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舉傳承

【第一屆比丘尼僧團傳戒會‧特別報導,系列六之一】

時間:2017年3月9日
地點:菩提迦耶德噶寺及祈願會場

20170309

艱苦前行,求破千年冰

■戒律失傳,是千年以來,藏傳佛教女修行人的普遍困境

1964年出家的英國尼僧丹津·葩默,因藏傳佛教的比丘尼戒傳承斷絕,1973年,改至香港受漢傳具足戒,成為當時寺院中一百多位比丘中,唯一的比丘尼,也使她深刻感受到在以男性修行者為重的藏傳佛教寺院中,對於女性修行者的歧視。因此,她前往於喜馬拉雅山區的一處岩洞中獨居修行,持續了12年。

1993年3月,尼丹津芭默被邀請到北印度的達蘭莎拉。參加第一次的西方佛教會議,會中她慷慨陳詞直言「佛教界比丘尼所遭遇到的默然與輕視」。

她說完後,會場裡一片靜寂無聲,而達賴喇嘛坐在他的尊座上,臉孔埋進雙手中,安靜的流淚。

這是30年前、西方女弟子剛到藏傳世界時,所遇到的辛酸故事,但其實這也是一千多年以來,藏傳佛教中女性修行者共同經歷過的艱難困境。

西元十世紀左右,比丘尼戒失傳、而使比丘尼僧團連帶消失,因此,藏傳佛教再無受「藏傳傳承具足戒」的比丘尼,連帶使佛學教育的受教權、實修的修行機會、包括寺院及住宿等硬體條件等生活各面向,都遠遠匱乏於男眾修行者。

■千絲萬縷皆是困境的「傳戒」,由第十七世法王來勇敢推動

為解決此痛苦,40多年以來,藏傳各教派領袖都想盡辦法,包括希望從漢地引進比丘尼具足戒,及從「受教機會」來改善者。而在去年年底,格魯派已有20位藏籍尼僧完成21年佛學院教育,而獲頒藏傳佛教歷史上首次獲得最高學歷「格西瑪」(佛學博士)學位。

而在關係到歷史考據、傳承正統性等,數十年來歷經各式討論爭議、而窒礙難推的、三學之首「戒律」部分,在今年,則由噶瑪噶舉教主: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慨然承擔,勇敢地邁出了第一大步:「給予沙彌尼戒」。

■以四大步,發誓恢復失傳千年之比丘尼僧團

大寶法王的受戒藍圖有四大步,依序是:

1. 今年春天,由「四分律」傳承比丘尼眾,以一部眾方式(僅有比丘尼僧團來傳戒),傳授藏籍尼眾「四分律之沙彌尼十戒」。

2. 最快於明年2018年初,由「四分律」傳承比丘尼眾,傳授藏傳尼眾「四分律之學法女戒」。

3. 歷經兩個結夏,最快於2019年春天,可以由法藏部四分律比丘尼僧團,及說一切有部比丘僧團,傳授比丘尼戒,從而也獲得「說一切有部」之戒體。

4. 依照律典,12 年(註解一)之後,藏傳比丘尼將成為第一批「具傳戒資格」之僧團,並依照「說一切有部」的「二部僧傳戒」(先由比丘尼組成戒師團來傳戒、再由比丘組成戒師團來傳戒)傳規,而開啟「由藏傳比丘尼傳戒」之歷史新紀元。

而誰來擔任歷史性的破冰任務呢?印度、南傳佛法的比丘尼戒律同樣有失傳困境,因此,法王計畫邀請的傳戒單位,即是漢傳的比丘尼僧團。

■漢傳比丘尼戒簡史:1500多年前已出現比丘尼僧團

漢傳佛法中土傳承上,在距今1700多年的魏晉南北朝的曹魏( AD 249-253 )年代,已引進並翻譯出包含比丘尼受戒方式的《四分律》儀軌,而在西元357年東晉時期,出現漢傳第一位比丘尼:淨檢法師。

之後西元434年時,錫蘭11位比丘尼以二部僧團方式,在揚州南林寺,給予300多位尼眾二眾具足戒。之後宋朝」明朝乃至清朝時,則因為朝代更迭,比丘尼二部受戒時有時無。

其中,沿襲閩南齋教風氣的台灣,女眾盛行不落髮之在家修行,因此往昔曾出現只有比丘,而無比丘尼的特殊現象,直到1919年才出現第一次漢傳佛教傳戒法會。

■漢傳比丘尼歷史上:學歷及人數比空前之處:台灣

後來中土的比丘尼戒於1952年傳入臺灣,重在進修持戒,一時佛教風氣大盛,尼眾在數量及學養上,更創下漢傳歷史上空前的卓越紀錄,甚至有數十年的「學士尼」風氣(比丘尼幾乎全是大學、碩士以上學歷),及多處靜修戒律之尼眾持戒道場。至2010年間,台灣有四分之一人口為佛教徒,臺灣比丘及比丘尼的比率,則為一比五。

■法王指令:「今年一定要完成傳戒!」

而因緣更迭下,這個歷史性的傳戒任務,交給了尼眾僧團鼎盛的台灣。這開始於今年1月8日,人在韓國、正擔任明就仁波切巡迴課程翻譯的化育道場負責人妙融法師,接到了法王一通簡單的訊息,內容大意是說:

「今年比丘尼戒傳戒一定要開始!」

預定三月就要傳戒,台灣尼眾傳戒道場大多已有密集的既定行程,一接到此任務,妙融法師只好緊急聯絡覺揚法師,開始分頭諮詢。「接下來,就是一串萬般焦慮的時光」,妙融法師受訪時,笑著說。

當時已有一所甚有代表性的戒律道場贊同此理念,同意組團前往印度傳戒,但因為既定行程挪不動,詢問說,可否稍微延期,四月或五月再去(印度)?妙融法師詢問法王,回答是,「一定要三月十二日當天完成」,大家只好繼續探詢。

從一月初開始,透過各種層層管道邀請,但因為實在倉促,一直到月底,妙融法師還未得到任何肯定答案。「會不會辦不成?」成為大家心中共同的大問號。

■台灣南林尼僧苑,義氣做助緣

後來,機緣巧合地,覺揚法師透過南林體系的比丘尼,再度徵詢了南林尼僧苑的住持:惟俊和尚尼。成立於1982年的南林尼僧苑,是台灣中部地區最具規模、海外知名的尼眾律宗及淨土宗道場,也是少數以依循古印度佛教尼僧戒律為修持準則的女性修行者僧團。

而南林尼僧苑與兩世大寶法王,都與「復興尼眾戒律議題」有淵源。-一位在美國的師叔說,1978年他剛到紐約的時候,就耳聞16世大寶法王到大覺寺找敏智老法師,希望他能夠幫忙恢復藏傳比丘尼傳承。然當時因緣尚未成熟。

之後2006年間,和尚尼率僧團朝聖,拜訪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年輕的法王也同樣問了這個問題:「如何恢復藏傳比丘尼戒律?」當時和尚尼就允諾,將來有機會時,會成全、幫忙。因此,即使今年行程早已排定,和尚尼這次也同樣允諾說,「我們就排除萬難,來做吧!」

■首度跨界傳戒,恢復佛陀六大古制

南林尼僧院苑依照印度佛陀古制,35年來已有幾項改革之行持,包括

一、 恢復「佛制尼法衣」:

佛教傳至中土後,隨社會環境及氣候而不斷改變,至今已與印度原始佛教僧服有明顯差異,2002年南林僧苑重新恢復佛陀古制服裝,依照律典改為類似藏傳深棗紅的木蘭色,並要求每位尼僧的法衣,都需自己縫製,衣料則需由在家眾供養。

二、 過午不食

三、 托缽: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僧人就不再施行托缽制度,因此南林重新以「托缽站」做為托缽之方便行式事,當時是開台灣先河。

四、 聽戒、受戒:為了恢復古時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僧伽教育,南林尼僧苑於2012年,恢復了唐代逸失至今的廣教誡,並推廣聽戒之系列教育課程。教育,

五、 金銀戒及四事供養:1982年起,南林尼僧苑恢復佛陀古制:比丘尼不捉金銀戒。而有關古印度佛教戒律的另一個突破,是於2005年運用電腦程式建立四事供養制度,來鞏固僧眾守持金銀戒,令其能安心辦道。

六、 恢復廣教戒誡。「廣教誡」為比丘尼(女性出家僧)戒的八敬法之一,漢傳佛教自從唐朝以來,都只有簡略的行教誡:比丘將「精勤行道,謹慎莫放逸」這一句教誡,傳達給比丘尼。南林尼僧苑於2012年起,正式恢復唐朝隱沒至今的比丘尼廣教誡的行持。

而這些恢復的古制,也都包含於此次傳戒的準備範圍內。於是,二月初時,漢傳的南林僧院和漢藏雙歸的化育道場,一方面密集溝通,一方面分頭趕工,距離傳戒團隊預定的出發日,已不到30天。

■兩大團隊義無反顧,全力投入

這次出發,為的是協助恢復一件消失了近1500年、且各教界尚未達成共識的核心戒律,對南林尼僧院苑而言,也是跨界傳戒的第一次,因此臨危授命的兩單位,都有了「只能做到最好」的壯烈心情。

南林尼眾院以全體僧團投票,同意讓包括羯磨阿闍黎、傳戒師、儀式引禮師等九位比丘尼及兩位淨人,來擔任受戒僧團成員,接著開始行前準備。

而在法王「希望僧服是穿藏傳僧服」的條件下,南林戒師們也再回頭查找律典,符合藏傳僧服樣式,日夜趕工,幫受戒尼師完成佛陀古制的四法衣,並為受戒儀式,先準備好缽、具等僧伽必備資具。

■臨危授命,日夜趕工

接著,由於傳戒過程必須「彼此知悉」,才能得戒, 為了成就此回傳戒,和尚尼開始徹夜修改儀軌。接著,由於傳戒過程必須「心境相當」(彼此知悉),才能得戒。

因此,進入浩大的「中翻藏」過程,請藏文背景者將「彼此都需要知道者」及「問遮難」等部分,都翻譯為藏文,來使受戒的尼師及戒子更易於理解。在儀軌樣式上,將悠揚唱頌為主的「漢傳」模式,切換到唸誦為主的「藏傳」模式。

有藏文背景者翻譯完後,不論有沒有藏文背景,傳戒師都一起進入「學習讀誦藏文」階段,出發前一個禮拜,大家都還在拼命學藏文。行前,還針對受戒儀程彩排了兩次。

「這次臨危授命,準備時間真的很少,儀式本身我們已很熟,但要趕背「藏文版」,可以說在出國之前,體力就已耗盡了!」一位戒師回憶說,3月1日晚上十一點休息、隔天凌晨兩點搭車去機場,行前她把一件物品交給同房室友,說,「如果我沒有回來,請把這物品交給我爸爸。」

■忙完50天祈願法會,再加開「戒會」準備大隊

同時間,已抵達印度、加入「年度祈願大軍」的妙融法師及覺揚法師,歷經馬不停蹄的忙碌法會,當僧俗會眾都在聽課、念經、朝聖、看金剛舞時,他們仍一邊忙祈願法會,一邊在與南林尼眾跨國溝通、校對各種細節,一直到新年特別活動結束後,才稍稍有喘息空間,當時已經是3月1日,而3月3日戒會即將開始。

3月2日,一定要準備好講戒教室了!當祈願法會七、八千位僧俗四眾都在期待當晚的點燈祈願法會時,妙融法師說,「我們整天都在搬東西」。

■密勒日巴風格的準備過程

當時因為系列祈願活動接近尾聲,各組都已將器材打包、放置好,而當他們選定祈願法會後方建築內、二樓的法王圖書館時,幾位纖細女尼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已經堆滿在圖書館內的各種箱子、桌椅、法器,全部搬到一樓儲藏室內。

妙融法師找來祈願法會的團隊成員,包括義工組組長慶喜法師、壇城組的阿尼德千,協助化育事物的如心法師、了塵法師、了覺法師,及兼任製香組的翻譯組阿尼蔣秋等,「幾位老尼,一起埋頭做體力活」。妙融法師笑著回憶說。

然後,在塵灰瀰漫中,終於搬完了。但迅速接獲法王指令,「一樓的製香室比較好喔!」,大家只好站起身,再把二樓搬出來的全恢復原貌,然後再到一樓的製香室,去把裡面一樣堆滿滿的各式箱子、桌椅「往外扔」。

一樓全部清空後,再重新打掃、佈置、到處「化緣」,包括尼師辯經法會的坐墊、法王不動佛閉關教室的唐卡和大木椅、祈願法會的修法桌、法王圖書室的地毯和佛像等等,佈置成工整精緻的「傳戒教室」。

■「老弱婦孺」全部出動

妙融法師回憶說,在經歷如密勒日巴的整日搬運工程,灰頭土臉的打掃之後,「老尼」們坐在教室裡稍微休息,這時,突然又想到,傳戒的師生如果要過午不食,就和同時段在德噶寺參加谶摩比丘尼辯經法會的尼眾們,吃飯時間不一樣了,那麼,他們要在哪裡吃!?

廚房、餐廳、飯菜、鍋碗瓢盆及廚師,全部沒有下落!當時五百多位藏傳尼眾都仍在忙碌於比丘尼辯經法會,於是阿尼蔣秋動員了剛結束製香任務的十五位沙彌,一起開始找廚房,最年輕十五歲、最年長五十四歲的團隊集結完成,「這下子,老、弱、婦、孺,全部都用上了!」妙融法師說。

還好,順利「搶」到了新蓋的廚房大樓的VIP廚房,雖然剛忙完祈願法會的廚房,同樣是人去樓空的杯盤狼藉,但在慶喜法師及了塵、了覺法師負責開菜單,如心法師整隊採買,十五位生力軍幫忙清掃、洗切菜、排座位,以及製香尼師們自己也溫馨提供兩道尼泊爾、不丹的家鄉菜之後,「第一屆戒傳工作小組」就在整日勞動中,宣告成立且圓滿準備工作了。

而當「第一屆戒傳工作小組」在晚間稍微完工時,台灣出發的南林傳戒小組,已經來到菩提迦耶了,而歷史性的戒會第一堂課,即將在半天之後,正式開始。

-----------------------------------------------------------------------------------------------------------------

註解一:無論是依照法藏部《四分律》還是說一切有部《根有律》,和尚尼需12夏才能度人出家受具足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