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第二十五屆噶舉大祈願法會報導 (第四天)

第二十五屆噶舉大祈願法會報導 (第四天)

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金剛座
時間:2007年12月20日
報導:噶舉祈願法會文宣組
攝影:噶瑪善治 / 噶瑪諾布 / 生命電視台
 
今早,嘉察仁波切抵達會場主持八關齋戒的授戒儀式,並引領會眾修持早課。蔣貢仁波切、創古仁波切、天噶仁波切等也都列席參加。

第二座香時,法王首先給予《密勒日巴尊者傳》的珍貴口傳,指示與會大眾靜心聆聽。接著,法王簡短地開示《普賢行願品》的要義。修持道上,積福淨障是必要的,但卻不容易做到。根據經典,七支供養是積福淨障的好方法。《普賢行願品》以七支供養開章,其中每一支都同時涵蓋積福和淨障,頂禮尤其能淨除我慢,供養積聚福德,懺悔淨除罪業,請轉法輪淨除無明,隨喜對治忌妒,請佛住世能令上師歡喜、自心起恭敬,迴向使確信升起。

做七支供養時,「心」是最重要的。頂禮時,心中要想像十方廣大世界中無量諸佛菩薩都在面前,然後以無量身、語、意三門頂禮、讚嘆他們的無量功德。供養時,以所能想像的最美好、不可思議的珍寶、妙音等供奉無量諸佛菩薩。懺悔可是特別的項目,也可是究竟的懺悔。隨喜他人功德時,也應當憶念佛陀為利益眾生而做的一切苦行。請佛轉法輪或住世時,當以真切感受的心祈求。如此,以普賢行願的威神力,即使是下根凡夫,也能因力行善業而達獲無上正果。

晚上七點,法王繼續教授《大手印五支》的課程。授課之前,法王教導聞法大眾第二句藏文「札西德勒」──吉祥如意,大眾熱切回應。法王讚嘆大家學習藏文的熱忱。前一晚,下課時,他教大家說藏文的晚安-「順嘉南(sunjanam)」,然後在一片「順嘉南」聲中離開大殿。

今晚,法王講授《大手印五支證道歌》的第二和第三偈。第二偈是正行的開始,主題是本尊觀修的生起次第。本偈以國王比喻自身,因為自身和本尊身原本無二,本性為佛,清淨無垢,但因為我們執實為有而受遮障。觀修自身本尊身的要點為:清晰、清淨和佛慢。觀修自身本尊身時,首先要了解本尊──例如,度母──的意義,對本尊的嚴飾、特徵等有大體的認識,然後盡力觀想清楚。所謂的清晰並不是指要像唐卡上描繪的一樣,而是要依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創造本尊的形相,這樣才有真實感。但是,創造力也不能太離譜,例如,一聽說白度母的身體是白色的,頭髮是黑色的,於是就想:「喔,我的皮膚白白的,頭髮也是黑色的,那不就是我嗎?那我觀想自己就好了!」

總之,本尊不是呆板的畫像,而是我們的心刻畫出來的,是鮮活的,具有熟悉感。觀修本尊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本尊的意義。初學觀修時,應當以整體為主,不須要擔憂細節。剛開始時,觀想不完美是很自然的,或無法觀想完整,或無法維持觀想,這都不要緊,繼續用心練習就對了!

第二偈的主題是虔敬心。本偈以雪山比喻上師的四身,弟子的虔敬心則如同陽光,上師的加持如同雪山因陽光照射而溶化流出的水。法王幽默地評論,當今有許多雪山在消失之中,但這不見得是弟子虔敬心的緣故,有可能是全球暖化的效應。現在也因為有很多弟子過於強烈的虔敬心,時常讓上師揮汗如雨!

虔敬心涉及師徒兩方面,上師必須具有德行,弟子須感受到上師的德行。當弟子對上師有完全的信任時,真實的虔敬心自然會升起。這種感受,如同心的真實本性,是無法以言語形容的,也是無法造作的。法王衷心希望每個人都能升起真實的虔敬心。

授課之後,法王傳授菩薩戒。授戒之前,法王解釋說菩薩戒可分為願菩薩戒和行菩薩戒。願菩薩戒是升起利益一切眾生的廣大願心,行菩薩戒則要進而承擔利益一切眾生的責任和行動,須持守菩薩學處的戒律。法王建議大家先領受願菩薩戒,對行菩薩戒的戒律有所了解之後再領受行菩薩戒。領受戒律不能像是購物一樣,看到好的就買下來存放,戒律是必須持守的。

最後,法王再教與會者第三句藏文,「順嘉喋(sunjade)」,這是他的家鄉話,康巴話的晚安。

{rsmediagallery tags="news200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