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梵書」時期,影響深遠的「輪迴觀」興起

時間:2021年8月31日

20210828

以吠陀教核心發展的婆羅門文明

上堂課我們把吠陀時代後期,分為了三個部分:四吠陀、婆羅門文明和教派學派興起時期。上堂課已經大概介紹了四吠陀,以及從中發展出的算是比較早期的哲學思想。

那麼,大概在《梨俱吠陀》成書之後,另外的三吠陀正處於成書的時期,婆羅門文明就此在印度興起。婆羅門文明的興起,完全是以吠陀教的發展為核心和基礎。

婆羅門時期的主要文獻

在婆羅門文明時期,主要出現的文獻是:「梵書」、「森林書」、「奧義書」,以及兩部史詩。下面從「梵書」開始介紹。

一,「梵書」

「梵書」成書背景和內容

到了這個時代,人們將祭祀活動的禮儀形式當成了重點,甚至到了對其他一切事物都置之不理的程度。於是祭司的人數急速增加,理所當然的,他們的權力也越來越大。大概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這些祭司將儀式複雜化、繁瑣化,並把這些祭祀儀式賦予了崇高的意義。

《梨俱吠陀》時代和「梵書」時代的不同之處,就是上個時代的重點是對「神」的崇拜,而這個時代則完全變成了對「儀式」本身的重視因此無論是僧侶還是信徒,都只關注儀式本身,只注重身體行為、語言念誦這些身語的形式,甚至對於神的崇敬跟信心都逐漸消失。那個時候的人們認為,好像整個世界的運作,都是圍繞著祭祀而存在的。所以祭祀變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記錄這些繁雜祭祀儀式的書,就是「梵書」。

「四吠陀本集」用佛教的內容對比的話,就好比是佛陀的經典;而「梵書」就好比是論典。換句話說,「四吠陀」都是用來祭祀的根本頌,而對這些根本頌進行解說的釋義,就是「梵書」。

「梵書」神觀:神之人性化

《吠陀本集》裡面的那些源自大自然現象的天神,到了「梵書」慢慢就轉變為有點抽象色彩的神,比如生主(Pralapati)、祈禱主(Brahmanaspati)、造一切者(Visvakaman)。

不僅如此,那些原來比較低位階的神,地位也都有所提高。總的來說,相較於吠陀時代的歷史,「梵書」時代的神都比較像人;換句話說,這些神的品格也都不再是那麼高尚、神聖;變得有些俗氣、品格有點問題的神。演變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印度人覺得那些崇高的神,太難以接近、缺乏親切感,對自己的利益或者生活沒有什麼直接的作用。這有點像是有些人對於三寶的態度一樣,他們信仰三寶,覺得三寶很殊勝,但是這樣的敬畏感,造成自己和三寶之間的距離,最後反倒選擇信仰一般世間的鬼神,以為這樣可以帶來更快速、更直接的好處。

總之,「梵書」這個時代,很多以前的神有了一些變化,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神,比方說:

一、《梨俱吠陀》中的暴風雨神(Rudra),變成了令人畏懼的破壞之神,然後漸漸又演變成濕婆的形象,逐漸深受世人崇拜。因此,最後作為三位一體主神的濕婆,就起源於這個時候。

二、這個時代出現了「摩訶提婆」。有一本梵書叫做《海螺氏梵書》,把摩訶提婆作為最重要的神崇拜。後來,摩訶提婆就演變成了濕婆的別名。後世廣為流傳的神話的根源,都是來自這個遙遠的時代。

三、在《愛達羅氏梵書》和《百道梵書》中,有神話描寫到毗濕奴從阿修羅那裡得到了世界的一部分後,又企圖獲得全世界。此外,《百道梵書》中還有神話記載,雖然毗濕奴有著高於諸神的權力,卻被因陀羅取了首級。

「梵書」版的諾亞方舟神話?

總之「梵書」中的神話非常複雜,而且難以分辨真偽,因為那個時候的祭司們,為了向人們解釋這些神的由來、作用,還有這些神對應到現實世界中的事物或者現象等等,就在這些神的基礎上,人為地編撰出很多傳說。這些編撰的故事都很有趣味,這裡就不多講,只講一個比較有名而且重要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摩奴」的神話。在吠陀文獻中,把摩奴描寫成人類的祖先,而在《舊約全書》中也有類似的神話。話說有一天摩奴在洗手的時候,一尾魚游過來說:「請養我吧。總有一天我會幫上您的大忙的。」於是,摩奴就開始養了這尾魚,而且魚越養越大。突然有一天這尾魚說:「這幾年將會發生洪水。您要照我說的做,現在要開始準備一艘船。」後來洪水果然發生了。摩奴就立刻坐上了事先準備好的船。這尾魚就游過來,拉著船越過了北山,最後停泊在一棵樹下。等洪水退了,摩奴下船看到所有的生物都淹死了,只有自己一個人活了下來。摩奴想要傳宗接代,所以就一直祭祀和苦行。過了一年之後,水中出現了一位女子,叫做伊拉(Ila, Ida)。伊拉告訴摩奴:「如果用我來祭祀,你就能夠有後代和家畜,自己也會幸福。」於是,摩奴就按照她的話做了,之後就有了我們人類,按照神話來說摩奴是人類的祖先,人類就稱為摩奴之子。

這個故事跟猶太人的「諾亞方舟」非常相似,而且跟中國的大禹治水好像也很類似。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神話,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過去世界各個地方無法像現在這樣交流,但為何都有類似的神話?這個神話故事為何會出現?這個故事的源頭又是什麼?就很難清楚了。或許古代人類真的發生過洪水,有的人死亡有的人存活下來,可能是真實發生過的。

「梵書」的哲學:思想「相當多,又相當少」

「梵書」不是為了討論哲學問題而寫的,它裡面包含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以祭祀為核心,再編撰出一些神話傳說,因而賦予「祭祀」更多的意義。如果要說它蘊含的哲學思想,可能就跟之前討論《梨俱吠陀》後半部裡面所提到的,「萬物歸一」這樣的思想差不了太多。

「梵書」裡面的思想觀念,可以說是很混雜的,有崇高深奧的哲學思想,也有一些比較普通低俗的內容。而比較低俗的內容,不過是披上了崇高的外衣來解釋。

不管怎麼說,「梵書」裡面,無論是內容、名稱、理論、解釋,都是非常非常多的,讓人一下就看得頭暈眼花,但是如果總結起來,其實它的理念、思想、主旨,都是大同小異的。所以德國印度學家多伊森(Deussen)說「梵書」是「相當多又相當少」的這句評價,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影響後世深遠的「輪迴說」

在即將進入「奧義書」的時代,此時的「梵書」有一個問題必須要探究,就是「輪迴」(samsara)思想的起源。「輪迴者,回流(sam-sr)之義」,相信人死後會依據前生所行的果報,再轉生他處,如是輾轉生死,永不停止。比方說,佛陀當時離家出走,他的初心就是為了可以離開輪迴。而耆那教的興起、數論派,也都是為了能夠從輪迴中解脫才出現的,另外還有婆羅門教的著名經典《摩奴法典》,也是用法律的角度來看待輪迴的問題。所以說,輪迴思想在後來的「奧義書」時代,就成為了所有印度人共同的信仰,也就是印度的所有宗教、哲學派系所探討和想要解決的根本問題。

那麼,這麼深廣的輪迴思想,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學者對此的見解不一。《梨俱吠陀》時代,人們主要就是對諸神的崇拜和讚歎,不太考慮死後的世界是去往何處,以及活著的意義。所以,沒有輪迴思想的產生。就算是有,也只是種子而已。到了「奧義書」時代,輪迴思想已經非常成熟了,所以也不會是「奧義書」時代新產生的思想。所以,這麼看起來,輪迴一說,應該可以說是源自「梵書」時代最為適當。

總之在「梵書」時代,輪迴思想的基礎已經具備,到了「奧義書」時代整體成熟並且架構完整。這其中有關的細節,之後會再講解。

二,「森林書」

還有一種吠陀文學,稱為「森林書」(āraṇyaka」。關於這種文體的說法之一,「森林書」是年事已高的婆羅門或剎帝利人,在隱居於森林時寫的。由於在森林裡祭祀物品不具備,所以不能做非常細緻的祭祀,於是隱居於森林中的沉思就慢慢代替了祭祀。

另外有一種說法,「梵書」是關於在室內進行祭祀儀式的書,而「森林書」的內容,則是如何在森林中進行祭祀儀式。換句話說,「森林書」其實就是「梵書」的最後一個部分,也就是「梵書」的續篇。因為它在吠陀文學當中所占比重不大,而且哲學思想也不是特別突出,所以在這裡我們就不再多作講解了。

三,「奧義書」

開始探討精神本質「我是誰?」

因為人們一直將祭祀儀式全權交給獨攬大權的祭司,聽從他們片面獨斷的說明,導致婆羅門宗教淪落到了一種非常迂腐、死氣沉沉而且只注重形式的委靡氛氛中,缺乏如吠陀時期對神的崇敬之情。

於是王族武士中的一些賢明之士,開始不滿這樣本末倒置、徒勞無功的繁瑣儀式;並且開始懷疑儀式的進行,是否真的有助於獲得真知。於是他們表面上繼續參加儀式,但暗地裡從多角度來思考和探索,並開始探討生命為何?生命如何發生、如何終結?宇宙的本質是什麼?我是誰?等等問題。因此產生了很多不同的思想與哲學。

由於剎帝利王族的探討與思維,進而影響到一向以傲慢自居的祭司,最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膚淺、僅注重形式。其中甚至有人與這些王族武士為伍,一同學習新教派的思想理論。那個時代是印度各種思想與哲學理論萌芽發起的時刻。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哲學思想的產生起源於懷疑,像是對於自我、宇宙的懷疑,如果一開始沒有疑惑,就不會想要去找尋真理。

很多例證可以證實祭司們對「奧義書」中的知識一無所知,真正掌握吠陀的教義,有著深刻理解的人是剎帝利。所以標誌著新思想萌芽的就是「奧義書」,而「奧義書」思想的發起人就是剎帝利。其中一位發起人,同時也是最受人尊敬的一位,就是毗提訶王遮那竭;主要在他的發起之下而開啟了「奧義書」的思想。

到了下一個教派學派興起的階段,出現了現在說的數論派等等。在教派興起這個階段完成了宗教改革,並且產生了佛教和耆那教的領袖,也都是剎帝利出身,這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雖然祭司婆羅門掌握了祭祀的儀式,但其實他們並不懂得真正的哲學思想,對於「奧義書」也一無所知;當時的哲學思潮都是由剎帝利開始的。

人們推測「奧義書」完成的年代,是在西元前1000年到西元1000年左右,期間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才逐漸依序完成的。尤其,後期以「奧義書」為名的書與日俱增,最終達到了兩百種以上。但這些後來的「奧義書」,沒有涉及精神與哲學的內容,而僅是為了宗教的目的才編寫出來。有的「奧義書」甚至是在印度遭受到伊斯蘭教的侵略後才完成的。所以,要辨別這些「奧義書」的創作年代並排出先後順序,無論如何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在課程這裡要討論的「奧義書」思想,主要是根據13部公認的最古老的「奧義書」,作為參考資料來講解的。

就內容或者體裁來看,「奧義書」雖是古代思想的精華,但都是零星思想的彙集,還沒有成為一種完整的體系,並不是有組織、有系統的內容。可能是當時賢哲知識的思想輯錄起來而已。

「奧義書」的名稱—祕密傳授

「Upanishads 」是 「upa + ni + shad 」(近坐)的合成語,有「近坐」或「侍坐」之義。歐州學者大致採取 「shad」(坐)的字源,但印度學者甚少採用此說。按照語言學來看的話,歐洲學者的說法比較合理。比如這個「近坐」或「侍坐」是針對「會坐」(parisad)或「集坐」(samsad)來說的,「Upanishads 」就是面對面近距離挨著坐。目的是在傳授的時候,不讓旁人知道祕密教義的內容,所以弟子必須很靠近地坐在老師跟前。

「奧義書」的內容本身要秘密傳授,是有證據的。比如,師徒不住在一起的不能傳,不是長子不能傳,戒行不完整者不能傳,就算已經是弟子,但是非寂靜者不能傳等等,不勝枚舉。而且在「奧義書」裡面,「奧義書」也以「祕密」(rahasya),或者「祕密教義」 (guhya adesah) 、「最上祕密」 (paramam guhyam)等等形容詞,作為「奧義書」的代稱。

「奧義書」的哲學:一切皆是梵

「奧義書」教義中最重要的內容,包含那時人們所發現的真理和真知,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即「宇宙精神論」和「終局論」(Eschatologie)。

一,宇宙精神論

「宇宙精神論」貫穿所有「奧義書」的思想,也是「奧義書」的精髓所在。「奧義書」中說,世間萬物和神之間是流轉輪迴的關係。這裡的神,不是天神的「神」,而是「梵」的意思。「梵」是萬法的真實狀態,並非指某個神。

有句話說「一切皆是梵」。這個可見的世界,就是從「梵」中開始,在「梵」中結束的。當時的思想是「萬法皆是梵,一切皆是梵,一切由梵生」。梵就是法性,宇宙精神的核心。他們認為能夠看到、聽到,一切感官經驗到的這個世界,他們不斷思維這些是如何出現的?這世界的一切都有原因,發生的原因就是「梵」。一開始的「梵」是梵天,是一個神的形象,到這時期的「梵」已不再是神,而是宇宙萬法精神的根本。

現在科學家說世界形成的開始是大爆炸,而印度的思想很細微,他們看的是萬法尚未開始前是什麼?他們想得更深遠,這個「梵」已經超越物質,其本質是精神,外表是光,由「梵」產生的思想都是真相。「梵」的本性是空,是遍及一切的空,「空」覆蓋了整個世界,超越了言詞。

他們認為,「梵」就是心中的我。不斷向外去找是找不到東西的,必須向內去找,向內找尋到最終就是「梵」。當你看到我的本質就會看到「梵」,因為他們認為一切皆是「梵」。「梵」比米粒還小,比麥粒還細,但是卻又比地還大,比天還廣,比整個世界還遼闊。當時的思想是如此的。

根據18到19世紀的一位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郎(Takakusu Junjiro)的分類,這位學者是日本最早開始對印度文明及梵文開始研究的第一人,他將「奧義書」中的宇宙精神論分為本體論和現象論。

(一)、本體論:

本體論的意思,應該是說在探討一切的本源是什麼。宇宙之法應該從「我」(Ātman)中探求,這是古「奧義書」的全部。總之並非向外求,而是向內去探求我是誰?我是怎樣的情況?不是說那個柱子、瓶子是什麼?因為外在的東西太多了,這樣探尋不完的。雖然「奧義書」的思想相當複雜,但主旨就是要透過瞭解「我」(Ātman)的真義,而終究參透一切萬物的本源。換句話說。就是透過瞭解「我(Ātman)是什麼」,這個核心問題,而探討出來的所有哲學思想。

這裡的「我」(Ātman),各位應該很熟悉,就是佛教批判的外道「我見」。然而如果只是因為是外道的見解就予以否定,先入為主的覺得外道的思想反正都不究竟,這樣是不對的,我們也應該去了解他們向內深究、探詢的「我」(Ātman)到底說的是什麼。

(二)、現象論:

現象論是在探討我們經驗的世界、外在的感官世界、現象是怎麼一回事。為何經驗到苦、樂這些不同的現象?在「奧義書」中,大概分成三種說法。

1.觀念論:「梵」為主觀,所以萬有是為唯心所造,這裡的「梵」不是指某個神,而是指心。這個和《華嚴經》所說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相似。「梵」是遍一切,遍及萬有的。剛才說科學上認為大爆炸產生了宇宙,另外量子力學的理論認為沒有最小的物質,分析最後都只是能量。就如這裡所講到一切唯心的狀態,就是「梵」。

2. 萬有神論:就是把「梵」分為真相與顯相二方面,「真相」是本體,「顯相」是現象。就此見地而言,本體與現象的關係恰如水與波,波浪雖然出自海水,雖非同一,卻又相即不離。「奧義書」中說「一切實是梵」,就是基於這一個見地而提出的。這樣的說法,類似佛教他空見和如來藏的思想。

3. 實在論:萬有是「梵」所生,而且由「梵」支配,但又有它自己獨立的地位。換句話說,初始,是「梵」造作萬有,然後「梵」和「萬有」有了分別。所以,這一個思想比較屬於二元論的傾向。

後來在《白螺氏奧義書》(Shvetashvatara Upanishad)中,有這樣的敘述:「因於梵固有的無明(Avidyā)力。」意思就是說,「梵」本身就有「明」和「無明」兩面,「無明」在活動的時候,就出現了千變萬化的現象世界。這類似於他空見或如來藏的「客塵所染」的思想。

實在論是為了解決「一元論」的難處而提出的觀點。因為一元論的思想上有無法解釋的地方,所以實在論的二元論就是為了解決一元思想無法解決的地方而提出的觀點。

今天「奧義書」的「宇宙精神論」,到此告一段落。「終局論」的部分下一堂課再講。

不要輕視「外道」,他們是古代智者

古印度的哲學思想非常的先進,如此高深的哲學思想,也影響到後來佛學的思想;換句話說,因為當時印度文明的先進,這樣的環境造就了佛教的開展。

佛陀在這樣一個時代,要將自身的體悟與智慧告訴當時的人們,就必須符合當時人的思維觀念,說服他們的思想,因此佛法是如此的高深。如果當時印度的文明是落後的,沒有什麼哲學思想的話,相信佛陀也不會說出那麼高深的佛理了。甚至,如果當時印度思想停留在相信神的存在、相信造物主,他們肯定無法接受佛陀對於神和造物主的否定說法,佛陀可能會有性命危險。

而且佛陀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想想當時和現在不一樣,我們現在到處都有信仰佛教的人,但是在當時根本沒有所謂的佛教,因此佛陀完全是從零開始說法,因此佛教的建立是極為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由此可見,佛陀他的思想和行為,一定是極為卓越的,他所說的內容,一定是符合真理,才能在那樣一個文明發達、哲學思想豐富的時代,被當時各種學派的賢哲,和無分種族、無分貧富貴賤的廣大的群眾公認為聖者。

之前課堂中也說過,就是我們不應輕視外道的思想,應該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就像課程中的介紹,不論是數論派或「奧義書」的思想,那些開創這些思想的剎帝利族、仙人們,他們都不是普通人,也是很有智慧的,搞不好他們也是菩薩的化身,才能說出如此深奧的見解。總之,佛教當中蘊藏著深厚的印度文明,如果想要真正瞭解佛教,就不能不去瞭解所謂外道的見解。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9月7日)

 


吠陀文明與密教有遠親關係?

時間:2021年8月30日

20210828

世襲制度逐漸形成

在前幾天課程當中,我們講到吠陀時代的一些內容,其中吠陀前期的內容講過了,今天開始要講解吠陀時代後期,時間大概是西元前11世紀到前6世紀這段期間。

大概到了西元前10-11世紀左右的時候,在旁遮普(Punjab)的原住民,也就是全部的非雅利安人被征服。歸順者成為雅利安人的奴隸,不歸順的非雅利安人就被驅趕到南方。而雅利安人也從之前定居的五河流域,逐漸南下,來到了恆河下游。因為之前,他們沒有見過比印度河更宏大的恆河,所以進入恆河流域之後,如此豐沃的平原,讓他們眼界大開,生活狀態自然也產生變化,文明也跟著顯著的進步。

之前我們提到,吠陀初期的時候,當時國王不是像現在,是很清楚的國度裏面的王,而是部落之主,由部落的人選出來的王。當時國王依照選舉的方式產生;到了吠陀時代後期,國王漸漸變成由世襲而來。另外,還有「武士」也成為世襲,這就是四個種姓當中「刹帝利」(Ksatiya)階級產生的原因。除此之外的人民,則專門從事種田或不同的生產工作,而且是由子孫繼承原來的生產活動,如此也就形成了庶民階級,也就是「吠舍」(Vaisya)階級由此產生。前三個種姓都是屬於雅利安民族,都享有唱誦《吠陀》及祭拜神祇的權利。他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可以依循宗教的生活獲得新的生命,所以稱為「再生族」(dvija)。

另外,第四種種姓階級的首陀羅(Sidra),則是被征服、歸化的原住民(非雅利安人),他們成為奴隸,無法獲得前三種階級所享的權利,無法透過依循宗教獲得新的生命,所以稱為「一生族」(ekaiti)。

種姓與階級制度的確立

到了吠陀晚期,社會制度、世襲的四姓制度,趨於固定:
一,婆羅門(Brāhmana):專司宗教。
二,剎帝利(Ksatiya):指獨占政事、軍事的王族(Rajanya)、武士;藏文將剎帝利翻譯為「王族」,但其實不只有國王,剎帝利還包含武士。
三,吠舍(Vaisya):專營農、工、商。
四,首陀羅(Sidra):專務勞作侍奉。
這四個種族和階級的制度,也慢慢變得不可更動。
總的來說,這段時期的精神文明,完全是以「婆羅門教」為中心而發展的,所以也可稱為「婆羅門文明」。

吠陀後期,文明快速發展

婆羅門文明的這段時期,大概經歷了五、六百年的時間。由於精神文明發展速度比較快速,而且各種文學、哲學文獻不斷問世,所以,為了方便講解,容易記住這五、六百年的時間,也就是吠陀時代後期,分為三大部分來講解。

第一部分:四吠陀
第二部分:婆羅門時代
第三部分:教派學派興起

之前也提到過,印度文學,尤其是吠陀文學的發展,不是一部文學結束之後,再出現另一部文學的。所以,這些文學之間的產生時間都是互相重疊的,因此,分成這三部分,並不是嚴格按照時間來分的。

比方說,並不完全是說四吠陀全部形成之後,才出現的婆羅門時代。它們之間按時間來講,是有重疊和交替的,所以分成這三部分,我們主要是按照文學體裁的角度來進行分類的。這樣比較容易講解。

第一部分:四吠陀

四吠陀集錄背景

關於四吠陀的集錄,在講到上個時代的時候,我們大概有說了一些,也就是吠陀文學可以分為三部分:
一、讚歌(Mantra or Samhit):《吠陀本集》。
二、神傳(Brahmans):梵書(Brahmans)。
三、奧義(Upanishads):《森林書》、《奧義書》。

那麼,讚歌,也就是《吠陀本集》這一部分,又分為「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

在吠陀時代早期所產生的就只有《梨俱吠陀》,沒有其他三部吠陀,但那個時候的《梨俱吠陀》只是口耳相傳,並不是文字記錄下來的,真正收集成冊並以現存的形式保存下來,卻是在吠陀時代晚期才完成的。不僅如此,其餘三種吠陀的集錄,也是在吠陀時代晚期完成的。那麼,在這段時間裡,梵書、森林書、古典《奧義書》,還有兩大史詩,也都是吠陀時代晚期的產物。有關這幾種史料,後面我們會再講解。

就整體而言,基本上可以說,每一部吠陀、梵書或者《奧義書》的成書過程,都是經歷了幾百年,經過很多人的修改、匯總,最後才完成的。所以,它們成書的時間很多都是重疊和交錯的。

四吠陀內容

我們先來講講這四吠陀。之前講到《吠陀本集》,也就是讚歌的部分,主要分為四種:
一、《梨俱吠陀》(Rig-veda):最古老、最重要的部分。
二、《夜柔吠陀》(Yajur-veda):包括白書和黑書。
三、《娑摩吠陀》(Sama-veda)
四、《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最新的部分。

一,《梨俱吠陀》:最早的吠陀經典

《梨俱吠陀》是最早的一部吠陀經典,也就是所有吠陀文學的奠基、根本。而《娑摩吠陀》,其中的大部分內容是《梨俱吠陀》中本來就有的,剩下少部分的內容,也是其他版本的《梨俱吠陀》中的內容。因此,《娑摩吠陀》只不過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將《梨俱吠陀》中的相關內容,摘錄出來而編成的一本書。

除了《梨俱吠陀》,人們編撰的《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的理由還不明瞭,但大多數學者贊成下述觀點。從《梨俱吠陀》的讚歌中可知,祭祀時有四種不同類型的祭官(rtvij)。這個上堂課我們已經講過了。而《夜柔吠陀》就是為第一種祭官——司儀祭司,編寫的關於祭祀儀式的書;《娑摩吠陀》就是為第二種祭官——頌神祭司,編寫的關於歌頌讚歌的書。

總的來說,隨著吠陀宗教的發展,相較於《梨俱吠陀》時代的注重精神層面,在後來發展的趨勢,外在的儀禮反而成為更主要的。因此,可以說「吠陀宗教」是全然以祭祀為主要的宗教。直到後來,祭官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具有相當的意義,再加上相當多的祭詞,可以說已達到繁瑣不堪的程度。所以,後來以此奠基才衍生出其他的吠陀,包括「梵書」。

二,《夜柔吠陀》:婆羅門時期的主要祭祀

《夜柔吠陀》又分為「白書」和「黑書」兩部。「黑夜柔」是將《吠陀本集》以及其中關於神學的梵書統合在一起,不作區分,可能是附錄在《吠陀本集》原本的基礎上,類似加了注釋一樣的說明,然後又再經過聖典化。由於其中原文和注釋之間區分不明,所以稱為「黑」(krishna)的夜柔。因此,「黑夜柔」的本集(samhita)中已經包含了梵書,跟其他的本集不同。

相反的,「白夜柔」的本集和梵書就有明確的區分,所以稱為「白」(Shukla)的夜柔。至於「梵書」是什麼,後面我們會講到。

根據《夜柔吠陀》的記載,我們將主要的一些祭祀名稱羅列如下。這些儀式都是婆羅門時代的產物,其中一些一直,流傳至今。
一、滿月和新月的第一天進行的儀式
二、祖先祭(pindapitri-yajn)
三、聖火祭(agni-hotra)
四、四月祭(chaturmasya)
五、奉獻神酒式(agni-shtom)
六、即位式(raja-suya)
七、馬祭(asvamedha)
八、燃火式(agni-adhana)

以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儀式。而實際上儀式的種類,還比這個要多很多。

即位式:灌頂儀式的來源

下面就對其中的第六種「即位式」(raja-suya,就是灌頂的來源)。婆羅門的著作很多,「梵書」只是一個統稱,譬如說有很多不同的梵書,有一部叫做《愛達羅氏梵書》。

根據《愛達羅氏梵書》(aitareya-aranyaka)中的記載,進行「即位式」指的是為國王灌頂、陞座。步驟如下:首先,要在王座上鋪上虎皮,虎皮的毛皮部分要朝上,虎頭部分要朝東。老虎代表是萬獸之王,如果大王使用虎皮,就能使王權得到鞏固和加強。大王從後方走向王座,面朝東方,盤腿坐下,右膝著地,並用雙手舉起王座,口中唸頌咒文。此時,僧侶就會將聖水從大王的頭頂倒下,口中默唸「這位就是世界之王」,最後再讓大王喝下神酒後,儀式就宣告結束。

為什麼我特別提到「即位式」呢?是因為密乘強調灌頂,而灌頂的原形來自於古印度的傳統,也就是「即位式」,然而當時的儀式,能夠實際賜予國王權力,鞏固王權;相較起來,現在的灌頂就比較抽象了。

馬祭:展現王中之王的儀式

關於「馬祭」,據說遠古時代舉行馬祭,主要是為了能生男孩,而在婆羅門時代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了。馬祭是「王中之王」才有資格舉行的儀式,人們相信,如果馬祭中使用的馬匹數量能夠達到一百匹的話,就能夠奪取因陀羅的位置,成為高於諸神的存在,並且能夠支配整個宇宙。

儀式的過程敘述如下:首先要將擁有特殊顏色(大概是指白色)的馬清洗乾淨,然後野生放養。我這邊挑的投影片中,大部分馬都是白色,可能白馬比較特別。在一年內,任由馬匹馳騁、四處漂泊,但也不能讓牠們跑不見,所以一百匹馬就要一百個人去跟隨,大王會親自或者派遣親軍跟隨在後。規則是如果馬匹進入他國領土,就要選擇與這個國家的大王戰鬥,或者臣服於這個國家。

放了馬匹的大王,如果能夠讓馬匹所到國家的所有大王都臣服於自己,就可以英勇地帶領著這些戰敗國家的大王勝利凱旋。大王如果不幸戰敗,就會受到世人的輕蔑嘲笑。勝利的大王在回國之後就會將馬殺掉,大擺筵席祭祀。這就是有名的「馬祭」。

總之,能夠舉行馬祭的大王,都是非常有實力且自信的王者。這些大王隨著百匹馬征服所有地方,然後凱旋而歸,「轉輪聖王」名稱的由來,可能也跟馬祭有關。

燃火式:一家之主一生最重要的儀式

「燃火式」是居於雅利安人一生中,地位最重要的儀式。所有的一家之主都有義務自己設立祭壇,製作聖火,因為不這樣做的話,就是對神的大不敬。婆羅門的一生要經歷四個時期,即梵志、家居、森居和乞討。經歷了「梵志」期的婆羅門,回家後就會立刻結婚,並在家裡製作聖火設立祭壇,這就是「燃火式」。

燃火式一般會在黑月或者白月的第一天進行,完成整個儀式需要兩天的時間。首先,要先選定四位僧人,製作圓形和角形的火座。有時在兩個火座中間朝南的方向,還要擺放一個半月形的火座。其中一位僧人利用摩擦生火,並使用五種祈禱法洗禮圓形火座,然後將火放在上面。黃昏的時候,一家之主口唸諸神的名字,和妻子一起進來。此時,另一位僧人就用兩枝樹木摩擦生火的方法,傳授給他們。這個做法的目的,是讓他們第二天早上能在角形火座上製作聖火。夫妻二人將角形火座放在膝蓋上,祭拜諸神。火要燃燒一整夜,直到次日清晨,由另一位僧人來熄滅。以上就是「燃火式」的大概流程。

四,《阿闥婆吠陀》:記載咒法為主

最後一個吠陀,第四吠陀——《阿闥婆吠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像前面三部,都是以祭祀、讚歌和儀軌為主要的內容,基本上可以說是,《阿闥婆吠陀》建立在《梨俱吠陀》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而在思想哲學方面,《阿闥婆吠陀》比《梨俱吠陀》更加進步。

《阿闥婆吠陀》分為20篇,由六千首頌組成。全篇主要由關於如何躲避惡鬼、病魔、毒蛇猛獸、盜賊土匪的咒文,以及如何祈求獲得長命百歲、榮華富貴、身體健康、旅行安全、贏得勝利的祈禱文構成。

雖然《阿闥婆吠陀》的完成年代不詳,但是從種種跡象來看,應該跟《夜柔吠陀》時代大致相同。在成書過程中,跟其他三吠陀並無直接關係,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它並不被承認是吠陀之一。《阿闥婆吠陀》的權威地位得到承認,應該是在西元後,也就是成書之後幾百年以後了。

《阿闥婆吠陀》的古名是「阿闥婆吠陀‧安其拉斯」(atharva-angiras)。「阿闥婆」與「安其拉斯」都是古時候事火祭司的名稱,阿闥婆派以息災開運之咒法為主,安其拉斯派以咒詛降伏之咒法為主。也就是說,《阿闥婆吠陀》是由這兩派修法合成的本典,因此至少在出發點上,有別於其他三吠陀。

在《阿闥婆吠陀》當中的一個特點,有很多咒的觀念。其實有關「咒」的概念,也並不是在《阿闥婆吠陀》當中第一次出現。其實在《梨俱吠陀》中,最後一卷裡面,也就是第十卷〈原人歌〉(purusa-sukta)中,就出現了「咒」(chandas)這個詞。所以說,在《梨俱吠陀》時期,就已經有「咒」的出現了。

帝師必須通達《阿闥婆吠陀》

剛才我們提到,其他三吠陀的主要內容,都是有關祭祀的,而《阿闥婆吠陀》的主要內容卻是咒法。所以,在剛開始《阿闥婆吠陀》出現的時候,還沒有被世人承認為「吠陀」的時候,也就是說,它的權威性還沒有被世人認可的時候,《阿闥婆吠陀》只是一部有關咒術的典籍。

後來,漸漸地,在人們中間,如果作為祭司的婆羅門,不具備招福消災的超自然能力,就會影響到他在人們心中,那種可以跟神溝通的特質。所以,婆羅門為了能提高自己跟神溝通的能力,也就是讓自己的祭祀更為靈驗有效,《阿闥婆吠陀》就逐漸被人們重視。尤其是帝師(purohita),為了幫助國王祈求武運長久以及驅除怨敵的修法,要不通達《阿闥婆吠陀》,就不具備帝師資格。現今的「帕利希達」(artharva-parisista)也明確表示:「婆羅門被稱為帝師(purohita)或者師(guru)。彼必須通達阿闥婆。若無熟達阿闥婆修法師,天神、祖先及行者無法享受王家之祭司。」所以,相較於其他吠陀典籍當中,那些複雜的儀式,人們更重視有直接利害關係,更有效的咒法。於是《阿闥婆吠陀》逐漸擴大影響力和地位,終於成為第四吠陀。

咒法與祭祀的對象不同

那麼,咒法究竟是什麼呢?和現在佛教談到的咒法,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古人來說,他們所遭受的災難,都是被邪靈、惡魔,或者神靈以及別人的詛咒所引起的。所謂咒法,是指借由咒術,以求得物事成就或破壞詛咒、障礙之祕法。因為能影響神與人的關係,所以後來咒法在吠陀時代非常盛行。

「祭祀」,主要對象是高階位的神,向他們祈求恩惠;「咒法」,主要對象是惡神、惡魔、物精(bhuta),要敕令他們讓自己獲得幸福,或對他人造成損害。因此,可以說,祭祀的作用是表面的,而咒法的作用是內在的。

在《阿闥婆吠陀》中,咒法的前提有兩個:

一、咒文本身具有神祕力量。換句話說,不是隨便拼湊什麼字就可以成為咒語,像我們西藏有時會在某些名稱前面加上「嗡」後面加上「梭哈」,覺得這樣就是咒語,這是不行的。
二、以象徵(symbol)代表實物。例如密教的手印和法器等等。

換句話說,就是相信能夠透過持誦特別的咒語,並且利用一些物件,作為象徵代表,來指使惡神、惡魔、物精等等,達到自己所願。

息、增、誅之咒法

咒法的種類很多,在《阿闥婆吠陀》提到大致分為三種,就是息災、咒詛與開運,也就是息法、增法、誅法。有的時候,加上幻術就是四種。

一、息災法:

目的在於防止他人咒詛,以及除去危害自己的惡神、惡魔、物精侵擾。

息災法是對惡神、惡魔、物精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通常要奉上供物,然後好言相勸,讓他們開心。例如對會造成熱病、頭痛的物精,對窮神阿拉提(Arati)所誦的咒文等等,都是懇求其威力不振,或者是請惡魔去別的地方。有的時候,也會用有香氣的布,拭擦被惡魔所附的身體,最後把布扔在惡魔住的地方,讓魔跟著這塊布離開。

如果這樣魔還不願意走,還不能如願時,也可以向高階位的神請求幫助,比方說,請求有「羅剎誅殺者」之稱的阿耆尼,也就是火神,以及能夠擊退惡魔的因陀羅來幫忙助陣。

另外,還會用魔力無法影響的事物作為象徵,來防止或驅除邪魔,這也是常用的息災法。像是密教本尊觀修時,為了保護行者不受魔的侵擾,也會觀想護輪結界。

二、咒詛(abhicara,yatu):

以毀害他人為目的,利用邪魔危害他人之法。這個方法大致上與息災法相反。

三、開運(Paustika):

以增進自己或他人的運勢為目的。比如,以福壽綿長、家內平安,以及其他一切事物成就為目的的咒法。

這三法與真言三部法的阿昆遮嚕迦(調伏)、布瑟置迦(增益)、扇底迦(息災)完全相同,若再加上伐施迦羅紋(vasikarana,敬愛),就是密教的真言四種法。
此外,占卜也是咒法的一種。比方說,看到了某一種鳥或做了某一種夢,就表示某種事的前兆,這些都有詳細的說明。如果徵兆是不吉的,就會以咒文或象徵物來消除。

咒文的種類

《阿闍婆吠陀》裡面,主要都是占卜、咒術、調配仙藥等等祕法,可以說,基本上只要根據這些咒法操作,所有事情都能辦到、願望達成。根據梵文學者莫里斯.布盧姆菲爾德(Maurice Bloomfield)所作的分類,咒文的種類如下 :
一、治療疾病的咒文(bhaisaiyani)
二、長生健康法(ayusyani)
三、對惡魔、怨敵及其他咒術者的咒法(abhicarikani knyapratiharanani)
四、與婦人有關的咒法(strikarmani)
五、與國王有關的咒法(raijakammani)
六、平安法(sammanasyani)
七、財產增加、賭博勝利等咒文。
八、除罪與去穢的咒文
九、增進婆羅門利益的咒文。

精通密教的日本學者松長有慶(MATSUNAGA Yūkēi)說:「《阿闥婆吠陀》(Atharva veda)的咒術大致分為以下:治病法(bhaiṣajya)、長壽法 (āyuṣa)、增利法(pauṣṭika)、贖罪法(prāyaścitta)、和合法(sāṃmanasya)、 婦女法(strīkarman)、調伏法(ābhicārika)、國王法(rājakarman)、婆羅門法等。」

在吠陀文獻中找到密教原型

這些消災、增利、調伏的修法名稱,與《蘇悉地經》以及《大日經》系統的三種修法的名稱一致,在內容上也沒有區別。在《金剛頂經》體系中,則是加入了敬愛 (vaśīkaraṇa、vaśya)和鈎招(ākarṣaṇa、ākarṣaṇi、aṅkuśin),所以構成五種法。在一些吠陀文獻中,也已經可以看到這五種法的梵文名稱。此外,密教的護摩火爐與吠陀時期火爐的構成,有很多相似之處。從以上的內容,我們可以得知,密教的神殿和修法當中,很多都是在吠陀文獻中可以找到原型。雖然目前很難清楚地追溯從吠陀經到密教的變遷,但不能斷定說兩者之間的相似性是巧合。

以眾生能接受的方式,說他們需要的法

聽完這些內容,有的人可能會有點擔心:「這樣看來,佛教、密教當中的儀軌、修法,既然以前印度外道就有了,那佛教還有什麼特別?」然而這種融入當地信仰、習俗的情況,各地的佛教比比皆是,像是藏傳佛教本身就很多了,譬如招財法,這原本是西藏原始信仰苯教的一個習俗,後來也被佛教吸收,形式上保持苯教的習慣,但是內容加入了佛教的思想。

就像前幾堂課中提到過,為了能讓當時的人們接受佛法,得到利益,佛陀以善巧方便,開示出符合當時印度人民思想、價值觀和當時社會生活型態的佛法,因此這些佛法的內容、用詞、比喻,還有外在的服飾、儀軌等等,多少一定帶有印度文化的色彩。所以這反倒是佛教的特點,一點也不用擔心。

萬有神論——佛教最早的根源

隨著時間的流逝,僧侶們開始思考諸如宇宙的祕密、未來的命運這樣的大問題。就這樣,《梨俱吠陀》中關於宗教的研究開始從自然、自然神以及自然現象的崇拜,過渡到對創造天地祕密的探求。

《梨俱吠陀》後期,可說是古代思想界的一大轉換期。簡單來說,就是從早期的多神教,變成了萬有神教。「多神教」,就是比較簡單和純粹的對神祇的崇拜,純粹屬於有神論。但是,「萬有神教」(pantheism),就比較像是一種哲學了。這種轉變的過程,如果仔細研究吠陀文學的話,可以探究得非常細緻和透徹,而且東西方很多學者,也都有深入的研究。由於時間的關係,就不在這裡多作解釋。

我們只是用比較簡單的話,來大概解釋一下什麼是「萬有神教」。為什麼要解釋呢?因為萬有神教就是印度哲學的初始,那當然也是佛教最早的根源。所以,我們還是有必要來稍微瞭解一下的。印度文明是怎麼從「有神論」,衍生出佛教這樣的「無神論」呢?

在《梨俱吠陀》裡最開始的章節裡,一尊神就是一尊神,比如,伐樓那(Varuna)就是伐樓那(Varuna),因陀羅(Indra)就是因陀羅(Indra),讚歌也是特別針對某一個神來讚頌的。但是,到了比較後面的部分,讚歌裡面有了一種趨勢,就是企圖把諸神匯總,歸於一神來讚歎。比如說,有這麼一句話說:「阿耆尼生而成為瓦魯納;燃燒時,則成為密特拉。萬神集於其一身,對於信者,汝即是因陀羅。」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企圖把很多神,整合成一個神。在《梨俱吠陀》第三卷裡面的一個章節中,每一句頌詞都有這樣的一句結尾:「諸神威力大而唯一」(mahad devanam asuratyam ekam)。這就說明了,當時人們認為神性的統一。

接著,後面他們不僅把很多神歸於一個神,還要把萬事萬物都歸於一個神。比方說,有這麼一句贊歌:「阿提提是天,阿提提是空界。阿提提是母、是父、是子。阿提提是萬神,是五種民族。阿提提是既生者,阿提提是未生者。」(阿提提是指一個天神)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不僅是多神變成一神,而且萬物已經都歸於一神了。當然,並不是說「阿提提」就是最高的那個神,只是說這種思想,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人們開始意識到,或者說認為「萬物應該是源於一處」或者說「有一個本源」的。

佛教唯識、緣起論的初始

從這裡,就衍生出了算是早期印度的哲學思想,這個思想,總的來講可以分為三部分:

一、宇宙的源頭是唯一的。長期以來這一個觀點都是印度思想的核心,日本有學者認為,大乘佛教所開展出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就是源於此。

二、一切事物的顯現和變化,並非在這「唯一源頭」以外,而是在它自身之內。也就是說,萬有並不在外,而是在「本源」之內。這種說法,對後來很多哲學思想都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日本學者認為,以《奧義書》為首的吠檀多派、數論派,以及佛教的唯識系統裡面的緣起說,都是這種思想的衍生。

三、雖然萬物源自「本源」,但是「本源」本身不動;就算萬物變化,「本源」也是不變的。日本學者認為,大乘佛教的「真如緣起」、「真如之自體完全不動」,可以說都承自此一思想系統。

總的來說,日本學者認為,這些觀念是「緣起論」的初始。而《梵書》、《奧義書》的創造,數論派的開展說,佛教的「唯識」、「起信」等等的緣起觀,都沿自此一形態。而且,佛教的「十二因緣說」其中很多根本都是源自此處。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無明 (avidya)、行(samskara)、識(vijiana)、名色(nama-rupa)的順序與此讚歌的順序全然一致。而且,十二因緣說的淵源很難找到,因此日本學者覺得應該就是從這裡來的。

佛陀說法因地制宜,是利他的善巧

當我們想到佛教,就會覺得是由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的思想所創立的,的確可以這麼說,因為佛法就是佛陀修行的體悟。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佛陀當時生活在印度,因此當他將自己的體悟告訴他人的時候,無論是內容還是講說的方式,都符合當時人們的用語習慣和價值觀,這樣大家才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我們現在從佛法當中,自然可以看到當時印度社會的語言和思想。

如果佛法的發源地不在印度,而是在希臘,那麼佛法的語言和思想,可能就會和希臘的文化有關聯;甚至如果佛法的發源地不在地球,而是在火星,可能佛法的語言和思想就會是和火星有關聯。

這就是佛陀特別的地方,他非常的善巧,透徹了解當時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因此他所說出的內容,很容易就被人們所接受。

課程講到現在,我們發現佛教當中原來包含了很多古印度文明的用語、思想和哲學,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是否有點貶損佛教?然而這是不用擔心的,反而因為佛教乘載著悠久古老的文明,傳承如此深邃、紮實的思想哲學,這讓佛教更為增色。

不僅如此,後起的佛教思想,甚至完全超越凌駕在如此深奧和精闢的吠陀思想之上,由此可見佛教思想的殊勝,因此,我們應該更具信心才是。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9月2日)

 

古印度宗教之根源:《梨俱吠陀》

時間:2021年8月27日

20210827

傳統寺院教學方法與學科,要跟上現代

之前課程中提到,講解密教源流之前,先要了解佛教的歷史,因為密教是佛教的一個支分。而要了解佛教的歷史,先要從認識誕生佛教的印度開始,我們對於印度的歷史,還有印度的文明要有所認識。當這些最根本的知識都建立了之後,再回過頭來講說密教,就比較有所本、有所依,而且對於繁多、深奧的密教儀軌和修持原理,也會更加明白。

然而普遍來說,現今藏傳佛教的各個寺院,都比較缺乏現代教育相關學科,像是寺院通常不會開設歷史課。所以這次課程,各位僧眾上起來可能會很吃力,甚至聽不太懂,主要是因為這次授課的內容和方式,比較偏向現代學校裡的歷史課。但我相信這樣的辛苦是有意義的,藉由這次的示範,希望各個寺院都能開始注重歷史,和各種現代教育的學科。

寺院必須和時代接軌,這是我們都要面對的問題,不能再漠視,僧眾如果持續缺乏現代的知識,未來不僅無法以符合現代的方式傳遞佛法,和現代人相處時也會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希望你們能夠了解我的用心,我們的努力是有價值的。接下來就進入今天的主題。

第二時期:吠陀時代

一、吠陀早期

吠陀早期還沒有形成文字。雅利安人說的吠陀語,逐漸發展為梵語,直到西元前7—前6世紀,也就是全印時代,才形成梵文,所以,在我們現在正在討論的吠陀早期,還沒有文字的形成,所有的文化都是靠口耳相傳。

回到吠陀時代。有關吠陀時代的歷史資料,我們現在可以參考的,就只有《梨俱吠陀》。《梨俱吠陀》記錄了雅利安人的歷史,尤其主要是定居在旁遮普的雅利安人,不僅有戰爭和王朝興衰,還記錄了文化發展的軌跡。

組成吠陀文學的三部分

說到「吠陀」,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名字。《梨俱吠陀》只是吠陀文學當中,最根本、最早期的一部作品,而真正的吠陀文學,卻是包含了很多文獻和內容的。就像之前提到的,印度沒有歷史,想要瞭解西元前5世紀之前的歷史,只能靠宗教典籍和兩部史詩。那宗教典籍是什麼呢?就是「吠陀文學」。兩部史詩又是什麼呢?就是《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些文獻,是我們瞭解古印度文明、哲學、思想的唯一途徑。接著,我們就先來大概講講,「吠陀文學」是什麼?

「吠陀」這兩個字代表的是智慧,或者知識,或者智識。婆羅門相信這是詩聖(rsi,或譯成仙人)受神的啟示而誦出,是神智、聖智的發現,所以稱為「智識」。

藏族也有類似的例子,一些不識字的牧民,在草原上放牛、牧羊睡著了,然後夢到格薩爾王的相關內容,夢醒返家之後身體會不太舒服。幾天之後,身體恢復了,就能滔滔不絕地說唱出格薩爾的故事,就像回放錄音一樣的清楚、流暢,然而這些人都是文盲,卻能背誦出一卷又一卷的格薩爾王傳。吠陀也是如此,傳說這些吠陀的內容,是受到神的啟示而自然唱誦出來的內容。因為是神的啟示,所以也叫做天啟(sruti)。

廣義的吠陀,也稱為吠陀文學,由三部分組成:

一、讚歌(Mantra or Samhit):吠陀本集
二、神傳(Brahmans):梵書
三、奧義(Upanishads):森林書、奧義書

我們通常所說的吠陀,特指的是第一部分——讚歌,也有學者稱為吠陀本集,是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最早的經典。

所謂的「四吠陀」,指的就是四組吠陀本集,分別是:

一、《梨俱吠陀》(Rig-veda):最古老最重要的部分
二、《夜柔吠陀》(Yajur-veda):包括白書和黑書
三、《娑摩吠陀》(Sama-veda)
四、《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最新的部分

世人將此稱為「四吠陀」,視為彼此不可分離的聖典。就歷史而言,四吠陀並非同時出現,所以其中有本末之別,而且在實質上,彼此也不相同。但是總的說來,四吠陀的形式是基於「同一」的原理,所以彼此具有互補的關係。

最古老的吠陀始於口耳傳誦

因為我們現在講的是古印度的第二時期——吠陀時代,在吠陀時代早期形成的吠陀文學,只有《梨俱吠陀》,約為西元前1500—前1000年。由一千章讚歌組成,其中包含了一萬首頌歌,全書共分為十卷。而這個時代形成的《梨俱吠陀》並不是文字版的,只是口頭上傳誦的版本。

這有點像家鄉藏族的一些老先生、老太太雖是文盲,卻能背誦〈二十一度母讚〉。他們是怎麼學會的呢?就是口耳相傳,從他們的父母輩代代相傳下來。但是我們藏族的口耳相傳,跟吠陀時代的口耳相傳是不能比的。他們不僅是背誦下來,而且字句清晰、標準極高。梵文是如此複雜的一個語言,文法、發音非常繁複和有規則性,之所以如此,有一種說法是:這樣才能將吠陀的內容,準確而且清晰地流傳下來。

之後,《梨俱吠陀》的集結和撰寫成文字,是在吠陀時期晚期的事情。所以,在義淨三藏的《南海寄歸傳》當中有言:「咸悉口相傳授,而不書之於紙葉,每有聰明婆羅門誦斯十萬頌。」

「誦」這個詞,是指背出來。現在當我們說「課誦」,都以為是「看著經書念」,但當年在印度其實不是這樣的。課誦這個詞是印度當時就有的,課誦的「誦」,是背誦的意思,就是不看文字、不看經書而能背誦出來。十萬頌是什麼概念?大概就是整部《大般若經》的長度。當然這是指「聰明」的婆羅門才能做到,可見他們記憶力之強。過去印度非常注重背誦,藏傳佛教也延續這個傳統,例如戒律方面,我們會背下整部《別解脫戒》和戒律的儀軌。

背誦、記憶是很有用的一個能力。就像當年印度受到外族多次的入侵,很多經典都被燒毀,但是只要背下來,除非性命沒了,否則這些內容都可以持續傳遞下去。尤其是戒律的各種戒條、制度都被要求背下來,背得愈清楚,愈隨時能做到正確的取捨。如果要看經典才能想起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話,這樣是不行的。

總之,《梨俱吠陀》是四吠陀當中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是雅利安詩人謳歌天然的詩句集錄,其他的三吠陀都有引用《梨俱吠陀》的內容。《梨俱吠陀》不僅是印度的寶典,而且在宗教學、神話學的研究上,也都是不可欠缺的史料。就像19世紀德國印度哲學史學家多伊森(Deussen)所說的:「不知《梨俱吠陀》者,無法與其談論宗教。」

古仙人的讚歌集錄

那麼《梨俱吠陀》是誰寫的呢?就是吠陀早期,那些當時著名的詩聖(rsi,仙人)及其同族所作。

吠陀早期的時候,沒有種族階級,任何人都可以祭祀、讚美神、向神祈願。話雖如此,有些人可能還是別具才能或者特別之處,勝於常人,所以《梨俱吠陀》的主要作者,是當時稱為「七聖」(Sapta Tsayas)的人,以及他們的同族所作的讚歌,匯集而成的集錄。這七聖作為神與人的媒介而備受崇敬,所以這些聖人,也稱作仙人(rsi)。

那個時候雖然人人都可以祭祀、禮讚,但還是有一些特別的祭祀活動,需要專業的祭司來執行。比方說,國王會請帝師 (purohita),就是一種特別的祭司,來代替自己向神祈禱。在軍隊裡中,也有特別為了祈禱降伏怨敵的祭司。這樣有特別職業類型的祭司,就是後來的「婆羅門」,這一個階級出現的萌芽。

那麼,說到祭祀,在吠陀時代既沒有寺廟,也沒有進行祭祀的固定場所,連神像都沒有。那些詠歎出吠陀讚歌的仙人和一般人一樣,有家人和財產,因此各家的一家之主,都身兼僧、士、農這三個職責。

千古巨作的守護者:大善見王

在吠陀時代早期的時候,詠歎出《梨俱吠陀》的這些仙人,其中又以毗奢密多羅(眾友仙人 / Visvamitra)和婆悉多(Vasishtha,印度七仙人之一) 最為優秀。他們同時受到大善見王(Sudas)的賞識。因為一山不容二虎,毗奢密多羅和婆悉多之間,因此存在很多爭論,分別繼承這兩位衣鉢的派系,也都各執己見,繼續不停地爭論。這些矛盾還曾經一度發生激烈衝突。後世認為婆悉多屬於「婆羅門」(Brahmana),而毗奢密多羅則屬於「剎帝利」(Kshatrya)。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並沒有這樣的種姓區別,後面我們會再討論到這兩位仙人的後人,所以在這裡先提一下。

說到這位大善見王(Sudas),也是當時那個時期一位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算是那個時代,非常威猛、偉大的一位部落國王。當時,印度白人和原住民黑人間(也就是雅利安人和達薩人)似乎進行了長年累月的激戰,即使是屬於同一種族的白人間,也存在內部的衝突。大善見王威震四方,其他十個部落的白人都對他忌憚不已,據說這十個部落的白人,曾聯合起來對付大善見王,後來大善見王反而將他們統統收服。

大善見王不僅憑借一己之力平息了內亂,還大力保護了文學和宗教。因此,當時的大仙人婆悉多和毗奢密多羅,就是在大善見王的保護和厚待下,才得以留下千古流傳的巨作。

吠陀神話蘊含印度思想

那麼,有關《梨俱吠陀》裡面所讚頌的具體內容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對自然的崇拜,換句話說,就是對所有諸神的讚頌和祭歌。

說到諸神,就不得不提到神話。為什麼會出現神話,說法有很多。大致認為是早期文明的人類,就是沒太開化的人類,他們認為宇宙萬物,也都具有像人一樣的生命和感情,而且威力勝過人類。主觀來講,神話融合了人們的渴望、怖畏、對真理探索等等的情緒;客觀來說,神話融入了周圍事物、氣候、風土、社會組織而綜合起來,形成的一種形式。所以說,神話是研究人文史上很重要的參考資料,尤其在宗教和哲學研究上,更是不可欠缺。

可以說,神話是人類初期的宗教,而且是哲學,所以說研究吠陀神話,實際上就是在探討印度哲學、宗教的最初根源問題,因為它有別於那些早就枯死的希臘或者羅馬神話。吠陀神話是吠陀時代以後所出現的哲學、宗教問題的直接基礎,直至今日,在某種意義上,它的生命仍然持續著。可以說如果不瞭解吠陀神話,終究無法瞭解印度思想,而印度思想對佛教而言影響又是最重大的,它們之間的關係必然是千絲萬縷、絲絲相扣的。

崇敬大自然的生命力

根據《梨俱吠陀》,最初的神都是自然現象的某一部分。

譬如:他們看到天是如此廣大無邊,會覺得就是有一個力量非常強大的天神;看到太陽可以長養萬物,所以太陽也具有很強大的力量。當時的人,或者說是當時的科學、思想,他們看到天、太陽、大自然的各種現象時,覺得其中有某種特殊力量,認為那就是神的一種樣貌。
事實上,喜馬拉雅很多民族、藏族也有這樣的思維,甚至到現在藏族都還有這樣的想法。像是在我的家鄉,我們都會認為大部分的山都有山神,會說那座山有那個山神、這座山有這個山神,或者看到一個比較古老的樹木,或者長相特別的樹木,會說這裡也有樹神。當然我們是沒辦法看到真的樹神、山神長什麼樣,但是經過口耳相傳,我們會覺得那裡大概真的有山神、樹神。

現在很多人會覺得這真是個迷信,根本沒什麼山神、樹神住在裡面,會覺得是沒有意義的一種迷信;但是古人對於大自然的各種現象,是懷有特別感情的,他們會覺得大自然是活生生的、是有生命的,甚至內心會非常景仰大自然的特殊力量。

祖先對於大自然的崇敬,是從古至今都很重要的一環,現在大家已經不太重視大自然,會覺得大自然為我所用,是理所當然,所以大自然現在遭到大肆破壞,能挖的就挖、能用的就用,都被破壞殆盡了。現在我們都面臨到整個環境崩壞、各種極端氣候反撲的關鍵危機時刻,此時我們看到諸如吠陀之類從古流傳下來的典籍,更可以體認到,對於大自然的崇敬觀念,確實有其意義,非常具有價值。

簡介《梨具吠陀》諸神

總的來說,印度人將諸神分為上、中、下三級,即天上的神、空中的神和下界的神。每一級又分為11個級別,共33個級別,命名為「三十三天」。下面就是對其中最重要的那些神作簡要的介紹。

一、天上的神

(一)帝奧斯(Dyaus)——光明之神

帝奧斯是所有神當中最原始的。在雅利安民族的其他分支中,這位神被尊稱為Zeus、Jupiter、Deus、Tiu、Zio、Jovis等等,受到各族人的崇拜。可見,帝奧斯神一定是在雅利安民族分裂以前就已經存在。在希臘和羅馬,帝奧斯是至高無上的神;但是在印度,帝奧斯的重要性,很快就輸給了其他的神。在《梨俱吠陀》中,帝奧斯和大地合稱為「天地」(Dyava-Prithizi),受到世人的崇拜,人們認為「天地」是所有神的父母。

(二)伐樓那(Varuna)——水神

伐樓那是最古老的神之一,是包容萬物的。他是最具神力的神。他是全知的,包括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還有每個人瞬息萬變的心念和想法。他是司法和道德的代表,有讓人被制約和管束的作用。他是轉輪聖王的原型,後來他這些特質被轉移到因陀羅身上,再後來又被人物化,才有了轉輪聖王。

他的地位本來跟基督教裡的「上帝」、「耶和華」很類似。但是,後來因為這位神的形象太過嚴肅和崇高,難以親近,不能讓一般人獲得滿足,所以就被人慢慢忽視,地位也因此下降。又因為在《梨俱吠陀》中,他經常跟降雨、流水有關,所以後來就只被視為水神。

(三)毗濕奴(Vishnu)——遍入天

因為擁有「三步就能橫跨天空」的神通,所以稱為「毗濕奴神」,也稱為普善神(Pushan)。毗濕奴神是最具太陽神力的神。毗濕奴神雖然在吠陀中不是最重要的神,但在後世的《往世書》文學中,卻成為三位一體主神中的其中一位,與梵天(Brahma) 和濕婆天(Siva)齊名,成為非常重要的神。這是因為毗濕奴神的性質發生了改變。遠古時,毗濕奴神只不過是一位三步就能橫跨天際的神。

他第一步跨出去的,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就是東方;然後,第二步抵達「中天」;第三步就是從西方落下去。那麼,位於最高處的中天,是眾神和祖先居住的地方,而且是行歡樂之所,所以死後能夠去往這個地方,是吠陀時代的人的最大理想。所以後來,毗濕奴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就是出於這個原因,因為這也喚起了當時的人們,希望和太陽融合在一起的想法。

太陽就是以上述各種不同名字和形式,受到世人的崇拜。由此可見,印度人對太陽的崇拜根深蒂固。印度人對太陽的崇拜,可說起源最早、影響最深,而且影響範圍最廣。在《梨俱吠陀》中的太陽,絕對不是邪惡的;而在《阿闥婆吠陀》中的太陽,卻被神格化為世人厭惡的死亡之神。這是因為氣候的變遷,導致《梨俱吠陀》和《阿闥婆吠陀》眾多差異中的一種。

(四)烏莎斯(Uṣhas)——女神

烏莎斯是「拂曉」神格化後產生的一位女神,人們認為烏莎斯在原始時代就開始存在。希臘語中的eos和拉丁語中的aurora,和烏莎斯(Ushas)來自同一個詞根。

那個時候人們住在五河流域,每天早晨的景色特別美,人們看到這樣的美景,那些吠陀詩人的讚美之情油然而生,所以就產生了這位神。她顯現於東方,有開啟天戶之門、撤去夜幕、拂去惡魔與黑暗的作用。

與她有關的讚歌,可以說是在吠陀神話中最優美、數量也非常多的。據說烏莎斯女神是人類的朋友,她像年輕少婦一樣,一直保持微笑,永遠不老,是掌管人類年齡的女神。吠陀的讚歌用最動聽的旋律,表達了對伐樓那神的敬意;用最美妙的讚歌,表達了對烏莎斯神的崇拜。據說在世界上各種宗教詩歌中,對這位女神的讚歌,是最優美動聽的。

二、空中的神

(一)因陀羅(Indra)——帝釋天

除了火神之外,吠陀典籍中對於因陀羅神的讚歌數量最多,可見人們對因陀羅神最為崇拜。在吠陀神界中,最偉大、最受歡迎,位居印度國民保護神的地位。在波斯古經裡面(拜火教),他是惡神;在佛教中,是以「釋提桓因」(Sadkra Devanam Indra)的身分出現,是佛教的護持者;在印度教裡面,是喜見城(Sudarsana)的城主,被視為天部而永受敬拜。《梨俱吠陀》裡面,有將近四分之一的讚歌都是關於他,所以可見他的受歡迎程度。

人們對「因陀羅」具體是什麼神,還不明瞭。從讚歌的內容來看,這位神同時具備了天上、空中和下界神的特點,所以很難將因陀羅神分到其中的某一類。人們一般認為因陀羅神,是空中雨氣的化身。這位神在其他雅利安民族中並未出現,所以因陀羅神應該是印度獨有的神。大概是因為雅利安人離開故土,來到氣候炎熱的旁遮普,所以對太陽這樣的光之神,很難提起崇拜的興趣。而能夠帶來降雨的雷電和風雲,自然就成為了印度人民感激的對象。由此,印度人民崇拜的重心,由天上轉移到了空中。

因陀羅神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神,他是天地的孩子,為了戰鬥而生,所以因陀羅神是所有神中最剛強的。他嗜酒、好戰,有著靈活自由的身體,以閃電為武器,手持箭、鉤和網,乘著兩匹馬拉著的金色馬車,帶領摩錄多神,打敗了魔鬼烏里特那。因陀羅神還幫助印度人民,趕走了入侵的野蠻民族。後來的帝釋天,就是以因陀羅神為原型,創造出來的神。

他不僅是雷霆神,更是保護印度民族,尤其是武士的戰神。

(二)伐由(Vayu)——風之神

伐由是因陀羅神的手下,經常和因陀羅神一起坐在金色的馬車上。他的作用是能治病,讓人長壽。

(三)樓陀羅(Rudra)——暴風雨之神

吠陀中關於這位神的讚歌,幾乎沒有,後世的暴風雨之神變成了濕婆,並成為了三位一體主神中的其中一位,因此才變得非常重要。暴風雨之神的特點是:一方面具有能夠帶給人畜疾病的破壞之力,另一方面又具有能夠治癒這些疾病的修復之力。由暴風雨之神演變而來的濕婆神,也叫荒神。荒神具有慈悲之心,同時也具有和暴風雨之神一樣,令人恐懼的破壞之力。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8月29日)


《梨俱吠陀》的諸神與群魔

時間:2021年8月28日

20210828

在昨天的課程中,我們談到了吠陀文學當中的各種神,談了第一類「天上的神」,還有第二類「空中的神」。今天要說第三類「下界的神」,或者說「地界的神」。

三、下界的神

下界的神也就是地界的神,主要有三個神:第一個是阿格尼,也就是火神;第二個是蘇摩,神酒的化身,或者說是月神;第三個是普利提維,她是大地的化身。

(一)阿格尼(Agni)——火神

第一個是阿格尼或者阿耆尼,就是火神,祂自古就受世人崇拜,因為火對於人類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世人都崇拜火,特別在印度,祂的地位因此顯得更為重要。

《吠陀》中將火神視為最古老、最崇高的神。最開始火神是一尊神,後來火神有三個不同的分身或者化身,即天上的太陽神、空中的因陀羅神(藏文翻譯成帝釋天)和大地的、或說下界的火神。這三位神的本質都是火神。祂們分別掌管著天上、空中和地上(下界)這三個地方,擁有同等的地位。非要分高低的話,最偉大、最重要的就是火神。所以,《吠陀》中關於火神的讚歌,數量是最多的,再來才是因陀羅神,所以說火神是很重要的。

追溯火神的起源,不外乎就是祭祀時用的火,和日常生活中用的火,慢慢地,火神的崇拜就開始了。那個時代的人們認為,火能夠將供品傳送給神,所以火是神和人之間的媒介,當我們將供品放入火中焚燒,就能傳送給神,火就成為神的使者。就像我們透過電話跟遠在他方的親人聯絡,這個電話就是一個媒介。過去因為人無法見到神,需要這個中間的媒介,將供養透過火的焚燒傳送給神,並將人的各種祈求、想望等傳達給神知道。所以火很受重視,又稱為是神的使者,在所有的祭祀當中,火是不可或缺的。

火是如何產生的呢?兩塊木頭摩擦之後能生火,所以過去印度人認為,因為任何時候只要摩擦就能生火,所以火神是所有神中最年輕的。火神能成為如此有威嚴的神,是因為「神」(deva)這個詞,本來就是「光明」的意思。所有的神力,都是透過光讓世人發現的,因此人們認為,地上的火和天上的光一樣是具有神力的,能夠驅除黑暗照亮一切。再加上,火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所以人們對火表達相應的崇拜,也是理所當然的。

供養火神的作用有很多,比如破除黑暗、燒除不淨,因此火神也被視為降魔神,被稱為「羅剎誅殺者」(Raksohan)。羅剎是一種魔鬼,火神能夠加以斬除,所以被視為降魔神。

在吠陀時代,因為火神是家庭爐灶的主神,在家做火供時,主要迎請的也就是火神,所以也稱為「家主」(Grhapati)。另外,在祭祀中因為透過火這個媒介能把供品傳給神,所以稱為「運送供品之神」(Havyavahana),或者「使者」(Duta)。同時,祂還有統治人類、規範天地法則、遍知一切萬法等等作用和能力。

各位僧眾應該都知道,在火供的時候也會念誦火神的名字「阿格尼」,迎請祂來進行火供的儀式。當然在佛教火供中也會迎請本尊,火神跟密乘的許多儀軌是有關聯性的。

(二)蘇摩(Soma)──神酒的化身

因為婆羅門喜歡酒,所以他們認為神應該也會喜歡;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拿來供養給神。酒神、火神以及因陀羅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猜想這個關聯性,在於酒具有讓人醉的力量,而這個力量來自於火,因為釀酒的過程當中需要火。而因陀羅神也是借助火神的力量,增強了力量和勇氣,最後建立了豐功偉業。

之前提到因陀羅(也就是帝釋天)的時候,就提到祂也很喜歡喝酒。因為他太愛喝酒,喝醉了,就變得特別有勇氣、有力量,四處征戰。所以酒神本身就有火神的力量在裡面,而因陀羅神也是藉火神的力量而變得有勇氣。因為酒讓人有力量,所以人們認為有酒神,就稱為蘇摩。

雅利安人認為酒是諸神和祖先的飲料,沒有人不喜歡,酒帶給神和人興奮、歡喜和勇氣。吠陀時代的人認為酒是很好的,很有力量的,所以把酒當成了酒神,而這樣的神酒,不僅是用來供奉神的,也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禮物,人類喝了神喝的酒,將能長生不老。我猜想佛教當中提到的甘露,它的原型也是來自於神酒。

所以,當時的人們認為蘇摩──酒神和未來是有聯繫的,關聯到未來的想望和祈願。關於蘇摩神的讚歌,大多數都充滿了人類對未來的期望。《梨俱吠陀》的最後一個部分,甚至將蘇摩神當成月亮,認為月亮是天上的蘇摩神。當時的人對於蘇摩——神酒的化身,是特別崇敬的。

(三)普利提維(Prithivi)──大地的化身

我們都居住在大地上,當時的人們認為普利提維是大地的神。天上的諸神因為具有神力,所以得到世人的崇拜。大地雖然被神格化的時間也很早,但後來地位一落千丈。

人們一開始認為普利提維神是萬物的母親,和天空結合,生下了諸神。但大地是被人踩在腳下的,和不可捉摸的天空、火、水等等相比,人們對待大地的方式,自然就沒有那麼恭敬。因此,和其他的神相比,關於普利提維神的讚歌也就非常少。

四、其他諸神

吠陀的神主要就是以上天上、空中和地上三類的神,其實還有很多神沒有包含在內,例如下面我會介紹的四個神,祂們也很重要。第一個是閻摩(Yama),第二個是薩拉斯瓦提(Sarasvati),藏文裡面也就是妙音天女,第三個是布瑞哈斯帕提(Brhaspati),第四個是普魯沙(Purusha)。

(一)閻摩(Yama)──死神

我們應該很熟悉祂,像是護法儀軌當中,還有很多和閻摩相關的儀軌都有提到。以下我們看看《吠陀》當中是如何提到祂的。

閻摩一般稱為死神,死神在古代不是邪神,是到了後世才惡魔化、黑化成令人恐懼的神。吠陀讚歌中讚頌死神的時候,主要是透過描寫日落的文字來形容閻摩,日落神格化就成了閻摩,日落代表著死亡,日落的傷感容易將死亡和終結連結在一起。所以再進一步來講,日落很容易就和來世產生了關聯。既然有來世,那就必定有未來我們要去的地方,而在那個世界裡統治亡者的神就是閻摩。所以閻摩最初是指日落,而《吠陀》中的閻摩,已經明顯人格化,並成為了統治亡者的神。

最開始的日落是比較抽象的,後來在《吠陀》中的死神比較形象化。他們認為德高望重的人死後,身體就會發出燦爛的光芒,會重生在充滿光明、淨水粼粼、美麗的國度,還會陪伴在死神的左右,享有無窮的幸福。能夠到閻摩所在的地方是幸福的事情,死神實際上是統治著這個幸福國度的仁慈君王,當時死神並非如婆羅門的典籍《往世書》文學中描述的那樣,是判定、懲罰誰是罪人的邪神。

我們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閻摩是否曾經也死過?吠陀文學中有記載,閻摩是人世間第一個死亡的人。當時的人因為沒有造惡、沒有病痛,是不會死亡的。他本來是生活在沒有悲哀病苦的上古時代君王,隨著罪惡和病痛逐漸蔓延,死亡也如影隨形而至,年事已高的閻摩就帶領著他的隨從,離開現世,前往另一個世界,並繼續以王者的身分統治著那個世界。

因此,作為發現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道路,並成為了死後獲得永生的第一人,閻摩隨即成為指引其他亡者前往另一個世界的嚮導,而且會經常派他的兩隻狗到人間,看人間的人在做什麼。據說這兩隻狗有四眼、寬鼻,周身散發著惡臭,極其令人厭惡。閻摩本身並不惹人厭,但是他的使者──那兩隻狗,卻受世人憎惡。閻摩是天空誕下的雙胞胎中的一個,他的妹妹叫閻蜜(Yami)。

到了佛教時代,尤其是密乘之中,閻摩被分為焰摩天和地獄之主的閻摩,也就是閻羅王。

投影當中,第一幅是印度的閻摩,騎著一匹黑牛;中間是日本的焰摩天畫像;第三幅是中國傳統閻羅王的形象。

(二)薩拉斯瓦提(Sarasvati)──妙音天女

吠陀文化剛開始的時候,女神比較少,大多是男性的神。其中的女神主要有兩位,一位是烏莎斯,我們昨天已經講過了,也就是拂曉的女神;另一位就是薩拉斯瓦提(Sarasvati),也叫作妙音天女。其他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女神,比如杜爾迦、迦梨、拉克希米等等,但她們都是後世才產生的。在吠陀初期的時候,這些女神都還沒有出現。在吠陀的典籍中,薩拉斯瓦提、也就是妙音天女,是河川之神。在梨俱吠陀時期,這尊神能夠消除人類的穢物,賜予財富、勇氣、子嗣,這是她特殊的功德。

藏族有一個說法,妙音天女和財寶天女不是很合得來,如果你修持、供養的是妙音天女,財寶天女就會嫉妒生氣,如果修持、供養的是財寶天女,妙音天女就會生氣。由於這個原因,藏族認為那些有學識、文筆好的人,通常比較窮;而那些富有的人,通常頭腦、文筆都比較差。

總之就像前面提到,吠陀時候的妙音天女,祂是類似財寶天女的形象,能夠賜予財富等等;然而到了後來《梵書》的時代,妙音天女變化為語言之神,是增長智慧、口才的保護神,同時也被視為梵天的妻子、吉祥天女,或者也稱為辯才天。

(三)布瑞哈斯帕提(Brihaspati)──祈禱之神

祈禱之神和其他吠陀諸神有些不同,因為其他的神都跟大自然有所聯繫,但是祈禱之神並沒有對應到自然的現象,而是一個抽象的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神出現呢?因為人們堅信,祈禱的語言具有能夠控制事物、左右神意的力量,所以就將祈禱的禱詞或者語言也神格化了。這個現象和人們認為火和酒裡面蘊含神力的想法是一致的。

祈禱之神最初也不是什麼重要的神,到了後世,地位才扶搖直上。在《奧義書》中,祂特別受到重視。在後世的《往世書》文學中,祈禱之神成為三位一體主神中地位最高的一位,甚至還演變為宇宙的創造者,逐漸變成梵天。

(四)普魯沙(Purusha)

普魯沙也不是某個自然現象的神格化,祂也是人想像出來的。通常我們在外道的典籍當中會看到普魯沙這個名稱,意思是「我」、「士夫」。祂是最原始的神之一,擁有千首、千眼、千足的不死之神,有點像千手千眼觀音的形象。普魯沙後來成為了宇宙大精神的典型代表,尤其在婆羅門思想的發展下,認為萬物皆由「我」、「士夫」所化現。關於普魯沙的讚歌,還成為了種姓制度萌芽的標誌,因而備受世人關注。

《梨俱吠陀》裡的群魔

介紹了天神,不能不介紹魔。魔在梵文中是mara,這裡要介紹其中最主要的幾個魔,有三類的魔,第一大類就是阿修羅,第二大類是羅剎,第三大類的魔眾叫做畢捨遮。

(一)、阿修羅(Asura)

阿修羅在梵文是Asura,它的詞根與《阿維斯陀》(Avesta,波斯古經 / 祅教的聖典)的最高神──阿夫拉(Ahura)是同一個詞。祆教也就是拜火教,他們最主要崇拜火神,算是世界宗教中最早的一個。

之前談到雅利安人從中亞開始四散遷移,一部分人到了印度,慢慢地又分成兩派,一派住在五河流域,另一派經過印度到了伊朗,也就是波斯文明的所在地,創立了波斯文明。因為他們都是雅利安人,所以語言是類似的,可以看到波斯文和梵文中有很多相同的文字。

《阿維斯陀》就是祆教的聖典,類似基督教的《聖經》,裡面提到的阿夫拉是一個善神,而阿修羅在吠陀神界則是屬於惡神,可以說有相當大的變化,或者說這個變化的背後,隱含著印度、伊朗兩種雅利安人分離的原因。遺憾的是,這之間的史實經過並不清楚。大概可以從神的不同,看出兩群雅利安人分離的一些原因。

《阿維斯陀》(波斯古經)的內容龐雜,約35萬字,紀錄在約一萬兩千張的羊皮上,編成於西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征伐波斯時,這部經典焚毀,僅剩一卷。到了安息王朝時期,又重新蒐集、整理,直到薩珊王朝時期全書才完成。現在所流行的版本,並非完整的古經全文,內容大概只有古經的三分之一。

吠陀典籍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結集起來的。就《梨俱吠陀》對「阿修羅」一詞的使用看來,最開始,「阿修羅」並不是一尊獨立的神,而是一個形容詞,是形容某位神具有幻術(maya)的意思。例如,瓦魯納神或因陀羅神,也多次被稱為阿修羅,因為祂們具有幻術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梨俱吠陀》使用這個稱號時,常是以讚歎的語氣,來說明某位神具有讓人害怕的幻術(maya)。

慢慢地,在吠陀的典籍中,阿修羅才逐漸成為一尊獨立的神。在《梨俱吠陀》中,把因陀羅與阿耆尼稱為「阿修羅誅殺者」(Asurahan)來看,顯然已經把阿修羅視為惡魔。到了《阿闥婆吠陀》和《夜柔吠陀》的時候,阿修羅更清楚地就是與天部(Deva)完全敵對的魔群,經常發動戰爭。也就是說,祂們就像波斯文化裡阿夫利曼(Ahriman)的地位。阿夫利曼是祅教中善神阿胡拉(Ahura)的宿敵,一切罪惡和黑暗之源,居住在深淵之中。祅教認為阿胡拉(Ahura)終將擊敗並驅逐阿夫利曼(Ahriman),所有人將得到救贖,並升入天國。在吠陀和祆教中差別是很大的,一個是惡,一個是善。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阿修羅的語源「asu」,為「呼吸」之義,沒有呼吸就沒有生命,asu就是指這個呼吸。但是在婆羅門的文化中,「a」就被解釋為否定的意思,到了婆羅門《奧義書》的時代,把「sura」解釋為「天」,「asura」(阿修羅)就成為了「非天」,由此產生如此的語源。

總之,這是雅利安人不同族群之間的爭執。待在印度的雅利安人,認為他們自己是「天」,而離開印度前往伊朗的雅利安人是「非天」,所以對阿修羅有不同的解釋。

(二)、羅剎(Raksas)

從《梨俱吠陀》開始就有羅剎,尤其到了第四吠陀,也就是《阿闥婆吠陀》的時候,就已經變成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惡鬼了。

相比於和天部作對的阿修羅,羅剎是跟人類作對的。他們能變幻出種種形象來加害人類,比如狗、禿鷲、梟,或者其他在黑夜中飛的鳥類,再或者變成男人來傷害婦女和他們的後代。尤其有一種羅剎「亞多達那」(yatudhana,詛咒者的意思),他們吃人肉、馬肉甚至也會喝牛奶,會襲擊人類和家畜。或者他們會變成食物,人吃到由他們化成的食物到體內,就會生病。總之,人們都很害怕羅剎,所以會透過咒語來驅逐羅剎,或者祈禱火神──阿耆尼(也稱為「羅剎誅殺者」)來消除阻擋羅剎的侵擾。

(三)、畢捨遮(Pisaca)

在我們念誦的一些佛教儀軌咒語中會提到這個名稱──畢捨遮,這是一種幽鬼,也稱為食屍者(Kravyad)。阿修羅跟天人作對,羅剎跟人類作對,畢捨遮跟祖先作對,他們會吃我們祖先的屍體。現在會火化屍體,以前是把屍體埋起來的,過去的人重視保護祖先的遺體,以庇佑子孫。畢捨遮會吃祖先的屍體,所以他們是無人祭拜的幽鬼。有學者認為,後來在佛教六道中的餓鬼,可能就是來源於此。

「祭祀」是神人唯一交流途徑

前面談了很多神和魔,到底當時的人跟神的關係是什麼呢?

總的來說,古印度人覺得吠陀諸神在神通方面,勝過人;但是在性情上,跟人沒有什麼區別。我們現在談到的神,會覺得是神聖的、很好的;但是在吠陀時期,很多神也有不好的行為,有的神會胡作非為,雖然神通力很大,但是在性格上跟人沒什麼差別。

當時的人認為,神和人之間是功利主義的,也就是說,兩方是建立在「利益交換」的基礎上。比如,佛菩薩是沒有任何所求的,他們都是完全無私的;但是印度諸神不一樣,如果你不供養祂們,祂們就不幫忙。反之亦然,如果祂們不幫忙,人們也不會供養。這一點從《夜柔吠陀》所記述的種種祭祀都是「祈願祭」,而沒有「感謝祭」這一點就能看出來。祈願了之後,向諸神獻供,諸神得到了供養,給予所求,然後這筆交易就結束了。所以說,印度的諸神信仰,是屬於功利主義,這和基督教的信仰也是完全不同。

這也就是說,神和人之所以結合的主要連結,就是祭祀。祭祀就是神人之間的唯一交流途徑。可以說,吠陀文化或者說吠陀信仰,就是以「祭祀」為一切的核心。

祭祀壇城最早的樣子

接下來講一下吠陀時期的祭祀流程。

首先,就《梨俱吠陀》時代的祭祀,並沒有作為祭場的特殊殿堂,大部分的祭祀是在家庭內執行。祭場中心有火爐,火爐的旁邊起一個祭壇(vedi),類似我們說的壇城、曼達(mandala),上面用草蓆(barhis)鋪起來,這裡是要請神安住的神壇,也是作為供養的地方,但此時還沒有安置神像的習俗,就是空著。

講到曼達,我這裡順帶提一下。以前在印度,要獻曼達的時候,是要找一塊空地,自己用土搭建一個壇,不像現在是手上拿著的一個金銀或銅製的盤子。《丹珠爾》當中有非常多曼達的儀軌,大部分提到的都是土做的壇城。

怎麼證明當時的曼達是土做的呢?我們時常引據關於曼達的經文中說,獻曼達可以結合六度波羅蜜的修持,例如「塗抹為布施、驅蟲為忍辱」等等,這些都是在解釋土製曼達使用時遇到的情況。印度認為牛糞具有清淨的作用,因此會在土製的曼達上塗抹牛糞以示清淨,當作一種布施。這樣一來,先是泥土中自然就會有蟲,加上牛糞當中也會有蟲,所以經典解釋說要驅趕這些蟲,這就是忍辱的修持。我們現在手上拿的金銀的曼達盤,怎麼會有蟲子在上面呢?以後有機會講解曼達的時候,會再細講。

《夜柔吠陀》以後,祭火的火爐分為三種:中央、南方、北方,而祭壇也更加細分,內容更多。供奉神的供物種類,大致上是與人類食物相同的牛乳、乳酪、餅(roti)、穀類、肉類、飲料等等。尤其蘇摩酒,是因陀羅、瓦優等等諸神和祖先最為喜好的,所以是最好的供品。動物中,作為犧牲祭品的,通常是牛、馬、羊等等,比如說這個神騎的是牛就會供牛,騎的是馬就會供馬;在太古時代,可能還曾經用人類作為牲禮祭祀。

日常簡單的祭祀,由一家之主執行,可能是父親或者長子。若是複雜的儀式,就是作為施主(yajamana)的一家之主,要奉上特定的布施(daksina/噠嘰),祭祀儀典改由祭官(rtvij)主持。從一些文獻的對比,大概可以推斷,印伊時代已經有祭官存在,到了《梨俱吠陀》時代,祭官的分類和制度已經相當的細膩。

祭祀四種祭司

從《梨俱吠陀》的讚歌中可知,祭祀時需要四種不同類型的祭官(rtvij),由這四種祭官分工合作。這四種祭司是:司儀祭司、頌神祭司、祈神祭司和監察祭司。

一、司儀祭司(Adhvaryu)

第一種祭官叫作司儀祭司(Adhvaryu),他是最主要的主持者。他們在祭祀時要丈量土地、搭建祭壇,準備祭祀用的器皿、木頭和水,宰殺祭祀用的動物等等,然後負責低聲唱頌祭詞(yajus)。

二、頌神祭司(Udgatri)

第二種祭官叫作頌神祭司(Udgatri)。他們是歌詠者,配合音樂唱讚美歌,讚歎神德。有點像我們現在的維那師,他們根據祭祀的規範,在祭祀時歌頌(saman)、讚歎。

三、祈神祭司(Hotri)

第三種祭官叫作祈神祭司(Hotri)。他們是迎請者,要讀誦詩句,勸請神前來祭場。所以,他們的任務是背誦讚歌(rc)。

四、監察祭司(Brahman)

第四種祭官叫作監察祭司(Brahman),這種祭官後來演變成「婆羅門」的種姓。監察祭司的地位要高於前三者,他們監督整個祭祀活動是否合乎祭祀規範,掌控全場的儀式,同時代理祭主祈願。這四種祭官中,第四種祭官必須全面熟知祭祀的一切流程、事務。

這就是過去做祭祀儀式時分工的四種祭司。以上是講吠陀時代前期的內容,接著會講吠陀時代後期。

了解佛教的開演與印度文明的差異性

課程上到今天,各位可能還是搞不清楚,為什麼印度文明要講那麼久。請大家要有耐性,慢慢聽下去,盡量地吸收,之後講到佛教、密教的時候,你會回想起現在課程的內容:喔,原來古印度的思想,和密教、佛教的關聯是如此的緊密。

前幾天公佈課程時間延長。雖然多加了幾堂課,但還是得慢慢講。因為一講快、講多,知識量太大,各位可能無法吸收。這次時間有限,我也不可能講得太細,只能儘量抓重點地講。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9月1日)

 

印度古文明:密法活水源頭

時間:2021年8月25日

20210825

地理格局對印度文化的影響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濱臨印度洋,三面環海。北有喜馬拉雅山、興都庫斯山做屏障,地理上自成格局。喜馬拉雅山峰巒疊嶂,終年積雪,從這裡要與外界交通十分困難。

在東北部,把阿薩姆和緬甸分開的山脈中有一些峽谷,從這裡可與外界相通,但也是十分困難,只有在西北邊境的一些山口,如開伯爾山隘可以通行。印度古代史上接連不斷的外族入侵和遷入,都是從西北這個方向來的,所以印度西北邊境的山口非常重要。

印度有自己特殊的文化、文明,最主要原因是它的地理格局。

昨天介紹印度這個名稱跟印度河有關,印度河梵文發音為辛度(sindhu),藏文是「森格喀帕」(獅泉河),發源於藏地岡底斯山西部,其上游匯合的五大支流向下沖刷成旁遮普平原,向西南注入阿拉伯海。

由於印度河平原豐饒適合農牧,孕育了印度遠古文化的發源地,也是與外界聯繫的通道。外族入侵是從西北邊境的山口進來,首先占領印度河平原這個地區,然後再東進占領恆河流域。

恆河是印度的第一大河,全長三千公里,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恆河支流甚多,最大的是朱穆納河。恆河流域是印度土地最肥沃、最適合農牧的地方,與朱穆納河交匯的河間地,形成了古代印度主要的政治、經濟中心。
印度河、恆河位於德里以西的高地為分水嶺,德里位於恆河平原入口,是從印度河平原進入恆河平原必經的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德里及其附近地區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西元13世紀以來,德里作為首都,成了控制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的樞紐。

印度內部地理形勢的複雜,很容易形成政治上的地區割據。在人口流動較少、貿易聯繫不足的情況下,山脈、大河常常成為政治、文化區域的自然疆界。山脈與大河從好的地方來說是保護及孕育了地方各種文化。另方面來說,由西北來的外族入侵所形成的衝擊,雖然因為人為造成人口流動,但總是進入一個地區之後就停留下來。後來有許多這樣的地區自成格局,這就形成了多種族、多語言並存的局面,並為全印度的統一帶來困難。

石器時代的演進

至今在南亞次大陸發現的人類活動,最古老的遺跡是屬於舊石器時代。主要是印度河流域北部的梭安文化,估計為西元前40萬年至前10萬年或者前五萬年之間。

然後,中石器時代的遺址分布比較廣泛,年代大約是在西元前4萬年至5000年之間。

西元前5000年後進入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更廣。比較著名的遺址是南印的遺址。

就在這一時期的後期,也就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出現了一些農業小村落。石器還是主要的工具,但是開始使用銅器,而且已經有了紡織,還發現了中亞產的天青石和綠寶石,顯示了有商品的交換。這是一種初始的「金石並用文化」,考古學稱之為「前哈拉帕文明」。這也意味著,在次大陸文明史的新紀元,就要從這裡開始了。

印度文明的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一個時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一) 印度河流域文明(西元前34世紀-西元前18世紀)
(二) 後印度河流域文明(西元前18世紀-西元前16世紀)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階段:

(一) 印度河流域文明

大約在西元前3300年起,印度河流域一馬當先,進入「金石並用時代」。創造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燦爛輝煌的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也稱為哈拉帕文明,它也是世界史上值得驕傲的最古老文明之一。

印度河流域文明,是西元1921-1922年間,發掘哈拉帕遺址和摩亨佐達羅遺址後發現的,以前並無人知曉。印巴獨立後,考古挖掘發現,這個文明的範圍要比印度河流域大得多。

到目前為止,已知範圍總面積比兩河流域文明或古埃及文明更大。在這片廣大的地區內,發現的大小遺址已經有幾百處,其中城市遺址有6、7處,最大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遺址是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估計人口各有三萬人左右。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年代說法不一,近年來碳14定年法確定的時間是西元前2300-西元前1750年。關於這個文明的起源,一直說法不一,以前一些考古學家認為,是由外來人移植過來的,但是這個說法已經被否定;近年來比較公認的說法是,這一個文明的創造者就是這一地區的本地居民。

那麼,本地居民是什麼人種呢?其實在這個文明的建立之前,就有幾種不同的民族屢次侵入印度,比如達羅毗荼人(dravida)、可拉利亞(kolaria)、蒙達(munda)人種等等。

學者們認為達羅毗荼人(dravida)為主要部族,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主要人種。

繁榮興盛的城市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以城市文明為特徵,城市則以手工製造和商業活動為主。

這時已經進入「青銅時代」,大量出土的彩陶製品更是種類繁多,做工細緻。石料工具和物品也很精細,紡織業和貿易也有相當的發展。城市很有規劃,似乎是按照一定計畫建立的;設計和建築也有相當的水平,有磚牆、城堡、建築群、會議室、穀倉、冶煉爐和普通房屋,還有墓葬。出土的印章有數千枚,多數有銘文和圖像,一些陶器和金屬製品也有銘文。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儘管許多學者做了各種努力,仍然未能解讀出來這些銘文是什麼意思。這就讓許多的問題,包括這個文明的真正創造者是誰,仍處在雲霧之中。

印度河流域文明應該是有一些神祇崇拜。現在所發掘出來的材料,提供了一些與宗教有關的線索。從一些出土的印章、塑像、石雕、護身符,可以看出可能都和宗教有關,從這些圖像來看,當時似乎崇拜了很多神,其中還有一些動物形態的神,跟後來印度教濕婆神的形象很接近。

另外,從一些印章上的女性人像來看,似乎就是女神崇拜,根據日本學者松長有慶(Matsunage Yūkēi)的說法:「毫無疑問,這些⾮雅利安⽂化,對後來的印度教產⽣了相當⼤的影響。密教也從這些⾮雅利安⽂化中,繼承了許多的元素。」總的來說,從這個文明達到的社會發展程度來看,顯然已經進入了階級社會,有了早期的國家型態。

印度最早的國家型態就是從這個文明開始,要有國家首先要有村鎮、城市跟階級社會,但具體情況,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因為沒有歷史記載,其他細節還無從知曉。

城市文明衰落之謎

至於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消失,之前有一些學者認為跟雅利安人的入侵有關。

但現在從很多考古發掘出來的遺跡,還有比較近期很多學者的說法來看,這個說法基本上可以被否定了。一方面,因為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大概是在印度河流域文明消失幾百年後的事情,時間上來就不對;另外在印度河流域的遺址中,也沒有發現入侵或戰亂的跡象。總之,這種說法是不太可信。

印度河流域文明存在大約600年,終結原因迄今仍是個謎。

只知道大約在西元前1750年左右,這一個文明衰落了。城市遭到破壞、商業停止、手工製造業衰敗、人口流散,只有在洛塔爾,這個文明還持續到西元前1000年才結束。

根據現代學者們的推斷,生態環境改變跟氣候變遷,可能是個重要因素,有些城市可能發生洪水、大飢荒和難民外逃,也有可能是因為氣候異常乾燥,沒有糧食收成。

總之,多數學者傾向認為,自然條件的改變,在不同地區以不同形式破壞了生態平衡,使這裡人們的生存發生嚴重危機;也有人認為,自然災害、外族入侵比較明顯。不過,這些都是猜測,很難定論。

印度河流域文明雖然衰落了,但對後來印度文化的發展卻有很大影響。

它的許多成就,透過後來文化的繼承而流傳下來,如農作物的品種、家禽家畜的品種、紡織工藝和許多手工製造技藝都流傳了下來。這個文明的某些宗教元素,如女神崇拜、類似濕婆神的崇拜,都被婆羅門教所吸收。

印度河流域文明沒有因為這個文明的毀滅而泯滅,反而是印度文明史的起點,它所流傳下來的因素,構成了後來印度文化的淵源之一。

(二) 後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衰落後,次大陸又回到史前時代。

有些屬於早期金石並用的文化階段,大多數還處於新石器時代的前期和中期,而在印度河文明遺址的一些廢墟上,出現了一種新的文化。這種文化是村落形式,相比於之前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城市形式,文明又倒退了。這個時間約為西元前1500年左右,這個文化與印度河流域文明相連接,創造者可能是從西北方相鄰部落來的人,也可能是最早進入這一地區的雅利安人。

而在次大陸的其他地方,原來的新石器文化繼續發展。南印度、東印度的金石並用文化,是獨立發展的,創造者是當地的居民,並沒有受到印度河流域文化的影響。
總之,這一個時期的各個文化創造的群體、種族不同,起源和水準也不一,許多文化或多或少受到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影響,或繼承了它的部分遺產。但它們在水準上,都比印度河流域文明低得多,都不是城市文明,而是村落文化。

第二時期:吠陀時代

那麼,印度河流域文明消失後,又出現了新的文明,直到佛陀誕生的這段時間,我們暫時稱它為「吠陀時代」。

這個時代,總的來說,按照人們的思想變化、哲學體系發展,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一) 吠陀時代早期,又稱「旁遮普時代」(西元前15世紀左右—西元前11世紀)
(二) 吠陀時代晚期,又稱「教派學派興起時代」(西元前11世紀—西元前6世紀)
首先,我們先來講講,吠陀時代早期,也就是旁遮普時代。

(一) 吠陀早期:旁遮普時代

這時期為叫做旁遮普(panjab)?在注入印度河的支流當中,最主要就是所謂的「五河」,之所以叫做「旁遮普」,就是這麼來的。

「旁遮普」是波斯語,「panj」就是五,「ab」就是河,用梵語來說就是「panca-nada」,就是所謂「五河」的意思。

除此之外,也有七河之說等等,但基本上都是在這五河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

雅利安人遷徙的歷程

大概在印度河流域文明消滅之後兩三百年,雅利安人從西北方分批陸續進入次大陸,並在這裡定居下來,成為後來印度人種的主軸。

「雅利安」意思是「高貴的人」,這個詞出現在吠陀經典,是他們的自稱。這個說法不同學者也有不同的意見,也有學者說是「信順」的意思,因為這些雅利安人想要透過這樣對自己的命名,來顯示原來那些人種的「下劣」和「不信順神」。

所以,到了後世,常常會說那些原住民是anarya,就是非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並非一個種族,過去歐洲學者把它們視為一個種族,例如藏族或漢族,現在已被否定。總之,他們都是屬於印歐語系。

所以,在此就稍微對雅利安人種做一些介紹解釋。

根據一些學者推測,雅利安民族原先是在中亞的某一地區,過著團體生活。大概在西元前三、四千年,這個民族分成兩路遷徙。一部分向西走的,進入了歐洲,被稱為現在大部分歐洲人的祖先;一部分向東走的,向東走的這些人,往東南方向前進,越過興都庫斯山,穿過喀布爾河谷,也就是開伯爾山隘(khyber pass),來到阿富汗的哈拉夫瓦提河(harahvati)與五河中的維達斯達河之間,在這裡曾有短暫的停留。

在這個地方,這群人又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的人向西,南轉入伊朗高原,開創了所謂的波斯文明,稱為伊朗人種;而另一部分的人,繼續朝東南方向前進,到達五河流域,也就是旁遮普,在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以此作為舞台開拓他們的文明,這些人就是印度雅利安人種。

所以之前說梵文或歐洲許多語言,他們的語系最開始來源都是一樣的,其依據就是這個,因為都是使用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擴散出去的,最後他們都在不同地方開啟不同的文化。

到歐洲或伊朗的雅利安人我們就不多說,最主要針對到旁遮普的印度雅利安人。

雅利安文化接觸原住民文化

就像之前我們提到的,建立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達羅毗荼人(dravida)人種,對於雅利安人而言是「原住民」,屬於劣等人種,自稱為雅利安就是「高貴的人」。

雅利安人首先占領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也就是旁遮普。在這裡,他們遇到原住民的激烈抵抗;這些原住民可能是後期哈拉帕文化的倖存者,稱作達薩(dasa)或者達休(dasyu),意思是「敵人」。據他們說,達薩是黑皮膚,說邪惡的語言,扁平的鼻子,不事獻祭。因此,學者多推斷是達羅毗荼(Draviḍa)人。

身材高大的雅利安人善於騎馬,和駕馭馬拉戰車去衝鋒陷陣,很容易就戰勝裝備比自己低劣的原住居民,這在《梨俱吠陀》裡的故事中就有記載。後來這些原住居民被稱為「被奴役者」,其中的戰俘變成了奴隸,也是「達薩」。

隨著人口增長,大約西元前12—西元前11世紀,雅利安人逐漸向恆河流域拓展。

他們征服的原住民除了達羅毗荼人之外,同時也征服了恆河流域的原住民,但也吸收了這些人種的文化,結合成為他們特殊的文化。

密乘是不同文明的寶庫

日本一位精通密乘的學者僧人松長有慶(Matsunaga Yūkēi)認為:「隨著雅利安文化從恆河上游向東和向西南進一步的發展,加強了與原住民文化的接觸、 融合和重整化。」

在密教裡面,這樣的例子也非常多,例如,密教的忿怒尊可以說是屬於非雅利安文化,是達羅毗荼(Draviḍa)族傳承下來的,例如「五代明王」起源於達羅毗荼(Draviḍa)族,它應該在笈多王朝(Gupta)時代之後才傳入密教,其中還有一些,例如「金剛夜叉明王」,被推測與印度(Indus)河流域文明的「母神鵰像」密切相關。此外,「葉衣觀世音」、「毗沙門天」(多聞天王)都是出自於非雅利安人。

密教的「孔雀明王」(mayūra)是源於一個「蒙達」(Munda)人種的詞彙「mora」;密乘、顯乘或聲聞乘經典中提到的「龍王」(nāga)也起源於非雅利安語,是一種擁有眼鏡蛇(naga)圖騰或崇拜眼鏡蛇的原住民通稱。

血淋淋的形象、食用人肉、用蛇做的手鐲和人的頭骨做的飾物,都是講達羅毗荼(Draviḍa)語言的人們,所崇拜的女神特徵,而不是起源於雅利安人。這些特徵在密教的憤怒尊和後期密教母續的女性神祇中也可以看到,像是金剛瑜伽母。但是,之後隨著非雅利安族的雅利安化,女性神祇逐漸都轉變成了男性的角色。

總之,非雅利安文化的痕跡在密教中極為顯著,但它的相關性尚不清楚,所以被放在一邊沒有處理的系列也不少。將來該領域的研究,一定會隨著社會學、語言學、考古學和民族學的進步而迅速開拓。

密教不僅是一種佛教當中的信仰,更是文明的寶庫,其中不僅包含了與非雅利安文化中的達羅毗荼(Draviḍa)、蒙達(Munda)的文明,也匯集了雅利安的文明,可以說古印度的許多思想都包含在裡面,密教可以說是印度古文明的寶藏,極為珍貴。然而我們平時提到密教,只是從宗教信仰上說這是佛教的信仰;但更為重要的是,密乘與印度文明或印度古文明的緊密關聯性,我們對於這一點,卻是很陌生的。

藏族人對密乘歷史的研究,有待加強

就像之前跟大家說的,我沒學過歷史,這次這樣介紹印度的歷史,算是滿大膽的。

但實在沒辦法,不提印度歷史也不行,因為如果不懂整個印度歷史,就沒辦法瞭解佛教歷史,不知道佛教歷史,也就無法瞭解其中密教的歷史。所以講解「密教源流」的時候,首先還是要解釋一點印度的歷史,慢慢再講到佛教如何興盛,以及密教如何開展。

各位應該對密教的歷史多一些關注和認識,尤其密教在我們藏族當中弘傳得特別廣,但一直以來,卻沒什麼藏族人深入研究密教的歷史;介紹佛教歷史的典籍是有的,但是針對密教歷史深入探討的書籍是相對較少的。

多年來,西方的學者,還有東方、主要是日本的學者,深入研究密教的歷史,現在他們已經完全掌握了密教歷史的話語權,我們根本是插不上話的。千年以來,藏傳佛教自詡修持並且傳承了密教,但是結果在密教,尤其是密教的歷史上,完全無法在世界性的學術場域,和西方、日本的學者對上話,那就實在很淒慘了。因此,我們藏族應該多加深入研究密教的歷史。

其實現在世界對於密教的觀感已經比較好了,剛開始的時候,西方的學者並不認同密教,尤其他們認為藏傳佛教的密乘,根本不算是佛教的密乘,是不正確的密乘。可能在座根本沒聽過有這樣的說法,因為我們對於密教很有淨觀和信心,從來沒有任何懷疑;殊不知世界學者們的研究結論,早就傳遍世界,我們卻坐井觀天、自我陶醉,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情況。

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密乘歷史,清楚認知密乘源流,遇到質疑,才能有憑有據的應答:「藏傳密乘是正確無誤的,不像你們說的那樣」,而不是張口結舌的辯解:「我跟三寶發誓,我說的是真的!」這樣空口無憑的爭辯,是起不到什麼實質作用的。

總之,對密乘歷史有深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要有清楚的研究和站得住腳的立論,才能說服別人:藏傳佛教的密乘,是清淨無謬的。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