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第33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托缽行腳暨進用缽飯」特別報導

時間:2016年2月21日 上午7:00-11:3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法會會場

 

十六羅漢托缽,重溫供僧古風

壇城上的大佛像手上,托著一個巨大的缽。這也是佛陀住世時代一項行持的象徵:具戒僧伽平等乞食,為眾生種福田,為眾生創造累積福德資糧的因緣。

托缽行腳,已經成為祈願法會最經典的行持之一,藉由僧伽的托缽行腳與在家法友的供僧行持,重溫佛陀時代「500比丘托缽」與「供養16羅漢」的美好古風。法王噶瑪巴希望藉此提醒法友,一來學習珍惜食物,二來學習發心供養。

這也是法友可以直接參與行持的活動,因此受到熱烈參與,前一天,法友無不準備了花、水果、餅乾、糖果等供養品,準備翌日清晨在佛陀成道的聖地金剛座,隨喜參與這項佛陀時代的古老行持。

■ 托缽:重溫佛制古風,弘揚僧伽行腳威儀

上午7:00,「托缽行腳」的行持即將展開,法王噶瑪巴與蔣貢康楚仁波切、嘉察仁波切安坐在壇城主座上,明就仁波切、波卡仁波切及堪布羅卓東由仁波切等傳承大仁波切,則在壇城側法座就座。

7:35,「噶舉之友」會員自噶德寺列隊至會場入口,在僧眾撒花後,500比丘僧眾步伐安緩地穿越人群,群眾手持卡達、鮮花與供品,在唱頌「噶瑪巴千諾」、「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釋迦牟尼佛」聲音中,500位比丘跟比丘尼魚貫進入祈願會場,坐上壇城兩側階梯上的座位。

8:15,在象徵吉祥的寶傘護送下,16位帶著面具、示範阿羅漢行誼的僧眾上台端坐。供僧行持開始,第一輪,先由仁波切、祖古等上台供養阿羅漢。因為氣候炎熱,今年不像往年,帶著面具的阿羅漢要從外場進入,而是直接進入壇城,待第一輪供養結束後,阿羅漢下台卸下面具,8:40又在寶傘護送下進入會場上座,第二輪即由「噶舉之友」上台供養。

法王稍早在供僧之前開示說,「卸下面具的阿羅漢,代表就像凡人一樣,他們就是你我周圍的人。」所以,我們也應該以「供養16羅漢」般的恭敬心情,供養所有你我周圍的一般人。

接著是會場所有人依序上台向16羅漢獻上供養。大家拿著昨天買好的糖果、餅乾、蘋果、橘子、巧克力等等各種供品,分成16等份,等待自己上台供養給16位阿羅漢。會場五六千個人在漫長的時間中裡等待自己上場,大家心想:能夠站到莊嚴會場的壇城上,供養16羅漢,真是無比殊勝。

■ 進用缽飯:三組發心菩薩的心力總集,點滴不易

當會場所有人一一上台向16羅漢供養的這段時間,壇城後台也相當忙碌。因為稍後即將進行的,是另一項佛陀所制的古老行持:僧伽進用缽飯──「典座組」和「行堂組」,正為此寂靜而俐落地準備著。而隱身在這一項行持之後的另一組「洗缽組」,則早在行前已準備好所有的缽,也待命將在缽飯後清洗所有的缽。

許多發心菩薩從廚房用推車或是人力將飯、餅、菜、湯、水果等等一一送到壇城後台,同時還要準備好缽、盤、碗、盤種種餐具一一備齊,這些都是為了稍後要供養16羅漢暨500比丘僧。

平日進用缽飯都是在德噶寺大殿內,平均每天約有370位左右的僧伽用餐,包括仁波切、祖古、維那師及比丘、比丘尼,而負責僧眾供餐的共有三個組:煮食的典座組、送飯菜的行堂組與清洗用具的洗缽組,三組各有組長,上有一個總負責人、也是負責每日菜單的法師。往年,法王每次法會都會有一兩天的時間跟僧眾共餐,但今年法王格外忙碌,只有在托缽這一天才有機會跟僧眾一起進用缽飯。

■ 典座:從食材、工具到人力,點滴匯成供僧美食

「典座組」為僧眾供餐的工作說來瑣碎,包括廚房內場、外場以及清洗工作,很需要有經驗、有體力、有耐性的法友投入,很多位法友都是接連幾年擔任這項工作。「來的目的就是在法王幕後當一個小螺絲釘,從第一年什麼都不懂,超緊張的,看到廚房忙就去幫忙,看到菜沒人洗就去幫忙,到現在也是什麼都不懂。以前法王跟僧眾用齋是在雪謙寺,法會上課在正覺大塔。本來洗缽是吃飽再過去洗還來得及,結果我十點半就開始在那裡等著要洗缽。」已經當了十屆典座組組長的法師,記憶猶新地回想起過去的法會,說一切都是點點滴滴匯聚眾人之力而成。

「每天都要一袋半的阿魯、阿魯、阿魯(馬鈴薯)……」師父說,典座的工作由每天上7:00開始,削馬鈴薯皮是每天例行工作之一,然後開始準備其他當季青菜……早年只有前兩三天法會需要整天工作,其他都是半天;進入第五年後,差不多每天都是整天的工作──早上煮飯,下午都排手工菜準備工作,以便隔天早上炸菜才來得及。

近年來,法友們都發心幫忙帶很多素料來法會。而器具方面也越來越齊全,像之前煮飯用籃子,煮個飯營養份都流走了,她看了很不捨,就跟台灣瓦斯行訂做大瓦斯鍋,連爐心也是台灣帶來的。法友們每一年帶一些刨刀、菜刀、鍋子、鏟子,一年一年帶過來,十年來器具越來越齊全。

■ 行堂:放下我見、我慢,配合團隊學合作

「托缽那天大家在外面等候要進去打菜,突然法王走出來了,我不知道那是法王,他在看大家在做什麼,我看了很久,有人喊法王法王,我才想這就是法王……。」這一天,這三組人都有意外的經驗,「緊張」是共同的感受,而法王餐畢後突如其來地請三組發心菩薩上前接受加持,更讓所有人欣喜萬分、感動不已。

行堂組每天早上7點集合,行堂工作包括清潔環境、排拜墊、拉紅布,抬缽腳、要排得很整齊、接著上缽打菜等等。一路工作到僧眾用餐完已經11:30左右,還要開會檢討今天流程順暢與否,下午才是自由時間,要繞塔、要做功課、要上課都只能在下午。

以前是飯菜先打好、僧眾進來開始供餐,這兩屆改變方式,變成僧眾進來後才打菜。「我們會很緊張,這時候想到開心禪的課程,打菜時看著緊張的情緒打飯菜,邊做邊禪修,不然三百多位僧眾跟仁波切坐在那裡時,真的很緊張,萬一把飯菜打出去了……。」29屆第一次來法會的王小姐回憶,當時聽到廣播說行堂組缺人,就想說下次一定要來行堂組服務。隔年加入後,王小姐整理自己的收獲說:「除禪修外,還有團體合作,把自己的我見、我慢放下,配合組長工作方式,有些師兄能力很強,但不配合就無法讓團隊進行得很好。」

「托缽那天之後進用缽飯是最忙的,在眾目睽睽之下上台拉線、排缽、打菜等等,那天是我們最累的時候,下半場靠意志力做完,累的時候只有靠憶念上師、祈請上師。」

這天很多供僧的發心菩薩從清早受戒,6:20集合工作到中午供僧結束,回去旅館時腳都「鐵腿」了。即使如此疲累,大家很堅定地說來年只要來法會,就是當行堂組的發心菩薩。但是,「行堂組」很缺男生,希望明年更多男性參與。

■ 「法王,我還要再來嗎?」

「法王說發過的願要記住,我以前有個念頭是請法王加持,能來盡量來。每一年都問自己明年要不要去,然後還是來了。」典座組長講到法王接見發心菩薩那天時,她心裡自問:「法王,我明天還要來嗎?我已經十週年圓滿了。」法王是遍知的,馬上就做這方面的開示,要大家生生世世來當眾生的僕人。

23日是法會圓滿日,白天僅有少數人在整理會場,一片清寂,但見早上8點集合的供僧三組人馬忙碌地將所有供僧用具收入倉庫,這是他們在法會最後一天的工作了,還沒離開的組員都來幫忙,忙完後幾位要趕下午飛機的人上前跟組長道謝,組長總是這樣回答:「因緣具足,我們才能一起圓滿這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