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ow

時間:2015年4月22日
地點:美國 紐約州 屋士達鎮

 

為慶祝世界地球日,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上午在噶瑪三乘法輪寺(Karma Triyana Dharmachakra)種樹,下午在屋士達鎮(Woodstock)與鎮民共慶環保

噶瑪三乘法輪寺的執行長大衛.克金斯基(David Kaczynski)在上午的植樹典禮中,呼籲道德、政治和社會倫理的領袖關注環保的責任,他表示:「我們的地球很古老,但我們對它需要照顧的認知卻才剛開始。」

噶瑪三乘法輪寺的住持堪布卡塔仁波切,向會眾表達自己與法王共慶地球日的由衷歡喜,尤其這個活動同時受到屋士達當地政界和精神領袖的關注。今天的植樹典禮中顯要雲集,其中包括屋士達鎮鎮長傑洛米.偉伯(Jeremy Wilber)、鎮務理事委員比爾.麥肯那(Bill McKenna)、 屋士達生態委員會(the Woodstock Ecological Commission)主席金.漢森(Jim Hanson),以及不同信仰團體的多位負責人。鎮上這些政界和宗教界的領袖,聚集在為防天雨而搭建的帳棚內觀禮。

屋士達鎮鎮長傑洛米.偉伯上台發言,他指出法王著作有《崇高之心:由內而外改變世界》一書,每個讀過它的人都會明顯感到,這是來自「一個誓願深弘的環保行動主義者的話語」。在噶瑪三乘法輪寺理事會成員珊蒂.胡(Sandy Hu)為大眾介紹法王環保的部分計劃後,接著便是關懷地球的生動示範。

兩棵正等待下種的小樹已準備妥當,其中一棵日本楓樹曾在金士頓市(Kingston)的「奧斯特表演藝術中心」(Ulster Performing Arts Center)內,在法王為大眾開示時莊嚴舞台。

在所有的致詞都完畢後,猶如等候行動的時機已久的法王,大步走向第一個下種的地點,立刻開始種樹的準備。在輕輕的將樹苗放進地裡後,法王親自鏟土,小心翼翼的為它澆水。正當法王在樹苗四周鋪上護根層時,堪布卡塔仁波切走向前去,拿起拐杖幫著拍打逗趣。

當兩棵樹苗都挺立於地時,法王再次走過去,輕輕搖晃樹幹,確認它們都牢牢的抓著大地後,才放心離開,而將往後供應陽光和雨水的責任,交託與天地。


時間:2015年4月22日
地點:美國 紐約州 屋士達鎮

 

世界地球日這天,在屋士達鎮(Woodstock)安迪李草原(Andy Lee Field)中,一座如雪山突起的大型白色帳棚前架起一個舞台,中央一張造型典雅的椅子,是為法王噶瑪巴所準備的法座,而旁邊幾排座位則坐有屋士達當地的顯要,其中包括現任的鎮長傑洛米.偉伯(Jeremy Wilber)和過去幾任的鎮長、鎮務理事委員比爾.麥肯那(Bill McKenna)、警察局局長以及鎮上幾所教堂的神職人員。

噶瑪三乘法輪寺(Karma Triyana Dharmachakra)的執行長大衛.克金斯基(David Kaczynski)首先代表歡迎大家的蒞臨。他指著法王右手邊的兩棵樹說,之前有位老師來找他,說明她的學生要以種樹來慶祝環保,希望他們的樹在下種前能夠放在法王的近處。克金斯基繼續表示:「法王噶瑪巴的環保遠見,正在改變世界並且超越宗教。這是一個讓我們都瞭解我們共享這個星球的機會。」

屋士達鎮鎮長以藏文的問候語來歡迎法王,接著介紹法王發言。法王首先感謝會眾,讓他在屋士達有賓至如歸之感。在這之前,他發表過許多演說,現在不僅身體筋疲力盡,同時言語上詞窮意盡,再也想不出什麼可說的了,然而,法王表示:「與各位見面對我非常重要。」

法王接著告訴在場800位左右豎耳聆聽的鎮民,他第一次聽說屋士達時,自己還是待在西藏的一個孩童:「我聽說很多關於屋士達的事情。」鎮民發出會心的微笑。「我聽說它是一個嬉皮住的地方,而這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因為這代表屋士達鎮中,充滿追求個人自由和環境行動主義的有志之士。」法王指出,在他傳承中的證悟大師們,在保持天然和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這點上跟嬉皮很像。

延續地球日的主題,法王接著談論他所關注的議題:「21世紀中,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無疑就是氣候變遷的環境危機。屋士達的鎮民再三展現出環保行動主義者的勇敢精神,而如果要療癒我們的環境,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向他們看齊。」

「屋士達的鎮民可能都已經非常明白,我們必須覺知對彼此的倚賴,覺知我們彼此的相連,尤其是我們與環境的相互依存。」

「就西藏的看法來說,物種和其生存環境間的關係是容器和內容物的關係;我們的環境承載我們,包容我們,滋養我們。而我們居住在這個環境當中,我們的生存完全有賴於它,因此我們有反過來照顧這個環境的責任。」

屋士達鎮的另一項特點,是它對差異和多元的包容。法王指出:「世界上充滿多元的事物,精神修持和宗教傳統也是如此。世界正是因為它的多元而美麗。然而,在多元之中,我們也都有共通之處:我們都倚賴這個星球的資源;我們都希望快樂,不希望痛苦。事實上,我們同一的處境唯有在我們多元的經驗下,才會更形顯著,讓我們更有體會。」

「在屋士達我們會看到它對多元的精神修持傳統、文化、國籍等溫暖而偉大的包容。在這裡,我也要表達自己對它的讚賞。」

除了多數坐在白色帳棚內的鎮民外,另外還有約200位民眾站在棚外。當天空開始下雨時,法王貼心的結束發言:「我由衷希望能夠儘可能很快並且經常的見到各位。」

於此,法王起身走向學童們的兩棵樹,手中拿著以亮黃絲巾包裹的水瓶,輕輕的將水澆灌在小樹上,圓滿了孩子讓小樹貼近法王的心願。

時間:2015年4月19日
地點:美國 紐約州 金士頓市

 

奧斯特表演藝術中心(Ulster Performing Arts Center)會場的舞台中央垂懸著一幅巨型的堆繡唐卡,畫中是釋迦牟尼佛與隨侍的兩位主要弟子,唐卡流瀉而下的豐富色彩,為會場帶來蓬勃生氣。這幅唐卡上一次的公開亮相是在數十年前,由堪布卡塔仁波切在噶瑪三乘法輪寺(Karma Triyana Dharmachakra)舊建築外展示,而今晚活動的主辦單位正是法王在北美洲的法座噶瑪三乘法輪寺。佛陀聖像的正下方是法王的法座,右邊雙層式的供桌上,擺設傳統供品和淨障用的水晶。座中的法王,身上法衣的黃色與藏紅色調,恰與唐卡無縫交融,猶如畫中人物,整幅唐卡因而鮮活起來。

曼達獻供後,法王向會眾講述噶瑪巴傳承的淵源。法王指出,雖然噶瑪巴希被認為是第二世噶瑪巴,但按嚴格的歷史來說,噶瑪巴希才是第一位享譽「噶瑪巴」之名的人。原因是杜松虔巴——我們通常認為的第一世噶瑪巴,並非以「噶瑪巴」而聞名,「噶瑪巴」其實是他的密名。事實上,歷代噶瑪巴的轉世,都是以前一世的密名為他們的公開名字,因此,「噶瑪巴」的名號是在噶瑪巴希時才廣為人知,而噶瑪巴希甚至自稱為「以噶瑪巴而聞名者」。

噶瑪巴同時因第一個轉世祖古的傳承而聞名,法王接著解釋這個傳統的起源:噶瑪巴希本來計劃藉由自己的侄子來創立一個傳承,後來侄子不幸被殺,噶瑪巴希因而決定以持續的轉世為傳承。鄔金巴大師對噶瑪巴希的想法表示讚許,並被授予尋找和教育下個轉世的重任。

法王說明,當一個年幼的孩童跟鄔金巴說他是噶瑪巴時,鄔金巴測試後發現屬實,於是這個孩童便被認證為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而這個源於噶瑪巴希的佛行事業之一的祖古認證,遂成為藏傳佛教的特色。

法王解釋,噶瑪巴希還有另一項特點,那便是他與蓮花生大士有許多類似之處;蓮花生大士降伏西藏的魔障和地方神祇,使得佛法得以在西藏興盛。元朝皇帝忽必烈曾以18種不同的方式殺害噶瑪巴希而不成,最後被噶瑪巴希所降伏。噶瑪巴希在自傳中寫道,這些幾乎將他致死的手段中,最難克服的是被扔進火裡。

藉由展現不可思議的堅毅,噶瑪巴希折服忽必烈的傲慢,最後將他收攝為弟子,從此打開噶舉傳承進入中國的大門。法王補充,雖然他自己還未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有人說噶瑪巴希見過跟他同時代的馬可波羅;馬可波羅曾經記載,在中國皇帝的朝廷中見過一位大展神通的西藏僧人。

在簡介噶瑪巴傳承後,法王回到灌頂本身,而這個灌頂根據的是在1862年由伏藏師詠給明就多傑(Yongey Mingyur Dorje)取出的儀軌。

「總的來說,這部上師相應法的壇城,其本質為五尊紅觀音壇城,形相上具有上師、本尊和空行此三根本,而壇城部主則是噶瑪巴希本人。」

法王繼續說明,噶瑪巴希曾經說過,我們可以認為他和紅觀音之間有傳承關連,也可以是沒有傳承的關連——這是他揭示自己就是本尊的一種方式。因此,通常位於壇城中央的本尊位置,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噶瑪巴希。

法王補充,噶瑪巴希跟紅觀音的另一層關係,在於紅觀音同時是他自己和第一世噶瑪巴主要而且終生修持的本尊法。法王建議今晚場中許多修持噶瑪巴希法的會眾,要將他們的修持經驗融入灌頂的過程,以增益修持的經驗。

在傳授噶瑪巴希的身、語、意以及功德的灌頂後,法王感謝所有襄助這次美國之行的人員:「這是我生平第一次連續旅行兩個月。這個機會來自於許多朋友的慷慨援助和善意,尤其是向來對我極為支持的印度政府和藏人行政中央。這個機會得來不易,歷經眾人多方的努力,因此,我要公開向促成它的每一個人表達由衷的感謝。」

法王表示,雖然離開西藏已經15年,大家還是會問他當初離開的原因。其實他這麼做的原因有幾個,但主要由於印度是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他希望獲得在國際間旅行的自由。法王表示他第一個訪問的國家是美國,而這都是因為第十六世法王日佩多傑的加持,及其美國弟子持守的誓言。

結語中,法王提到自己滿檔的行程。2008年第一次來美國時,法王的行程很緊湊,當時他心想,下次應該會有放鬆的時間。但2011年第二次來時,這個願望也沒有實現。而對於此行,法王心想,這次來了整整兩個月,肯定不會這麼繁忙了吧,結果行程還是一樣緊湊,所以兩個月還真是不夠,希望未來在美國的時間能更長。法王的宣佈贏得全場持續的熱烈掌聲,顯示這也正是每個人的心聲。

離場前,法王祝福每一個人健康長壽、快樂、成功。帶著法王的祝福和加持,臉龐煥發著光芒的會眾,依依不捨的邁向歸程,滿心期待下次的相聚。


時間:2015年4月21日
地點:美國 紐約州 屋士達鎮

 

在休息日這天,法王噶瑪巴卻利用閒暇行至山坡下訪問「耶穌登山變像顯聖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Transfiguration of Christ-on-the-Mount)。這座手造的木屋教堂位於屋士達鎮(Woodstock)的綠茵山路(Meads Mountain Road)上,與噶瑪三乘法輪寺(Karma Triyana Dharmachakra)緊緊相鄰。

法王受到約翰.尼爾森神父(Father John Nelson)的熱烈歡迎,並在這座只有一個廳室的西儀東正教(Western Rite Orthodox)教堂中參觀聖物。對於世界上這兩個古老的精神修持傳統在山間比鄰而居,約翰神父為此感到欣慰。法王和約翰神父輕聲交談,分享彼此對世界神聖領域的體驗。

隔天,約翰神父沿著法王前一日造訪教堂的足跡,回訪噶瑪三乘法輪寺以為答謝,同時參加法王在寺院中為慶祝地球日的植樹典禮。堪布卡塔仁波切為約翰神父展示一張年代久遠的照片,照片中是木屋教堂的前任神父法蘭西斯神父(Father Francis)和第16世法王噶瑪巴的合影,而當年20多歲的約翰神父也在其中。

時間:2015年4月19日
地點:美國 紐約州 屋士達鎮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今天在北美法座噶瑪三乘法輪寺,為長期護持噶瑪三乘法輪寺的會員開示總攝一切佛法的〈岡波巴四法〉。

如噶瑪三乘法輪寺的董事天津.穹尼(Tenzin Chonyi)致詞時所言,法輪寺的會員成長至今已遠遠超出大殿的容量,因此,法王同意在寺院內另外舉行兩天的開示,讓護持寺院超過三年以上的會員能夠在「自家」的大殿中,直接獲得法王的指導。而因空間有限而無法入場聞法的法友,則可以透過現場的網路直播,以及英文、中文和西班牙文的翻譯而同霑法益。

天津.穹尼回顧,1970年代第十六世法王開始在西方弘法時,除了大學偶爾還會邀請佛法教師到校內授課外,一般大眾對佛法的興趣極為有限。但在這之後,美國和其他地區開始出現學習佛法的熱潮,而此快速的成長反映出一個事實:無論現今佛學中心建造的大殿有多大,似乎很快便會不敷使用。

接下來的曼達獻供,展現法輪寺對西方佛法的另一項巨大貢獻:噶瑪噶舉傳統閉關中心噶美林(Karme Ling)的成立;目前正在噶美林進行的傳統三年三月閉關已是第6屆。在法輪寺董事天津.穹尼的帶領下,噶美林男女關房的指導喇嘛,以及其他在噶美林圓滿閉關的喇嘛們,組成一支陣容浩大的獻供隊伍,為法王在法輪寺大殿的傳法正式拉開序幕。

開場中,法王首先引用竹巴噶舉大師竹巴袞列的話,指出說法者若非具有無誤的佛法證悟,就是極度會吹捧的人。法王自謙,由於他顯然不是前者,那麼一定是屬於後者了。

接著,法王開始傳授今天的主題〈岡波巴四法〉。法王首先說明,〈岡波巴四法〉總攝一切佛陀的法教,無一遺漏,同時它是按照三種根器(三種士夫)的次第來宣說。

接著,法王從岡波巴大師本身的著作內容,進行〈岡波巴四法〉來源的學術探討,比較噶瑪噶舉和竹巴噶舉的不同大師於此的看法。在回歸〈岡波巴四法〉的法教本身時,法王說明此四法與三乘,以及此四法與三種根器的對應關係;而三種根器是噶當派大師阿底俠尊者在西藏宣說道次第時的分類。

法王指出,岡波巴大師同時具有噶當派以及那洛六法和大手印的傳承,然而岡波巴大師曾說,他之所以能夠利益眾生,乃是噶當派的恩德所賜。法王表示,岡波巴大師唯有在弟子的心性因修持噶當派的道次而成熟後,才會授予如大手印或那洛六法等法教。

在進行四法中的第一法的解釋時,法王指出它有兩個版本——「願法向法」或是「願心向法」,而他主要會使用第一個版本「願法向法」。第一法主要是針對下根器所說,而下根器通常修持的動機是為了獲得來世的快樂。因此,這裡主要講的法教指的是世間八法和因果業力。然而,下根器中還包括一個次要的分支,也就是那些不相信有前世來生的人,這類人的修持也屬於第一法的階段。

法王提出,在21世紀中,阻礙法成為法的最大障礙,在於我們高度物欲化的生活。我們瘋狂的相信快樂存在於感官的欲樂,讓我們在極度的困惑中,而不知道真正的快樂何處可尋。我們對物質和感官欲樂的迷戀,讓我們對真正的目的盲目不知,看不清自己應該遵循的道路。

因此,法王表示,對於初學者來說,真正的修持主要不在於思維高深的道理或禪修的主題,而在於擦亮眼睛誠實的檢視自己的生活:

「我們要謹慎的捫心自問:『什麼是我真正需要的?什麼是我人生真正的目的?』」

法王接著挑戰是否可以讓自己完全免於世間八法的問題。法王指出,就連菩薩的心中也會有細微的俗世動機,例如飲食這類的世間考量。因此,我們很難要求自己做到一切的行為都不帶任何世俗的動機。但如果我們的佛法修持中摻雜著世間八法,那麼就真的非常可悲了:「如果連學習佛法和正式修持都無法免於世間八法的話,我們平常的行為要做到免於世間八法幾乎是不可能的。」

於此,法王笑言,現在要倡導尋求飲食的世間法,因為午餐的時間到了。卓千本樂仁波切(Dzogchen Ponlop Rinpoche)、堪布卡塔仁波切、蘇曼迦旺仁波切(Zurmang Garwang Rinpoche)、竹竇仁波切(Drupthob Rinpoche)、其他尊貴的上師以及全體會眾依次前往用餐。短暫的午休後,大眾再次齊聚大殿,聽聞法王第二堂的開示。

在下午的開示中,法王解說接下來的三法。首先是第二法「願法向道」,這是針對中等根器和上根器的人而言,同時也適用於三乘的行者。「願法向道」句中的「道」如果指的是解脫輪迴之道的話,那麼這即是共乘的修持;但如果「道」的目標是獲得無上遍知的佛果的話,這就變成上根器的修持,也就是大乘的修持。

為了讓法成為解脫輪迴之道,法王強調培養出離心的重要。法王提到,一些西方弟子向他反應,修持出離心對他們而言是最大的挑戰。於此,法王指示,非常重要的是要學會區分真正的快樂和純粹只是表面上的快樂,如強烈的欲樂,以及真正的痛苦和純粹只是表面上的痛苦。

「物質不是問題之所在,會傷害我們的是自身對物質的欲望。」

當「願法向道」中的「道」指的是大乘之道時,菩提心的培養就無比的重要了。有人認為菩薩就是只是善良的人,而菩提心就相當於是善良。法王指出,這是不正確的,因為菩薩不只具有慈悲的善良,同時具有深奧的智慧。培養對一切眾生無私的慈愛的最大障礙,是我們的自私,因此,我們必須要有認出自身和他人實際無別的智慧。

法王動容地談到,一切眾生都在等待我們脫離自我的耽溺,以便前往救助他們。我們就好比是他們深陷牢獄的唯一孩子,而他們在牢外孤苦無怙,迫切需要我們出來幫助他們。我們因為自私而陷於自利的羅網,而無視於他們的呼救。

第三法「願法斷惑」主要指的是金剛乘:「這裡的『惑』指的是細微的二元對立習氣。」金剛乘是唯一最終去除二元對立的細微習氣的佛乘,而第三法主要是密續生圓二次第的修持。法王宣稱自己不善於解釋這些,但無論如何這裡也不需要解釋。法王接著開示第四法「願惑顯智」。法王指出,第四法主要指的是大手印的修持,並接著傳授大手印的精要口訣,重點在念頭和法身的無二無別。

結語中,法王回顧,第十六世法王對北美抱有廣大的願景和重大的期望。雖然願景中的許多計劃已經「幾近圓滿」,法王希望繼續圓滿達成所有的目標。為此,法王表達自己能夠一而再,再而三的時常回到這裡的願望。語畢,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