,觀想盡虛空下的每一個眾生都曾當我們的父母,對我都具有極大恩德,如果把大恩父母般棄之不顧,只追求自己解脫與安樂,是多麼令人悲憫呀,要盡力在生活中在各方面盡力幫助所有眾生。

接下來先放鬆,兩手放膝蓋上,安住。

(大眾做短座安住修)

接著做菩提心的觀修,心無散亂,身體盡量保持七支坐法。

(大眾作菩提心觀察修)

(蔣貢康楚仁波切戴主法上師帽,誦念〈大祈願文〉〈冥陽迴向文〉)

仁波切在念誦〈冥陽迴向文〉前,特別提醒:幾天前有一輛飛機墜毀了,大家要在心中發起菩提心,盡量迴向給他們。

(大眾念誦〈十方四世諸佛菩薩祈願文〉作為迴向,P641)


貪執輪迴,就不算真正出離

想要修持而得證涅槃果位,就要斷除對三界的執著,為求離於三界,首先要憶念輪迴過患,深刻思維三苦。

授課上師:蔣貢康楚仁波切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時間:2014年12月30日,上午9:00-10: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蔣貢康楚仁波切開示:

首先請大家生起菩提心,也就是發起為利益一切眾生而願意成就佛果之菩提心,今天要講解由札巴蔣采尊者所寫的《離四貪執修心法》教授。首先和大家說早安,昨天講解「若貪此生非行者」這句話的註解,今天要針對第二句:「若執輪迴非出離」做解釋。

■莫貪著此生,淪為「相似的修行人」

講到正文之前,有些內容是昨天受時間限制而未能講到的,現在我先講一下這部分。

昨天談到「若貪此生非行者」,我們身為「修行者」,勢必要成為「上、中、下」三種士夫之一,但若我們執著於此生,甚至連下士夫都未能入列,因為根據第一世蔣貢仁波切對「下士夫」的定義,是「不貪執此生,不以追尋來世人天果報為動機」,因此,若我們貪執此生,連身為下士夫都不夠格。

平日早晚我都會去正覺大塔繞塔,就會看到當地有很多披著僧服、大聲念誦六字大明咒的「貌似僧眾者」,我就在觀察,當人很多時,他們就會念得很大聲,甚至閉起眼睛高聲背誦,好像很有修行的樣子;但當四顧無人時,他們就開始聊天,睡覺,或拿起供養金開始計算。

我繞塔時,覺得很奇怪,但其實想想,我們也跟他們很像,人群眾多時、很多人在看時,念誦就比較大聲、坐得比較端直,這些人還滿像修行人的,沒人看到時就睡覺或聊天,你們有沒有在算錢(仁波切笑說)我是不知道,看繞塔時有此情況,但想想,或許自己也相去不遠,因此我們要記得這句教言:「執著此生就不是修行人。」

其他內容就先不多說,總之昨天講到的重點是:「若執此生非行者」,希望大家將此重點放在心上,要作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不要成為貪著此生的相似修行人。

■第二句偈頌「若執輪迴非出離」釋論

修持涅槃者,需斷三界執,為斷三界執,憶念輪迴患。

首先思苦苦:即為惡道苦,細思心肉顫,遭遇無能忍。
未行能斷善,自種惡道因,輪迴誠可憫!

略思轉變苦:天人淪惡趣,帝釋轉凡間,日月終趨闇,
宙王生為奴。佛說此法教,凡夫不能悟,故觀人間相:
富翁變貧者,強大成弱小,熙攘轉伶仃,種種難思議!

略微思行苦,知行無有盡,眾寡及貧富,皆有遷流苦,
窮畢生準備,倏忽死已至,命終仍不止,來世又準備,
世間大苦蘊,執著實可憫!

至此已直接揭示輪迴的過患,同時也間接指出相應於因果律而應奉行和捨棄的行為。

~札巴蔣采大師著

今天要講解的是四偈中的第二個「若執輪迴非出離」,札巴蔣采大師針對此句重點解釋如下:

修持涅槃者,需斷三界執,為斷三界執,憶念輪迴患。

若想要修持而得證涅槃果位,就要斷除對三界的執著,為求離於三界,首先要憶念輪迴的過患。

佛陀在教授「輪迴過患」時,曾提到,如同我們看到地獄道眾生受冷熱之苦,餓鬼受飢餓之苦,畜生有相互殺戮的痛苦等等,觀看輪迴情境後,你就會發覺,一切都是痛苦,連渺小如針尖上的細微快樂都不存在。輪迴中都是痛苦,痛苦主要歸類為三種:「苦苦」、「壞苦」和「行苦」等。

這裡會講到「苦苦」,第一個「苦」指的是我們由於過去惡業而導致的苦蘊之身;第二個「苦」,是在其之上而產生、感受到的各種苦,如冷熱、病痛等等。在《解脫莊嚴寶論》中也提及,「苦苦」是在苦蘊身上產生的其他痛苦。

一,苦苦:三惡道的苦,苦蘊之身所生的劇烈痛苦

解釋中提到的偈文是:

首先思苦苦:即為惡道苦,細思心肉顫,遭遇無能忍。
未行能斷善,自種惡道因,輪迴誠可憫!

此處所提的「苦苦」,即為三惡道的痛苦。舉例來說,地獄道的遭遇是令人難以忍受的。若你仔細想想地獄的情境,甚至可能會因此恐懼到全身顫抖。同時,地獄道中有各種痛苦,例如身體持續被火焚燒等等,如果去尋思探究:我們投生到惡道的機會大,還是不去的機會大?因為我們現在所行所為皆是惡業,在因果不虛的法則下,應該導致投生到惡道的機會大些。

因此這裡說,我們並未從事任何足以斷除煩惱痛苦的善行,卻持續不斷造作各式淪落惡道的因,這種輪迴的情況,確實是處境堪憐的。

二,壞苦:輪迴之樂必然改變、消失的痛苦

第二談到「壞苦」,也就是「轉變之苦」:

略思轉變苦:天人淪惡趣,帝釋轉凡間,日月終趨闇,
宙王生為奴。佛說此法教,凡夫不能悟,故觀人間相:
富翁變貧者,強大成弱小,熙攘轉伶仃,種種難思議!

在《解脫莊嚴寶論》中也提及,所謂「壞苦」是指輪迴當中的快樂,因為輪迴中的所有快樂最終都會消失、壞滅,因此被稱為壞苦。

首先提到「天人淪惡趣」的轉變痛苦,經典中提及:天人淪落到惡趣眾生之數量,多如大地灰塵一般;而惡趣轉升到天人者,數量僅如指甲尖的灰塵一般。接著兩句再提到說,權勢最為廣大的天人:帝釋天,也最終會轉落凡間;而日月是最為明亮、光明的,但終會有日落月沈的時候,在這種黑夜中,我們甚至伸手都看不見五指。接著是說宇宙之王,也就是轉輪聖王,最終也會轉世成為奴隸。

佛陀所說的法教,可能對一般凡夫而言,有些無法領悟,因此可以觀察自己身邊的各種現象,就會看到,有富可敵國者淪落赤貧,權勢傾國者晚景淒涼,或一個家庭本來人丁興旺,結果最後僅剩孤苦伶仃一人等,世間有種種難以思議的變化、壞滅之苦。

以上談完「壞苦」,也就是「變異之苦」。接下來談「行苦」

三,行苦:聖者難忍的輪迴過患之苦

略微思行苦,知行無有盡,眾寡及貧富,皆有遷流苦,
窮畢生準備,倏忽死已至,命終仍不止,來世又準備,
世間大苦蘊,執著實可憫!

所謂「行苦」,在《解脫莊嚴寶論》中的形容是,只要你具備蘊身,也就是你投生為人身,就已具備「行苦」。因此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整個輪迴中,從地獄道到三界之頂,沒有一丁點的快樂,全部都只是痛苦。能瞭解到輪迴是充滿過患的,因此就可以了解到,我們對此輪迴的貪執,是毫無意義的。

如果想要出離輪迴,一定要知道行苦;但行苦非常細微,凡夫很難體會。經典說,僅有聖人可以覺察到這種行苦。因此《解脫莊嚴寶論》中形容:雖然每人都具備行苦,我們凡夫卻無知無覺;但對於聖者而言,這卻讓他們如坐針氈。

《俱舍論》中也提及,對於聖者而言,行苦等於在眼中的毛髮,會產生劇烈的不舒服;而對於凡夫而言,僅如放在手上的毛髮,是毫無感覺的。因此如同《俱舍論》中所說:「聖者猶入眼,能照見行苦」,聖者對行苦的感受,猶如毛髮掉入眼睛一般,但對一般凡夫是不太能感覺得到的。總之我們生命當中遭遇這麼多痛苦,都是由於我們對於因果,不知道也並未如法地去行持、去取捨。

我們行為會導致各種業,包括善業、惡業和無記業,「善業」指的是不夾雜煩惱而擁有的各種行持,如同十種善業,「惡業」是因貪嗔癡而造作的,無記業是不善不惡──我們要做的,是將這些無記業都引導成善業,因此為了要斷除我們對於輪迴中的執著與放不下,要多去思維輪迴的過患和痛苦。

今天早上要講解的課程到此,在大家念誦〈修心祈願文〉後,會教導禪修。接下來五分鐘做觀修。

(大眾唱頌〈修心祈願文〉)

接下來,我們要去思維剛剛教授之內容,思維輪迴中處處痛苦、沒有一丁點的快樂,從惡道地獄一直到天界頂巔,都毫無快樂可言,我們都會經驗到這種無量痛苦,而是否會嘗受領受到,都取決於自己。

請先用一分鐘放鬆下來,身體採坐直等七支坐法,兩手輕鬆放在膝蓋上,然後放鬆,接著如同剛剛所談,我們用四分鐘時間來思維各種苦。

(大眾禪修)

(蔣貢康楚仁波切於開示結束後,戴主法上師帽,念誦〈大祈願文〉、〈冥陽迴向文〉)

貪著此生,就不算是修行人

如果貪著此生,本來是善行的持戒、聞思、禪修等等,也都會走調,變成世間八法的溫床。

授課上師:蔣貢康楚仁波切
中譯:堪布羅卓丹傑
時間:2014年12月29日,上午9:00-10: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這一屆祈願法會,有不少歷史紀錄,除了薩迦法王蒞臨灌頂,另一項值得特別注目的大事,就是在法王噶瑪巴加持下,蔣貢康楚仁波切首次正式為法會主講連續四天的主題開示「離四貪執修心法」。

不同於之前2012年底祈願法會舉辦的「憶念歷代蔣貢康楚仁波切」以紀念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200周年誕辰,以及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圓寂20週年紀念,當時仁波切是以「特別活動」的形式,登上法座,配合活動主題,以第一世仁波切所著作的〈遙呼上師祈請文〉為題,給予一堂課的開示;這次仁波切是在祈願法會正行活動上,連續四天給予「離四貪執修心法」開示,這也是法王接手主辦祈願法會以來,第一次把法會開示主講的重任薪傳給仁波切,意義重大。

9:10,蔣貢康楚仁波切陞主法上師法座。

一列從頭排列到大祈願會場大門外、看不見盡頭的長長獻曼達隊伍,包括來自台灣的嘉春仁波切帶領的90人、香港噶舉辦公室的42人、創古上海中心10人、菲律賓噶舉中心7人等超過150人的人龍,早已各捧獻供物靜靜佇立在仁波切座前中間走道,為仁波切首次在祈願法會主講法會開示,以浩蕩的獻供場面,開啟莊嚴的序曲。

在「大地塗香敷妙花,須彌四洲日月嚴,觀為佛國作供獻,有情咸受清淨剎」的獻曼達唱誦聲中,及隨後的〈菩薩戒傳承祈請文〉唱頌聲中,一一上前向仁波切獻供。

以下是蔣貢康楚仁波切開示:

請大家生起菩提心,生起「為利一切眾生都能圓滿佛果」的發心而來聽聞札巴蔣采尊者所著作的「離四貪執修心法」教授。首先要頂禮我的根本上師、三世諸佛事業的化現--法王噶瑪巴尊者,祈願他為了佛教和眾生,能夠長壽住世,事業心意任運成就。也要問候國師嘉察仁波切為主的在座各位上師、祖古、堪布、善知識和僧伽大眾,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法友,以及觀看網路直播的法友,問候大家札西德勒!

在我的根本上師,尊貴的如意寶法王噶瑪巴面前,要給予開示,是滿令人害怕的,而且我的學識和膽識也不夠,但一如過去祖師所說,緣起很重要,為了善妙緣起的關係,會盡力給予開示。這次尊貴的薩迦法王,在法王噶瑪巴大悲請求下,讓我有因緣求得札巴蔣采尊者,對於《離四貪執修心法》注釋的口傳和講解,這是一個極具加持力的口傳。總之就像之前所說,我也會盡力給予大眾這個主題的教學。

■法源:親見文殊菩薩,宣說《離四貪執修心法》

首先簡單介紹這個修心偈頌法的源流。薩迦初祖貢噶寧波跟隨他的上師大巴日譯師時,上師授記說,你未來會是一位大德,所以要好好聞思修,為了要好好聞思修,所以要開智慧,為了開智慧,所以必須精進修持文殊法。貢噶寧波就開始修持文殊法,而最終也得到成就。修持當中,貢噶寧波也曾遇到一些障礙,但他不動搖地繼續勤修,這樣精勤修持了六個月,就親見本尊文殊菩薩,周圍還圍繞了一切充滿智慧的菩薩,文殊菩薩親口向他宣說了這個《離四貪執修心法》的偈頌:

若貪此生非行者,
若執輪迴非出離,
若求自利非菩薩,
若生執著非正見。

大師得到這個教法後,發現原來一切佛陀教法、六度波羅蜜,都包含在這個偈頌當中,後來他傳給弟子札巴蔣采,札巴蔣采大師根據這個偈頌做了註釋,就是我們這四天要講解的內容。後來不只薩迦派行者修持,雪域一切教派也都修持。同樣的,覺囊派也特別注重這個法,覺囊派的多波瓦大師說:這是具大加持力的一個法,也是顯密一切教法的精華。因此他的著作一開始,也先引用了這四句偈。

前行

一, 禮供

接下來我講解札巴蔣采尊者對這四句偈的解釋,首先是「禮供」的部分:

具恩之上師,大悲之本尊,一心誠皈依,祈賜我加持。

禮供的對象有兩位,一位是具備恩德之上師,一是大悲憫之本尊文殊菩薩。祈請上請上師和本尊加持,加持什麼呢?加持我的心能夠轉向佛法,這就是「願心向法」;接著願能走在修持之道上,這就是「願法向道」;接著這個所修持的道,能幫助我們斷除疑惑,這就是「願道斷惑」;最後當疑惑斷除之後,能夠顯發出智慧,這就是「 願惑顯智」。

為什麼要禮供呢?一是消除著作上的障礙,二是可以效法祖師的行儀,三是以身作則、作為弟子的示範。

二,著作誓言

接著是札巴蔣采尊者的「著作誓言」:

無需非法行,如理而修持,遠離四執訣,獻君祈聽聞。

我們不需要的是什麼,就是世間非法的行持,如排除敵人等不符合佛法的世俗行為,而應該如理如法地修持,方法是什麼呢?就是「離四貪執修心法」這四句偈頌的口訣。這具有幫助著作圓滿的緣起意義。

三,皈依發心

接著內文中雖然沒有特別提及皈依發心,但任何修持都應該具備皈依發心。一般談到皈依,有聲聞的、密乘的等等,這裡講的是大乘的皈依,有四個特點:因、對境、時間和目的。

一,因:一般來說,皈依的因,是信心、悲心或者恐懼,以大乘來說主要是悲心。
二,對境:皈依的對境,都是佛法僧三寶,大乘中談到佛寶,會講到佛的三身,但南傳並不主張這樣。
三,時間:皈依的時間,大乘會說「未證菩提之前」都要皈依。
四,目的:大乘皈依的目的之殊勝,是因為虛空無量,眾生也無量,我們為了利益這如虛空一般廣大的無量眾生而作皈依,這是皈依目的之殊勝。

發心指發起菩提心,為利眾生而想尋求佛果的這樣一個心,菩提心這裡先不多說,我們第三天會再多說。

正行

在皈依發心之後,進行到「正行」的內容,就是:

若貪此生非行者,
若執輪迴非出離,
若求自利非菩薩,
若生執著非正見。

■第一句偈頌「若貪此生非行者」釋論
一不執此生:持戒聞思修,若為此生利,非法應捨棄。

如果貪著此生,就不算修行人,要將這樣的方法捨棄。

一,持戒:捨棄造作、相近的持戒

首先略說戒,投生善趣根,悟入解脫梯,除苦對治法。
無戒不成辦。

這一段在讚嘆持戒的利益。同樣在《龍樹親友書》中也說,戒律是一切生命的基礎,也是一切功德生處的大地。佛經也說,持戒具有最勝的妙樂,是通往成佛的勝道,是一切功德的田地。

回到正文,偈頌說:戒律可以幫助我們得到人天善趣的果位,戒律是得到解脫的階梯,是消除痛苦的對治法,所以戒律是必備法,修行人不能沒有戒律。

接著札巴蔣采大師說:

執此生持戒,成就八法根,責罵惡戒者,嫉妒具戒者,
偽善持戒者,墮落惡道因,應捨造作戒。

持戒雖然這麼重要,是必備法。但若持戒的目的是貪著此生,以這種心而持戒,這樣反而會為養成世間八法的根本,這會讓我們責罵破戒的人,而嫉妒持戒的人,還會在人前炫耀自己是持戒的人,人後卻又不太重視戒律。像這種造作的、相近的持戒應該捨棄,真正的持戒,才是有功德、有利益的。

二,聞思:捨棄雜染世間八法的聞思

接下來談「聞思」:

聞思之行者,富有知識者,消除無明燈,眾生之嚮導,
法身種子者,聞思為必須。

這是在讚嘆聞思的功德利益,聞思可以幫助我們開展智慧,就像明燈一樣,可以消除無明,幫助我們成為引領眾生的導師,成就佛陀法身種子,也是必備的法。

以上是聞思的利益。接下來談到如果是貪著此生的聞思,會有什麼過患呢?

執此生聞思,成驕慢富人,取笑無學者,嫉妒有學者,
貪財與眷眾,墮落惡道根,應捨俗 聞思。

如果貪著此生而聞思,就會傲慢,取笑沒有學問的人,嫉妒有學問的人,對財富和眷屬都會產生貪執,像這種貪著此生八法的聞思,應該捨棄。

三,修持:修「暇滿人身」和「觀死無常」以斷此生執

接著是修持:

修持之行者,除惱對治者,解脫道根本,成佛之種子,
無修不成辦。

剛才談到修持的利益。如果是貪著此生的修持,會怎樣呢?

貪著此生修,靜居卻散亂,課誦成空談,詆毀聞思者,
嫉妒修行人,散亂自身修,應捨八法定。

總之以上的內容都在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修行人,什麼是相似的修行人。如果修持的動機,是為了貪著此生,就是偈頌說的「若貪此生非行者」。安住在靜處卻散亂,說法的時候只會空談瞎說,詆毀真正在從事聞思的人,嫉妒其他的修行人,這樣只是空有修行人的名號而已。為了消除「貪執此生」的過患,我們要修持「暇滿人身」和「觀死無常」。

(一) 暇滿人身:「有暇」指遠離八種無暇的狀況,指遠離投生在地獄、餓鬼、傍生、邊地、持邪見者、長壽天、佛不出世、瘖啞等不利修行的狀況,而成為「有暇」修行的人;還要具有十圓滿,包括五種自圓滿和五種他圓滿,五種自圓滿指得到人身、生於佛法興盛的「中土」、 六根具足、 業際無顛倒(註:不從事如殺生等易造重大惡業的工作)、對佛法具信心;五種他圓滿指值佛出世、佛已說法、佛法住世、自入聖教、師已攝受。透過了暇滿的思維,我們了解自己已具有如此難得的暇滿人身。經典形容,它是比如意寶珠更珍貴的,不要去浪費它。

(二) 觀死無常:有外在器世間山河大地的變化、大自然的無常,也有內在有情眾生的無常,無常就是剎那剎那的變化。所以我們要多思維入身的難得,它是很容易壞滅的,毀滅的因緣也是很多的。所以我們接下來修心的禪修,就思維這幾個部分。

大眾請先看投影,唱頌〈修心祈願文〉,之後再作禪修。

(大眾唱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所著作的〈修心祈願文〉,以下為引用自網路之翻譯:)〈修心祈願文〉藏文版

透過無上觀世音和一切諸佛菩薩
生起之究竟證悟心之真諦,
願無上菩提心誕生在
虛空下的我及一切眾生的心中。

願痛苦之因,一切眾生之嗔恨,
以及嗔恨之果——地獄道之炎熱與酷寒,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我慈愛的一切功德,
以及離於嗔恨的閒暇,
都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因此,願嗔恨之界——地獄道,
都被淨空。
願地獄道的一切眾生,
都成為金剛部的觀世音,
了悟無上之「大圓鏡智」。

願痛苦之因,一切眾生之貪執,
以及貪執之果——餓鬼道之飢渴,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我慷慨布施的一切功德,
以及離於執著的閒暇,
都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因此,願餓鬼道都被淨空。
願餓鬼道的一切眾生,
都成為蓮花部的觀世音,
了悟無上之「妙觀察智」。

願痛苦之因,一切眾生之愚癡,
以及愚癡之果——野獸之呆笨遲鈍,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我生起內觀的一切功德,
以及離於無明的閒暇,
都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因此,願畜生道都被淨空。
願所有畜生,
都成為佛部的觀世音,
了悟無上之「法界體性智」。

願痛苦之因,侵蝕一切眾生之心的妒忌,
以及忌妒之果——阿修羅的交戰,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我展現於身、語、意之忍辱
的一切功德,
以及離於忌妒的閒暇,
都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因此,願阿修羅道都被淨空。
願阿修羅道的一切眾生,
都成為事業部的觀世音,
了悟無上之「成所作智」。

願痛苦之因,眾生之驕慢,
以及驕慢之果——天道眾生最後墮入惡趣,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我精進的一切功德,
以及離於驕慢的閒暇,
都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因此,願天道都被淨空。
願天道的一切眾生,
都成為寶部的觀世音,
了悟無上之「平等性智」。

願眾生的痛苦之因,
自無始以來的惡業與障蔽,
以及惡業與障蔽之果——
生、老、病、死之痛苦,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我自無始以來,
用身、語、意積聚的一切功德,
都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因此,願人道都被淨空。
願一切眾生都成為無染法身之觀世音,
了悟無上之自生智慧。
願一切眾生所犯下違逆別解脫戒、
菩薩戒和秘密密咒乘之誓戒的過失,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我持守三種誓戒的功德
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願眾生的誓戒變得全然清淨,
不受到絲毫墮落的染污。
願一切眾生都證得金剛薩埵——
所有佛部之化現的果位。

願惡業、障蔽,以及殺生、毀壞法器
等行為所造成的短命,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我護生和製作法器的功德
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願早逝成為一個從未聽聞的辭彙,
願一切眾生達成金剛長壽佛的果位。

願一切眾生因為風息、膽汁、黏液
及其他元素失衡所引起的疾病,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我棄絕任何一種暴力、
提供醫藥及其他有益事物的功德,
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我把我自己的健康安泰布施給一切眾生。
願一切眾生達到藥師佛的果位,
其琉璃光身驅除三毒之苦惱禍害。

願偷盜、用武力奪取他人之物
所引起的飢渴貧困,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佛法、財富和布施之果
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願一切眾生享用這虛空藏:
毫不費力、自然而然地實現一切需求。

願由於不斷從事有害的行為
而投生不淨地域的惡業和障蔽,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我生起之菩提心和十種轉化,
迴向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願他們投生淨喜、極樂等清淨佛土。
願由於不斷懷有觸怒三寶之邪見
所引起之惡業與障蔽,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生起三種信心之功德,
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願他們對因果業報之無謬法則
生起全然的信心,用善行來取代惡行。

願不斷專注於自我所生起的執著嗔恨
——這種執著嗔恨把每一件事物視為威脅,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懷有四無量心的所有功德,
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願他們的心充滿慈、悲、喜、捨。
願所有痛苦之根源
——把虛幻視為真實的迷妄心,
都降臨於我!融攝於我!
我把對無我空性的了悟,
布施給虛空下的一切眾生。

願甚深之空性在他們心中生起,
願他們圓滿成佛。

簡而言之,
我承擔所有變動無常所帶來的痛苦:
事與願違所帶來的痛苦
——恐懼的十六種來源等等;
與所愛之人事物分別所帶來的痛苦
——與親人、朋友、處所、食物和財富分別;
無法保有所擁有之事物所帶來的痛苦
——諸如保護親屬、擊敗對手、辛勤從事
農務和貿易所得到的事物;
無法得到所希冀的事物所帶來的痛苦
——關於權勢、財產和名聲;
受到突如其來的災禍和邪惡勢力的打擊
所帶來的痛苦。

我承擔我自己的我執和所有這些痛苦,
同時,我毫不保留地把過去、現在、未來
三世的所有功德布施給一切眾生;
我把我的影響力、權勢、
我的身體、我的生命,
布施給一切眾生。

願一切眾生享受安樂,
從事菩薩的行為。

願與我結下善緣或惡緣的一切眾生
——透過我教導他們佛法,鼓勵他們行善
所結下之緣;
或透過我吃他們的肉、飲他們的乳汁
或騎乘在他們身上所結下之緣;
或透過信賴、敬重我,
供養我食物和財富所結下之緣;
或透過批評我、懷疑我、厭惡我、劫掠我、
毆打我、傷害我所結下之緣。

簡而言之,任何曾經見過我、
聽過我的名號、想到我善或不善的特質,
甚或曾經被從我這個方向吹過的風
碰觸到的一切眾生。

願他們自無始以來所累積的惡業
和障蔽悉皆終止。

願他們前往大慈大悲無上千手觀音的
極樂淨土。

願我能夠透過身、語、意來利益眾生,
甚至能夠透過我的影子來利益眾生。

願所有心懷惡意、想要傷害我的身體
和我的生命的一切眾生——
包括人和非人的一切眾生,
成為首批獲致證悟的眾生。

願即使是最微小的傷害,
也不要因為我的緣故而降臨。

當我們檢視現象,
我們發現沒有什麼現象具有
任何真實的存在。

一切事物如夢,如海市蜃樓,
如倒影,如水中之月。

然而,每個人卻愚蠢地把事物視為真實。
在勝義諦之中,
我和所有其他在虛空底下的眾生,
即使是非人、邪靈和障礙製造者,
在空性的領域中,都是平等的。

然而,把空虛視為真實,
我們全都陷入迷妄。

在世俗諦之中,
沒有一個眾生不曾是
每一個其他眾生的父母。

在整個世界之中,
有誰比一個父親或一個母親更加慈愛?
一個母親希望去傷害自己的孩子,
這是什麼樣的迷妄!
這是為什麼,我們要沒有偏袒地
憶念所有這些母眾的仁慈,
我應該把得與利獻給他們,
把失與衰由自己承擔。

透過我清淨發心的力量,
願一切眾生清淨他們的惡業,
圓滿地積聚資糧,
毫不造作地生起無上菩提心,
此乃充滿慈悲之空性,
勝者之無謬道路,
並且迅速證得遍知成佛。

為了生起修心之願,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在僻靜山間的隱居所,造了此一真誠的祈願文。願它充滿利益,願一切吉祥。

在大眾唱頌完〈修心祈願文〉後,仁波切帶領禪修。仁波切開示:

因為時間的關係,接下來我們要做短時間一分鐘的禪修。首先身體坐姿要把握住,要依七支坐法,接著要配合自己的狀況,想著自己具有難得暇滿人身,死亡因緣如此之多,貪著此生是沒有意義的。

(大眾短座禪修)

我們剛剛就圓滿一分鐘禪修了,雖然很短,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一些道理。明後天會再談相關的道理。

(法王噶瑪巴在側法座,戴黑寶冠之事業寶冠,誦念〈大祈願文〉〈冥陽迴向文〉,並念各國超薦名單)


匯聚善心力量,成為國際學佛平台

時間:2014年12月30日,下午4:30-5: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大殿

 

人數已破千、且仍快速成長的「噶舉之友」,是每年大祈願法會重要的幕後力量之一,透過聚沙成塔的方式,讓更多人可以為法王、為法會獻上一份小小心力,共同圓滿法會功德。也因此,祈願法會期間,法王總會親自接見「噶舉之友」,以表達法王對於大家的感謝之意。

傍晚,約有一千多位噶舉之友,歡喜齊聚在德噶寺大殿內,靜心地等候法王的到來。

■緣自前世卡盧仁波切發心,波卡仁波切接續,法王發揚光大

法王首先以藏語致詞:

首先問候各位祈願法會的「噶舉之友」。

噶舉祈願法會最早是從1980年代,由尊貴的第一世卡盧仁波切在聖地菩提迦耶金剛座舉行,當時只有一小群人。從那時至今,已經舉辦了32屆的祈願法會,從未間斷過。

因此,祈願法會可說是由前世卡盧仁波切的大悲心所發起,加上最主要弟子波卡仁波切的努力之下,讓我們看到祈願法會不斷擴大,來自不同國家、語言的各國弟子也愈來愈多,儼然成為一個國際性重要的學習佛法平台。

卡盧仁波切最初舉辦法會時,並未給予特殊名稱;之後由波卡仁波切給予「岡倉僧伽祈願法會」之名;後來我來到印度,將名稱改為「噶舉祈願法會」。雖然名稱改變,但在我們一起祈願、課誦的內容,是不分教派的,也因著這份無分別的力量,讓來參與的人也愈來愈多,真正成為一種國際性活動。

■來自世界各國,參與人數愈來愈多,成為國際性的活動

從最初到現在,能成為國際性的活動,是過去佛菩薩願力加持之下才能成就。同時,這也代表我們每一人的善心、我們最初的熱忱和善心、發心的力量,若能繼續持續時,必然會有善果。這成果也代表了善心的力量。

祈願法會上大家齊聚一堂,因此,很希望在這樣祈願氛圍下,當大家念誦祈願法本時,要沒有任何教派分別心的來念誦,種下善的種子、培養好的習慣。並且生起「淨觀」,不要有任何派別的分別念。希望大家能將此淨觀培養起來。

大家來自不同背景及國家、來自世界各地,但大家的祈願是相同的,因此才會來到這裡,都是為了祈願世界和平、希望眾生得到喜樂,相信大家在此共同心願下,互相支持幫助與祈願,如此一來,善的結果才能夠真正展現並圓滿。

我知道大家來一次非常辛苦,所以我真的非常高興、也很隨喜大家願意來參加祈願法會。法會的目的,就是祈願世界和平及憶念佛陀恩德,在這祈願之中,每人都扮演重要角色。再次隨喜大家的參與,並讚嘆各位的付出,謝謝大家!

■最好的加持:法王「看」了大家一眼

接著,法王直接以中、英文,兩種語言開示如下。

(中文)其實我也是祈願會員,這次喇嘛確札給我了祈願會員的名牌,我今天忘記帶來。我不是很好的「噶舉之友」,因為我沒有付過任何錢,我不是一個好典範,所以大家不要學我。(眾笑)

無論如何,我覺得大家來這邊是非常辛苦的,這我是知道的,但大家用盡自己的所有力量,來參加祈願法會。總之,各位「噶舉之友」,我代表噶舉祈願法會,也代表我自己,非常非常感謝大家的所有付出!

法王站起來又坐下後,請英文翻譯代為宣布:

法王給大家最好的加持,就是教授佛法義理,同時弟子聞思修。其實,我們剛剛已經得到法王最好的加持:五種解脫法中的「見解脫」,也就是法王站起來,「看」我們一眼。當然,最重要的不是看一眼而已,法王用中、英文直接告訴我們,很多祈願時應當做之事。因為法王稍後還有一個重要行程,因此,接下來會由喇嘛們分送給大家法王的畫作。

法王離去後,辦公室的喇嘛們分送法王此次所親繪的格薩爾王小唐卡,每位收到者皆十分歡喜,捧在手上猶如珍寶。威猛無比的格薩爾王騎在馬上,畫作上還有:

能滿所願戰神大力士
三部蓮師幻化大獅王
大寶降敵護法使者來
祈禱供養所願任運成

法王這次並未依行之多年的固定模式,在開示後為每位「噶舉之友」親自加持,原因是由於當天下午,在祈願法會期間僧眾安住的嘠千大營地帳篷內,有一位邊倩寺的老喇嘛甫圓寂,膚色如常、胸口暖洋洋的入定中。因此,法王與國師嘉察仁波切於「噶舉之友」會後共同前往,為老喇嘛修持破瓦法。

■隨喜法王的願力,眾人護持大祈願法會愈來愈大。

噶舉祈願法會執行長喇嘛確札說,每年以約70美元護持噶舉祈願法會,來茁壯法王的佛行事業,就如同涓滴之水匯入功德大海一般,支持且隨喜了祈願法會,也累積布施的功德,因此每年「噶舉之友」的數量都在顯著增加。同時有越來越多無法到場的佛弟子,也希望能報名,目前已開放讓法友線上加入,圓滿更多心願。

負責受理登記的札西師姐說,今年共有1366位「噶舉之友」,有些法友生活並不寬裕,已是竭盡心力和金錢來到菩提迦耶,但對於「噶舉之友」,他們仍是傾力參加,這種虔敬真的非常動人。

札西師姐說,例如曾有師姐帶重病的女兒同行,想要參加「噶舉之友」,但經費有些緊迫,只能加入一位,她用自己的證件填寫完資料後,左思右想,還是在「噶舉之友」名牌上,貼上女兒的照片。

也有很多大陸法友,要幫眾多遇到各種困難障礙,而無法同去印度的親朋好友們報名,當天在大家依序進入大殿時,就有法友身上,掛了11張名牌,「人不能到,照片到了,還是獲得了加持!」,法友說,照片能到聖地、見到法王,其實大家就非常滿足了。

來自台灣的陳師兄,參加「噶舉之友」已經第六年。他常邀請法友一起加入噶舉之友,他說,因為法王的願力大,成辦的佛行事業當然也大。所以,他隨喜法王願力的方式就是加入「噶舉之友」。

賴師姐則是從2009年開始參加「噶舉之友」。她謙稱自己沒什麼可以貢獻的長才,希望透過加入「噶舉之友」,貢獻一份心力。她還說平常最開心的就是收到大祈願法會秘書長喇嘛確札的email,除了親切的問候外,信中還會與大家分享祈願法會的各項進度或特別事宜公布,等於一整年都和法會保持連結,不是只有來的這幾天與大祈願法會有關。

回到居住地的「噶舉之友」,或許不再是原來那個全然為無明所惑的自己──大家都帶著三寶的祝福、法王的加持、法會的圓滿利益,再次踏上生命的旅程。

端正有度進用缽飯,身教體現僧眾威儀

時間:2014年12月29日,下午11:30-12:0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大殿

 

一如往年慣例,在大祈願法會第一天中午開始,於德噶寺大殿內,僧眾們依佛古制、莊嚴端坐進用缽飯以行持僧伽其威儀,直至法會圓滿。

在僧眾進用缽飯前,先由法會的典座組與行堂組做好萬全準備。只見眾人安靜且迅速地排好坐墊、缽、茶杯與湯碗等等,且陸續將烹調好的食材分裝完成,所有發心菩薩們,以最圓滿周全的狀態,迎接即將入坐進用缽飯的僧眾們。

就在發心菩薩仍忙裡忙外的當下,向來重視僧眾進用缽飯威儀的法王,來到大殿內進行短暫的巡視。法王迅速地巡一遍之後,又踩著他奮迅不懈的步伐離開,高大身影隨即轉往下一個行程。

今次進用缽飯的僧眾總共有320位比丘及比丘尼。另有近30位沙彌與40位發心菩薩們負責現場的服務事宜。本日共有七菜一湯,包含白飯、青江菜、花椰菜、馬鈴薯、青椒素皮、蔬食天婦羅及素豆干等,熱騰騰的素餚相當美味豐盛,足以顯見典座組等的用心投入。

接著,僧眾們有秩序地進入大殿準備進用缽飯。每一位僧伽先將法衣按規矩疊好置於坐上,隨即嚴謹入坐,於墊上正身端坐、舉止莊嚴;同時間,協助喇嘛及發心菩薩們則依序將茶、飯菜湯盛入缽中。隨著這一切進行熟稔而俐落,整個大殿的氛圍顯得沉穩安靜,彷彿瞬間所有的思緒都化入盛飯與用飯的行持中,心無旁鶩。

此時,僧眾進用缽飯時的威儀,更象徵佛法之昌盛如旭日普照,功德如大海匯聚。

僧眾進用缽飯前先念誦經文,並將一點點飯捏成食子進行施食。之後,僧眾依佛制進用缽飯,發心菩薩們則於一旁待命,隨時添菜、倒茶等。大家專注謹慎的態度及行止,與僧眾之威儀可說互相呼應。缽飯持用完畢後,僧眾念誦《心經》等做迴向,今日大祈願法會首次僧眾進用缽飯,至此一切圓滿。

有規矩才能成方圓。身為佛陀正法傳承的僧伽,以其自身威儀為典範,藉此彰顯佛法莊嚴有度、體現言行合一。在平日的言教之外,養成謹慎合宜之身教,有助於僧眾未來在弘法利眾事業上,產生正面、深遠而廣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